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锅炉结构_第1页
常用的锅炉结构_第2页
常用的锅炉结构_第3页
常用的锅炉结构_第4页
常用的锅炉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的锅炉结构(三)(二)双锅筒水管锅炉双锅筒水管锅炉也分为双锅筒纵置式和双锅筒横置式两种布置形式。1双锅筒横置式水管锅炉这种锅炉容量较小的型号有SHW(双横往)型、SHH(双横活)型等,工作压力为1.3MPa,蒸发量为2t/h或4t/h,如图2-11所示。图211双感耦筒水管锅炉t|-锅简2—时流管束3—隔烟墙4一下耦简S—烟气出口6—出成门

"炉门亦炉排9一横某箱3-下降管H一水冷壁管锅炉结构主要由上下两个横置的锅筒1和4,对流管束2和水冷壁管11等部分组成。上锅筒较下锅筒略靠炉前,两个锅筒中心线的连线与水平线成80°交角。水冷壁管从上锅筒前部接出,往下倾斜与水平线成15°交角,沿前墙直下至炉门上部,再穿过前墙与炉墙外横集箱焊接相连。对流管束中设有三道隔烟墙。第一道隔烟墙砌在炉膛后部的第一排管束右侧,约占整个炉膛内宽的三分之二。第一排管束显露在隔烟墙外,吸收炉膛辐射热o第二道隔烟墙与第一道隔烟墙垂直相交。第三道隔烟墙一般为铁板,与锅炉后墙相连。烟气由炉膛左侧进入对流区后,顺着三个烟道呈'Z'形流动,横向冲刷管束,最后经引风机由烟囱排出。水循环有两分系统.一个是本体水循环系统,给水进入上锅筒后,由第三烟道的管束下降到下锅筒,将水中污垢沉积于下锅筒,水再由第一和第二烟道的管束上升到上锅筒,从而不断循环;另一个是水冷壁水循环系统,水由上锅筒两端的下降管流到炉前横集箱,经水冷壁管返回到上锅筒,产生的蒸汽进入蒸汽空间,分离出的水再参加循环。这种锅炉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制造容易;每排管束都弯成一定的孤度,富于弹性;有足够的炉膛容积,适于燃烧多样煤种。缺点是:清理水垢困难,对水质要求严格;老式锅炉多数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没有尾部受热面,烟气流程较短,排烟温度较高.图2-12是SHL20—13型锅炉结构。锅炉本体主要由上、下锅筒、对流管束和水冷壁管及集箱等受压元件组成;尾部有铸铁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上、下锅筒横置在同一垂直面上,上锅简直径较下锅筒稍大。两个锅筒之间有三组对流管束,前组管束只有一排管子,位于炉膛烟气出口附近;后两组管束中间有二道隔烟墙。烟气由炉膛后上方进入对流区,先向下纵向冲刷第一组管束,再向后转180°,呈Z形曲折向上冲刷第二、三组管束,然后从第三组管束的上部向下折入尾部受热面,最后经烟气出口进入除尘器,由引风机通过烟囱排至大气.

图小12双横锅筒槌条炉排锅炉1一煤站2…链条炉排3—风室4--者魔铁5-人孔门6-空气预热器7一一下锅筒寸流管束9一省煤器1。上情筒炉膛在锅炉的前部,四周布满水冷壁管。前、后墙水冷壁管的上端直接接入上锅筒,下端分别连在前、后集箱上.两侧水冷壁管又分成前中后三组,前、中组的下端接入两侧的防焦箱,上端接入两侧各两个单独的上集箱,并通过导汽管与上锅筒连通;后组的下端分别接入侧下集箱(位于侧墙的中下部),上端也接人后上集箱,并通过导汽管与上锅筒连通.所有的下集箱和防焦箱,均由R锅筒引出的下降管供水。这种锅炉的设计煤种是无烟煤,因此在炉膛内采用了低而长的后拱和较高的前拱,并使前、后拱在炉膛内形成一个狭窄的喉部,促使空气和煤屑充分混合,以利燃烧。图2-13是一种双锅筒横置式室燃水管锅炉,其型号为SHS20-13。图中示出了这种锅炉的结构。上、下锅筒横置在同一垂直面上,上锅筒的直径较下锅筒稍大,全部重量通过对流管束由下锅筒支撑,下锅筒用钢架支撑。锅炉前部是炉膛,有两个由下锅筒接出的下降管煤粉燃烧器对称地布置在侧墙下部。炉膛四壁布满水冷壁管,供水,构成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水冷壁管在炉膛后墙上部烟气出口处排列较稀,形成防渣排管,有利于防止结大块焦渣.集箱布置在炉墙外部,既安全可*,又便于检查和清洗。由下锅筒接出的下降管图2<13双橘筒概置式室燃留炉上餐简£_检表孔3—管束4一省煤器1-下锅简6一空气预热器「■落灰牛8烟气出口9—来浩室M—整箱11一预燃室件一爆粉燃烧器词一水食壁菅14—稀烟墙对流管束分成三组:第一组只有一排,紧靠防资排管,在第二、三组中间设有主道隔烟墙。在对流管束下面设有落灰斗,利用烟气转弯使飞版分离下来,减少锅炉原始排尘。在锅炉尾部设有省煤器利擎气预热器.烟气流通路线如下i高温烟气由炉膛中部上升,经过防渣排管进入第一组对流矿管束,向下流动,再向后转弯180.,在第二、三组对流管束的隔烟墙中曲折回转向上,对这两组管束进行纵向和横向冲刷,然后从第三组管束的上部流经尾部受热面后离开锅炉本体,进入除尘器,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出.这种锅炉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金属消耗量低;弹性好,受热后能自由膨胀;水循环可靠,热效率较高。