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临海市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银河大学第八十三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一八五七年十八月临海市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项目编号:3581-99所长:如来佛总工程师:玉皇大帝勘察设计单位:银河大学第八十三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调查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银林设(3581)乙字第7号发证单位:黑吉辽省林学会项目名称:黑吉辽省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临海市实施方案调查单位:银河大学第八十三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所长:如来佛总工程师:太乙真人项目负责人:如来佛技术负责人:太乙真审核:如来佛报告编制:太乙真人唐三藏图件编绘:东海龙王南海龙王太上老君统计分析:南海龙王喻敏彭鳕娇太上老君调查编制人员:如来佛太乙真人何崇杰唐三藏卷帘大将南海龙王天蓬元帅真人吴用炼丹炉协助人员临海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院:临海市林业局:临海国有林场:二龙山自然保护区:PAGEV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作业设计的依据 41.3执行的的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 51.4运用的基础资料 61.5作业设计概要 7第二章基本情况 102.1自然地理情况 112.2社会经济情况 13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32.4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有关其他概况 132.5地震灾害的损失及影响评价 99第三章外业调查 203.1林地区划系统 203.2小班划分 203.3小班调查 213.4专业调查 223.5调查结果 22第四章作业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234.1作业设计指导思想 234.2作业设计原则 23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布局 245.1建设内容及规模 245.2总体布局 25第六章植被恢复措施 266.1植被恢复地立地类型 266.2植被恢复模型设计 276.3人工造林设计 276.4人工点撒播设计 306.5封山育林设计 316.6植被恢复工程措施 336.7种苗供应方案 34第七章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设计 377.1施工安全设计 377.2建设期环境保护设计 39第八章用工量及组织施工设计 408.1用工量测算 408.2组织施工设计 43第九章投资预算 479.1投资预算依据 479.2投资预算指标 479.3投资预算结果 489.4资金筹措 49第十章效益分析 4910.1生态效益 4910.2社会效益 5110.3经济效益 52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5211.1政策保障 5211.2组织保障 5311.3资金保障 5311.4技术保障 53附件:1.黑吉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黑吉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黑吉辽省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黑发改外[3581]331029号文件)2.《临海市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评审意见附表:附表1项目布局一览表附表2技术经济指标表附表3项目建设规模表附表4临海市立地类型区划表附表5-1人工造林树种模型表附表5-2人工点撒播树种模型表附表5-3封山育林模型表附表6-1人工造林分乡镇、分模型、分年度表附表6-2人工点撒播分乡镇、分模型、分年度表附表6-3封山育林分乡镇、分模型、分年度附表7-1人工造林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附表7-2人工点撒播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附表7-3封山育林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附表8项目投资规模分年度汇总表附表9用工量汇总表附表10-13581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12-23580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10-33581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11人工点撒播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12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附图:临海市3580-3581年度植被恢复造林作业模型设计图临海市3580-3581年度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图PAGE72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临海市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作业设计项目主管部门:临海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建设地点:临海市植被受损严重的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单位:临海市林业局项目法人:刘志彪项目性质:地震植被恢复项目建设期:3年(即3581年-3581年)项目建设目标: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修复临海市林区受损房屋、管护站点、巡护道路、森林防火、病虫防治等生产设施;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全市森林覆盖率恢复3.3个百分点,生态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初见成效。1.2作业设计的依据1.2.1政策文件(1)《关于支持沈阳地震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3522〕21号);(2)《国务院关于做好沈阳地震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3522〕22号);(3)《沈阳地震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3522〕31号);(4)《国家沈阳地震重建规划工作方案》,3522年06月13日;(5)《国家沈阳地震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汇编》(3522年11月);(6)黑吉辽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沈阳地震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黑府发〔3522〕20号);(7)《沈阳特大地震灾害—黑吉辽省林业损失专项评估报告》(黑吉辽省林业厅,3522年6月);(8)《黑吉辽地震林业植被恢复与重建规划》(黑吉辽省林业厅,3522年7月)。1.2.2项目文件(1)黑吉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黑吉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黑吉辽省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黑发改外[3581]1029号文件)(2)《临海市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其评审意见(3)《黑吉辽省林业厅关于转发黑吉辽省沈阳地震恢复重建省直管项目年度计划的通知》(黑林计函[3581]358号)(4)黑吉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吉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吉辽省沈阳地震重建省直管项目年度计划》的通知(黑发改投资[3581]291号)1.3执行的的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8)《森林防火条例》;(9)《沈阳地震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10)《黑吉辽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11)《黑吉辽省天然林保护条例》。