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木雕工艺溯源_第1页
(98)-木雕工艺溯源_第2页
(98)-木雕工艺溯源_第3页
(98)-木雕工艺溯源_第4页
(98)-木雕工艺溯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雕工艺溯源木雕,尤其是老木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江南古镇中明清老宅里拆下来的旧门窗,旧花床板,甚至客堂回廊里的牛腿(用于挑檐支撑的构件)、挑头(牛腿上部的构件)、斗拱(屋檐或屋顶下的构件)、梁枋(在两根垂直柱上水平连接的构件)、裙板(格扇下部大块不透的雕花板)等部件,现在都成了宾馆、饭店、家庭中装饰和仿古的“零部件”,木雕的市场行情节节攀升。中国的木雕艺术,让世人赞叹!让我们回放老木雕艺术的起源,想象它们遥远的过去…。木雕艺术的历史渊源流长,精品荟萃,它的发展同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因此就有了木雕源于生活,艺术汇入木雕,体现生活、理想、社会带动木雕,改造木雕,木雕起源于劳动,人类最初的木雕和其他技艺一样,是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并且服务于劳动生产的。我国木雕艺术有几千年的历史,通过众多的历史资料分析,木雕的起源和产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制陶工艺,我们可以推断木雕工艺极有可能是在玉、石、骨、牙等雕刻工艺的启发影响下萌发的。我国早期的木雕艺术是以工艺性雕刻为主是一类生活用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由于宫殿、庙宇、豪宅、家具、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传播,木雕艺术的水平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和提高。它有简单的使用功能和装饰作用,升格到具有精神内函和感召效应的艺术形式,木雕艺术也正是在如此特殊的社会背景中逐渐成熟,从中我们依稀可以辨识木雕艺术初期进化的线路和综迹。我国的古建筑木雕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更有长足的发展。鲁班就是当时工匠的杰出代表。鲁班素负“能工巧匠”盛名,相传还是木雕的始祖。传说鲁班在一次营造宫殿时,其徒一时疏忽,把所有珍贵的香樟木大厅柱截短了,他发现后,昼思夜想,食无甘味。贤妻问明原委后笑着点拨丈夫:“你看我的靴,脚后跟垫着一截木块,人不就高了嘛!你再看我的头戴着头饰,不就显得更美吗?”才智过人的鲁班大师顿时心窍大开,即刻请来石匠打石头墩子,给殿柱垫底,又在柱头和屋架之间设计了斗拱、替木、叫雕工雕上花卉、鸟兽、这样不仅补足了殿柱之短,还增添了形体之美。建成的宫殿雕梁画栋,显得格外雄伟壮丽。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但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出鲁班与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密切关系。秦汉时期的木雕工艺,在承袭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发展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和堤高,从汉墓出土的各类盘,勺、奁、壶、盒等木雕作品,可以了解到汉代木雕工艺发展的水平,从中我们看到秦汉时期木雕艺术的发展遵循的是一条由粗趋细,由简趋繁的轨迹。隋唐时期建筑木雕在技术上己相当成熟。南宋以后直至明,清建筑木雕由宫式殿阁转而盛行于民居住宅,题材由狭义而广泛,形式由程式而趋向自由,内容由简单而变得丰富。花鸟、人物、动物、山水在民居木雕中出现,建筑木雕不仅成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有许多构件的雕刻,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雕塑作品,开创了木雕艺术的新天地。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繁荣。