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重庆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重庆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重庆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重庆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TOC\o"1-2"\h\z\u一、总论 11.1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11.2承办单位概况 11.3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21.4项目概况 41.5结论、问题与建议 6二、项目建设背景、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82.1项目建设背景 82.2项目建设目的 122.3项目建设意义 132.4项目建设必要性 142.5项目建设可行性 17三、技术路线 193.1改建规模、内容及生产方案 193.2企业原有生产状况 203.3技术方案路线 203.4改造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方案 273.5公用、辅助设施 303.6场地建设方案 31四、节能分析 324.1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324.2项目实施前用电状况 324.3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324.4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36五、建设条件 415.1主体工程概况 415.2项目建设条件 41六、环境保护及消防 466.1环境保护 466.2消防工程 47七、劳动定员及安全卫生 487.1劳动定员 487.2劳动安全卫生 487.3评价 50八、项目保障措施及实施进度 518.1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518.2项目实施年限 518.3计划安排 52九、项目招标方案 539.1招标工作原则 539.2招标方案 53十、投资估算及资金使用方向 5510.1投资估算 5510.2资金使用方向 56十一、节能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5711.1节能财务分析 5711.2社会效益 6411.3环境效益 64十二、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6512.1技术风险 6512.2政策风险 6512.3结论 66十三、结论 6713.1结论 6713.2建议 67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公示我局于2013年4月3日受理了重庆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交的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审批许可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建设项目名称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地址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张飞庙景区建设单位重庆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重庆渝佳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和内容建接待中心、生态广场、停车场及景观道路、绿化工程、给排水、供电等辅助工程、项目区雕塑、灯饰等其它配套工程的建设。总用地面积130345㎡,工程绿化面积39237m2,实施后项目区总体绿化面积达到90000㎡。项目建筑占地面积5130㎡,总建筑面积3700㎡;生态广场(张飞广场)占地6000㎡,入口广场3200㎡,集散广场1800㎡,停车场占地3600㎡,步行道、梯道1000m2,滨水梯道2000m2,入口景观大道11000m2,三国年表景观大道5000m2,水上游客景观大道2000㎡。根据可研报告及批复文件,本项目不包括新建水上码头。建设性质为提档升级改扩建,张飞庙搬迁后景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与培育、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63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3万元。排放标准水污染物: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提升进入云阳县盘龙污水处理厂。盘龙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应选用符合(GB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要求的设备。餐饮业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3—2008)中1类标准;即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营运期污水提升水泵产生的噪声,参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标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外运云阳县垃圾填埋场(莲花乡健康村三组)卫生填埋。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文物保护:施工区域进行了统一规划,各种原辅材料堆放区设置景区入口,施工区设置围挡。禁止施工人员随意进出张飞庙。防止扬尘对文物表面的影响,通过进行临时遮盖、包裹的方式减缓影响。施工设备、塔吊布置尽量远离张飞庙。餐饮中心油烟净化处理后引至屋顶集中排放。餐饮中心与张飞庙之间有绿化形成的乔木林带。景观保护:施工区位于项目占地内,设置围挡。柴油发电机房烟囱、生化池管道、油烟排气筒在设计中考虑隐蔽措施,如仿木式百叶窗、雕塑等措施。保持整个建筑形态的协调统一。室外垃圾箱应采用仿木式样,色彩采用仿古棕色色调,生态保护:平整场地表土层熟土剥离,定点堆放,用防水膜加以覆盖。将熟土作为绿化回填种植土。占地商业街内有1株黄葛树原地保护,在树木周边设置围挡。施工期结束清理施工场地废料,进行广场、景观道路的绿化工程以及植被恢复与培育绿化。工程绿化面积39237m2,绿化应避免出现现代园林手法,首选本地植物,防止外来有害物种。提升泵站管道施工完成后的覆土恢复种草。施工对临产卵场施工区进行围挡,防止回填土石滑落进入产卵场,不得排放施工废水进入产卵场。不得在三峡库区蓄水期间进行施工作业,必须待库区水位退至164m以下,确保填方区不涉水后再进行填方作业和修建护坡工程设施。营运期增强游人环境保护意识。饮用水源保护:根据云阳府[2013]55号文,本项目涉及下游临近盘龙街道水厂的取水口,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云阳县政府承诺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将取水口搬迁到项目区上游300-500m,搬迁后,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不影响饮用水源水质。水污染防治:景区不设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主要依托云阳县城设施吃住,产生污水量很少,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施工废水设置简易沉砂隔油池处理后回用洒水除尘。新建生化处理系统1套,处理规模80m3/d。位于陆上游客接待中心旁。餐饮中心背后设隔油池1座,处理规模50m3/d处理餐饮废水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新建提升泵站及管道提升进入云阳县盘龙污水处理厂。景区现有的公厕废水接入污水管进入新建生化池处理提升进入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防治:建筑工地必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场内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硬化。