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游终南山》教学设计一、教材概述《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是广东省教育厅新编的针对高中生的文学课教材。其中《游终南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在《唐诗三百首》中排名第三十五,是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诗歌。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游览终南山道中所见,充分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叹。二、教学目标了解《游终南山》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其阐述的主题思想。能准确而流畅地朗读并背诵《游终南山》。理解和运用《游终南山》中的词语、句式,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三、课时分配本教学设计共计3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解读《游终南山》的基本意义。(1课时)第二课时:分析《游终南山》的文学特色;解读文中的词汇、句式。(1课时)第三课时:整体理解《游终南山》,分析全诗;朗读和背诵诗歌,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的感想。(1课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终南山的风景视频,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并引导学生问:什么是诗?为什么有些人会写诗?2.介绍《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介绍本书的编写目的,关注内容范围、选文标准和注释特点。通过介绍选在第一篇的《游终南山》,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3.解读《游终南山》的基本意义在记录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的同时,教师可简单地讲解王之涣的生平和社会背景,以及《游终南山》创作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诗蕴含的深刻思想,包括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时事的点拨。第二课时1.分析《游终南山》的文学特色通过分析词句、格律、声韵、修辞方法等角度,详尽地阐述全诗的文学特色,包括诗歌的表现手法、意境和情感。使学生了解和体验王之涣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精神文化世界有更为深刻的把握。2.解读文中的词汇、句式通过对关键句子、语言的运用等进行剖析,具体讲解全诗中出现的词汇、短语和句式,并示范其运用。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议论表达及文学情感表达能力,写出有思想、有特色的文章。第三课时1.整体理解《游终南山》,分析全诗深入解读全诗,通过注重全文的结构和思路,综合考虑诗歌意境、节奏和修辞等方面的因素,不断推进情感和思考的深度。让学生了解全诗的整体及细节,能够说出各部分与全文的关系,更好地感受文学的魅力。2.朗读和背诵诗歌,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的感想要求学生朗读《游终南山》,帮助他们感悟诗歌情感和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对于《游终南山》的观感以及对王之涣部分思想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审美、情感和思想三方面的统一。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对于文本中涉及到的句子词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全诗中学生对于词句的理解和各种修辞方法的做法等。引导法:通过各种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全文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示范法:教师示范运用提到的词句和修辞方法,帮助学生听、说、读、写诗,更好地教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六、课堂评估提供学生阅读和理解《游终南山》的多元化考查,包括协议性问题、解释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等方法。视听阅读与语言运用相结合,对于学生的识记、理解和推理能力进行全面性检测。写作作为课堂最后一个环节,统一问题集中考察学生课堂理解情况,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深度进行个性化评估。七、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语音设备等,适当的多媒体与音视频硬件设备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感受《游终南山》的音韵体式和悠远意境。同时,较好的教师是最好的教材,教师应能够阐述诗歌内含的思想和美感,以及该诗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文化素质高、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八、教学总结通过本次针对《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的经典名篇——《游终南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及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应注意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选取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法配合的多媒体、音视频工具和传统课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职工餐厅用工合同范本
- 劳动纠纷解除合同范本
- 公司聘用合同范本英语
- 出地转让合同范本
- 协会招商服务合同范本
- 医院废品合同范本
- 协议解除销售合同范本
- 医院融资合同范本
- 劳动建筑合同范本
- 住宿方舱租赁合同范本
-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
-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课件
- 人工智能概论课件完整版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中学教学课件:下第课《认识人工智能》课件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2024至2030年中国蜜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 高达模型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国旗国旗真美丽》说课稿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护理查房课件
- GB/T 44255-2024土方机械纯电动液压挖掘机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