官宦、商贾、以及地主,有较强的财力,为了光宗耀祖,敛集雄财厚金,便在建筑装饰上做文章。于是建筑雕刻成为热点,以至于蔚然成风,连寻常百姓人家也竟相效仿。许多民居的建造,木雕开支往往大于总造价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从而为木雕艺人提供了施展技艺的物质基础和用武之地。木材在良好的环境中可留存两千年左右,与金属和石头雕塑相比,它是相当脆弱的。木材质地的不足,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了解历史的机会,也使早期的中国木雕具备了更多的神秘色彩。现在留存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中国历代木雕艺术品大多是明、清时期的,这一时期也算是中国木雕艺术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东阳木雕是一种装饰性浮雕,因历史上主要产区在东阳县而得名。据我县南寺塔保留下来的佛象等实物考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期间以雕刻寺堂、庙宇等房屋建筑装饰为主,清乾隆年间曾觅选东阳木雕艺人百余人进宫雕制宫灯,北京故宫宫殿建筑。龙椅、龙床、案几等,后发展到民间雕刻花床等家具用具。东阳木雕以技艺独特,花色品种繁多,分布之广而闻名于世界,留下众多的千古佳作。成了宝贵的民族遗产和特有的艺术奇葩。素称东阳精华,神州瑰宝的东阳木雕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与推进。其艺术内涵已渐变为历史文化的积淀,其雕刻载体已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迄今保存在当地明清古建筑上,无疑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象征。东阳木雕既有自己深远的原始文化的源头,亦得到了数千年来整个中国雕刻艺术精华的凝聚。一些东阳木雕艺术珍品至今还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1995年东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东阳木雕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2002年东阳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央工艺美术学会命名为“中国木雕之乡”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继承这门古老的技艺,把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需要较为完美地结合起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接受传统木雕的美学观念,学习前人的木雕技术,掌幄木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精湛的木雕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木雕技艺与建筑装饰东阳木雕历来是以建筑装饰,家具、陈设为主的雕刻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之一,至今还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雕刻装饰的绝世佳作。如北京故宫的宫殿雕刻,杭州灵隐寺,平湖秋月,胡庆馀堂的雕刻装饰。尤为众多的是东阳县至今还保存完整,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明清木雕艺术古建筑一百九十多处{见新华社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七日电<<东阳发现大批木雕艺术古建筑>>}.这些众多的千古佳作,典雅古朴,雕刻精细,风格各异,规模浩大,装饰讲究,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一、建筑装饰的雕刻历史木雕相传周代即有雕饰,谓之“刻”,皇宫中有雕人,孔子在《论语》中有“朽木不可雕也”之句可为佐证。