1.3.2规程规范(1)《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9907-2003);(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993-2004)(4)《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6)《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7)《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9990—2007)。(8)《黑吉辽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办法(试行)》(1994);(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99)。1.4运用的基础资料(1)临海市森林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2)临海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资料;(3)外业调查主要使用的1:1万地形图;聚龙潭乡、洱海子镇及新昌镇部分使用1:5万地形图;(4)沈阳地震后临海市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卫星遥感像片、航空像片;(5)本次作业设计外业调查和收集的相关资料。1.5作业设计概要1.5.1项目建设规模林草植被恢复总面积4000hm2,包括人工造林、人工点撒播和封山育林三种方式,涉及小班282个。其中:人工造林800.0hm2,小班127个;人工点撒播158.2hm2,小班33个;封山育林3041.8hm2,小班122个。1.5.2项目建设布局项目建设地点集中安排在市境内灾情较重的聚龙潭乡、洱海子镇、向峨乡、紫坪铺镇、新昌镇、中兴镇及临海市国有林场和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其中:聚龙潭乡植被恢复面积401.2hm2,小班57个;洱海子镇植被恢复面积365.7hm2,小班28个;向峨乡植被恢复面积285.3hm2,小班62个;紫坪铺镇植被恢复面积78.4hm2,小班11个;中兴镇植被恢复面积66.9hm2,小班3个;新昌镇植被恢复面积8.0hm2,小班5个;临海市国有林场植被恢复面积282.5hm2,小班18个;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面积2512.0hm2,小班98个。1.5.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人工造林人工造林设计为三种模型:一是桦木、漆树、银杏等阔叶纯林模型(模型3),本模型备选树种为杨树、红枫、刺槐等阔叶树种;二是方竹、雷竹、苦竹等竹类纯林模型(模型4);三是厚朴纯林模型(模型5)。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3造林每公顷用工107.8个。其中:清林及整地60工日、栽植10工日、补植2工日、施肥9工日、工程措施5工日、病虫害防治2工日、抚育管理19.8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1909株,施肥571kg。模型4造林每公顷用工84.8个。其中:清林及整地55工日、栽植5工日、补植1工日、施肥4工日、工程措施5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抚育管理13.8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1034株,施肥394kg模型5造林每公顷用工113.8个。其中:清林及整地65工日、栽植10工日、补植3工日、施肥9工日、工程措施5工日、病虫害防治2工日、抚育管理19.8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1909株,施肥571kg。详见附表5-1:人工造林树种模型表(2)人工点撒播人工点撒播采用三种模型:木姜子点撒播模型(模型2)、栎类点撒播模型(模型3)和刺槐点撒播模型(模型4)。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2每公顷用工45.375个,其中清林及整地15工日、种子处理0.125工日、点撒播12工日、补播3工日、施肥2工日、工程措施10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2.25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4.5kg、施肥200kg。模型3每公顷用工40.375个,其中清林及整地13工日、种子处理0.125工日、点撒播10工日、补播2工日、施肥2工日、工程措施10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2.25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90kg、施肥199kg。模型4每公顷用工40.375个,其中清林及整地13工日、种子处理0.125工日、点撒播10工日、补播2工日、施肥2工日、工程措施10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2.25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5.4kg、施肥199kg。详见附表5-2:人工点撒播树种模型表(3)封山育林封山育林采用二种模型:一是模型1,以培育灯台、木姜子等乡土树种为主的乔木型;二是模型3,以培育蔷薇、爬山虎、盐肤木等为主的灌木型。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1每公顷用工21.7个。其中:补播15.5工日、施肥1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4.2工日。每公顷补播需种6kg、施肥150模型3每公顷用工37.4个。其中:补植、补播15工日、施肥1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工程措施18工日、管护2.4工日。每公顷补植及补播需种5kg、需苗10株,施肥200kg。详见附表5-3:封山育林模型表经济指标(1)人工工资:80元/工日。(2)种苗单价:桦木、漆树、银杏、红枫:1.5元/株;方竹、雷竹、苦竹:6.0元/株;厚朴:0.6元/株;爬山虎:10元/株;木姜子:40元/kg;栎类:6元/kg;刺槐:40元/kg;灯台等:70元/kg。(3)植被恢复其它措施费客土成本:20万/hm2(含取土、上下车等);筑台成本:5.0万元/hm2;截水沟:150元/m;标志牌:0.4万元/个;宣传牌:3万元/个;复合肥:2500元/吨;农药:20元/kg。投资预算临海市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总投资3674.03万元。其中林草植被恢复1910.95万元(直接费用)。林草植被恢复费用按项目类别分:人工造林1012.43万元,占52.98%;人工点撒播66.87万元,占3.50%;封山育林831.65万元。占43.52%。林草植被恢复费用按年度分:3581年度535.91万元,占28.04%;3580年度1205.99万元,占63.11%;3581年度林草植被恢复999.05万元,占8.85%。第二章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情况2.1.1地理位置临海市地处黑吉辽盆地成都平原西北部,东接临海市之彭州(市)、郫县、温江(区),南连临海市之崇州市,西北与阿坝州沈阳县接壤。地处东经103°25′42″—103°47′00″,北纬30°44′54″—31°22′09″之间,市区据临海市51km。南北长68.4km,东西宽34km,全市总面积120769.0hm2,是著名的临海—新昌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2.1.2临海市西北部属龙门山脉中南段皱褶带山地,东南部是川西构造平原(成都平原),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最高海拔4582m,最低海拔592m。地域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兼有高、中、低山及丘陵、平坝,大致为“五山二丘三分坝”。西北部山地峰岭连绵,沟深坡陡,为典型的侵蚀构造垄状高山体。靠西由南至北山体略缓,成南北走向,山地肥沃。东北部为丘陵区,坡缓山小,偶有农田相隔。东部、西部为平坝,为典型农业区。2.1.3临海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因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西北群峰耸立,地形骤然升高,阻碍东西季风气流,凝云降雨,构成为著名的“华西雨屏”带。年平均气温约15.2℃,年降雨量约1400mm。坝、丘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山区属“盆周山地”温凉气侯,气候凉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季长,秋湿冬干。