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汇总5篇_第1页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汇总5篇_第2页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汇总5篇_第3页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汇总5篇_第4页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汇总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汇总5篇志向的风筝教案篇1

课前观赏

播放歌曲《又是一年三月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听到这首歌,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想到的是放飞风筝的欢乐,而作家苏叔阳,每当看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时,不由自主就会想起他尊敬的刘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志向的风筝》。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质疑

(一)回忆略读方法

意图:1、树立自学信念。

2、激活学问储备。

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只要同学们运用常用的学习方法,自己就可以读懂课文,说说你都积累了哪些学习课文的方法呢?(学生汇报)

师梳理并制定学习这篇课文所运用的方法——“给自己提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都是读书的好方法,阅读这篇文章,咱们主要运用“给自己提问题”的方法来学习。课件出示:“阅读方法提示:给自己提问题”

(二)初读质疑

意图:1、培育快速阅读的实力。

2、接着熬炼提出问题的'实力,为快速捕获文章重点做铺垫。

过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索,捕获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做出标记。

(1)速读课文

(2)学生汇报。例:1、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2、为什么看到风筝就想起刘老师?

3、刘老师的哪些事让学生们难忘呢?

4、题目为何是“志向”的风筝呢?

5、作者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二者有何关系?

(3)师梳理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只要解决了“刘老师的哪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便不攻自破了。)

三、自读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刘老师的哪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要求先仔细读文章做批注,然后小组同学探讨沟通。

四、品读体验

(一)阅读沟通

意图:

抓住重点语句,借助想象,采纳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想象画面读、配乐读、师生接读等)体会刘老师酷爱工作、生活的完备品质。

过程:

我们一起谈谈究竟是哪些事,将近过去三十年了,还让作者记忆犹新。

工作方面:

1、学生自由谈“板书、讲课、提问”三方面给作者和自己留下的印象或体会。

2、品读“写板书”。课件出示指名读——谈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学生为老师担忧,同时也被老师仔细的看法所感动)——配乐指名读——

师小结:我们怎能遗忘年过半百、身有残疾的刘老师,还毅然地站立在三尺讲台上,仔细地板书每一个字,慷慨激扬地讲每一堂课,视生如子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带着钦佩之情一起读读那激烈人心地旋转和跳动吧。齐读。

生活方面:

刘老师仔细、负责的敬业精神足以让我们为之感动了,然而,更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他尽然——(放风筝)

1、找到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2、课件出示指名读,并谈体会。

3、配乐指名读。

4、师生合作读(刘老师残疾了,可他没有灰心丧志,他甚至比正常人还酷爱工作,酷爱生活。我们仿佛看到了:操场上刘老师笑着,学生接读“叫着”,拄着拐杖,学生接读“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二)情感升华,畅谈感悟

意图:

升华学生的情感,留时间让学生回味,思索。

过程:

1、出示配乐图片,学生回味思索。

刘老师就象像一首激情澎湃的诗,也像一曲催人奋进的歌,让我们恒久记住他那绚丽的笑容吧。课件播放音乐图片。

2、学生畅谈感悟。

师总结:

风筝带着刘老师的志向和追求越飞越高,刘老师坚韧、执着、热忱的完备品质在作者和我们的心中播下了志向的种子,放飞了志向的风筝。

五、拓展延长

意图:

1、回忆学习方法,梳理学习过程;

2、拓展阅读,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过程:

(一)领悟写法

“刘老师的哪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个问题,让我们了解到他工作上仔细负责、生活中乐观向上的完备品质。正是这样的品质才让学生难以忘怀,才使我们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作者是运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刘老师的呢?

1、同位探讨作者运用什么写法

2、汇报

3、小结:酷爱生活的刘老师怎么能不酷爱他的工作?所以作者抓住工作、生活两方面的典型事例,通过细微环节刻画,向我们呈现了一位可敬的刘老师。正是这样的描写,打动了我们,震撼了我们。

(二)阅读:《吾家有弟未长成》、《一件宝贵的衬衫》

请同学们运用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来阅读材料,看看作者是怎样抓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特点的呢?

(三)自读沟通

(四)汇报沟通

材料一《吾家有弟未长成》

a、谈人物特点(读这篇文章时你是否给自己提出问题了?例: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小弟弟?)

b、谈作者写法

c、读详细描写典型事例的句子

材料二《一件宝贵的衬衫》

谈作者抓住什么事,来反映周总理的?

(五)练习写作

今日我们所读得文章都是运用抓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身边的人吗?