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沉砂池,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驶出建筑工地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必须有遮盖防护措施。柴油发电机房利用自带风扇机械排风结合机械补风方式;燃烧尾气通过土建竖井烟囱。生化池产生少量臭气经专用管道引至陆上接待中心屋顶排放。餐饮中心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湿式+静电复合式成套油烟净化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后引至专用烟道屋顶集中排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噪声防治措施:禁止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等产生高噪声的施工作业方式。运输车辆禁止在景区内鸣笛,限速;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围挡隔声。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固定地点施工机械设置在临时建筑房内作业。餐饮风机设置隔声罩隔声、阻性消声器声,设备安装在餐饮厨房内部,利用建筑墙体隔声。进出接待中心汽车作禁鸣、限速要求。提升泵房设置半地下室,水泵机座与基础减振。水泵出水口增加橡胶软连接,管道采取橡胶补偿软联接。泵房内管道进行综合阻尼隔声包扎。设置隔音罩,对整体水泵及基础整体隔声。泵房采用封闭式,采用机械排风,墙体采用120mm混凝土,内部衬垫吸声材料。固废处置:项目区设置35个垃圾箱、垃圾桶收集垃圾。垃圾每日清运,高峰时应一日清理多次,交环卫部门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餐饮中心餐厨垃圾约320t/a,按《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污泥定期通过环卫部门的吸粪车进行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评价结论项目属于景区提档升级改扩建,景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与培育,符合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关产业政策、法规、规范,符合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现有相关规划。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张飞庙景区配套功能,提升区域总体景观效果,改善生态绿化效果,提升张飞庙景区档次,促进移民就业、增收,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景区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满足风景区的功能要求,长江水质现状较好,生态环境现状一般。总体项目对文物呈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小。对景观呈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小。不影响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建设对鱼类及产卵场影响很小,通过绿化工程进行生态恢复,有利于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声环境影响小。根据云阳府[2013]55号文,云阳县政府承诺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将取水口搬迁到项目区上游300-500m,搬迁后,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对地表水影响小;采用的环保措施可行,建设项目环境可行,选址布局合理。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即日起,公众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9181725传真:89181940电子邮件:cqhbjhpc@163.com联系地址:重庆市冉家坝旗山路252号邮编:40114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4月1日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重庆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环评单位:重庆渝佳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一、项目概况原张飞庙属三峡区淹没区,2003年照原样搬迁至现址,文物迁建属于张飞庙景区搬迁的第一步,目前,迁建后张飞庙现状还处于原有的文物景点的开发模式阶段,忽略了对其休闲旅游功能的发掘,迁移后的环境较原址周边环境逊色,未能发展成为景区。原地貌生态绿化比较薄弱,接待服务设施比较薄弱。为了加强对现有文物的保护,形成以张飞庙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完成张飞庙景区搬迁的后续内容,重庆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了《云阳张飞庙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了审查,主要规划内容是完善文物的保护控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绿化工程进行人工恢复。云阳县人民政府以“云阳府(2010)257号”批复。结合《重庆长江三峡旅游总体规划》、《云阳张飞庙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建设“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云阳县发改委以“云发改社[2012]28号”批复。项目建设性质属于改扩建,是根据《控规》实施基础设施完善景区配套以及实施绿化工程进行生态恢复。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地点: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张飞庙景区——规划入口区、核心区建设单位:重庆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内容:主要建设修建接待中心、建生态广场、停车场及道路、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区给、排水、供电等辅助工程、项目区雕塑、灯饰等其它配套工程的建设。总用地面积130345㎡,工程绿化面积39237m2,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占地区域总体绿化面积达到90000㎡。项目建筑占地面积5130㎡,总建筑面积3700㎡;生态广场(张飞广场)占地6000㎡,入口广场3200㎡,集散广场1800㎡,停车场占地3600㎡,步行道、梯道1000m2,滨水梯道2000m2,入口景观大道11000m2,三国年表景观大道5000m2,、水上游客景观大道2000㎡。根据可研报告及批复文件,本项目不包括新建水上码头。功能定位:云阳张飞庙景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拟利用有利的地域优势(沿河地域)和可借助的外部工程优势(库岸护堤工程),把该地段建成树林绿郁,花卉繁茂,形成仿古建筑,设施配套齐全的集游乐、休闲、服务、观光为一体的游客接待区。建设性质:提档升级改扩建,张飞庙搬迁后景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与培育、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63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3万元。建设工期:16个月,预计2013年12月建设完成。项目组成情况见表1-1。表1-1项目组成表功能分区项目名称工程内容及工程量(m2)功能分布陆上游客入口区停车场占地3600m2,小车停车位125个,大车停车位35个。500×500×50mm植草格绿化。保安亭2座,60m2。停车陆上游客接待中心主体接待中心建筑占地面积1000m2。总建筑面积1200m2,建筑高度10m游客接待一层:建筑面积800m2展厅、票务、咨询、卫生间、休息大厅、商铺二层:建筑面积400m2管理、办公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占地面积3200m2,进行地面铺装、景观绿化。景观牌坊1座,检票口1处建筑面积100m2,建筑1层。