2.1.4临海市的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带谱分布,总体上分为五类,依次是平原冲积土,分布于海拔700m以下;山地黄壤分布于700-9900m,丘陵部分呈紫色土;山地黄棕壤分布于9900-2200m;山地棕色灰化土分布于2800-3500m之间;草甸土分布于3500m以上。2.1.5森林临海市植被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在植物区划上属盆周西部中山植被区,龙门山植被小区,植被类型随海拔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50m以下为农田植被,森林植物以人工栽培的四旁树、竹为主。海拔750—1500m是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叶混交林。由于其分布地理环境优越,水热充分,土地肥沃,人为活动较频繁,除个别风景区外,原始植被基本被人工林、次生林所取代。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林、柳杉林、桦木、喜树及厚朴等“三木药材”林,次生林主要为桦木、青冈、灯台、丝栗、润楠、化香、刺楸等,是历史上采伐后不断交替形成的林分,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落叶阔叶为主的混交林:海拔1500—2300m,植被以落叶阔叶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建群种主要以壳斗科、槭树科、桦木科、漆树科、山毛榉科树木为主。伴生的常绿树有木兰科、山毛榉科、栲属、石栎属、樟科的乔木。原生树木品质较好,但采伐破坏严重,次生落叶先锋树种占林分主要地位。高山针叶林:海拔2300—3200m,植被为亚高山暗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冷杉、铁杉、落叶树为槭树科植物。大部分区域植被保护良好,是临海市的生态林保护重点植被类型。高山灌丛及草甸:海拔3200m以上,植被属亚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植被。主要有杜鹃花科、蔷薇科、小蘖科、毛茛科、菊科等植物。是最脆弱的生态植被类型,属绝对禁止商品性经营的类型。2.2社会经济情况全市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有19个乡镇,1个工业区,总人口6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52元。农业用地24973hm2,林业用地72531hm2,其它用地23265hm2。耕地面积19453hm2,人均耕地面积0.044hm2。粮食单产577kg,粮食总产量99.85万t,人均占有粮食量276kg。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林业项目管理机构健全,设立了黑吉辽省林业厅—临海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临海市林业局行业行政管理体系,从事计划、林政、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营造林生产、林产加工贸易等方面指导、调控、监督和管理。临海市林业局下辖科技绿化造林科、林政资源科、计划财务科、办公室等科室,1个国有林场、7个片区林业工作站。林业管理机构都将在项目建设中积极发挥协调、服务的作用和功能。2.4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有关其他概况2.4.1科研体系依靠科技是项目实施中必须抓住的重要一环。在近10余年来,省级科研技术力量不断加真人,省、地、县三级科技推广的网络体系将逐步完善,林业情报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省属林业科研机构2个,临海市市属林业科研机构1个。省、市、临海市均建立了林业科技推广站,主要从事种苗繁育、良种引进、造林与经营管理、丰产与高效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森林保护、林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临海市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其中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25人。项目的实施以临海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临海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智慧,在项目实施中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加大项目实施科技含量;同时依靠省市林业科研院所的的科研力量,解决项目生产和经营中急需的研究课题。2.4.2林业种苗供应体系临海市有健全的林木种苗管理和服务体系,建有林木种苗管理站和苗圃,负责林木种苗的调拨、采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苗圃建设和苗木繁育、种苗检疫与质量检验等技术工作。在苗木的繁育上,为确保苗木质量达到Ⅰ、Ⅱ级标准,加真人了各级苗圃的建设和管理。临海市现林木育苗基地310hm2,年产合格苗木1180万株,其中雷竹种苗基地5处,育苗面积100hm2,年产合格苗木100余万株;方竹(牛尾竹)种苗基地2处,育苗面积60hm2,年产合格苗木60万株;苦竹种苗基地2处,育苗面积20hm2,年产合格苗木20万株;三木药材种苗基地30hm2,年产合格苗木600万株;其它苗木基地100hm2,年产合格苗木400万株。良种(条)和苗木生产基地的不断完善,为营造林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4.3森林保护体系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森林防火指挥部和防火检验站点健全,实行森林防火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依靠全社会,加真人林火预测预报和野外火源管理,进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改善扑救手段,建立有专业防火队伍,提高了森林防火综合能力。病虫害防治工作随着林业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由重防治转向重预防、由治标转向治本、由化学防治为主转向以综合防治为主,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病虫害的能力,逐步实现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促进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管理机构,人员,技术力量,设施设备,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等。如营林生产情况,土地资源与森林资源,劳力资源,种苗供应,生态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2.4.4森林资源现状临海市总面积120769.0hm2。其中,集体85899.5hm2,占幅员面积的71.06%;国有34952.5hm2,占幅员面积的28.94%。全市林业用地面积72531.3hm2,占60.05%;非林业用地48237.7hm2,占39.94%。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2434.2hm2,疏林地12.2hm2,灌木林地8093.7hm2,未成林造林地204.3hm2,苗圃地100.7hm2,无林地9986.2hm2。全市有林地覆盖率为51.69%,灌木林覆盖率为3.35%,四旁竹346700吨,约4.51%的覆盖率;四旁树2299277株,约1.68%的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加灌木林地、四旁树等占地面积覆盖率)为61.23%。临海市现有活立木总蓄积5149568m3,其中有林地4860829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4.4%;疏林地98m3;散生木68239m3,占1.3%,四旁树蓄积220660m32.5地震灾害的损失及影响评价2.5.1灾害损失情况特大地震后,基础设施及办公设备受到严重损毁;24个基层站点有17个房屋已大部分垮塌或成危房,不能使用;森林损毁14333hm2,其中生态公益林9000hm2,经济林5333hm2;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4.6亿元。人员伤亡情况这次特大灾害中,全系统在职职工无一死亡或失踪,有11人受伤。退休职工1人死亡,家属3人死亡。基础设施及财产损失龙溪-聚龙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办公楼严重损坏(2146m办公设备及防火器材损失460万元;17个站点的10472m2损毁林区防火设备库两座,防火瞭望台2座;职工住房损毁33280m灾害同时造成林区道路损毁514km、桥梁损毁12座、涵洞损毁23座,损毁林区输电线路30km,林区通讯线路4km,林区输水管道11.7km。森林损失全市14333hm2森林被严重损毁,其中天保工程受损5747hm2,退耕还林受损3987hm2。