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课改精神,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遵循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将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并适时结合讨论法。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交流讨论、实验验证等方式解决新问题,有效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具体说,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概念建立——概念理解——概念整合——概念应用——反思评价——布置作业几个环节。在课的开始,我将以多媒体呈现这样9个精心选择的化学反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对其分类,并且同时呈现化学反应图片。学生讨论回答后,我会顺势提出这样一个驱动性问题:前后两种分类方法哪个涵义更广泛,更有概括性?然后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在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环节,我并不直接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而是依然以先前的9个反应为素材,将它们分为两类,鼓励学生对这两类反应进行观察思考,总结出组内共同点和组间不同点,自行得出分类依据。这时学生不难得出反应(1)——(5)都有某个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而反应(6)——(8)都没有化合价变化。这样设计既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自主建立,又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了可以“按照不同的依据、从多个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然后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呢?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难点的突破,我是按一下步骤逐步实现的,首先以学生熟悉的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为例,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地呈现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以及氯化钠形成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这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存在着电子的转移。随后,我利用自制的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关系的跷跷板动画,在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此时,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的认识是基于理论分析的。接下来我将演示锌与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实验,将微观不可见的电子转移过程外显为宏观可见的现象——指针偏转,使微观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接着让学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上学期的学生,从知识基础方面讲,学生已经具备了从得失氧的角度定义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化合价以及四大反应类型等有关知识。在思维特点上,还处于经验型的抽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方面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在学习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但知识整合、迁移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本节课的课堂氛围良好,从课的开始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回应课堂,思维也在我的带动下根据不同问题持续前行,整节课都是在已知基础上建立对新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学生思维难度不高,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高,而其有些中下游的学生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可见本节课基本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总之,本节课在我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材分析本课题属于高中化学必修1内容,主要是从化合价升降层面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其本质。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本节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上来讲,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阶段的核心化学概念和理论,是继初中四大反应类型之后而形成的又一个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它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CO3+2HCl=2NaCl+H2O+CO2↑B、CaO+H2O=Ca(OH)2C、Fe+CuSO4=FeSO4+CuD、Al2O3+6HCl=2AlCl3+3H2O2.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铝箔在空气中表面失去光泽B.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变浑浊D.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3.已知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物都属于电解质B.HCl全部发生氧化反应C.该反应表明氧化性KClO3比Cl2强D.1molKClO3在反应中得到5mole-4.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的变化是A.Cl−→Cl2B.CO32−→CO2C.SO32−→SO42-D.Fe3+→Fe2+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H2O+CaO=Ca(OH)2B.2H2O+2F2=4HF+O2C.2H2OO2↑+2H2↑D.3NO2+H2O=2HNO3+NO6.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AlN的摩尔质量为417.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③中被氧化B.反应②中当有1molCl2被还原时,有2molBr−被氧化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I2>Br2>Fe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8.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 A.PCl3→PCl5B.MnO4-→Mn2+C.SO3→SO42-D.CO2→CO32-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2HCl=Na2CO3+CO2↑+H2OB.H2O+CO2=H2CO3C.Fe+CuSO4=Cu+FeSO4D.2NaOH+H2SO4=Na2SO4+2H2O二、非选择题11.煤炭中以FeS2形式存在的硫,在有水和空气及在脱硫微生物存在下发生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①2FeS2+7O2+2H2Oeq\o(=,\s\up7(微生物))4H++2Fe2++________;②4Fe2++O2+4H+eq\o(=,\s\up7(微生物))4Fe3++________;③FeS2+2Fe3+eq\o(=,\s\up7(微生物))3Fe2++2S;④2S+3O2+2H2Oeq\o(=,\s\up7(微生物))4H++2SOeq\o\al(2-,4)。已知:FeS2中的铁元素为+2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将上述①②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2)反应③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4\*GB3④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3)观察上述反应,FeS2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煤炭中分离出来。12.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流程图,填写物质名称(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或操作方法,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简单实验方案。(1)A是,B是。(2)操作Ⅱ是,操作Ⅲ是。13.Ⅰ.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字母填在下列空白处:①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属于分解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④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⑤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H4)2SO32NH3↑+H2O+SO2↑B.2CO+O22CO2C.2C+SiO2Si+2CO↑D.NH4NO3N2O+2H2OE.CaCO3+CO2+H2O=Ca(HCO3)2F.MnO2+4HCl(浓)MnCl2+H2O+Cl2↑Ⅱ.(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如下反应:8H2O+5R2O8n−+2Mn2+=2MnO4−+10RO42−+16H+,又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R2O8n−中n的值为。(2)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①用单线桥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②在标准状况下,该反应产生2.24LCl2时,消耗氧化剂mol,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g。14.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法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课后反思本节课已学生已知出发,在课的最初阶段以多媒体呈现9个精心选择的化学反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对其分类,并且同时呈现化学反应图片,可以让学生养成在微观符号和宏观现象之间建立联系的习惯。在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环节,设计学生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自主建立,又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了可以“按照不同的依据、从多个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呢?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难点的突破,我是按以下步骤逐步实现的,首先以学生熟悉的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为例,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地呈现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以及氯化钠形成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这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存在着电子的转移。随后,我利用自制的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关系的跷跷板动画,在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此时,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的认识是基于理论分析的。接下来我将演示锌与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实验,将微观不可见的电子转移过程外显为宏观可见的现象——指针偏转,使微观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而且进一步巩固“实验是获取证据的一种重要方式”的观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够熟练地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②根据实验事实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