入口景观大道占地面积11000m2,进行地面铺装,沿线景观绿化张飞戏台占地1500m2,进行地面铺装,景观绿化景观、演出山体漫步区迎宾轩建筑面积50m2,建筑1层休息、观赏林荫廊建筑面积40m2,建筑1层。休息、观赏望江亭建筑面积50m2,建筑1层。休息、观赏道路步行道、梯道700m2休息、观赏张飞广场区生态广场占地6000m2,进行地面铺装,景观绿化景观、人行、休息三国年表景观大道占地5000m2,进行地面铺装,景观绿化道路步行道、梯道700m2码头游客接待区三个四合院建筑,总占地面4000m2,总建筑面积2400㎡。码头游客接待中心建筑面积900m2,主体建筑2层,建筑高度8m。卫生间、纪念品售卖间。休息票务、咨询餐饮中心建筑面积800m2,主体建筑2层,建筑高度8m。餐饮、卫生间、休息售卖中心建筑面积700m2,主体建筑2层,建筑高度8m。商店、卫生间、休息水上游客景观大道占地2000m2,牌坊1座景观、人行、休息水上游客集散广场占地1800m2,景观、人行、休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39237m2,主要广场、道路沿线绿化以及项目区原有用地的植被恢复与培育绿化。景观、生态乔木种植种植乔木2130株,其中斑竹1130株,桃树57株形成桃园、竹园种植灌木种植灌木523820株铺种草皮草皮27389m2,回填种植土11771m3公用工程给水给水由景区现有给水管网供给,采用低压给水系统。生活、清洁及绿化采用同一供水系统,采用低压给水方式。供水管网采用DN50,室外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室内给水可采用PP—R给水管。远期景区水源规划通过DN150的给水管从东面沿道路自城市供水管网引入。排水景区冲沟雨水通过在广场下方设施排水涵洞排入长江。雨水通过建设雨水沟和雨水管结合方式排入长江,原有景区雨水沟接入新建雨水系统排放。近期污水通过埋设D300污水管,收集游客接待中心、公厕、餐饮中心、售卖中心污水进入生化池处理达标经过泵站加压排至上级规划污水管网,最后接至污水厂。接待中心污水近期处理达标进入污水处理厂电气近期本项目采用低压供电,电源取至张飞庙景区已建变配电房,属TN—C—S供电系统。室外线路采用电缆穿管埋地敷设,室内采用PVC管穿管暗敷。远期规划电源接自上级规划城南变电站,设9座0.4/10KV变电所(独立或合建)于负荷相对集中的几个区域,设置照明配电箱。燃气项目区生活和餐饮主要采用电和天然气。燃气管网采用中压供气方式,燃气管路分别引自上级规划天然气中压管网,接口管径均为Φ-57。在各建筑内设中低压调压箱,用低压管网供到各用气点。通风本项目各空调房间采用分体式空调器作为空调设备。公共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环保工程生化池、隔油池新建处理规模80m3/d生化池1座。新建处理规模50m3/d隔油池1个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提升泵站、管道新建提升泵站,位于景区入口停车场旁,提升规模考虑景区后期开发总的排水规模。管道长约1km,具体长度根据接入盘龙街道污水管网为准。根据规划内容设施。泵房及管道应进行专项设计。生活垃圾设垃圾桶、箱设施约35个,景区每天由环卫人员将箱内垃圾清运至垃圾池,再由市政环卫车运往垃圾处理厂处理。景区环卫日清日运,外运卫生填埋餐饮油烟收集处理餐饮中心油烟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湿式+静电复合式成套油烟净化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后引至专用烟道屋顶集中排放。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表1-2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总用地面积m21303451总绿化面积m290000其中本项目绿化工程面积m239237广场、景观大道、建筑区、停车场景观绿化m212000植被恢复与培育绿化m2272372建筑占地m25130建筑面积m237003广场、道路铺装m223000二绿化率%69.04三容积率0.028四建筑密度%3.942、拟建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符合性(1)法规符合性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符合《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符合《重庆市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根据根据云阳府[2013]55号文,云阳县政府承诺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将取水口搬迁到项目区上游300-500m,搬迁后,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2)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属鼓励类行业,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3)规划符合性本项目总体符合《重庆长江三峡旅游总体规划》,本项目属于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与近期开发重点”。本项目建设是根据规划,提升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张飞庙协调的广场景观、通过绿化工程进行生态恢复。符合《重庆市云阳县旅游发展规划》。根据《云阳县城市总体规划》,景区原范围1.36hm2,景区周边规划有教育和居住用地,根据《云阳张飞庙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云阳县人民政府“云阳府(2010)257号”批复。根据为进一步保护好、控制好、建设好张飞庙景区,促进景区上档升级,云阳县政府决定将张飞庙景区控制保护范围由1.26公顷扩大到196.93公顷。将原来规划的教育用地及居住用地调整为景区用地范围。更有利于张飞庙文物的保护和景区的发展。总体上,项目建设符合《云阳县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符合《云阳张飞庙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拟建项目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1)选址合理性本项目建设总体按照《云阳张飞庙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布局,符合规划要求。项目区域位于规划的入口区和张飞庙核心景区,占地区域位于张飞庙北侧靠江面,占地内主要为原有的道路、停车场、桃园商业街以及沿江堤防与景区现有道路间的荒草地(部分居民种植农作物)。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不属于景区景点。根据云阳府[2013]55号文,本项目涉及下游临近盘龙街道水厂的取水口,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云阳县政府承诺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将取水口搬迁到项目区上游300-500m,搬迁后,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不影响饮用水源水质。建筑距离张飞庙在90m外。10m范围内建设内容为对现有梯道的改善确保张飞广成与张飞庙的衔接,是张飞庙的文化特性得以延展。主要是铺装,不会影响张飞庙的安全。本项目建设均不涉及爆破、钻探,保护范围内无挖掘作业。不影响古建筑张飞庙。长江盘沱产卵场位于本项目外西面,通过山丘相隔。主要产卵种类有鲤、鲫、鲶、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翘嘴鮊、餐条等。产卵规模上亿粒/年。项目临近江段是鱼类洄游的必经通道。盘沱产卵场产生的漂流卵也会经过项目临近江段。本项目与建设主要位于现有堤防之上,不占用产卵场河漫滩地,施工期不涉水作业,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对产卵场及洄游及漂浮卵无影响。综上,本项目选址可行。(2)布局合理性水上游客接待中心建筑最高8m,建筑高度184.5m,低于张飞庙现有基础高度约10m。距离张飞庙在90m外,入口区游客接待中心建筑建筑最高16m,建筑体量小,距离张飞庙在180m以上,张飞庙观赏视觉主要分为江对岸、长江上以及游客进入广场和张飞庙。张飞庙正北方建设内容为广场及景观大道,地势低于张飞庙18m。不会在视觉上影响张飞庙的突出位置和核心建筑的地位。不会对核心建筑张飞庙产生视线阻挡。餐饮中心油烟排放口距离张飞庙约150m,餐饮中心与张飞庙之间有绿化形成的乔木林带,油烟扩散过程中经过林带得到吸附,总体对张飞庙文物的影响小。施工区域进行了统一规划,各种原辅材料堆放区设置景区入口,减缓对核心景点张飞庙的影响。施工区位于项目占地内,设置围挡。