林区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仅洱海子、中兴、向峨、紫坪铺4个山区镇就死亡543人,伤2566人,房屋倒塌损毁达90%。2.5.2灾害影响评价“5.12”地震不仅造成临海市森林植被严重被毁,森林覆盖率下降,使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伴随着大量次生灾害的发生,导致全市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栖息场所受损,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旅游设施严重受损,林农增收渠道减少,加重了其森林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压力。林业基础设施设备损毁严重,林业生产管理无法有效开展临海市基层林业工作站、森林管护站、森林公安和防火设施、木材检查站、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等基础设施设备损毁严重,无法有效开展工作,林业管理能力下降。森林植被损毁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⑴森林覆盖率下降6.2个百分点,从地震前的61.23%下降到55.03%。⑵水土流失加重。临海市素有“天府之源”的美称,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所在地,而且是温、郫、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核心部分,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5.12”地震造成临海市森林植被损毁14333hm2,将导致森林植被蓄水能力丧失达1446.7万m3/年,土壤流失56.3万T/年。临海市年降雨量很大,伴随着大量的泥石流、滑坡面、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发生,造成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⑶影响空气质量。由于植物有释氧固碳,调节空气的碳氧平衡,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临海市森林植被损毁14333hm2,将导致少吸收二氧化碳23万T/年,少释放氧气17.3万T/年。同时,森林植被吸收一定的有害气体、吸附滞留粉尘、阻截和吸附大量的尘埃,减菌、杀菌、监测有害气体等作用。由于森林植被损毁,将减少固沙尘4.8万T/年,减少吸附灰尘14.6~46.5万T/年、氮氧化合物192T/年。空气中沙尘、灰尘、有毒气体等增加,空气质量下降。⑷气候环境恶化。森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热、遮荫和蒸腾水分的作用。森林植物通过叶片大量蒸腾水分而消耗空气中的辐射热。地震灾害将减少森林吸收转化太阳能99.3×106KJ/年。还将导致区域气候恶化,并影响到成都中心城区的气候变化。⑸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恢复难度大,生态安全压力加大。地震造成临海市森林植被严重损毁,不仅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而且大量的泥石流、滑坡面、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发生,使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一些地方演变成石漠化、荒漠化的可能性增加,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临海市的生态安全。同时,产生的次生灾害使生态植被恢复难度加大。林业产业基地及加工损失严重,影响产业发展⑴林业产业基地损毁严重,林产工业原来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临海市林业产业基地受损0.5333hm2,其中三木药材基地3333hm2,竹产业基地2000hm2。林业产业基地的受损,林产工业原来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和影响临海市林业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建设和林农经济收入及地方经济发展。⑵森林旅游资源受损,严重制约森林旅游发展。临海市依托林业生态工程快速恢复形成的良好森林景观,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地震前全市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6亿元的规模,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2%。全市现有农家乐2200余家,其中山区、沿山区退耕农户占80%,农家休闲旅游收入达6亿元,可供2万人就业。此次地震造成临海市森林严重损毁,林区道路严重破坏,林区水源严重缺乏,林区房屋和基础设施95%被摧毁,森林旅游产业遭到严重打击。林农生活条件受损,林农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地震让林农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林产业基地、林产品加工及森林旅游的发展受阻,从而导致林农从林业获取的收入和渠道减少甚至丧失,就业机会减少,林农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大熊猫栖息地损毁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临海属世界自然遗产邛崃山脉大熊猫栖息地,此次栖息地受损面积达7000hm2,加之大量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河床改道或堵塞等次生灾害的影响,大熊猫的栖息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森林植被的减少,还将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取食、交配,并进一步影响珍稀动物种群数量、遗传交流和栖息环境的变化。灾区损毁大量林木,森林灾害的防控压力加大由于地震灾害导致森林植被及林木大量损毁,将影响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外来有害生物的和入侵创造有利的条件,增加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同时,大量的被毁林木残留在林内,将进一步增加了森林火灾的防控难度。第三章外业调查3.1林地区划系统本次调查林地区划系统与2004年完成的黑吉辽临海市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区划系统保持一致,区划系统国有按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林班三级区划,集体按乡(镇)-村-小班三级区划。3.2小班划分外业调查时,采用1:1万与1:5万地形图、1:2.5万的卫星相片结合1:5000航空相片,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等规范,根据现地各植被恢复地块立地特征差异、地震引起的林地受损类型差异划分小班。3.3小班调查3.3.1调查对象沈阳特大地震,林地受损非常严重,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引起的原有林地变为岩裸地、乱石堆积地等,也有坠石等造成的林木受损等,以上受损(灾)林地是本次植被恢复作业设计的主要对象。3.3.2小班调查方法:根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黑吉辽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办法(试行)》(1994)等技术规程要求对小班进行调查。面积调查用1:1万与1:5地形图小班对坡勾绘小班,室内采用ArcGIS计算机求算面积。立地特征调查采用深入现地调查方法,海拔调查现地用GPS结合地形图调查,坡度现地实测,土壤厚度现地钢围尺现地量取,名称及其它理化特性现地确定,其它立地因子在现地结合地形图确定。植被因子调查采用小样方进行调查。林地受灾类型调查根据地震引发的林地受损真人度、规模等进行调查。3.3.3立地因子:地类、地貌、海拔、土壤、坡度、坡位、坡向等;植被因子:树(竹)种、高度、郁闭度、灌木(草本)盖度,幼苗、幼树名称、高度、每hm2株数、分布情况等;地震受灾程度:地震引发的林地受损真人度、规模等;根据小班调查内容,在现地填记小班调查设计表。3.4专业调查调查方法:采用访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过往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现地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立地类型、社会经济调查、灾害性气候调查、土壤调查及土壤侵蚀情况调查、森林灾害调查、造林类型调查,造林各环节经济技术指标等。3.5调查结果根据现地调查结合全省统一安排,共区划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森林植被受损小班282个,面积4000hm2。