志向的风筝教案篇2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依次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主动向上的人生看法。

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望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绚丽的人生之路。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志向的风筝”讲解并描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沟通所得。

三、深化思索

1.围绕自己感爱好的部分,思索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

2.组内沟通,如看法不一样,绽开探讨。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结尾句“他肯定照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跑、跳动、旋转,恒久展示生命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4)题目“志向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酷爱的标记,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予自己要在广袤天地间大有作为的'志向。题目中“志向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看法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

1.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

附:板书设计

志向的风筝教案篇3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然后作者回忆了自身同学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上课和课后的情景,最终以争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课文赞扬了刘老师对工作仔细负责,对同学亲善可亲,对生活无比酷爱的精神。课文借景抒情,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纳倒叙的写法,运用典型事例来表示人物精神境界,写人的方法值得借鉴。

1、相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主动向上的人生看法。

3、能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在语言描述中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课件

一、朗读语段,导入

1、出示语段: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伸展着自身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玩耍,引动多数的人仰视天穹,让自身的心也飞上云端。

2、谁情愿读一读?(提示轻声字:喇叭、风筝)大家再一起读一读。

3、谈谈你们的感受。(可能会说春天的美妙)

3、小结:春天朝气勃发,春天蕴含着希望,春天代表着美妙生命。春天来了,作者想起了谁?他是怎样一个人?快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评价

1、边阅读边在课文中作上考虑的记号。

2、检查生词:喇叭、天穹、屁帘儿、擎着、抻动。谁会做“擎”、“抻动”两个动作。

3、评价人物: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加以说明。(残疾、酷爱工作、关切同学、教学有方、酷爱生活……)

4、提问:为什么要把放风筝这件事写得这样详细呢?

5、过渡:刘老师课上的表示,或许别的残疾人也能做到,但课后的表示,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也是让作者最佩服的地方,所以作者发出感叹。出示句子:(最终一段)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信任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肯定照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波、跳动、旋转,恒久展示生命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6、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和小组同学争论争论。

7、沟通体会。

三、联系生活,感悟

1、再出示其次自然段,品读。

2、作者仅仅是写春天的美妙吗?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象征着刘老师对生活充溢剧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对人生主动乐观,坚韧不屈)

3、在你的四周有没有像刘老师这样的人呢?举例说明。

4、小结:同学们,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对待困难和挫折该怎么办?是长吁短叹,还是主动面对,坚韧克服?不同的看法就有不同的人生。

四、拓展延长,表达

1、为什么用“志向的风筝”作题?

2、学了课文你有何收获?(老师引导同学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3、作业:写一个令你钦佩的人。

志向的风筝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主动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看法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教学重点:

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主动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看法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打算:

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老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干脆导入,板书课题。

1、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志向的风筝》,跟着作者走进他的老师。老师板课题的时候请同学们看课题,因为在题目里面有一个生字。(师板课题)

这个筝字是形声字,竹字头是形,写的时候不要写太大。争是音,写得工工整整(师范写“筝”字到田字格)。

2、读第六单元的导读——校内创想。

读了单元导语,你发觉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这个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26课是我们这个单元中一篇记人的文章。写人离不开记事。

二、初读文章,理清脉络。

1、请同学自由快速的阅读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读通。想想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生自由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师板书)

生2:坚毅

生3:爱学生(师板书)

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刘老师是这样的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这篇文章中回忆了刘老师几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快速找出哪几件事?在读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上面的要求

出示读前要求

(1)小组探讨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并写在黑板贴上。

生汇报

生1:讲课幽默

老师讲课幽默这件事情对应的是哪个自然段?同学们想想他找得准不精确。(4段)

刘老师讲课幽默,她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他仅仅是想讲女娲造人吗?

我们要概括一件事不仅要说清晰,还要语言简练。

生2:激励学生

在第六段,你来说说缘由吧。

生3:讲历史课

生4:放飞风筝7、8、9、10段讲放风筝。

我们就是这样快速的阅读课文,找出里面的事情。但是这四件事情里面作者不是都写那么长的,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放风筝上。

三、体会感情,梳理方法。

1、引言导入,出示默读提示

默读7—10段,四分钟之内默读课文并思索:这件事例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做出批注。(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我们一起来共享刚才的读书收获。

生1:“有一次,他有意撒手……”(9段后四句)

他为什么要撒手?这么一件简洁的事情对刘老师来说是怎样的一件事?读第四段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因为他是残疾的。(联系上下文)

看到这样一个人,读到这样的描写,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哀痛、哀思

2、抓住典型事例的重点词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但是我们的刘老师有意撒手,他想做什么?追风筝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对于刘老师又是怎样的?这段话里面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刘老师的坚毅?

抓住动作的描写可以让我们知道刘老师的坚毅。抓住语言的描写,表现了这样一个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刘老师。我们写人的时候就要这样。

请同学来读这段话(9段后四句),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情。要读出感情,请你仔细的留意老师可见上标出符号的词语。

这段话当中有我们难忘的刘老师,还有许多场景。刚才我们抓住了第九自然段进行品析,还一遍遍的朗读。(板书:品析、朗读)

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许多作者都会借助课题来抒发情感。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借助课题。

四、迁移练习,升华情感。

时间过去了三十年,作者回忆起刘老师还会发出这样的呼喊:刘老师,我深深的、深深的惦念您……文章的最终一句话中的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呢?请你们把省略号里的花写出来吧。

沟通。

五、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通过单元导语的提示,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抓住事例品词析句、抓住课题、朗读等方式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了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用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来学习。下课。

志向的风筝教案篇5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相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实力训练点

1.培育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实力。

2.培育学生质疑问难的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坚韧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育学生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一)老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探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题目“志向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看法。

(二)疑点

结尾句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老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老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探讨,在学生沟通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探讨、沟通。

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望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绚丽的人生之路。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志向的风筝”讲解并描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

志向的风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沟通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