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普尔1号彗星_第1页
坦普尔1号彗星_第2页
坦普尔1号彗星_第3页
坦普尔1号彗星_第4页
坦普尔1号彗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坦普尔1号彗星周期彗星01发现深度撞击四大惊奇介绍撞击分析最新进展目录0305020406基本信息坦普尔1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先前编号为9P/Tempel1)。它是1867年4月3日由一名在马赛工作的德国天文学家恩斯特·威廉·勒伯莱希特·坦普尔(ErnstWilhelmLeberechtTempel)所首次发现的。发现发现坦普尔1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先前编号为9P/Tempel1)。当初在发现时,坦普尔1号彗星每5.68年内接近一次近日点。在随后1873年至1879年的观测中发现,坦普尔1号彗星的轨道有时非常接近木星以至于其轨道周期因受引力影响而发生改变。这种情况在1881年发生了一次,轨道周期延长为6.5年。同时近日点也发生了改变,距离增长了5000万千米,这导致这颗彗星从地球看来更不易见。以至当年的天文学家因为无法继续跟踪其轨道而断言其已经解体。坦普尔1号彗星直到1960年代才被美国天文学家BrianG.Marsden在考虑木星扰动后借助精确的彗星轨道计算而重新“发现”。它的轨道周期是5.5年。介绍介绍坦普尔1号彗星坦普尔1号彗星并非是一颗明亮的彗星;其最大星等大约为+11,远远低于裸眼可视范围。经由哈勃天文望远镜使用可见光和Spitzer天文望远镜的红外线观测后,其大小据信约为14乘4千米(8.7乘2.5英里)。这些观测也发现其反照率只有4%。自转周期为两日。深度撞击深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PDT时间2005年7月3日),NASA发射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撞击了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和太空望远镜在撞击发生时观测到彗星亮度增大了一些数量级,深度撞击号观测器记录下了撞击处发出的明亮光芒。撞击形成的弹坑细节还没有详细报告。据信弹坑可能直径200米深度30-50米,但依据坦普尔1号彗星的结构与物质构成的不同,形成的弹坑也可能会小的多。该次任务的目的是研究彗核的内部成分。撞击分析撞击分析坦普尔1号彗星“深度撞击”的撞击器以25度的倾角、每秒10公里的速度轰击彗星坦普尔1号的彗核表面后,使覆盖在彗核表面的细粉状碎屑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腾起,在彗星上空形成一片云雾。“深度撞击”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说,这些碎屑的颗粒比细沙还小,只相当于滑石粉,这说明彗核不像人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是个“大冰坨”。项目科学家彼得·舒尔茨说,彗核表层物质如此细小,说明它在漫长的太空旅程中没有受到大的外界扰动。这些细粉中含有水、二氧化碳和简单有机物,其中水的成分大大少于原先的猜测。坦普尔1号彗星美宇航局的“雨燕”天文卫星也探测到,“深度撞击”激起的细粉状物质可能有数十万吨之多,在太空中绵延数千公里,直达彗发层。不过,这些细粉构成的云雾也使科学家无法准确观测撞击后形成的坑,只能猜测这个坑直径大概有50至250米,深度大于50米。科学家还说,“深度撞击”探测器在撞击前后拍摄了约4500张照片,成为重要的科学信息来源。其中效果最好的一张照片分辨率达到4米,比此前彗星探测项目所得照片好10倍。“深度撞击”的飞行器在撞击后进行了一次状态检测,结果表明它一切正常。四大惊奇四大惊奇坦普尔1号彗星“深度撞击”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揭示了彗星令人惊讶的特性。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认为,“深度撞击”撞出了四大“惊奇”。惊奇一:“坦普尔1号”的彗核是分层的,彗核表面覆盖着10多米深的细粉状物质,其下是较硬的“彗核之核”。彗核的平均密度不过0.6克每立方厘米,比水还轻。彗核外表的细粉,是多年以前就存在或是逐年累积的,这也证明彗核的内部含有太阳系初期的原始物质。惊奇二:彗核在飞近太阳时会喷发,特别是彗核表面朝向太阳的那部分,会经常有小规模的喷发。彗核呈多孔性,表层物质热惯性小,会被太阳很快加热,但太阳辐射的热量不会对彗核内部的物质产生影响,这表明彗核内部的物质受外界影响的可能性不大。惊奇三:“坦普尔1号”的彗核尽管很小,却有多种地貌,既有光滑平坦的部分,也有类似环形山的坑洼,这表明在“深度撞击”之前,这颗彗核就已经常被太空中更小型的天体撞击。惊奇四:彗核内部存在大量含碳和氮的有机分子,“深度撞击”之后彗核中喷发的物质中含有氢氰酸(HCN)、乙腈、冰和二氧化碳,而彗核表面的粉状物中却没有这些物质,说明它们存在于表层下较浅的部位,在受撞击或热影响时才喷发出来。这还表明,在彗星和小行星撞击频繁的地球早期阶段,彗星有可能把最早的有机物带到地球上。最新进展最新进展追逐坦普尔1号彗星美国宇航局的追彗飞船-星尘号飞船正在赶赴和坦普尔-1号彗星的情人节约会。六年前,这颗彗星得到了深空撞击号的首次拜访,这次计划则是监测这颗彗星环绕太阳转动一圈后发生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