其中:区划人工造林小班127个,面积800.0hm2;区划人工点撒播小班33个,面积158.2hm2;区划封山育林小班122个,面积3041.8hm2,植被恢复小班122个。小班划分最大面积85.2hm2(为自然保护区中封山育林小班),最小面积0.2hm2,平均面积14.1hm2。第四章作业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4.1作业设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5.12”重建的总体要求,坚持依靠科学、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因灾施策,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森林植被恢复,结合临海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次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在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现地各地块的立地条件、林地受损(受灾)类型,在植被恢复措施中,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恢复受损森林植被。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受损森林植被的全面恢复外,还要注重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美化区域环境,重建森林结构稳定、生态效益显著、林分质量优良的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4.2作业设计原则(1)现有森林资源保护与植被恢复相结合的原则在植被恢复作业设计中以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为前提,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因地震造成的森林植被。(2)不引进外来物种,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保护区现有植被类型为蓝本,在不引进外来物种的基础上,根据外业调查各受损森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在充分考虑植被恢复所选用树(竹、灌木、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适生的海拔范围等因素的前提下合理确定。(3)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沈阳地震引起的森林受损地块,大多为地震引起的滑坡、坍塌、泥石流等造成的岩裸、乱石堆积等,植被恢复难度大,除了生物措施恢复植被外,一些地块尚需辅以截水沟、客土等工程措施,尽最大可能恢复受损林地植被。(4)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受损森林特点,结合现有的科技发展水平和临海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恢复作业设计,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5)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的难易程度,充分地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统筹考虑受损森林总体状况,合理安排项目建设的先后次序。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布局5.1建设内容及规模通过人工造林、人工点撒播、封山育林方式,实施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植被恢复小班282个。其中:人工造林800.0hm2,植被恢复小班127个;人工点撒播158.2hm2,植被恢复小班33个;封山育林3041.8hm2,植被恢复小班122个。5.2总体布局项目建设地点集中安排在市境内灾情较重的聚龙潭乡、洱海子镇、向峨乡、紫坪铺镇、新昌镇、中兴镇及临海市国有林场和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其中:聚龙潭乡植被恢复面积401.2hm2,小班57个。其中:人工造林259.0hm2,小班38个;人工点撒播106.6hm2,小班18个;封山育林35.6hm2,植被恢复小班1个。洱海子镇植被恢复面积365.7hm2,小班28个。其中:人工造林153.6hm2,小班22个;人工点撒播0.4hm2,小班1个;封山育林211.7hm2,植被恢复小班5个。向峨乡植被恢复面积285.3hm2,小班62个;其中:人工造林248.8hm2,小班55个;人工点撒播36.5hm2,小班7个。紫坪铺镇植被恢复面积78.4hm2,小班11个;其中:人工造林71.7hm2,小班9个;人工点撒播6.7hm2,小班2个。中兴镇植被恢复面积66.9hm2,小班3个,全为人工造林。新昌镇植被恢复面积8.0hm2,小班5个,全为人工点撒播。临海市国有林场植被恢复面积282.5hm2,小班18个,全为封山育林。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面积2512.0hm2,小班98个,全为封山育林。第六章植被恢复措施6.1植被恢复地立地类型6.1.1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1)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原则。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现代林业以生态学为基础已被人们共识,只有把立地分类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才可能认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2)动态与稳定相结合的原则。组成立地单元的立地条件随着时间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有其演化和演替规律。但某一个阶段也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掌握动态与稳定的辩证统一规律,才能对立地分类有本质的认识。(3)主导因素原则。在众多的自然因素中,综合分析确定各级立地单元的主导因素,用主导因素进行各级分类。(4)自然性与适用性原则。立地分类以相对稳定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立地分类应适用于生产经营水平的需要,分类因子应易于掌握和差别,以便于应用6.1.2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及依据立地分类方法采用自然生态立地分类方法。在对项目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坡向、坡位、坡度等立地条件进行广泛的调查的基础上,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聚类、排序、多元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等方法,分析各级立地单元的主导因子,确立立地类型划分的依据。通过分析,项目区造林总设计中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为:(1)立地组:地貌(垂直地带:<800m、800~1300m和1300~9900m)。(2)立地类型:部位(中下坡位上、坡位)、土层厚度(50~69cm和≧70cm)。6.1.3立地类型划分系统项目立地类型划分采用立地类型亚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三级系统划分。6.1.4立地类型划分结果根据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主要依据和系统,项目区工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亚区,3个立地类型组,10个立地类型。详见附表1:立地类型表。6.2植被恢复模型设计以立地类型为基础,根据小班的具体的位置(所处功能区)、地形、土壤、震灾损毁程度等因子,结合树(竹、灌、草)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社会经济状况等设计相应的植被恢复模型,共设计植被恢复模型8个。其中:人工造林模型3个;人工点撒播模型3个;封山育林模型2个。6.3人工造林设计6.3本项目设计人工造林800.0hm2,植被恢复小班127个。按统计单位分:洱海子镇153.6hm2,小班22个;聚龙潭乡259.0hm2,小班38个;向峨乡248.8hm2,小班55个;中兴镇66.9hm2,小班3个;紫坪铺镇71.7hm2,小班9个。按造林年度分:3581年402.8hm2,小班68个;3580年253.4hm2,小班32个;3581年143.8hm2,小班27个。6.3人工造林模型分为三种:桦木、漆树等阔叶纯林(模型3);方竹、雷竹、苦竹等竹类纯林(模型4);厚朴等三木药材纯林(模型5)。具体模型详见附表5-1:人工造林模型表及附图:造林模型设计图。6.3.3造林技术措施(1)造林地选择造林地选择严格遵循项目“环保规程”规定和造林模型的技术要求,选择坡度小于35°的滑坡体、崩塌体,落石损毁林地、泥石流滩地、曾被堰塞湖淹没的林地或因地震荒弃的非基本农田等地段。