历代帝王的宫殿范囿,楼、台、亭、阁都要加以雕饰。古建筑的雕刻装饰,由于时代烽火的变迁,木结构的霉变,至今,宋代以前的建筑雕刻很少见了。现在保留完整的都是明、清建筑,东阳木雕建筑装饰在明代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应用于住宅,祠堂、厅堂、寺庙、牌枋等,梁、柱头、牛腿、斗拱、门窗各部位。东阳木雕建筑装饰到了清代,以中叶后期嘉庆,道光年间为最鼎盛时期,当时被选到北京故宫雕饰的东阳木雕艺人有百余人之多。约在清代中期东阳木雕建筑装饰形成了一个高峰。建在嘉庆年间的东阳夏丽墅的历氏花厅“瑞霭堂”,道光年间东阳白坦村的吴姓花厅“务本堂”,东阳申图江村的张姓花厅“致和堂”,东阳马上桥村的吕氏花厅“一经堂”,东阳湖头陆村的陆姓花厅“逊志堂”等古建筑雕刻都十分华丽,工程浩大,精美绝伦。到了咸丰以后,社会动荡,木雕行业处于萧条。解放前,这朵民族艺术之花惨遭摧残,上千木雕艺人蒙受失业之苦,四处流散,到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地谋生。资本家利用这个机会,低价雇用木雕艺人开设工场,从事制作樟木箱,咖啡台等家具生产。乡镇地主们也巧取豪夺,利用木雕艺人失业之机买地建房。当时雕刻艺人只求有口饭吃,不求有工资,只求有活计,不求发财。他们愿意倾注全部心血用于精雕细刻上,东阳怀鲁史家庄“花厅”,卢宅“祠堂”,巍山“鼎丰”等雕刻建筑装饰佳作便是最好的见证。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给予东阳木雕艺术以新的生命。木雕装饰艺术以崭新的恣态和新颖的艺术给各驻外使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饭店、园林等以雕刻装饰。这些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古朴、幽雅、耐人寻味,给人以舒适,美妙的艺术享受。二.古建筑雕刻装饰的风格与特点东阳木雕建筑雕刻装饰自明代起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虽然风格特点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有所不同,但是在雕刻装饰的部位,运用技法上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从现存的明,清建筑雕刻来看,明代建筑雕刻装饰简洁,洗练、古朴、典雅、装饰部位简洁明了,结构严谨,造型轻巧,给人以恰到好处之感。就建于明天顺壬年(1462)年的卢宅“肃雍堂”而言,它是明代住宅建筑的代表作,整座建筑有九进,纵深约二百二十米,建筑面积约九千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壮丽。雕梁刻栋十分壮观。梁头的雕刻简洁粗犷,而向上弯的刻线却更增强了拱梁的承受力感。拱斗,扦顶,结构严谨轻巧。琴枋、牛腿的雕刻粗犷大方,造型古朴,图案明了。如此巧妙的雕刻手法使人看了赞叹不已。清代木雕建筑装饰的鼎盛时期,其风格特点为装饰华丽,雕刻工程浩大。刻工精细,装饰内容丰富,图案变化多端,结构饱满,耐人寻味。如马上桥“吕氏花厅”,下程里的“大厅”等典型的清代中叶佳作。这些厅堂的飞檐斗拱,雕梁刻顶,琴枋牛腿,门窗雕饰富丽,刻画技艺高超.看“吕氏花厅”雕刻装饰,整个厅堂的檩条都是以九狮戏球装饰。九狮生动活泼,玲珑剔透而又不伤整体和牢固。梁顶上的月梁以双狮戏球透空双面雕技法加以装饰,而大小梁却采用洗练,粗犷,刚劲有力的雕刻技法加以处理。简繁、粗细对比强烈。琴枋、牛腿雕饰十分精致。琴枋以“东吴招亲”、“关公带皇嫂”、“桃园结义”等三国题材深镂空技法雕饰,人物只10厘米左右,却雕刻的形态生动,神态逼真。牛腿以人物、楼阁、山水、树木装饰。仅四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宽的牛腿却雕饰楼阁二座,整个牛腿又以假山、树木连成整体。楼阁里人物8~10个,人物小于5厘米,其精细程度令人叫绝。房屋轩顶全部用锁壳图案拼斗雕饰,当中起三个堂型,以山水、动物透空雕处理,显得格外华丽。整座房屋雕刻运用了“深镂空雕”、“透空雕”、“拼斗雕”、“浅浮雕”、“圆雕”、“透空双面雕”、“刻线雕”、“半圆雕”、“三面雕”、“圆柱雕”等十多种雕刻技法,精细和谐,装饰内容丰富,耐人寻味。明清建筑雕刻装饰在风格特点上虽然不同,而我们现在总结古建筑雕刻装饰的共同特点方面却有:装饰部位适中合理。雕刻不伤整体,坚实牢固。欣赏视线处理舒适,粗细得当。