通过以上措施的采取,施工期对景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减轻。施工区布置合理。本项目水上游客中心及游客集散广场布置在靠近现有码头,主要是近期依托现有码头接待水上游客,将持续1段时间,将发挥水上接待中心售票功能,由于项目建设后景区建设总体主要从陆上进出,水上接待中心的规模较小。根据景区规划,远期修建游客码头位于景区东侧陆上接待中心外,现建设的水上接待中心及集散广场将减小接待水上游客量,但水上接待中心可转换功能用于商铺,转换功能简单可行,集散广场可作为游客的游览休息及亲水平台,总体不会导致水上接待中心及集散广场功能废弃。总体目前布置水上接待中心及集散广场是合理的。泵房位于景区入口,距离最近的景区主要设施游客接待中心200m,噪声影响值很小;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功能区标准。对其他建筑以及张飞庙无影响。综上,本项目布局合理可行。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能够达到适用功能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优良,满足风景区环境空气质量1类功能区要求。1#、2#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要求,达到1类功能区要求。3#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要求。同时也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说明目前区域受航道影响不突出。2评价范围表2-1评价范围统计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说明生态整个张飞庙景区范围,面积1.9693km2重点分析项目区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整个张飞庙景区范围,面积1.9693km2大气整个张飞庙景区范围,面积1.9693km2重点分析项目区及周边500m内的大气影响。地表水长江上游1000m和下游3000m地下水项目区及周边200m噪声项目区及周边200m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产污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拟建项目建成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表3-1拟建项目建成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张飞庙迁建工程建成区“以新带老”措施一期项目实施后前后增减量产生量处理措施及效果排放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排放量(污水处理厂达一级B标)生活污水水量0.5504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直接通过管道排入长江,很难达到一级标准0.5504新建处理规模50m3/d餐饮废水隔油池。新建处理规模80m3/d生化池。新建提升泵站及管道提升进入云阳县盘龙污水处理厂。景区现有的公厕废水接入污水管进入新建生化池处理提升进入污水处理厂,避免原有废水不能达标排放。2.31252.31251.7621SS3.32.2013.880.46-1.74COD4.42.8018.501.39-1.41BOD52.751.6511.560.46-1.19NH3-N0.350.281.390.18-0.1动植物油1.10.554.630.07-0.48固体废物生活垃圾0.003定期清运外送云阳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0交环卫部门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垃圾每日清运,高峰时应一日清理多次,0.0137600餐厨垃圾0.00420按《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0.0320.0生活污水处理污泥0.006未及时清理0污泥定期通过环卫部门的吸粪车进行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0.00700废气餐厨油烟少量,无组织散排,净化设施不全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湿式+静电复合式成套油烟净化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屋顶集中排放,烟气量:4380烟气量:4380油烟:0.438油烟:0.0438燃料废气采用天然气,燃料废气很少采用电和天然气少量燃料废气散排汽车尾气少量地面车辆废气,散排少量地面车辆废气,散排生化池臭气少量臭气,无组织散排经专用管道引至接待中心屋顶排放少量臭气通过排气筒排放注:废水排放量—万t/年;固体废物排放量—万t/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废水排放量—万m3/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m3,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2)生态环境影响因素①施工占地面积、类型本项目区场地平整、建筑设施直接占地区域主要为荒草地以及道路及附属设施硬化地。直接占用破坏荒草地37000m2。项目直接占用破坏林地主要为三国年表景观大道及进入张飞庙梯道建设占地约450m2。②土石方工程量本项目主要填方区位于张飞广场、码头游客接待区,该区域现有堤防高度164m,区域地形现状标高161-182m,设计场地标高176-176.8m,需要进行填方。其他区域总体地势较平,主要位于现有175m堤防以内,挖填方量很少。土石方平衡见表3-2。表3-2土石方平衡统计表单位:m3项目挖方填方利用方调出调入借方弃方去向数量来源数量项目建设22060.9882391.4722860.98(含拆迁建筑垃圾800m3)云阳县工业园区建设挖方59530.4900③临江填方工程及涉水分析本项目张飞广场、水上游客接待中心、景观通道、游客集散广场建设区需要进行填方,填方区高程为161-176.5(黄海高程),主要位于现有164m堤防上方。目前已经完成填方作业。填方过程中不涉水作业。④拟建项目施工流程及产污、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见下图。粉尘、景观噪声、粉尘粉尘、景观噪声、粉尘材料堆放材料堆放噪声、粉尘、废水水土流失、粉尘、植被、噪声噪声、粉尘、废水水土流失、粉尘、植被、噪声建筑垃圾、粉尘、景观基础、结构场地平整、填方部分建筑拆除材料运输基础、结构场地平整、填方部分建筑拆除材料运输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建筑装饰建筑装饰场地铺装、绿化场地铺装、绿化2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敏感区云阳张飞庙景区属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重庆段)的组成部分,198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评价重点关注的敏感区。项目所在景区内张飞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因为三峡蓄水工程整体搬迁至现址。为评价重点关注的敏感区。长江盘沱产卵场位于本项目外西面,通过山丘相隔。主要产卵种类有鲤、鲫、鲶、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翘嘴鮊、餐条等。产卵规模上亿粒/年。项目临近江段是鱼类洄游的必经通道。盘沱产卵场产生的漂流卵也会经过项目临近江段。同时也是幼鱼的索尔场,为评价重点关注的敏感区。本项目临近长江段没未发现索饵场、越冬场分布。景区下游约200m为盘龙街道自来水厂(龙泉自来水厂)取水口,为评价重点关注的敏感区。根据《云阳县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龙泉自来水厂一级保护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保护区陆域纵深范围为182m以下,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2000m,下游米100至200米,保护区陆域纵深范围为182m以下。本项目位于一级保护区范围。