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功能(生理学课件)_第1页
内分泌功能(生理学课件)_第2页
内分泌功能(生理学课件)_第3页
内分泌功能(生理学课件)_第4页
内分泌功能(生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节钙代谢的内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分泌●降钙素:甲状腺C细胞●1,25–(OH)2D3

——共同调控血浆中钙的水平。一、甲状旁腺激素(PTH)PTH:调节血钙浓度的最重要激素。●对骨的作用:动员促进骨钙入血→血钙↑。

骨溶解→血钙↑。●对肾的作用*促进肾远曲小管重吸收钙,血钙↑;

*抑制近球小管重吸收磷,血磷↓。●对肠道的作用:间接促进钙的吸收。PTH的生理作用“保钙排磷”PTH分泌的调节●血钙浓度负反馈调节:

↑,增生;血钙→

PTH分泌→长时间腺体

↓,萎缩。●其他因素:血磷↑→儿茶酚胺,PGE2

→PTH↑;血镁↓→PGF2α

→PTH↓。二、降钙素(Calcitonin,CT)CT的生理作用●对骨的作用

——抑制破骨细胞活动→

骨溶解↓→

骨钙、磷释放↓→

血钙、磷↓。●对肾的作用

——抑制肾小管对钙、磷、Na+、Cl-重吸收,钙、磷排出↑→血钙、磷↓。“排钙排磷”二、降钙素(Calcitonin,CT)CT分泌的调节●主要:血钙浓度正反馈调节

↑,血钙→

CT分泌

↓。●进食→胃肠激素(如促胃液素)→CT分泌↑三、1,25–(OH)2-D3

1,25–(OH)2–D3的生理作用●对肠道: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血钙、磷↑●对骨: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盐溶解;●对肾脏: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1,25–(OH)2D3生成的调节PTH↑

→1,25–(OH)2D3CT↓“保钙保磷”甲状腺的内分泌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运输●甲状腺激素是酪氨酸的碘化物。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I22I-过氧化酶3.酪氨酸碘化

I2+TG-酪氨酸残基4.缩合:过氧化酶MITI2+MIT过氧化酶MIT+DITT3继发主动转运2.I-的活化:1.甲状腺腺泡聚碘:T4DITDIT+DIT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和运输T4量>T3,T3活性>T4;T3:组织中主要发挥功能的甲状腺激素1.贮存:以甲状腺球蛋白形式贮存在腺泡腔内。

(贮量大)2.释放:上皮细胞吞饮,溶酶体蛋白水解酶将其水解,释放T3、T4入血。3.运输:与蛋白结合游离(<1%):组织中起作用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代谢的影响*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产热效应:1mgT4↑BMR28%。◎临床:测定BMR可作为衡量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的客观指标。甲亢:BMR>50%~100%,甲减:BMR<-30%~-45%;*对物质代谢

合成促进

转化,作用较强

◎蛋白质生理量:促进合成;大剂量:促进分解。◎糖血糖↑:作用较强

(甲亢性糖尿病)

血糖↓(加强外周组织对G的利用)。◎脂肪: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影响脑和长骨,尤其是出生后头4个月。●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呆小病(克汀病)*直接作用*(+)生长激素的分泌;*对生长激素的允许作用。*神经系统:↑CNS兴奋性。其他作用问题:请根据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心血管系统:心脏活动加强,

Bp↑,PP↑

。*促进食欲: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

组织增生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直接进入体液中发挥作用。*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一、内分泌、内分泌系统与激素二、激素的分类及信息传递方式

激素的分类●含氮激素蛋白质类肽类胺类●类固醇(甾体)

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二、激素的分类及信息传递方式

激素的信息传递方式

三、激素的作用及其机制激素的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参与水电酸碱、体温等调节;●调节新陈代谢: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维持生长发育: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成熟,参与细胞凋亡等,影响生长过程。●调控生殖过程:维持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成熟与生殖全过程。三、激素的作用及其机制激素的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激素作用的其他方式●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第二信使的种类:

cAMP、cGMP、PG、IP3、Ca2+等。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允许作用:某种激素的存在可使另一激素的生理效应大为增强。●激素间相互作用●相对特异性●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信息传递作用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发挥同样生理效应。*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示意图激素的生物放大作用示意图激素的协同作用示意图五、激素分泌的调节

