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川剧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川剧作为巴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具有自身独特表演程式与艺术特点的戏剧表演剧种。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不但没有能够一展风貌,反而逐渐走向萧条。导致其现状的原因有:剧团体制原因,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和人才的流失,剧目创作和演出内容与审美需求、时代主题脱节,缺乏优秀的戏剧剧本创作,“文革”所导致的文化断层使观众与戏曲艺术及对戏曲审美的脱节,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西方文化观念的侵入对川剧的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等。
[关键词]川剧非物质文化文化观念审美需求
从川剧的发展史来看,川剧成熟定型的时期大概在民国20、30年代,之后不久电影、电视等媒体就开始出现,并大力发展,迅速普及,对川剧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可以说。川剧在迎来它的成熟与高潮的同时就面临了生存的危机。戏剧在最初就错失了和现代媒介合作的良机,随着电影、电视剧的兴盛。川剧的地位被挤到了市场的边缘地带。作为商业表演艺术的川剧。市场的选择是客观而残酷的,缺乏观众群体,本身的体制不适应市场竞争,收入没有衡量标准,吃大锅饭等因素,都制约了川剧的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地方戏陷入困境甚至失传可以说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地方戏剧种上世纪50年代有317个,80年代初有360多个,到现在保存下来的仅200多个。近20年有100多个剧种已经消亡。笔者认为,川剧发展目前的困景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剧团体制原因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戏改运动改人、改制、改戏,把原来的戏班制度由剧团所取代。在戏改运动中,特别是戏改运动的初衷和前期,通过政府的大量经费投入。对地方戏剧进行扶持,使原有的许多剧种经过改革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据50年代末统计,当时全国共有剧种三百三十多个,传统剧目五万一千八百多个,剧团二千多个。许多剧种的演出都非常活跃,上座率很高,所以说,当时的戏改运动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并推动了地方戏曲的发展。但是戏改运动的改制,使原来戏班模式下的流动性、自主性、营业性自负盈亏的特征由公有制形式的剧团所取代,流动性被削弱,分配制度也变为由政府统一发放工资,与剧团演出效益无关,与演员的劳动与付出无关。逐渐地,剧团演出的剧目开始脱离观众,剧目的编排演变为政府宣传工具,更甚至成为地方政府去拿奖、获得政绩的重要手段。演员在吃大锅饭的分配模式下,管理层以获奖为评价工作成绩的指導思想下,进一步忽视了观众的需求和市场的价值规律,使剧团的发展离市场的轨道越来越远,在新时期的商业市场洪流中暴露出其颓势,失去观众根基的商业表演显然是无法在商业社会中生存,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
二、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和人才的流失
从川剧的发展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文革的结束,人们的思想迎来一次大的解放和放松,在有限的几年时间中。川剧似乎又活跃了起来,出现了短期的繁荣局面。但短短的高潮过后,川剧就迎来了她更大的发展瓶颈。由于前文所述的剧团体制原因,加上80年代中期开始活跃的其它娱乐方式的介入,使川剧的演出效益急剧下滑。而政府发放的经费除了少数省级地方剧团还比较宽裕。大部分市、县级剧团靠政府经费几乎无法支付剧团的日常开支和职工工资。从业人员不得不另谋出路,特别是具有很大潜力的中、青年演员,造成剧团人才的流失。留不住人才,招不来新学员的情况直接导致了从业人员的老化。使川剧人才青黄不接,使得许多剧目由于行当不全、阵容不齐无法排演,更不要说服装和道具的更新换代了。
三、剧目创作和演出内容与审美需求、时代主题脱节,缺乏优秀的戏剧
虽然文化艺术应具有健康、积极的思想内涵,但观众拿钱看戏的本质是想获得娱乐和轻松。想获得艺术享受,并不是想接受再教育。因此在戏曲中融入过多的政治宣传功能已经不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了。但仍旧有许多剧团排演剧目以获奖为目的,迎台少数专家、评委的审美趣味,忽视了戏曲本身是植根于民众的俗文化定位,使获奖的所谓好戏观众不爱看。
另一方面,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些传统好戏中的经典段落由于思想观念与现代人脱节,也使戏剧与观众产生了隔阂。如:川剧折子戏《迎贤店》中的店婆子“见钱眼开”一节,书生欠下店婆的“伙食房钱”受到店婆的羞辱,后得到赠银,因而反客为主把店婆踢下座椅,而店婆见钱眼开,百般奉承。赔罪后才收下了书生的欠银。这段戏本是讥讽店婆见钱眼开,充满了诙谐与风趣,但在今天的市场经济语境下。吃饭住店要付伙食钱,住宿费,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原来的思想观念在今天表现出了它与时代观念脱节的局限性。因此,原来讲白诙谐、表演风趣,颇具浓郁的四川乡土气息的一段经典片断,已经很难激发观众的共鸣,也不再能赢得观众的掌声。传统川剧在演出内容上的变革,一定要立足于市场,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寻求新观念的探索与革新,使观众在看戏时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影子”和现实生活的“影子”,去丰富川剧的题材与表现。