根据云阳府[2013]55号文,本项目涉及下游临近盘龙街道水厂的取水口,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云阳县政府承诺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将取水口搬迁到项目区上游300-500m,搬迁后,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2)主要环境敏感点表3-3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统计结果统计表环境要素敏感目标敏感目标特点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生态环境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张飞庙景区张飞庙景区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施工期破坏植被,噪声、粉尘影响动植物,景观影响。营运期游客影响张飞庙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属于张飞庙搬迁形成,原区域为农村区域,主要以人工栽培植被为主。天然植被主要分布在沿江岸的坡地、主要为灌木和草本植物,乔木分布较少。景区植被覆盖率51.7%,相对较低。景区内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分布。景区内由于农业活动较繁多,居民分布多,哺乳动物纲种类少,少量华南兔、旱獭、老鼠。自然植被较好区域以及旱地种植区、居民房屋周边分布少量凤头百灵、竹鸡、家燕喜鹊、山斑鸠。景区旱地种植区周边、灌木丛、草丛区分布少量乌梢蛇、蝮蛇、石龙子爬行动物。两栖纲主要是少量普通蛙类分布在沿江消落带区域。景区内未发现珍稀保护动物。项目区占地及周边200m动植物项目用地区及周边植被主要为张飞庙搬迁后在核心景区周围栽培的人工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面区域。堤防下方、长江消落带分布荒草地(部分种植农作物)和张飞庙北面与堤防之间的荒草地。项目用地区偶有普通鸟类、鼠类野生动物活动、觅食。周边200m范围主要有景区内临江消落带的两栖蛙类,偶有临近林地区域鸟类觅食。不涉及珍稀保护动植物。施工期破坏植被及噪声、粉尘影响动植物鱼类盘沱产卵场位于本项目外西面,通过山丘相隔。主要产卵种类有鲤、鲫、鲶、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翘嘴鮊、餐条等。产卵规模上亿粒/年。项目临近江段是鱼类洄游的必经通道。盘沱产卵场产生的漂流卵也会经过项目临近江段。同时盘沱也是幼鱼的索尔场,为评价重点关注的敏感区。区域不涉及鱼类越冬场。施工占地、生活污水地表水长江项目临近长江段位于新县城人头山-三坝溪段,适用功能类别为Ⅲ类。项目区下游约200m为盘龙街道自来水厂(龙泉自来水厂)取水口,本项目位于一级保护区范围。根据云阳府[2013]55号文,本项目涉及下游临近盘龙街道水厂的取水口,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云阳县政府承诺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将取水口搬迁到项目区上游300-500m,搬迁后,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声环境项目区及周边200m景点游客、野生动物、居民点声环境功能1类区最近2户居民距离项目区约20m。移民居民点18户距离项目区约30m。距离项目120m居民约12户。广场景观道路填方铺装区距离张飞庙20m,低于张飞庙18m。建筑区距离张飞庙90m外,低于张飞庙18m。项目区及周边200m偶有普通鸟类、鼠类野生动物活动、觅食。临江消落带的两栖蛙类。不涉及珍稀保护动物。施工噪声、营运期设备、商业噪声环境空气张飞庙景区环境空气功能1类区广场景观道路填方铺装区距离张飞庙20m,低于张飞庙18m。建筑区距离张飞庙90m外,低于张飞庙18m。餐饮中心距离张飞庙150m。停车场距离张飞庙250m施工粉尘、油漆废气等,营运期餐饮油烟、汽车尾气材料运输路线周边敏感点运输车辆行主要经过云阳城区、长江大桥景区入口公路,沿线主要敏感点为云阳县城居民以及景区公路沿线少量居民。景区内运输车辆行驶路线为景区现有公路,最近距离张飞庙20m外,低于张飞庙18m。车辆噪声、扬尘3文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不涉及水体部分,对文物所在区域的空气湿度影响不大,对文物的影响不突出。本项目总体扬尘产生量较小,且施工区距离张飞庙在20m,地势低于张飞庙18m,张飞庙外部设有外墙。施工扬尘进入张飞庙内的量少,总体影响较小。本项目建设均不涉及爆破、钻探,均不涉及明显的振动源,距离远,振动对文物影响小。周边150m内无挖掘作业,挖方作业不会影响文物的地质稳定性。建筑需要塔吊作业距离张飞庙在90m外,不会影响文物的安全。场地平整和临江设置防水挡墙建设有利于保护张飞庙的地质稳定。本项目餐饮中心产生餐饮油,考虑为减小对文物的影响,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湿式+静电复合式成套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屋顶集中排放,餐饮中心油烟排放口距离张飞庙约150m,餐饮中心与张飞庙之间有绿化形成的乔木林带,油烟扩散过程中经过林带得到吸附,总体对张飞庙文物的影响小。本项目运营后对区域的地质稳定性无明显的不利影响。景区东面入口道路区域为滑坡地段,车流增加会增加滑坡的风险,该区域距离文物远,不会影响文物的地质稳定。本项目不直接影响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同时游客量的增加会充分发挥文物的各方面价值。本项目张飞广场、三国年表景观大道的文化特性围绕张飞主题进行,是对现有文物文化性的延伸,增强其历史风貌。建筑建筑体量小,建筑形式为仿明清式样,与张飞庙古建筑形式总体协调。不会在视觉上影响张飞庙的突出位置和核心建筑的地位。不会影响张飞庙的历史风貌。通过景观绿化和培育绿化,使张飞庙周边的绿化植被覆盖率增加,改善周边的生态绿化,有利于改善文物周边环境。对其中的文物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些游客随地抛弃废物垃圾、随地吐痰,在禁烟区吸烟,乱写乱刻、触摸攀越等行为,可能对文物带来不良影响。本项目建设对张飞庙文物保护单位无直接不利影响,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周边环境,改善地质稳定性,有利于增强其文化价值、增强历史风貌。不影响文物的安全和稳定性,不影响其历史风貌,间接不利影响小。施工期通过防尘措施减缓粉尘影响,营运期通过按照有关的规范实施保养工程、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控制游客量总体项目对文物呈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小。4景观影响分析(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拆除、挖填方、建筑修建、施工营区、车辆运输,直接破坏原有建筑、绿化景观。原景观状况较差,总体影响程度较小。由于施工区位于张飞庙南侧,地势低于张飞庙,无论从张飞庙内以及外部江对岸以及江上均直接可见,直接影响景区的景观。直接可能导致游客的数量减少,施工期一般景区处于半开放状态。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通过设施围挡,有利于减缓影响。综上,施工期对景区景观有一定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施工完后不利影响消失。(2)营运期新建的建筑景观得到明显的提升,广场、景观道路布置、景观小品与主体建筑在建筑式样、色彩上较统一、相呼应,同时在形态上形成较强景观层次感。所以既突出层次感,又保证了整体的文化、历史感,总体对区域景观有明显的改善。植被恢复与培育绿化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度和增加高大乔木数量。明显改善人工栽培植物景观。总体项目建设与景区核心景点景观协调性较好,与规划景观方向一致。总体项目体量小,高度合适,视觉阻挡影响很小。项目建成后,其景观相融性评分为1(优)(增景),可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是可行的。建设单位应该在设计中考虑超屋顶排气管道隐蔽措施,垃圾箱设置的视线弱化。污水提升泵房外部采用明清建筑式样,外墙采用石材幕墙,屋顶采用仿木结构,屋顶采用小青瓦。营运期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进行宣传、教育,控制游客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建议建设单位加快规划内容的实施,建议南滨商业街建设项目以及其他建筑应采用明清建筑式样使景区总体协调,同时完善现有居民建筑的搬迁、外观明清式样改造以及耕地、荒草地的绿化。总体项目对景观呈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很小。5生态影响分析(1)施工期本项目填方过程中不涉水作业,水土流失少,对水质影响小,未对盘沱产卵场产生明显影响。但由于工期原因,目前集散广场少部分段未完成填方,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后,导致该段形成的填方位于水下,目前已经停止施工。