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下婴儿气质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第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的气质什么是气质?婴儿气质分类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气质与教养第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质•
气质(temperament)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具体指人的如下特点:
•
(1)感受性,即对刺激的敏感程度;(2)耐受性,即在时间和强度上经受刺激的能力;(3)反应敏捷性;(4)可塑性,即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5)情绪兴奋性;(6)外向性,即内向还是外向。第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气质分类:托马斯气质类型托马斯、切斯“纽约纵向研究”研究了141名儿童,发现9种在婴儿中容易观察到的不同特征,而且能被分为高、中、低三水平活动水平、节奏性(规律性)、接近与撤退、适应性(对变化的反应)、对刺激的敏感性、反应的强度、一般的情绪、不专心程度(分散注意的容易程度)、注意时间长短第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气质分类:托马斯气质类型容易型(40%)吃睡有规律,接近新鲜刺激,对变化高度适应,积极情绪,较低或中等程度的反应困难型(10%)吃睡没有规律,躲避不熟悉环境,缓慢适应变化,消极情绪,对刺激反应强烈、哭闹迟缓型(15%)较低活动水平,起初对不熟悉环境有较高逃避性(安静性逃避),缓慢适应变化,情绪有点消极,对刺激有较低或中等的反应强度。第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困难型儿童第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布雷泽尔顿的气质类型说活泼型连哭带闹安静型安静、动作柔和、很少哭闹一般型介于前两者之间,多数婴儿属这一类第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巴斯、普洛明气质分类•
(1)情绪性婴儿:容易产生情绪反应,不易被安抚•
(2)活动性婴儿:动来动去,喜欢游戏,有的容易争吵,有的从事刺激性启发性的活动,更容易引起冲突。•
(3)交际性婴儿:愿意与不同人接触,不喜独处,社会交往积极,但社交的强烈欲望容易受伤害和挫折。•
(4)冲动性婴儿活动、情绪不受控制、容易冲动第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卡根抑制——非抑制说儿童2、3岁测人格特质,20岁再测,大部分特质会变化,但一个特质显示明显稳定性:抑制性婴儿: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让、自我控制非抑制性婴儿:无拘束的、自由自在、自发冲动第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是个体发展稳定性与可变性的争论的一种表现稳定性:大量研究证明婴儿的气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卡根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抑制——非抑制稳定的基础上的。4个月时被鉴定为抑制性的儿童在以后9、14、21个月一系列的陌生情境中都表现出更多的恐惧,而非抑制儿童没有这样的感受。6个月确定为难以相处的婴儿14岁后有更高的精神病风险。(Teerikangas,1998)第1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可变性:卡根4年追踪研究表明:20个月的非抑制性婴儿很少发生变化,而抑制性婴儿有一半减少了抑制性早期心率慢而变化的抑制性儿童更容易改变抑制性刚出生急躁的婴儿在第2、3年更容易转变为抑制性儿童。社会环境(家庭教养)会对婴儿的气质产生重要影响。第1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质对教养和发展的意义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影响主要体现为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同。因此,婴儿起初表现的气质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它们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第1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面临困难型的婴儿第1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容易型婴儿会如何第1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迟缓型婴儿呢第1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质对教养和发展的意义容易型婴儿:容易适应各种教养方式,但也因为这种“容易适应”可能带来各种冲突,引起发展障碍。困难型婴儿: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烦躁、惩罚),进一步引起婴儿的烦躁和抵触。因此需要耐心与爱心。迟缓型婴儿:需要顺其自然,正确鼓励和引导,不能急于求成施加压力。第1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近年来关于婴儿气质的研究婴儿气质与后来行为问题研究婴儿气质与社会化问题研究婴儿气质与智力发展研究参见相关文献,多看!第1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的情绪发展第1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情绪的发展婴儿早期的情绪对于婴儿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信号作用:向他人传达自己的体验适应作用:动机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作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不去作某种行为。第1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的情绪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能够有一定的反射性情感反应。华生:恐惧、大怒与爱,用条件反射来解释伊扎德通过观察人类面部表情得出人类的几大基本情绪,婴儿能表现出大部分。孟昭兰: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表情,婴儿情绪具有先天性,并逐步分化。第2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的情绪发展孟昭兰的婴儿情绪分化理论:人类婴儿有几种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个体情绪发生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见图)情绪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也有个别差异。