四、缺乏优秀的戏剧本创作
大约在20年前,巴蜀鬼才魏明伦创作了革新川剧《易胆大》、《巴山秀才》等剧作。在戏剧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川剧即将面临危机的时候把川剧引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影响了川剧的发展。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川剧乃至其它戏剧的发展中,优秀剧本的创作是戏剧发展的源泉。但现在的情况是好剧本难求已成为当前困扰整个戏剧界发展的焦点话题。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剧场和舞台已不再是人们惟一可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多数优秀剧作家们也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和更大的发展、表现空间,将创作目标指向了更受观众欢迎的影、视剧创作。其次,戏剧剧本创作的稿酬与影、视剧剧本创作的稿酬不在—个水平线上。就是相对同一个剧作家来说。戏剧剧本创作的稿酬仅仅相当于影、视剧剧本创作稿酬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不到。经济效益的巨大差异也使戏剧剧本的创作陷入困境。剧作家们继续进行戏剧剧本的创作,大多是靠情感在坚守。再次,目前许多戏剧的编排还不是围绕市场、观众说话,而是以拿奖项为目的,给剧本的创作添加了诸多限制,实质上违反了艺术创作规律。
五、“文革”所导致的文化断层使观众与戏曲艺术及对戏曲审美的脱节
文革时期,由于政治原因,川剧剧目也要模仿京剧样板戏进行编排和演出,出现了8亿人民看8个样板戏的局面。传统的好戏被压到了箱子里作为四旧破除了,使得好大部分优秀的传统戏剧艺术没有得到较好地传承。演艺人员的表演艺术水准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同时“文革”后出生的一代人对川剧表演艺术几乎是完全陌生的,更谈不上理解、欣赏于喜爱。这也是川剧观众流失的一个原因。虽然“文革”后川剧出现了一个短时期的复苏,但剧团未能抓住这一时期走市场之路,寻求川剧的长远发展,使川剧市场在紧接而来崛起的电视等新媒介改变了传统娱乐方式的影响下,走入了更大的困境与危机。
六、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西方文化观念的侵入对川剧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電视逐渐在中国家庭中普及、电视节目由原来的2、3个频道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频道,人们越来越将休闲娱乐时间花在观看电视节目上。接着VCD、DVD又逐渐进入中国家庭,国外大片、卡拉OK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川剧艺术并没有能够将电视媒介作为推广和促进川剧发展的强大媒介工具,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在电视媒介的支持下逐渐火起来的流行音乐与演唱会抢占了观众与演出市场而无能为力。
有人说现在戏剧不受观众欢迎或者看戏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它的表演节奏太慢,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这么快,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川剧。但有很多同样节奏慢。甚至剧情拖沓的连续剧也很受欢迎:再看诸如“云南印象”、歌剧“金沙”、“纳西古乐”等活跃在演出市场,并获得成功的剧目也不见得节奏就快了,究其原因还是,川剧在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时自身的更新能力不够,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强造成的。
如果说影像技术的发展是把双刃剑,水能覆舟,也能载舟的话。西方文化观念的侵入确实使我们包括川剧在内的传统文化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西方文化观念逐渐地蚕食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了凡是泊来品。都被贴上了洋的、时尚的标签,而传统文化却被打上了土、落后的烙印。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对洋节、洋文化的推崇几近狂热,圣诞节居然需要动用军警疏散集会的人群。而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还有多少年轻人记得。
七、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功突围及经验