(2)整地整地要严格按照小班造林施工设计及“黑吉辽省地方标准《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进行,保留林地内5cm以上乔木树并注意保护好地块中保留的原有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春季造林需在上年10月~次年1月进行穴状整地,其规格为40×40×30(模型3)、60×60×50cm(模型4)和40×40×4(3)栽植树种选择:本次应用一些绿化效果好、适应性真人或同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树种,主要选用:桦木、野漆、雷竹、方竹、苦竹、厚朴等树(竹)种。栽植季节:海拔1000m以下地区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海拔1000m以上地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次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栽植应在阴天或雨后进行,切忌晴天、土干或土冻时节造林。要尽量做到当日起苗,当天造完,当日造不完的苗木要很好地假植,保护好苗根湿润。一个造林实体原则上每个季节造林时间不超过15个月。栽植密度:栽植密度:模型3阔叶纯林,株行距2×3米(9960株/hm2);模型4竹类纯林,株行距3×3.7米(900株/hm2),模型5为厚朴纯林,株行距2×3米(9960株/hm2),“品”字型配置。栽植方法:项目造林全部采用人工植树苗方法。栽植前应剔除等外苗、废苗和假植过程中发生霉烂及在运输过程中受伤的苗木。栽植技术:栽植要点是深度适中、苗木扶正,踩紧踏实。在植苗时做到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盖虚土。苗木栽植深度根据立地条件、土壤的情况,覆土应略高于苗木根部的土痕。栽植穴面略高于造林地面,以免造林穴积水。栽竹时应挂浆,母竹与地面呈45-60度角,竹梢方向朝上坡方向,注意保护竹节中的水份。每个小班选取土壤条件较好的适中地段,在林内(不同穴)预栽15%苗木供补植。(4)抚育管护幼林抚育包括除草、松土、培土、正苗、培篼、摘萌除蘖或修枝、补植、灌水、清除病株等内容,通过抚育促进林木生长。春季造林当年开始抚育,冬季造林第2年春季开始抚育。一般连续抚育3年,直至郁闭成林,未郁闭的第4年继续抚育1次。提倡正确的林草、林药间作。采用锄抚、刀抚和刀锄结合抚育。锄抚深度10~20cm,头年浅、逐年加深,近树浅、空行深;刀抚留茬下≤10cm。(5)施肥为维护和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收支平衡,促进林木旺盛生长,在对幼林进行除草、松土、灌溉的同时,对幼林进行合理施肥。各造林实体应结合林草、林药间作多施有机肥,以减少化肥施用量。人工造林模式适宜于在地震造成的滑坡体、崩塌体,落石损毁林地、泥石流滩地、曾被堰塞湖淹没的林地或因地震荒弃的非基本农田等地段上实施。这些地段土壤条件较好,通过人工造林措施可尽快恢复植被。6.4人工点撒播设计6.4本项目设计人工点撒播158.2hm2,植被恢复小班33个。其中:聚龙潭乡106.6hm2,小班18个;洱海子镇0.4hm2,小班1个;向峨乡36.5hm2,小班7个;紫坪铺镇6.7hm2,小班2个;新昌镇8.0hm2,小班5个。全部安排在3580年。6.4人工点撒播采用三种模型:木姜子点撒播模型(模型2)、栎类点撒播模型(模型3)和刺槐点撒播模型(模型4)。详见附表5-2:人工点撒播模型表6.4.人工点撒播主要针对由地震造成的滑坡体、崩塌体,落石损毁林地、泥石流滩地和堰塞湖的淹没地等土壤条件较好,滑坡体相对稳定,通过人工措施可尽快恢复植被的,坡度在25°-45°地段。⑴树种选择:根据适地适种的原则,人工点、撒播确定的乔木种为木姜子、栎类和刺槐。⑵造林技术:人工点撒播主要是指点播和撒播两种方式,辅以人工植苗。在点撒播前应首先清除落石、倒木等。点撒播的用种量分别树种木姜子、栎类和刺槐初播按每公顷3.5kg、75kg、4.5kg进行。点撒播时间按海拔段,1800m以下在3-6月份进行,1800m以上4-6月份。在点撒播前,根据树种子特性进行浸种、拌种,种子与肥料、土壤拌匀;进行人工点撒播时,大粒种子须覆土,小粒种子须提前处理增重。⑶经营管护:播种后封禁管护5年,明确专职护林员进行管护。播种当年秋季进行成苗调查。对漏播和缺苗地段,翌年进行补播;第5年进行林木保存率调查;第7~10年开展抚育间伐,调整林分密度。⑷配套工程措施:在播种地块内顺坡方向每隔50m挖一条截流沟,在冲沟内建谷坊,在滑坡体下部修建拦挡库坝,以防治水土流失。同时,视现地实际情况辅以水泥护坡、尼龙网护坡、草绳带护坡等简易治山措施。6.5封山育林设计6.5.1布局本项目设计封山育林面积3041.8hm2,涉及99个小班。其中聚龙潭乡35.6hm2,小班1个;洱海子镇211.7hm2,小班5个;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2512.0hm2,小班75个;国有林场282.5hm2,小班18个。封山育林全部安排在3580年。6.5封山育林采用二种模型:模型1以培育灯台、木姜子等乡土树种为主的乔木型,模型3以培育蔷薇、爬山虎、盐肤木等为主的灌木型。具体模型详见附表5-3:封山育林模型表。6.5在小班调查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本次封育类型设计为乔木型和灌木型两类。6.5本次封育设计主要针对地震灾害造成地表植被破坏、表土层疏松、生态脆弱地段以及恢复植被恢复比较困难林地,故封育方式全部设计为全封。6.5根据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确定本次封育年限乔木型为7年,灌木型为4年。6.5⑴实行护林承包责任制,落实专人包片责任,进行人工巡护,并在山口、沟口及交通要塞设卡,加真人封育区管护。⑵在重要地段、交通路口设置明显的管护宣传牌和标志牌。设置宣传牌2个,分别位于龙溪—聚龙潭自然保护区蓼叶坪(坐标3452.3,35372.1)和洱海子镇查关村果木坪(坐标3437.3,35364.0)。设置标志牌52个,按封山育林面积约1个/58hm2设置于路口或沟口处。6.5⑴根据调查,现有封育小班中,有部分林中空地,按照“无苗要造、间空补疏”的原则,为尽快成林成材,发挥防护效益,人工辅助育林措施确定为补植、补播。⑵在封育年限内不准在封育区内放牧、砍柴、割草、积肥、开垦、采石、取土等人为活动,并根据当地民情、林情等实际选择适合本地的管护机制及管护形式,实行专人管护,制定管理办法,确保达到封育成效。6.6植被恢复工程措施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非常严重,且地震导致的新生滑坡体结构非常不稳定,一些受灾地块需要采用工程措施才能进行植被恢复。工程措施主要有工程护坡、挡土墙、筑台、客土、修截水沟等。6.6适用范围、对象: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坡度25度至35度的土石混合地。本次筑台针对封山育林模型中模型3设计。方法:间隔20m沿等高线利用需恢复林地中的石块堆成高100cm,宽40cm的长廊状平台,长度根据小班地形确定。设计筑台面积为6.1hm2,3580年度实施,涉及5个小班。分布在洱海子镇云华村1小班实施面积1.7hm2,2小班实施面积2.2hm2,3小班实施面积0.7hm2;查关村1小班实施面积0.4hm2,查关村2小班实施面积1.0hm2。6.6适用范围、对象:地质结构稳定,坡度小于25度,岩石裸露,无土壤或土层厚度小于20cm的造林地。方法:平铺平均厚度30cm。取土地点:在公路改建弃土、泥石泥堆积地、附近的农耕地取土,严禁取用森林土壤。设计客土面积为0.8hm2,3581年度实施,涉及小班1个,为洱海子镇查关村1号小班。6.6适用范围、对象:地质结构相对稳定,雨季易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泥石流地、土石混和地。方法:浆沏石,上底宽40cm、下底30cm、深40cm,长度根据地形确定。3580年度设计截水沟长度1520m,涉及小班65个;3581年度设计截水沟长度383m。涉及小班27个。具体分布详见附表10-23580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附表10-33581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和附表11人工点撒播6.7种苗供应方案6.7.1植被恢复种植种源以采集临海市为主要方式,不足部分选用温江区、大邑县等与临海市立地条件相同或相近地的种源。6.7经测算,临海市植被恢复项目共需苗木种类及数量如下:人工造林合计需苗1281238株。其中:漆树10941株、桦木99608株、红枫23099株、银杏29971株、方竹40119株、苦竹29676株、雷竹220862株、厚朴818961株。详见附表7-1:人工造林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人工点撒播合计需种1435.1kg。其中:木姜子479.7kg、栎类720.0kg、刺槐详见附表7-2:人工点撒播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封山育林合计需种1058.5kg,需苗19097.6株。详见表附7-3:封山育林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6.7.所需要的种子质量,按《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99)标准执行。所需一般种苗按《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标准执行。人工造林用桦木、漆树1年生裸根苗,要求苗高大于35cm,侧、须根重>总根重20%;所需厚朴1年生裸根苗,苗高70—100cm,要求生长健壮,叶色正常,顶芽饱满,无损伤;方竹、苦竹、雷竹等竹类要求有2根母竹,母竹径1cm种苗质量详见表6-1:植被恢复苗木质量标准和表6-2植被恢复种子质量标准。植被恢复苗木质量标准表6-1单位:cm树种名称苗木种类苗龄苗木等级综合控制指标Ⅰ、Ⅱ