第2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情绪发生时间及诱因时间诱因情绪初生痛、异味、新异光声运动痛苦、厌恶、感兴趣和微笑3-6周看到人脸、听到高频语声社会性微笑2个月打针愤怒3-4个月痛刺激悲伤7个月与熟人分离、在高处悲伤、焦虑、怕1岁新异刺激突然出现惊奇1-1.5岁熟悉环境有陌生人、做错害羞、内疚与不安第2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的情绪发展:哭叫婴儿哭叫高峰期在6周左右哭叫的种类(沃尔夫,1969):有节奏的哭叫:无问题生气的哭叫:声调明显突出痛苦的哭叫:较长时间的号啕大哭之后紧跟着一段时期的屏住呼吸饥饿的哭叫:哭声含义没有普遍性:不同文化第2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情绪的发展:微笑包尔拜、斯罗夫等研究婴儿笑所经过的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嘴的微笑”,没有外部刺激、睡觉都能产生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外源刺激引起但不会区分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个体,眼睛和周围肌肤有变化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月起)认出熟悉的脸和其他东西,对不同个体做不同反应第2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的依恋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主要抚养者亲密的身体或感情连结。第2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依恋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对人的反应几乎一样,喜欢所有人喜欢注视人没有对任何人的偏爱。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陌生人不同特殊的情感连结阶段(6个月-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的接近,对依恋对象深深关切,在不在身边反应迥然不同,对陌生人害怕。第2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依恋的测量及类型以下情境婴儿的依恋表现最明显:依恋对象最容易抚慰婴儿,使其安静婴儿为了游戏或得到安慰,更接近依恋对象有依恋对象在旁边,婴儿感到害怕的可能性降低。第2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艾斯沃丝“陌生情境”研究创设的陌生情境由7个三分钟的情节组成。在这期间儿童分别与母亲、陌生人和母亲、陌生人以及独自一个相处。1母亲和婴儿进房间母亲和婴儿3‘2陌生人进房间母亲、婴儿和陌生人3‘3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与婴儿3‘4母亲回,陌生人离开母亲与婴儿3‘5母亲离开婴儿3‘6陌生人回房间陌生人和婴儿3‘7母亲回,陌生人离开母亲与婴儿3‘第2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艾斯沃丝“陌生情境”研究3、4和5、7是测量依恋的关键场景慎重解释其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关可能婴儿已经适应母亲的离开,以及学会控制自己的焦虑不同社会文化要求有影响与经验有关、与母婴关系及儿童气质有关。第2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65——70%)与母亲一起时,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偎依在母亲身边,偶尔接触,母亲在场能探索陌生环境,母亲离开则苦恼会寻找回避型依恋(20%)母亲在不在场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无依恋儿童“反抗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10-15%)母亲离开极度反抗,母亲回来时儿童态度矛盾第3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婴儿的依恋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依恋;而不安全依恋的婴儿更焦虑、胆怯,适应性更差:婴儿期的安全型依恋是6岁时社会性与情感成熟性的强有力预报器安全型依恋婴儿表现得更有能力、有更好解决问题能力、更加独立、更加好奇、更有弹性,在幼儿园表现更好遭受神经性厌食症的学步婴儿更可能不安全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可能在今后生活中表现出焦虑与机能上的混乱。第3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亲子关系母亲的喂养模式对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有一定预见性,高度敏感母亲其孩子多属于安全依恋,而不敏感的相反敏感性-不敏感性、接受-拒绝、合作-干扰、易接近-不理会,安全型依恋婴儿母亲是高分。回避型其母亲拒绝、不敏感,而矛盾型则干扰与不理会得分高第3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抚养者与婴儿的互动婴儿获得安全依恋,抚养者有两点注意: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及时作出反应,即敏感性和同步性与婴儿互动时尤其在指导婴儿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其他因素影响参与其中:家庭环境、婴儿本身素质如气质,惹人爱的小孩得到更多的关照)第3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婴儿气质研究发现,那些在行为方面不太成熟,缺乏定向能力和调控唤醒能力的新生儿更易形成拒绝型依恋。此外,这类新生儿在吮吸被阻止时,反应也更为强烈,焦虑抑郁体验更为持久。但相同的气质却并没有决定一样的依恋类型,所以不能由它单独决定第3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家庭系统如在高质量婚姻的家庭中,母亲自身的依恋状况对儿童依恋的安全性无明显影响,但在不良婚姻的家庭中,安全型的母亲比不安全型的母亲更可能培养出安全依恋的儿童,此时母亲的安全型依恋弥补了低质量婚姻的影响。当家庭生态系统的资源越是充足越是有利时,如母亲具有积极的个性,婴儿气质发生积极的变化,或婚姻质量维持良好时,儿童越是有可能形成安全依恋。第3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哈洛与同事对罗猴的隔离母亲实验:隔离时间长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猴还是布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与其他小猴相比行为更怪异。萨克特发现,隔离造成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期“社交能力”的适应不良。但有研究又表明,早期未形成依恋的猴子在适合的时候可以恢复正常包尔拜研究母婴分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婴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稳定代理母亲)的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有人支持包尔拜的论点,有人反对。缪森的研究,认为依恋的儿童欲从成人那里获得更多注意,有更多破坏性行为第3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依恋关系与同伴关系从认知上、行为和情感上作出说明认知上:安全型儿童被认为有关于自身积极的观点和别人会对自己需要作出积极回应的期望,所以安全型的儿童可以以协调和合作的方式来作出反应,带来同伴的积极反应行为上:儿童凭借安全的依恋来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发展社会技能。在与父母的关系相处中掌握协调、合作的方式推广到同伴关系中情感上:安全型儿童建设性地发展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有益于同伴交往有研究者指出,婴儿反抗型儿童发展强制的相互作用模式,回避性儿童发展保护行为或者继续回避第3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依恋关系与人格障碍第3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社会适应第3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早期依恋值得说明的几个问题1.