近年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已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希望在市场化语境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与发展之路。
2007年1月东方卫视推出的《非常有戏》节目,提出“戏剧载体、综艺模式”及“全国视野”两大主张,由影视演员及歌手出身的明星们来参赛,横跨京剧、越剧、粤剧、昆曲等各大戏种及各大流派。在每一期的末尾,会请知名戏曲大师现场表演和点评。借助了明星偶像的时尚元素,利用现代传媒的包装和制作,使传统戏曲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非常有戏》以平均2.5%的高收视率成为东方卫视收视冠军,并且扩展了戏曲节目的观众群体,不仅仅是中老年观众为主,还吸引了各年龄层次和学历层次的观众。其中以15岁至34岁、45岁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观众最多,带动了一大批年轻的,高学历的人来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非常有戏》的成功就是一团戏曲与传媒合力擦出的星星之火,兴许可以燎原。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说:“从全国范围来看,凡是给戏曲搭建电视平台的地方,戏曲就“活”得好一点,如河南的《梨园春》、陕西的《情之深》、安徽的《花戏楼》等。电视平台太重要了”。
如果说《非常有戏》的成功还仅仅是扩大了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为传统艺术提供了一个通过现代传媒手段进行传播的例证,还没有将传统艺术推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的话。那么,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古乐会的例子将给我们展现出地方文化如何进行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及经验。这个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本是以自娱自乐为最初的目的,而借着丽江地区旅游发展的东风,和市场化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年产值逾千万的地方文化产业。其发展的模式和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纵观纳西古乐成功发展为文化品牌的历程,有四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古乐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的发掘。纳西古乐最早源于明清之际传入丽江的中原汉族儒道合流的宗教性文人科仪音乐,被称为丽江洞经音乐或丽江古乐,后与纳西先民创制的白沙细乐合称为纳西古乐。其艺术风格古老、淳朴、玄妙、神圣,宁静、安详而又威严辉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西方媒体作为“中国的严肃音乐”和“未被污染的音乐”广泛宣传,并被国内乐界学者誉为“有声音乐文物”肯定了其艺术成就和学术价值。其二是媒体的大量宣传。围绕纳西古乐的发现和艺术价值的认定。国内外媒体和学术界纷纷撰文以宣传纳西系古乐,使古乐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其三是将纳西古乐作为商业化演出的策划者宣科先生将纳西古乐推上了市场化运作之路。为纳西古乐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其四,也是最关键一点,把纳西古乐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央视频X快手《LIVE“来福”之夜》手晚 策划方案
- 市场营销活动与促销制度
- 医疗消毒灭菌制度
- 岗位职责车辆管理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精美课件
- 【寒假阅读提升】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玉林客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4年黄石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
- 2024年宁夏客运员考试题库答案
- 2024年鄂尔多斯客运资格证题库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评课稿
- 粮油安全储存守则
- GJB质量经济性分析方案报告
- 食用油品泄露处置方案
- 小学校本课程-海上飞行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GB/T 19973.1-2023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确定
- 《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指南》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练习十三 教学课件
- 创新与发明-按图索骥、循章创新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州大学
- 苯-甲苯二元混合液连续精馏的工艺设计和塔设备设计-化工课程设计
- 乳化工艺操作员培训资料完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