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梳理部编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梳理部编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梳理部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梳理一、本单元教材编写整体思路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思路,首先聚焦教材内容的整体框架,在1-6年级教材整体结构中找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位置,我们发现小学阶段革命传统教育几乎都集中在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之中,我们还发现几乎每一册的内容都是由四个单元组成,而唯有五年级下册是由三个单元组成的,是不是五年级下册相对于其他年级内容减少了呢?教材第三单元设计了《不甘屈辱国有了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东方》《富起来到六强课内容,这相当于两个单元的分量。由此可见,这部分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爱党教育的内容,是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重要的学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涉及习内容。那么,这一单元依据什么逻辑组织教材呢?本单元教材以时间为序、精神为核。从编写思路上看:呈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从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探索,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艰难历程。尤其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革命传统,最后落位于为实现中国梦做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担当。从内容上看,教材遴选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件,并用不同时期所展现的革命精神组织内容,涉及到了第7课的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不屈的抗争精神;第8课的孙中山精神;第9课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第10课的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11课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雷锋精神;12课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里有两点需要大家注意:一是,这些精神都是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因此总体目标最终是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二是,各种精神在教材中所呈现的方式不同:其中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和沂蒙精神分别在教材正,本单元文和相关连接中展现了具体的内容;红船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别在阅读角和正文中显示了相关精神的名称;其余精神虽然教材没有提及但都渗

透在具体的史实中。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运用强化与有机融入等不同的呈现方式、有层次的处理教材。二、单元总体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列强侵略的史实,懂得落后就会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知道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革命传统,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3.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感知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形成国家认同。三、单元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味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人格力量。教学难点:点多面广难把握四、教学建议第一条建议,设计统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针对点多面广的历史内容,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价值追求出发,设计统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即“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透过纷繁的历史史实,直抵革命者言行背后的精神内涵和强大的人格力量,懂得精神的重要价值,从中体现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革命传统教育核心课程的价值追求。第二条建议,搭建教学内容的“金字塔”:在每一神为核心选择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感悟精神。比如在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中,从抗战精神出发,遴选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如杨靖宇、赵登禹、佟麟阁等英烈的故事;敌后根据地的民众开展的游击战以及赵一曼等英烈的家书,并在不断追问核心问题中,引导学生超越事实,感悟事实之上的精神内涵,最终建构和认同伟大的抗战精神。课的教学设计中,要以精第三条建议,理解历史史实与德育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第三单元呈现了大量的历史内容,但道德与法治课不是历史课,它的课程性质是思政课、

德育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历史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只是载体,价值导向和责任担当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如《勿忘国耻》一课中的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X的史实只是载体,是为学生获得国家屈辱记忆,引导学生勿忘国耻、树立振兴中华、永保和平的的志向而服务的,这些都是由道德与法治课的性质和目标决定的,需要老师们厘清历史内容和道德与法治课之间的关系。第四条建议,明晰学习材料的教育价值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作为德育课程的载体,注重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思维培养的有机融合,需要我们正确解读教材中每一个教学材料背后的教育价值。如《众志成城》一课对“铜墙铁壁”雕塑的处理,重点不在于辩识雕塑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具象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保卫家园的抗战精神;《改革开放谋发展》一课呈现的许多图片内容都是关键事件,是教学内容架构的关键点位。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深圳是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拓荒牛形象的背后是深圳精神,这些内容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再看《勿忘国耻》一课,教材没有用大段文字讲述九一八事变,而是在活动园中呈现了一个雕塑《残立碑》,一个雕塑能讲清九一八事变吗?观察这一教学材料我们发现,它包含了有关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等所有信息,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是用具象化的材料讲历史,这不仅降低了小学生历史学习的难度,更在于启示我们教师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历史。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通过“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残历碑》的历史信息,从上面的数字、弹痕、骷髅以及碑文等内容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基本史实,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关联多个信息,亲身经历知识建构过程,这不仅是将小学生的历史学习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更是感悟屈辱历史,萌发勿忘国耻情感的过程。由此可知,本单元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