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_第1页
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_第2页
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_第3页
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_第4页
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RI技术规范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页MRI适合用于人体任何部位检验:包含颅脑、耳鼻咽喉、颈部、心肺、纵隔、乳腺、肝脾、胆道、肾及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四肢关节、脊柱脊髓、外周血管等。对人体各种疾病诊疗:包含肿瘤性、感染性、结核性、寄生虫性、血管性、代谢性、中毒性、先天性、外伤性等疾病等,都有主要应用价值。

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页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而产生影像一个新诊疗方法MRI优点和特点:①无放射性②比CT有更高软组织对比度③多方位、多参数成像④无需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⑤可进行各种功效成像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页MR成像过程把病人放进磁场人体被磁化产生纵向磁化矢量发射射频脉冲人体内氢质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横向磁化矢量

关掉射频脉冲质子发生T1、T2弛豫线圈采集人体发出MR信号计算机处理显示图像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4页MRI检验禁忌症装有心脏起搏器、颅内神经刺激器、耳蜗植入物、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和不锈钢内固定三个月内患者禁止做MRI检验以下患者应慎重(相对禁忌):3个月孕妇、幽禁恐怖综合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和不合作患者。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5页MR检验前准备1、认真查对MRI检验申请单。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症。3、进入扫瞄室前嘱患者及陪同家眷除去随身携带任何金属物品并妥善保管,禁止将其带入检验室。4、给患者进述检验过程,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检验时合作。通知患者所需检验时间、扫描时机器会发出较大噪声;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5、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镇静剂或麻醉药品(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升检验成功率。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验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全部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6页MR基本检验方法