●直接的反馈调节(闭环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肾上腺的内分泌●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主要:醛固酮)一、肾上腺皮质的激素●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主要是皮质醇)●网状带:性激素

(如脱氢异雄酮、雌二醇)——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须。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主要:醛固酮)●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主要是皮质醇)●网状带:性激素

(如脱氢异雄酮、雌二醇)——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须。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对物质代谢*糖代谢:血糖↑(类固醇性糖尿病)*蛋白质:主要促进肝外组织蛋白分解*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及在肝脏的氧化

*对水盐代谢:↑水的排泄。四肢:促进分解;躯干、面部:促进合成。分布变化——“向中性肥胖”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各系统功能的作用*血细胞:RBC、Pt、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心血管①对儿茶酚胺存在允许作用;②↓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容量→血压。*神经系统:↑CNS兴奋性*消化系统:↑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在应激反应中作用*应激: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缺O2、创伤、寒冷等)时体内发生的、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的非特异反应。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多种激素:GH、PRL、ADH、醛固酮等以ACTH为主*大剂量: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和抗休克。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组织增生临床●ACTH分泌呈日节律性(午夜最低,清晨最高)糖皮质激素水平随其波动。●由于糖皮质激素对ACTH和CRH的负反馈抑制,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注意不能突然停药。二、肾上腺髓质的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理作用

●肾上腺素(adrenalina,Adr):80%;*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a,NA):20%*应急: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为主,交感神经兴奋,体内Adr、NA水平增高为主的反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脏心率↑、收缩力↑,心输出量↑离体:心率↑,在体:心率↓血管皮肤、胃肠、肾等血管收缩;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舒张;总外周阻力稍减全身血管广泛收缩,总外周阻力显著↑血压↑(主要:心输出量↑)显著↑(主:外周R↑)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舒张,作用较弱胃肠活动抑制抑制,作用较弱代谢血糖↑

,血游离脂肪酸↑,产热作用增强同Adr,但作用弱瞳孔开大开大下丘脑-垂体及松果体的内分泌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正中隆起处的N末梢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下丘脑调节肽(HRP)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示意图下丘脑调节肽的化学性质与主要作用

名称化学性质主要作用促黑激素释放因子(MRF)肽促进MSH释放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肽抑制MSH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44肽促进GH的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14肽抑制GH的分泌催乳素释放因子(PRF)肽促进PRL释放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多巴胺?抑制PRL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3肽促进TSH的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肽促进LH与FSH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41肽促进ACTH释放●神经垂体不分泌激素。●下丘脑合成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神经垂体束

升压素(ADH)、催产素(OXT)神经垂体:贮存●有神经冲动时释放入血。示意图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二、腺垂体的激素黑素细胞刺激素(MSH)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

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腺垂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垂体激素示意图●主要作用

——刺激黑素细胞生成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分布于皮肤、毛发、眼虹膜和视网膜色素层等处)。●分泌的调节

——MSH的分泌受下丘脑MIF和MRF的调控,平时以MIF作用为主。(一)黑素细胞刺激素(MSH)促进骨骼、肌肉生长(对脑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生理作用促进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糖脂肪蛋白质促进合成减少分解促进分解生理量——加强G利用;过量——抑制G利用:血糖↑(二)生长激素(GH)生长介素

蛋白质合成软骨生长(垂体性糖尿病)巨人症肢端

肥大症侏儒症●分泌的调节睡眠对生长激素

分泌的影响GHGH●主要生理作用:与GH作用有交叉。(三)催乳素(PRL)①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发育;促使乳汁形成,并维持泌乳。②对生殖器官的调节:*对女性:促进排卵,黄体生成促进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分泌。*对男性:促进生殖器官生长和睾酮合成。③参与应激反应:PRL、GH、ACTH●分泌的调节①下丘脑PRF与PIF双重调节,平时以PIF

抑制作用为主。②哺乳时,婴儿吸吮乳头反射性引起PRL↑。(四)腺垂体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生理作用:见各论●分泌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促激素靶腺激素●释放激素长反馈

长反馈

短反馈超短反馈下丘脑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三、神经垂体的激素——抗利尿激素(ADH)和催产素(OXT):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在神经垂体贮存;均为9肽,作用有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