缺点是,炉顶为轻型炉墙,容易裂缝,当发生煤粉爆燃时,炉顶很可能被毁掉;辐射受热面多,对水质要求高,不但要除硬度,还要除氧、除油,防积垢和腐蚀;炉膛冷灰斗处容易结渣,对流管束部分容易积灰;对司炉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2。双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双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目前用的有较多种炉型。其中图2—14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炉型。其型号为SZW(双、纵、往),其工作压力一般为1。3MPa,蒸发量为2t/h或4t/h。这种锅炉的结构,主要由上锅筒1、下锅筒3、水冷壁管7、对流管束8和集箱等受压元件组成。尾部装有铸铁省煤器6。上锅筒较下锅筒直径大、筒身长,两个锅筒平行纵置在同一垂直面上。锅筒之间用两组对流管束相连接,在管束左前部和中后部设有两道纵向烟气隔墙。炉膛位于锅炉的左侧,并与对流烟道互相平行,从而构成了D形。图2-USZW4-13型锅秘1一上锅筒2一隔姻瞪3一下锅简1一一次风管5—拨火孔6-省燥器?一水冷壁管8—濯流管束9—吹灰器煤依靠自重由煤斗落到往复炉排上,进入炉膛燃烧。烟气由炉膛后部右侧进入对流烟道,先由后向前冲刷第一组管束,再向右转180。弯折入第二组管束,由前向后流动,从管束末端直接进入尾部受热面,通过烟囱排至大气。水循环系统有两条:一条是辐射受热面部分。炉膛内两侧各有一排水冷壁管,其上端直接与上锅筒连通,下端通过下集箱由下锅筒可大地供水,从而构成独立的水循环系统.另一条是对流受热面部分。两组对流管束中,第一组管束(上升管)受高温烟气加热,水或汽水混合物密度小,向上流动;第二组管束吸收热量较少,水的温度低,密度大,向下流动,从而在上、下锅筒之间构成了水循环系统。这种锅炉的优点是,可以用改变上、下锅筒之间的距离,以及改变对流管束的排数、管距等方法,使烟气流速保持在需要的范围内;烟道隔墙顺着锅筒中心线设置,有利于清除管束下部的积灰;为了配合炉膛的深度,炉排比较长,有利于充分燃烧,减少-k灰含碳量。缺点是通常炉膛没有前后水冷壁,不便于布置炉拱。另一种形式的双纵水管锅炉蒸发量多为6。5t/h或16t/h,有长上锅筒(图2—15)和短上锅筒(图2—16)两种结构.图2-15双纵长上锅筒锅炉I•-水冷筮肾2—E钢简3一对流管束d—后染箱5一下嗣筒6—烟道7—省埃器8—空气质热群9-W出口出渣口H一下桨箱13-活动炉排14一据煤机15-前舞新图2-M祝飒场上锚筒银炉L-t抵简对流常重3—隔地墙4一下瓠冏5—活动炉排W-下彝捋7下律管日••水冷壁驻9一上集箱L0-等汽管锅炉主体主要由上、下两个纵置的锅筒、对流管束、水冷壁管和集箱等受压元件组成,尾部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图2—15所示的下锅筒比上锅筒长度约短一半,位于锅炉整体后半段的下部.上锅筒的前半段伸到炉膛顶部。两锅筒间由弯水管相连,弯水管中被两堵横向隔烟墙隔成三个烟气通道.炉膛的前、后、左、右四面都布置有水冷壁。水冷壁管的上端与上锅筒胀接,下端与下集箱焊接;下集箱后端伸至锅筒的底部,由供水下降管与下锅筒相连。图2—16所示的上锅筒较短,仅比下锅筒长一些,是图2-15的改进炉型。它取消了前墙水冷壁,增加了两个侧上集箱,与炉膛两侧水冷壁管的上端焊接,每个侧上集箱又有导汽管与上锅筒连通;增加了燃尽室两侧水冷壁管;下锅筒的位置距操作地面3m高,提高了整个炉体与炉膛的标高。燃烧设备大多采用风力机械抛煤机加手摇活动炉排,也有采用链条炉排或振动炉排的.燃烧时,烟气从炉膛右上侧流人对流管束区,顺着两道挡烟墙呈水平'Z'形路线由前向后弯曲回行,横向冲刷管束,再由炉墙左侧下方进入尾部受热面,最后经过除尘器,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到大气。水循环系统有五六条,可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对流受热面部分:给水进入上锅筒后,经后部的对流管束降至下锅筒,在下锅筒沉积污垢后,由前部的对流管束上升至上锅筒,构成一条水循环系统。二是辐射受热面部分:长上锅筒锅炉的前、后、左、右四面水冷壁管,各自构成独立的水循环系统共为四条;短上锅筒锅炉,虽元前水冷壁管,但增加了燃尽室左右两侧水冷壁管,因此一共构成了五条独立的水循环系统。这种锅炉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外形尺寸较小;烟气横向冲刷管束,传热效果较好。缺点是,由于采用抛煤机给煤,属于半悬浮燃烧,烟尘大,飞灰含碳量较高;对水质要求高,给水必须经过软化处理;特别是长上锅筒锅炉,如缺水或水质不良,容易使锅筒变形、鼓包。(三)角管锅炉近年来,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引进了丹麦沃伦公司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