1、普通扫描即不注射对比剂直接进行扫描,适合用于大多数患者,初诊者普通均需先行普通扫描。2、增强扫描即经过静脉内注射MRI造影剂后扫描。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7页颅脑MR检验技术解剖:颅骨、脑、脑膜、脑室、血管、脑腔隙及脑脊液共同组成。线圈选取高分辨率头部专用线圈/头颈联合线圈。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肩部紧靠线圈。头置于头托架上,使眶耳线与床面垂直,再经过定位灯调整头位,使矢状定位光标与面部中线重合,轴位光标平行于双眼外眦,然后在头部两侧加海绵垫,以固定头部预防运动。扫描方法:常规横断位、矢状位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8页扫描技术规范(1)平扫检验SURVEYDWITRASWITRAT2WTSETRAT1WFFETRAT2WFLAIR+SPIRTRAT2WTSESAG(注:若平扫发觉病灶时,需行增强扫描;若病灶较小,适当调整层厚)(2)增强检验(Gd-DTPA,剂量0.2mmol/kg,手推后扫描)T1WFFE+CTRAT1WFFE+CCORT1WFFE+CSAG(3)定位关键点同方位T1WI、T2WI要保持一致。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9页颅脑横断位扫描基线:前、后连合连线(胼胝体膝部下缘和压部下缘连线)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0页脑垂体扫描1、线圈选择、患者体位同头部常规扫描2、扫描技术规范(1)平扫及动态增强SURVEYDWITRAT1WSECORT1WSESAGT2WTSECORT2WTSESAGC+T1W_TSE_dyn(注射与扫描同时进行)T1WSE+CSAGT1WSE+CCOR(2)扫描关键点同方位T1WI、T2WI要保持一致,动态增强时剂量0.2mmol/kg,速率2-3ml/s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1页垂体扫描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2页眼眶MR检验技术1、线圈选择头部正交线圈/头颈联合线圈。2、患者体位同颅脑MR检验,但头部摆位时应使下颌稍抬起,眶耳线与床面垂线呈15°,以使视神经与床面垂直。扫描时嘱患者注意闭双眼,保持眼球勿动,以免造成运动伪影。3、扫描技术规范SURVEYT2WTSESAGT2WTSETRA(使用定位中sag像定位,呈斜行,平行于视神经走行方向)T1WSETRAT2WTSESPIRTRAT2WTSESPIRCORT2WTSESAG(使用所得tra像定位,顺视神经长轴定位)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3页眼眶扫描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4页脑血管成像1、线圈选择、患者体位同头部常规扫描2、扫描技术规范(1)3D-TOF-MRA:主要用于流速较快动脉血管成像。可用于动脉及分歧血管形态及闭塞性病变;评定Willis环;评定颅内动静脉畸形,显示供血动脉和异常血管团;发觉评定颅内动脉瘤,对直径≥3mm动脉瘤效果很好。成像层面取横断位,与多数血管垂直。在颅顶设定饱和带。普通采取多个3D块重合采集,以减小流体饱和效应。成像序列:TOF_MRA(2)MRV:惯用于静脉及静脉窦成像,PC-MRA以流速为编码,以相位改变作为图像对比特殊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反应流动自旋流速和方向,血流越快,信号越高。成像序列:VEN3DPCAMRV扫描关键点:MRV在增强扫描后进行(对比剂能缩短T1时间,在相同扫描参数条件下对于流动血液产生信号纵向分量更多,从而得到更多信号强度。)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5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6页鼻咽部、颈部MRI检验1、线圈选择头颈联合线圈。2、患者体位普通取仰卧位,检验过程中,嘱病人平静呼吸,勿张口及做吞咽动作,以免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3、扫描技术规范SURVEYT2WTSETRA(使用定位中sag像定位,平行于颅底)T1WTSETRAT2WTSESPIRTRAT2WTSESAGC+T1WSPIRC+TRAT1WSPIRC+CORT1WSPIRC+SAG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7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8页脊椎与脊髓MR检验1、线圈选择头颈联合线圈、脊柱表面线圈2、患者体位(1)颈椎与颈髓:取仰卧位,把颈部安放于线圈凹槽处,头先进,检验者身体长轴与床面一致,注意头不可过仰,尽可能使颈部与线圈贴紧,固定头颈位置。嘱患者在检验过程中不要咳嗽及做吞咽动作。扫描中心:矢状线正对患者鼻尖到胸骨柄切迹连线;轴位线对准甲状软骨水平线。(2)胸椎与胸髓:头先进,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尽可能摆正体位,保持胸椎在同一矢状平面上,不可人为造成脊柱侧弯而影响胸椎全长在同一矢状层面显示。扫描中心:矢状线正对身体中线;轴位线对准T10椎体水平。(3)腰椎与腰髓:线圈下部应包含骶尾部,扫描中心:矢状线正对身体中线;轴位线对准L3椎体水平(约为脐上两横指,即2-3cm)。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19页3、扫描技术规范(1)颈椎MRI(C-spine)SURVEYT2WTSESAGT1WTSESAGT2WSPAIRSAGT2WTSETRA因为受吞咽运动和呼吸运动影响,颈部采集会产生伪影。对颈前应加局部饱和。椎间盘横断面扫描颈3/4、颈4/5、颈5/6、颈6/7,定位时平行于椎间隙。(2)胸椎MRI(T-spine)SURVEYT2WTSESAGT1WTSESAGSTIRSAGSTIRCOR(3)腰椎MRI(L-spine)SURVEYT2WTSESAGT1WTSESAGT2WSPAIRSAGT2WTSEDRIVEHRTRA椎间盘横断面扫描腰2/3、腰3/4、腰4/5、腰5/骶1,定位时平行于椎间隙。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0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1页腹部MR检验1、线圈选择体线圈2、相关准备和体位检验前空腹4小时,训练病人屏气(呼气末屏气)。采取呼吸门控技术采集,需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上腹呼吸动度最大处,加腹带压力适中。患者仰卧,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先进,双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扫描中心: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患者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剑突。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2页3、扫描技术规范(abdomen)SURVEYe-THRIVEBHCORDWITRAT2WSPIRRTTRA(呼吸触发-呼气末一个相对平台期)DUALFFEBHTRA(同反相位)C+e-THRIVEdynBHC+TRA(6期,第一期平扫,第二期打药后15-20s进行动态扫描)e-THRIVEBHCORe-THRIVEBHC+TRA(延迟期)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3页