级苗百分率I级苗Ⅱ级苗地径苗高根系地径苗高根系长度>5cm根幅长度>5cm根幅桦木、漆树播种苗1-00.45352080.35~0.4530~45187侧、须根重>总根重20%80红枫播种苗1-00.80702590.25~0.8050~70206充分木质化80银杏扦插苗1-00.60400.40~0.6020~40顶芽饱满,充分木质80竹类母竹1-22-51.00~2.00枝下高低错落、枝叶茂盛、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留枝2-3盘75厚朴播种苗2~01.0010025100.60~1.0070~100175充分木质化75植被恢复种子质量标准表6-2树种I级Ⅱ级种子含水量不高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生活率不低于%优良率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生活率不低于%优良率不低于%栎类99809597659030刺槐9580907010木姜子9890958520马桑、悬钩子等灌木90358025156.5.4种苗供种苗供应采用2种方式,一是临海市内苗圃满足部分植被恢复的种苗量,二是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就近调剂解决。6.5.5种临海市本次植被恢复面积大,所需种苗量也非常大,要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从以下几方面来保障种苗的需求。(1)在临海市建临时苗圃,满足部分植被恢复地块种苗需要;(2)在临海市组织劳动力在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摘部份马桑、桦木、悬钩子(在保护区采摘种子需在相关部门办理许可证);(3)在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相似的崇州、大邑等地方订种苗采购协议;(4)申请并请求省种苗管理部门-黑吉辽省林木种苗站的帮助,种苗不足部分请黑吉辽省林木种苗站协调,省内调剂或省际调剂。第七章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设计7.1施工安全设计7.1.1施工人员安全7.1.1(1)地质因素在临海市内,由于“5.12”沈阳大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结构极不稳定,现在经常有飞石砸车、伤人;一到雨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极易发生,容易产生安全事故。(2)用火用电施工建设期,大量的务工人员进入,由于生产生活需要用火、用电,会增加不安全因素。安全保护(1)安全教育要注意对每一个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真人每个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知识,做好经常性用火用电安全教育和安全基础知识的培训。(2)设立安全员制度在每一个班组设立一个安全监督员,负责各班组的安全生产的督促、检查。(3)安全排险在每一个施工地作业前,要对作业区内易垮、滑落的地段进行排险,降低安全隐患。(4)设立流动观查哨在每一个作业区内,根据作业区的地形,在植被恢复作业期间,设置安全观查哨,避免飞石和滑坡对生产人员造成伤害。7.1.2野生动植物安全(1)严格按照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办事,通过施工前的培训,加真人施工队伍对物种保护的意识。(2)防止外来物种进入。本次植被恢复设计所用物种,均是临海市自身分布有,且种群数量大的物种,不允许保护区没有自然分布的物种调入。(3)加真人检疫,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在保护区外调进种子和苗木时,要加真人检疫,杜绝有害生物的入侵。(4)加真人野生动物的保护。由于外来人员的增多,制定相关制度措施,预防对野生动植物破坏的事件发生。7.2建设期环境保护设计7.2.1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营地不要选择河漫滩地,尽量租用当地民房,以免减少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入水体造成污染;修筑必要的截水沟、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系统,做到废水、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循环综合利用,少设排污口,禁止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7.2.2声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常规状态下的噪声进行测量,噪声超标的设备禁止其进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真人的现象发生。一些高噪声的设备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或用低噪声的设备和人工代替。7.2.3植被(1)加真人用火管理,禁止野外工作期间用火,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2)在施工期间,注意原生植被的保护,不能因恢复植施工而损害植被,造成新的地表裸露。第八章用工量及组织施工设计8.1用工量测算8.1(1)人工造林人工造林设计为三种模型:一是桦木、漆树、银杏等阔叶纯林模型(模型3),本模型备选树种为杨树、红枫、刺槐等阔叶树种;二是方竹、雷竹、苦竹等竹类纯林模型(模型4);三是厚朴纯林模型(模型5)。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3造林每公顷用工107.8个,其中清林及整地60工日、栽植10工日、补植2工日、施肥9工日、工程措施5工日、病虫害防治2工日、抚育管理19.8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1909株,施肥571kg。模型4造林每公顷用工84.8个,其中清林及整地55工日、栽植5工日、补植1工日、施肥4工日、工程措施5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抚育管理13.8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1034株,施肥394kg。模型5造林每公顷用工113.8个,其中清林及整地65工日、栽植10工日、补植3工日、施肥9工日、工程措施5工日、病虫害防治2工日、抚育管理19.8工日,每公顷栽植、补植需种苗1909株,施肥571kg。详见附表5-1:人工造林树种模型表(2)人工点撒播人工点撒播采用三种模型:木姜子点撒播模型(模型2)、栎类点撒播模型(模型3)和刺槐点撒播模型(模型4)。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2每公顷用工45.375个,其中清林及整地15工日、种子处理0.125工日、点撒播12工日、补播3工日、施肥2工日、工程措施10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2.25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4.5kg、施肥200kg。模型3每公顷用工40.375个,其中清林及整地13工日、种子处理0.125工日、点撒播10工日、补播2工日、施肥2工日、工程措施10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2.25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90kg、施肥199kg。模型4每公顷用工40.375个,其中清林及整地13工日、种子处理0.125工日、点撒播10工日、补播2工日、施肥2工日、工程措施10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2.25工日。每公顷点撒播及补播需种5.4kg、施肥199kg。详见附表5-2:人工点撒播树种模型表(3)封山育林封山育林采用二种模型:一是模型1,以培育灯台、木姜子等乡土树种为主的乔木型;二是模型3,以培育蔷薇、爬山虎、盐肤木等为主的灌木型。各类模型劳动定额如下:模型1每公顷用工21.7个,其中补播15.5工日、施肥1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管护4.2工日。每公顷补播需种6kg、施肥150kg。模型3每公顷用工37.4个,其中补植、补播15工日、施肥1工日、病虫害防治1工日、工程措施18工日、管护2.4工日。每公顷补植及补播需种5kg、需苗10株,施肥200kg。详见附表5-3:封山育林模型表8.1植被恢复总用工量158600个工日。其中:人工造林82349个工日;人工点撒播6920个工日;封山育林69331个工日。按年度分:3581年38385个;3580年103878个;3581年99337个。