装饰古朴,幽雅、华丽、雄伟。富有情节,耐人寻味。房屋建筑是千年之计,在雕刻装饰上当然要首先考虑牢固,结构坚实,装饰注意整体效果,不能支离破碎。建筑物经过雕刻装饰后,结构承受力强度不减。同时在雕饰时十分注意欣赏视线,房顶一类高处的雕刻应粗放些,用深雕透空雕等技法以适应远视,而且还必须具有便于仰视的艺术效果。中间可以细巧透剔些,如门窗,挂廊等,一般是平视的,所以雕饰可以细致些。由于门窗较为接近地面,容易受尘,所以门窗雕刻一般采用薄浮雕装饰,使其便于保洁。这些都是东阳木雕先辈艺人们的经验之道。三.古建筑的门窗装饰东阳木雕的门窗装饰图案是变化万千的。艺人们对门窗装饰的设计构图相当重视,俗话说“窗口”“门面”一般以此来形容事物的精神面貌,所以房主人总是想把“门面”“窗口”搞得显耀些,以示家庭的殷实和主人的修养气质。门窗的设计构思就应按这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装饰。门窗装饰技法,一般有“锯空双面雕”、“拼斗雕”、“斗嵌雕”、“纯斗接”等。明代门窗多见于细木工的“纯斗接”,它具有简朴、明快、统一、装饰性强等特点。清代则有华丽,粗细结合,变化多端,雕工精细等特点。艺人们对门窗图案组织是费尽心机的,图案千变万化,归纳起来,主要由“六角拼花、”“八角拼花”、“根滕拼花、”“马字拼花”、“锁壳拼花”、“十字拼花”、“水纹拼花”、“长方格子拼花”、“六角、八角破格拼花”、“格中起堂拼花”、“透空雕嵌边拼花”、“虚实拼花”透底贴雕拼花等几十种手法的运用。如果我们把东阳木雕的门窗图案装饰搜集起来,那将成为图案装饰一个很丰富的蓝本了。如东阳白坦村的“八仙拼花”门窗,卢宅“花厅”的花鸟透雕门窗,南马前宅的拼格透雕门窗都雕刻的极为精细。门窗装饰除规律化的图案外,还穿插着内容极为丰富的雕饰,如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古典英雄,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四、现代建筑雕刻装饰的运用现代东阳木雕建筑装饰虽然不可能和过去那样作宫殿式的奢侈铺张。然而,木雕和建筑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揉合在一起。在人们对建筑方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有一个强烈的,必不可少的美的要求,这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反映。自东阳木雕厂一九五四年建厂以来,先后为驻苏,蒙,阿等驻外使馆进行了木雕装饰,还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上海宾馆,杭州饭店,上海清真饭店,杭州园林,杭州胡庆馀堂,井岗山纪念馆等进行了建筑雕刻装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除此以外,规模最大,震动中外的就是一九八一年给新加坡董宫酒家制作的建筑装饰。这座酒家是呈六角塔型的有三十七层之多的建筑物。大楼底层高十八米,门楼及主楼顶完全是中国式传统楼阁造型建筑。这套建筑装饰雕刻是由二十四幅条屏,三十六层电梯门装饰组成的巨型建筑雕饰,是东阳木雕史上所没有过的建筑装饰。二十四幅条屏总长为三百多米,重约三十多吨。每幅长十二米,宽一米二。雕刻内容有“郑和下西洋”,“岳飞抗金,”“穆桂英挂帅”,“李太白回书”、“三英战吕布”、“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秦始皇统一中国”等二十四个题材。作品精雕细刻,人物近千名,还有许多楼阁,车船,山水,花鸟,飞云流霞,变化无穷,整个建筑装饰设计由工艺美术大师楼水明,陆光正,冯文土等十几名设计人员夜以继日地在一个半月内设计完成的。全厂二百多雕刻工人在四个月时间内赶制完工。八二年运往新加坡安装就绪。这套巨型木雕装饰在新加坡安装开放后,反应强烈。东阳木雕厂已陆续收到客户和世界各国游客的许多来信。董宫酒家董事长来信说:“新加坡董宫木壁雕刻非常精彩,博得好评。从董宫壁雕获高度评价后,可望其他大旅馆,大餐厅,也会相应选用。”一位意大利客商住在董宫酒家时来信说:“这是一个豪华的饭店,特别是你们的雕刻。中国的木雕艺术使得饭店更增加了光彩和兴趣。”另有新加坡客商来厂时说:“你们的雕刻对董宫酒家震动很大,使董宫酒家赢得了很大的盈利。”这位客商还说:“置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