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_第1页
大自然的启示_第2页
大自然的启示_第3页
大自然的启示_第4页
大自然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启示第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使我明白,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蝙蝠和雷达》使我知道,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第2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怎么打扫什么是人类的老师第3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初读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2、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第4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遭殃扫帚腐烂土壤机翼略微关键改观鲸异想天开生态平衡词语过关第5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要内容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德国一位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连接各部分意思第6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交流感悟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画出能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句子第7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遭了殃设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8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态平衡树叶腐殖质害虫鸟矮树丛、树林腐烂营巢吃增强土壤肥力吃第9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这四个动词,能交换位置吗?第10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交流感悟为什么“打扫”上面要加引号?提示:1.从词语的意思出发:扫除;清理。2.森林需不需要打扫。第1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交流感悟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第12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里的“打扫”含有批评之意,这一“打扫”对森林有着致命的破坏。第13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否则只会好心办坏事。第14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课文分析(二)

1、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可直接引用原文。第15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要内容《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试验,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直接引用原文第16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学这篇课文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什么启示?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4、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给你什么启示?第17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什么是“流线型”?交流感悟第18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鲸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最小。第19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第20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第2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奇异的仿生学作者:戴君惕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1998-4-1内容提要:自从人由动物界脱颖而出,人类就开始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构造和机能,来制造各式各样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飞跃发展,一门研究如何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的科学应运而生了,这门科学叫做仿生学。它诞生不过30来年,就已经揭示出生物的许多奧秘,并模仿生物的长处制造了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新设备、新工具。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