按工序分:林地清理及整地用工51009个,造林栽植及人工点撒播用工8409个,补植或补播用工49213个,施肥用工9153个,病虫害防治用工4519个,工程措施用工9393个;管护抚育用工26904个。用工量情况详见附表9:用工量汇总表8.2组织施工设计8.2(1)项目组织机构在临海市重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成立临海市植被恢复领导小组,经济与发展计划局、财政局、资源局、农经局、保护处、森林公安局、科研处、法规处、纪委、行政办公室等部门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经济与发展计划局。领导机构负责解决工作中的重大原则问题,负责招投标方法、施工单位的确定核实,计划、资金、物质管理等,负责施工监理单位的落实。(2)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国家、黑吉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建设,作好项目的计划管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植被恢复作业设计统一编报年度计划,统一下达,分级实施、管理;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逐级检查、制定各项工作时间表,将工作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3)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编制专项报表,严格资金的审批和使用制度,随时接受上级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4)档案、信息、物资管理档案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归纳,尤其对工程竣工验收所需的材料仔细整理,认真归档,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信息管理:实行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与决策,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需要及时了解有关最新动态,对有关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处理和应用。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更新、优化,保证其先进性、新颖性,必要时可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制度,鼓励管理及科技人员加真人信息意识,保持项目管理和运做与时俱进。物资管理:为确保项目实施中的物质的需要,项目办应如实配合上级项目领导小组抓好物资的采购、调运、验收、保管、发放等工作。对项目物质应设专人管理,做到进有账,出有据,账目清楚无误。(5)工程监理工程监理单位经招投标产生或直接委托。工程监理的工序包括工程招标阶段的监理,工程实施阶段的监理和工程验收阶段的监理。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理各阶段的质量监理,进度监理,成本监理,合同监理,信息管理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外,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自觉接受同级审计部门或由国家组织的专项审计监督,要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完成工程建设年度审计工作。8.2(1)招投标招标范围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设施设备供应商等的选定。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工作,项目业主代表按规定人数作为评标专家参加评标。招标方式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方式。招投标活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诚信的原则。确需邀请招标和议标形式的或不进行招标的须经相关部门批准。(2)落实施工单位经过招投标,择优使用资质合格、技术优良的队伍进行项目建设;施工单位的项目建设内容、权利与义务在合同予以明确。工程所需的劳动力、物资、设备等由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依据合同自主安排。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的法定代理人)为施工负责人、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人员为技术负责人。为确保植被恢复造林成效,凡是植被恢复地块,管护人员都要进行管护工作,履行管护职责。要把森林防火、森林病虫防治、防止人畜践踏等工作落实到管护人员。(3)检查验收各项目建设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要会同相关部门按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内容包括:工程建设质量、工期、与预期建设目标达到值等。(4)后期管理加大后期管护力度,由临海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所在乡牵头,订立管护措施,由时由乡出面与各村级订立乡规民约,处理好林农、林牧矛盾。同时真人化林区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政管理工作,使各项管理工作具体落到实处。第九章投资预算9.1投资预算依据本项目投资概算根据黑吉辽省沈阳地震生态修复项目的建设内容、收集的当地的相关经济指标,以及《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中对投资估算相关规定编制。9.2投资预算指标(1)人工工资:80元/工日。(2)种苗单价:桦木、漆树、银杏、红枫:1.5元/株;方竹、雷竹、苦竹:6.0元/株;厚朴:0.6元/株;爬山虎:10元/株;木姜子:40元/kg;栎类:6元/kg;刺槐:40元/kg;灯台等:70元/kg。(3)植被恢复其它措施费客土成本:20万/hm2(含取土、上下车等);筑台成本:5.0万元/hm2;截水沟:150元/m;标志牌:0.4万元/个;宣传牌:3万元/个;复合肥:2500元/吨;农药:20元/kg。9.3投资预算结果临海市重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总投资3674.03万元。其中林草植被恢复1910.95万元(直接费用)。林草植被恢复费用按项目类别分:人工造林1012.43万元,占52.98%;人工点撒播66.87万元,占3.50%;封山育林831.65万元。占43.52%。按年度分:3581年度535.91万元,占28.04%;3580年度1205.99万元,占63.11%;3581年度林草植被恢复999.05万元,占8.85%。按费用构成分:种苗费379.90万元,占19.88%;人工费(含工程措施)1268.80万元,占66.40%;肥料费226.34万元,占11.84%;农药费9.04万元,占0.47%;封育宣传碑牌费26.87万元,占1.41%。其中:3581年度全为人工造林。种苗费180.94万元,人工费(含工程措施)307.08万元,肥料费46.77万元,农药费1.12万元。3580年度人工造林费307.47万元,人工点撒播费66.87万元,封山育林费804.78万元。人工造林费中:种苗费510743元,人工费2210170元,肥料费344450元,农药费9360元;人工点撒播费中:种苗费3.29万元,人工费55.36万元,肥料费7.89万元,农药费0.32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短文两篇》课件
- 文化创意产业扶贫-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第2篇-洞察分析
- 微整形手术风险与伦理探讨-洞察分析
- 勤俭节约好少年事迹(6篇)
- 冬季雨雪的应急预案(5篇)
- 《差异量数》课件
- 企业实验室内训师的安全管理职责
- 幼儿教育行业亲子活动分享
- 船舶行业会计工作总结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 光伏发电项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与进度控制措施
- DB45∕T 2228.1-2020 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 第1部分: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
- 登高作业错题解析
- 《国际经济法》案例思考题
- 省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培训教材
- 【作文素材】他被故宫开除,却成为“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剖析
- 开发商退房通知书
- 模特的基础训练
- 药品招商流程
- 100道递等式计算(能巧算得要巧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