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4页MR胆胰管成像(MRCP)1、线圈选择、患者体位同肝、胆、脾MRI。2、相关准备空腹4小时3、扫描技术MRCP3DHR4、图像后处理

多层扫描序列原始图像需经MIP重建,依据需要剪切、删除与胆道重合结构,如胃肠、脊髓,以提升图像质量,多视角旋转观察胰胆管树。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5页盆腔MR检验1、线圈选择体线圈2、相关准备和体位普通无须充盈膀胱,如检验膀胱,应于检验前2小时口服清水使膀胱中度充盈。患者仰卧,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先进,双上臂置于身体两侧。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两侧髂前上棘连线。3、扫描技术规范(1)前列腺(prostate)SURVEYTHRIVECORDWITRAT2WTSETRAT1WTSETRAT2WTSESPAIRe-THRIVEdynC+(6期,第一期平扫,第二期打药后20-30s进行动态扫描)T1WSPIRC+SAGT1WSPIRC+CORT1WSPIRC+TRA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6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7页(2)子宫附件(UTERUS)SURVEYT2WTSESAGDWITRAT2WTSETRADUALT1FFETRAT2WSPAIRTRAC+T1WSPIRC+TRAT1WSPIRC+CORT1WSPIRC+SAG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8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29页关节MR检验肩关节1、线圈选择表面线圈2、患者体位首先将线圈包绕、覆盖在被检验肩部,中心点对准肱骨头,用带子固定。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尽可能使被检验肩部靠近床面中线,掌心朝上,可用水袋或沙袋固定手掌。定位光标中心应正对被检验侧肱骨头内侧。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0页3、扫描技术规范(shoulder)SURVEYT2WSPAIRTRASTIRTSECORSTIRTSESAGT2WTSECORT1WTSECOR(1)肩关节MR检验中,首先进行横断面Tra扫描,其范围应上自肩锁关节水平,下达关节盂下缘,在冠位像上定位时扫描线普通与肱骨长轴垂直。(2)肩关节冠状面Cor和矢状面Sag扫描定位应该在横断面图像上进行。选择轴位,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并平行矢状位上肱骨头扫描取得肩关节斜冠状面图像,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并扫描取得斜矢状面图像。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1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2页髋关节MRI检验1、线圈选择体线圈2、患者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下肢伸直,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定位时矢状位光标应正对前腹正中线,轴位光标正对髂前上棘。3、扫描技术规范(hip)SURVEYT2WTSESPAIRTRAPDWSPAIRCORT2WTSECORT1WTSECOR扫描时应该将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完整包含,横断面定位时扫描线平行约两髋臼下缘连线;冠状面定位时扫描线平行于两股骨头中心线连续。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3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4页膝关节MRI检验1、线圈选择膝关节专用线圈2、患者体位仰卧位,足先进,患肢自然伸直,将被检验侧膝部置于线圈内,使线圈中心正对髌骨下缘水平,再利用各种辅助固定装置使关节处于稳定舒适状态,以利于患者配合相对长时间扫描。定位时轴位光标正对线圈中心即可。3、扫描技术规范(knee)SURVEYT2WTSESAGT1WTSESAGPDWSPAIRSAGPDWSPAIRCORT2WSPAIRTRAC+T1WSPIR+CSAGT1WSPIR+CCORT1WSPIR+CTRA(1)常规扫描方位包含矢状位及冠状位,辅以轴位。矢状位要垂直于股骨内外侧髁后缘连线进行扫描,有利于诊疗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病变;冠状位要平行于股骨内外侧髁连线进行扫描,为诊疗内外侧副韧带病变主要依据;横断位亦平行于股骨内外侧髁后缘连线进行扫描,是评价髌骨后缘软骨很好方位。(2)发觉非外伤性髌上囊积液需做增强扫描,以观察滑膜病变。

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5页MRI检查技术规范专家讲座第36页踝关节MRI检验1、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