为了保护鱼类产卵场及洄游通道,减小水土流失,评价提出建设单位不得在三峡库区蓄水期间进行施工作业,必须待库区水位退至164m以下,确保填方区不涉水后再进行填方作业和修建护坡工程设施。本项目区直接占用破坏荒草地37000m2,直接破坏原地杂草,破坏的草种属于景区的优势草种,在景区边缘临江区域及其他区域广泛分布,不会导致物种减少。项目直接占用破坏林地约450m2,破坏的树木主要为人工栽培的低矮乔木和灌木,破坏古树名木,物种属于周边广泛栽培的普通物种,不会导致物种减少。占地商业街内有1株黄葛树原地保护,作为景观绿化树木。总体项目占地破坏的植被少,无珍稀保护种类和古树名木。本项目施工粉尘产生量小,是短期的,粉尘影响程度很轻,主要张飞庙周边树木产生轻微影响,降雨后影响消失,总体施工粉尘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很小。提升泵站管道建设主要沿现有公路侧铺设,主要占地为荒地,对地表植被影响小。部分管道位于景区内,占地主要是荒草地,少量普通树木,影响小,通过施工完成后的覆土恢复种草,生态影响小。(2)营运期游客数量增加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对植被的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主要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踩踏绿地,摘折花木和果实对植被的破坏。这种影响总体比较小。景区所以游客的增多对这些鸟类影响很小,甚至会产生有利影响。项目建设完工后,施工时人为干扰消失,一部分外迁动物回归到原地。绿化形成树林为周边鸟类提供了较好的栖息、活动环境,对景区附近喜鹊、山斑鸠、家燕等喜欢栖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的鸟类,呈现有利影响。主要不利影响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追捉、投打动物。这种影响总体比较小。(3)生物多样性本项目建设破坏植被少,对野生动物影响小,项目的绿化工程将改善景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生物多样性。总体对现有景区生态呈现有利影响。营运期游客数量增加,同时也会带到进入张飞庙景区其他区域的游客量。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轻微的影响,总体项目建设对张飞庙景区生态影响很小,主要呈现有利影响。本项目直接占用破坏荒草地草种属于景区的优势草种,在景区边缘临江区域及其他区域广泛分布,不会导致物种减少。项目直接占用破坏树木主要为人工栽培的低矮乔木和灌木,不破坏古树名木,物种属于周边广泛栽培的普通物种,不会导致物种减少。通过绿化工程措施,多采用本地物种,防治外来有害物种,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总体有所增加。施工对动物的活动场地产生轻微影响。这些普通动物物种不会减少或消失。项目建设前后区域的生境变化不明显,项目建设前后区域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不会受到明显影响。结合景区规划,在景观绿化建设中主要采用本地物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总体有所增加。同时主要是营运期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旅游惊扰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考虑景区内无重要保护物种,无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有的物种,这种影响程度较轻。总体为轻度负面影响。综上所述,项目开发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基本无影响,建议采纳项目建设方案;6鱼类及产卵场影响分析(1)施工期本项目填方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不涉水作业,目前集散广场少部分段未完成填方,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后位于水下,目前已经停止施工。为了保护鱼类产卵场及洄游通道,减小水土流失,评价提出建设单位不得在三峡库区蓄水期间进行施工作业,必须待库区水位退至164m以下,确保填方区不涉水后再进行填方作业和修建护坡工程设施。通过以上措施,工程的建设对长江工程段的流速、水深、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无影响,不会威胁到各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生存环境。工程无阻隔鱼类回游设施,填方区为水库回水区,且主要为与现有堤防之上,对鱼类及其生存环境不利影响小。本项目填方主要为与现有堤防之上,不占用产卵场河漫滩地,施工期不涉水作业,施工废水不直接排入产卵场,对产卵场影响小。工程施工不会造成河流阻隔,不影响洄游及鱼卵漂浮。对鱼类产卵影响很小。施工过程,建立管理制度,禁止施工工人在产卵场捕鱼、毒鱼、炸鱼等非法作业,对临产卵场施工区进行围挡,防止回填土石滑落进入产卵场,不得进行水下作业。不得排放施工废水进入产卵场。禁止人为倾倒建筑垃圾及废土石进入产卵场。(2)营运期项目建设完工后,施工时人为干扰消失,临江段形成放坡植物护坡,形成与原坡岸类似的消落带。项目建设无水上娱乐和餐饮,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对长江工程段的流速、水深、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无影响,不会威胁到各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生存环境。工程无阻隔鱼类回游设施,对鱼类及其生存环境不利影响小。拟建项目近期依托景区现有游客码头1座,水上进入游客年总量约10万人次。每天约300人次,停靠次数约6次,很少。不在产卵场内,位于洄游道路上,但位于岸边,不是主要洄游通道,对鱼类洄游影响小。该码头已经长期存在,从三峡库区形成后,云阳部分产卵场消失,盘沱产卵场依然存在,说明该码头对产卵场影响小。本项目实施后,主要依靠路上游客接待中心,依靠陆上交通,项目建成后,近期水上游客量略增加,导致船舶停靠数量略增加。增加量不大,根据近期2016年预计游客55.73万次,主要为陆上,预计水上增加量最大增加1倍,停靠次数平均每天约12次,也很少。停靠区域不是主要产卵场所,影响小。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现有码头对该产卵场的影响较小。码头船舶废水、固废不得排入临近水体,由重庆市统一规划的船舶废弃物处理站统一收集处理,严禁运输危险品、化学品等其他货物船只停靠;建议建设单位议后期码头建设中优先考虑规划方案提出的东码头选址。7饮用水源影响分析根据云阳府[2013]55号文,本项目涉及下游临近盘龙街道水厂的取水口,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云阳县政府承诺在景区开发建设前将取水口搬迁到项目区上游300-500m,搬迁后,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对饮用水源无影响,具有保护作用。8水、气、声、固废影响分析(1)施工期拟建项目位于风景区,应该严格控制扬尘,参照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2005年10月)=1\*GB3①实行封闭施工、=2\*GB3②实行硬地坪施工=3\*GB3③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4\*GB3④加强施工现场烟尘控制、=5\*GB3⑤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通过严格落实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粉尘主要影响施工区周边50m范围,总体对景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但对游客游览环境有一定影响,应对进入游客进行施工说明,采取降低票见、取得游客谅解。施工燃油机械污染物排放量小,对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很小。最近2户居民距离施工区约20m,移民居民点18户距离项目区约30m,施工噪声影响较大,应通过协调沟通取得居民谅解。距离施工区120m居民约12户,昼间影响52.8dB(A),影响值达标,影响较小。施工期间会对进入的游客产生影响,直接可能导致游客数量减少。夜间施工影响范围广,达到300m外,超标突出,虽然夜间景区不开放,无游客游览,但对部分景区现有居民、住宿设施、办公区、景区的野生动物影响突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将可能产生噪声扰民的施工作业安排在昼间(06∶00―22∶00),尽量安排在游客少的时段进行。