对照料者的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了基础2.依恋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如果父母能按社会化的目标鼓励教育儿童,依恋强烈的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否则产生不适应行为3.儿童与照料者父母的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4.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既是发展过程中一个连续体,也具有相对可塑性,年龄越小越有可塑性。第4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依恋理论习性学理论: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洛伦兹的印刻现象。依恋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基因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其作用在于保护幼小,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安全感。
Bowlby用种内部工作模型来解释其作用机制,如对边缘人格障碍与自伤的解释心理分析理论依恋就其实质而言,是儿童对能满足其生理需要,为其提供快乐与舒适的抚养者的一种情感联结。依恋是由内部的、直接的成熟过程所激起的自然现象,并以需要满足为中介,母亲与生理需要满足联系第4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社会学习理论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立的决定因素,但是它摈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母亲在场成为二级强化。哈洛“替代母亲实验”——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对依恋更重要,逐渐强调可以提供多种刺激认知理论具备认知能力,一是区分不同的人才能依恋,二是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知道依恋对象依然存在第4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印刻现象小鸡、小鸭等在出壳后,对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大的活动的客体(通常是母禽),发生依恋。那个被依恋的客体无论走到哪里,它会跟随到哪里,对象不见时,它们会焦虑第4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习性学:亲缘越近,利他越强第4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90年代后的依恋研究几大争论1、单一与多重依恋2、陌生情境中“气质”与“母婴关系的作用”3、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依恋的跨代传递问题依恋与同伴关系第4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单一与多重依恋单一依恋关系:儿童与不同成人建立的依恋关系具有相似性,而这一相似性是由母子依恋关系的特质来决定的。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安全,与父亲或其他人也有安全的依恋。“多重依恋关系”: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中的成人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这些关系间不必具有一致性,因为依恋对象扮演角色的功能不同,依恋关系所产生的环境不同。如大部分的婴儿在伤心或惊叹时,会喜欢与母亲为伴,而父亲则经常被视为玩伴。第4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陌生情境中“气质”与“母婴关系的作用”陌生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差异引起了学者兴趣,他们对个体行为变化的影响源或相关因素展开了研究,得出了两个矛盾的观点:(1)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是对个体与照顾者依恋关系历史的反映;(2)行为反映“儿童的私有物”或个体的气质而不是关系的历史。
第4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前者认为婴儿经历的反应的、敏感的早期照顾历史,在陌生情境中会以安全依恋表现出来,或作为行为模式的“安全基地”,用以让婴儿作自信的探索,热情地欢迎照顾者,悲伤时婴儿会倾向它寻求和获得爱的安慰后者相信儿童气质(特别是易于害怕,易于悲伤)的重要性。他们论证了早期个体特质能解释在陌生情境中儿童行为的显著不同(Kagan1982)。第4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针对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研究者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母亲关系是主依恋,与母亲关系的运作模式在影响儿童自我估计和能力上起主导作用母亲和父亲的依恋运作模式可能是“平均的”。研究者发现有不一致依恋关系的儿童在社会稳定性的得分要比有两个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得分高,和有两个安全依恋的分数不一样。两种运作模式可能没有统一起来,各自影响儿童生活的不同方面和关系。父亲与母亲与孩子建立的依恋主要在不同方面第4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依恋的跨代传递问题个体早期的依恋关系是否会影响到他成为父母后,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独立自主型成人倾向高度评价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而他们的婴儿非常可能与他们建立安全型依恋心不在焉成人对他们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依恋关系的回忆在细节方面很差,他们的婴儿与他们建立不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更高心事重重的成人描述具有不连贯、令人迷惑的反应类型,依然非常依赖父母,与自己子女容易建立反抗型依恋。第5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资产置换合同书范文
- 信息技术设备维护与保养守则
- 科技大赛主持人招聘协议
- 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围挡协议
- 铝型材定制合同样本
- 制造业生产合同管理要点
- 手机制造厂房建设施工合同
- 2025标准版产品购销合同
- 云云云广告设计服务期协议
-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检查
- 2024年度云计算中心综合布线合同5篇
- 《praat使用入门》课件
- 吉首大学《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道路车辆 48V供电电压的电气及电子部件 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文本以及编制说明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 医药销售主管市场规划
- 测量应急管理方案
- 克雅氏病的护理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初三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 202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预赛试题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