通过增加设备缩短连续施工时间。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禁止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等产生高噪声的施工作业方式。运输车辆禁止在景区内鸣笛,限速;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围挡隔声。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将可在固定地点施工的机械设置在临时建筑房内作业。对进入游客进行施工说明,采取降低票见、取得游客谅解。拆除原建筑产生建筑垃圾约800m3用于广场建设填方。施工中产生建筑废料、弃渣少,约100m3,收集外运云阳建筑渣场。施工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算。平均每天工人50人,每日产生量约为25kg,施工期按16个月计,共产生量约12t。依托景区现有垃圾收集清运系统,外运云阳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通过以上措施,施工固体废物对景区环境影响很小。(2)营运期拟建项目污水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新建提升泵站及管道提升进入云阳县盘龙污水处理厂。景区现有的公厕废水接入污水管进入新建生化池处理提升进入污水处理厂,避免原有废水不能达标排放。总体消除原有景区污水简易处理排放长江的情况。综上,本项目建设后生活污水不直接排放长江,原有生活污水通过以“新带老措”施进入污水处理厂,减小了景区排污,不新增排污口,对长江水质影响很小。生化池产生少量臭气经专用管道引至陆上接待中心屋顶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小。餐饮中心产生餐厨油烟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湿式+静电复合式成套油烟净化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后引至专用烟道屋顶集中排放。经处理后浓度可达到1.0mg/m3,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小。餐饮企业入驻时应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申报完善环保手续。本项目营运期无明显的大气污染源,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不改变风景区环境空气质量1类功能区要求。餐饮抽烟风机通过隔声罩、消声器声治理,再通过房屋隔声,室外影响值50dB(A),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中1类功能区标准。进出接待中心汽车作禁鸣、限速要求,噪声影响小。且停放在入口区,不进入核心景区,影响小。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源主要是景区的接待中心、餐饮、商业点,均无大型娱乐设施噪声,预计能够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3—2008)中1类标准要求。景区内主要为游客活动产生的噪声,随着游客的增加总体噪声强度有所增加,但总体较小。预计运营期景区的声环境质量能够达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中1类功能区标准。通过泵房降噪措施,预计降噪隔声量达到35dB(A),泵房外噪声能达到45dB(A),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标准。泵房位于景区入口,距离最近的景区主要设施游客接待中心200m,噪声影响值很小;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功能区标准。对其他建筑以及张飞庙无影响。预计本项目区垃圾产生总量约137.6t/a。项目区设置35个垃圾箱、垃圾桶收集垃圾。室外设置垃圾箱,室内设垃圾桶。垃圾每日清运,高峰时应一日清理多次,交环卫部门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餐饮中心餐厨垃圾约320t/a,按《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通过以上措施,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很小。预计污水处理设施污泥产生量约70t(含水率90%计)。污泥定期通过环卫部门的吸粪车进行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旅游高峰期应增加清理的频率。禁止随意清理随意倾倒三峡库区库岸。通过以上措施,污泥对环境影响很小。9环保措施及效果分析表3-4环境保护措施汇总一览表序号分类环保措施环保投资(万元)一文物保护措施1施工期保护措施施工区域进行了统一规划,各种原辅材料堆放区设置景区入口,施工区设置围挡。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教育,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防治人为破坏,禁止施工人员随意进出张飞庙,工人入厕从东侧进入后原路退出,不得进入庙内逗留。防止扬尘对文物表面的影响,通过进行临时遮盖、包裹的方式减缓影响。施工设备、塔吊布置尽量远离张飞庙。管理措施和纳入防尘治理2营运期保护措施餐饮中心油烟净化处理后引至屋顶集中排放。餐饮中心与张飞庙之间有绿化形成的乔木林带。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保养,制订相应的保养制度,连续监测,记录存档,并按照有关的规范实施保养工程。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中,应不断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于重要文物建筑要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游客触摸攀爬等。控制游客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管理措施和纳入污染治理、绿化工程投入二景观保护措施项目本身属改善提升景观的工程1施工期保护措施施工区域进行了统一规划,各种原辅材料堆放区设置景区入口,施工区位于项目占地内,设置围挡。为施工应合理安排工序工期,合理缩短施工时间。管理措施,围挡纳入污染防治费2营运期保护措施柴油发电机房烟囱、生化池管道、油烟排气筒在设计中考虑隐蔽措施,如仿木式百叶窗、雕塑等措施。保持整个建筑形态的协调统一。室外垃圾箱应采用仿木式样,色彩采用仿古棕色色调,布设位置应在广场绿化带边缘角落,从视线上弱化。垃圾桶设置是建筑内部隐蔽角落。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中,应不断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控制游客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17三生态保护措施1施工期保护措施平整场地应将绿化用地表土层熟土进行剥离,定点进行堆放,并用防水膜加以覆盖。将熟土作为绿化回填种植土。施工划定作业范围,将施工影响范围控制在项目占地范围内,减少占用、破坏占地外林地树木。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避免人为破坏树木。占地商业街内有1株黄葛树原地保护,在树木周边设置围挡。建立管理制度,禁止施工工人捕猎野生动物,噪声进行防治,减小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运输车辆禁止在景区内鸣笛、限速。52施工期结束生态恢复措施清理施工场地废料,进行广场、景观道路的绿化工程以及植被恢复与培育绿化。通过绿化工程恢复生态。工程绿化面积39237m2,绿化应避免出现现代园林手法,绿化物种应首选本地植物,防止外来有害物种。纳入绿化工程投资中。提升泵站管道施工完成后的覆土恢复种草。23营运期生态保护措施增强游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对游客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惩罚。树立提醒注意环保内容的标牌;在景点介绍、游人手册、综合画册、导游图及导游材料、门票和某些旅游商品的包装上印制提醒游人自觉环保的内容。14产卵场保护措施施工过程,建立管理制度,禁止施工工人在产卵场捕鱼、毒鱼、炸鱼等非法作业,对临产卵场施工区进行围挡,防止回填土石滑落进入产卵场,不得进行水下作业。不得排放施工废水进入产卵场。禁止人为倾倒建筑垃圾及废土石进入产卵场。针对目前集散广场少部分段未完成填方位于水下。评价提出建设单位不得在三峡库区蓄水期间进行施工作业,必须待库区水位退至164m以下,确保填方区不涉水后再进行填方作业和修建护坡工程设施。码头船舶废水、固废不得排入临近水体,由重庆市统一规划的船舶废弃物处理站统一收集处理,严禁运输危险品、化学品等其他货物船只停靠;建议建设单位议后期码头建设中优先考虑规划方案提出的东码头选址。管理措施5水土保持措施见表12.3-1纳入水土保持费用四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景区不设施工生活区,昼间施工利用依托景区内现有厕所,依托现有的厕所生化处理设施处理。施工废水设置简易沉砂隔油池处理后回用洒水除尘。沉砂隔油池纳入水土保持费用。2营运期新建生化处理系统1套,处理规模80m3/d。位于陆上游客接待中心旁。餐饮中心背后设隔油池1座,处理规模50m3/d处理餐饮废水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40新建提升泵站及管道提升进入云阳县盘龙污水处理厂。景区现有的公厕废水接入污水管进入新建生化池处理提升进入污水处理厂。纳入工程投资。(4万/a)五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建筑工地必须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建筑工地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密闭式安全网全,高出作业面1.5m以上。建筑工地的场内道路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必须硬化。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排水设施。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采取洒水或者喷淋等降尘措施,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熔融沥青,禁止从3m以上高空抛撒建筑垃圾或易扬撒的物料。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沉砂池,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驶入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卸车厢完好,装卸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驶出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土上路,严禁超载,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和尘土飞扬、洒落和流畅。52营运期柴油发电机房利用自带风扇机械排风结合机械补风方式;燃烧尾气通过土建竖井烟囱。生化池产生少量臭气经专用管道引至陆上接待中心屋顶排放。餐饮中心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湿式+静电复合式成套油烟净化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后引至专用烟道屋顶集中排放。10六噪声防治措施1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将可能产生噪声扰民的施工作业安排在昼间(06∶00―22∶00),尽量安排在游客少的时段进行。通过增加设备缩短连续施工时间。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禁止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等产生高噪声的施工作业方式。运输车辆禁止在景区内鸣笛,限速;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围挡隔声。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将可在固定地点施工的机械设置在临时建筑房内作业。对进入游客进行施工说明,采取降低票见、取得游客谅解。22营运期餐饮风机设置隔声罩隔声,罩上开设进出口,并用阻性消声器声,设备安装在餐饮厨房内部,利用建筑墙体隔声作用,室外影响值45dB(A)。进出接待中心汽车作禁鸣、限速要求。10提升泵房设置半地下室泵房,水泵基础及水泵安装在地下。水泵机座与基础采用橡胶隔振器或橡胶与金属弹簧结合的隔振器或橡胶减振垫。水泵出水口增加橡胶软连接。泵房的管道主要采取橡胶补偿软联接,即在水泵的进出水口、穿墙处采用可曲挠单球或双球合成橡胶接头。对泵房内管道进行综合的阻尼隔声包扎。设置隔音罩,对整体水泵及基础进行整体隔声,隔音罩的罩板采用薄壁不锈钢板,内衬采用厚度3cm的聚胺脂发泡填料,起到了隔声和阻尼层的作用。泵房采用封闭式,采用机械排风,墙体采用120mm混凝土,内部衬垫吸声材料。降噪隔声量达到35dB(A),泵房外噪声能达到45dB(A)10七固废处置101生活垃圾项目区设置35个垃圾箱、垃圾桶收集垃圾。室外设置垃圾箱,室内设垃圾桶。垃圾每日清运,高峰时应一日清理多次,交环卫部门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餐饮中心餐厨垃圾约320t/a,按《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3万/a2污泥污泥定期通过环卫部门的吸粪车进行收集,外运云阳县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旅游高峰期应增加清理的频率。禁止随意清理随意倾倒三峡库区库岸。1万/a10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厌氧消化工艺,无动力。密闭、无氧,废水经贮存槽入池,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厌氧消化。该处理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总体处理效率SS:60~70%,对COD:50~60%。通过处理后生活污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拟建污水泵站及管道属于规划实施工程内容,纳入工程投资。生化池建设投资约40万,提升泵站运营成本约4万/a,费用较低,经济上可行。综上,从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处理措施是可行。云阳县盘龙污水处理厂位于盘龙街道刘家塝,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300吨,污水收集主管网3.144公里,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收集处理盘龙街道生活污水,收集范围包括张飞庙景区。目前正在建设中,根据其建设进度安排,在2013年6月建成投入运营。本项目提升泵站管网直接可以接入其收集管网。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13年12月验收投入使用,在污水处理厂运行后投入使用,能确保景区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本项目污水量少,污水处理厂能够接纳,且污水处理厂有远期建设规划,能够满足景区远期的污水量,依托设施可行。1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项目施工期对社会环境产生轻度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影响消除,项目建成后对景区旅游经济,云阳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有利影响。本项目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环保投资103万元,具体分项投资详见表12.8-1。运营期每年的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共计为8万元。环保工程所挽回的损失费用(排污费)约6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2%,符合项目特点。环境效益系数0.75,即每投入1元的环保费可挽直接回经济损失0.75元。其他环境效益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质影响、文物景观影响、生态环境改善等,这部分无法定量。项目本身作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与培育、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兼顾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效益明显。从环境经济分析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