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颐和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会“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学习重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学习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课下搜集有关颐和园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北京有一座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那就是——颐和园。老师课前让大家查阅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现在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同学们的资料真是非常详尽。不错,颐和园是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那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只要一进颐和园,你准会着迷、陶醉、惊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那里游览一番吧!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谁有信心读好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廊柱建筑宫殿葱郁远眺掩映朱红雕刻堤岸狮子金碧辉煌神清气爽姿态不一隐隐约约佛香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字词掌握了,那展示一下课文朗读吧。课文共几个自然段?那找6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评价:大家读得都很流畅,相信我们学习完课文后会读得更棒2、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书中有一句话概括出了颐和园的特点)评价:你真会读书,你很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美丽的大公园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过渡:既然颐和园这么美、这么大,我们不能进去以后随便去逛呀?我们来看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游览的?(一)、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PPT出示: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2、谈一谈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并说说你的理由)请同学们先自己找一下,注意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二)、接下来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来?(先到的是长廊,从长廊到了万寿山,最后游览了昆明湖)生:移步换景,结合板书,生回答完,师做出评价: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同学们看,作者边走边看,一路上的景物也在变化,并把它记录下来,这种叙述游览过程的方式就叫做“移步换景”。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你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说一说你的理由。(此处要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真好,你用自己的话说出了你的感受)1、PPT出示长廊图片师:生朗读第二自然段,生读。大家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同学们,我们来到颐和园的第一站长廊。(出示一张长廊的图片)生:哇!师:这就是作者笔下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同学们再看这里,这就是横槛。还有横槛上五彩的画(出示五彩画的局部特写)。师:同学们,结合着图片,说一说长廊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长、美。(记得强调让生说完整话)(板书:长美)师:哪些句子体现了长廊的长?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师:(评:你找得真准确),你们看,作者用了什么办法写出了长廊的长?(生)对,让数字说话,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700多米大约绕操场三、四圈,273间是学校里所有房间的三倍还多,就这样一字排开啊,这么长堪称“世界之最”啊!师:刚刚我们感受到了长廊的长,长廊还给我带来了什么感受?(PPT出示横槛上的图片以及长廊两边栽满花木的图片)生:美师:谁来读?生: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让我们也学着她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师总结: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表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它是世界之最,也组成了颐和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2、过渡:参观长廊真是美不胜收,走完长廊,就到了:万寿山脚下。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读第3自然段。师:嗯!读得非常好!(出示佛香阁排云殿图片)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有名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师:佛香阁和排云殿带给了我们什么感觉?生:金碧辉煌、壮观。板书:壮观师:那就让全体男同学来齐读,要读出这种气势!(出示图配文)(男生齐读,男同学们读的很整齐,声音很响亮)3、同学们,继续往前走吧!我们可要爬山啦!现在,我们终于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又望见了怎样美丽的景色呢?①“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②生从课本中找到:“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去掉文字,只保留图片,只让孩子们进行感受)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生:昆明湖的静和绿。〔板书:静、绿〕师:请把你的感受带进句子中读出来吧!PPT出示:图片③“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师:我如果把这里的“滑”换成“划”行吗?师:我知道大家都很爱动脑筋,请大家结合上下文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讨论一下能不能换,为什么?师总结:游船、画舫是专为人们用来观赏湖面上的景物的,因为湖面、万寿山的景色太美了,所以游船画舫行驶的很慢,给人感觉不是在水面上行驶,倒像是在冰上慢慢滑动似的。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湖水的静。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现在应该理解这里为什么用“滑”而不用“划”了吗?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昆明湖的美,感受一下那种安逸、舒适的感觉。是啊,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绿,同学们你们是否也被这平如镜、绿如玉的湖面陶醉了呢?请我们的女同学舒缓地、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师:听了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已经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之中了。4、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思考:昆明湖的哪些景物最吸引你?预设:(1)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有长长的堤岸,有数不清的垂柳,这使你联想到什么诗句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3)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同作者一同先游览了颐和园的长廊,体会到了长廊的美、长;游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欣赏了佛香阁、排云殿的雄伟壮丽、登上万寿山,看到了一碧万顷的昆明湖;移步下山,更亲近了昆明湖的美丽景色,其实颐和园还有很多美景呢?像: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等等。因此,作者不禁感慨到——(课件展示最后一段)四、拓展练习颐和园的美景我们已经欣赏完了,让我们打开语文主题丛书的29页,走进另一处风景名胜——苏州园林,默读文章并思考:苏州园林美在哪里?谈谈你的感受。五、课后作业1.我积累:在摘抄本上摘抄文章的精彩段落。2.我分享:回家把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介绍给父母。18颐和园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是他们并没有具备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没有去过颐和园的学生居多,所以应该多读课文,课前收集资料,教师应抓住课文的特点来通过默读、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和作者产生共鸣。因此结合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会“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18颐和园效果分析评析人:四年级备课组《颐和园》课前王老师根据课程标准、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及学生实际,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会“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学习重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学习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听了王老师上的这节课,我觉得她的这节课有几个亮点。1、注重指导学法,在设计本节课时,王老师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自我学习”、“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在读中去感悟,在读、看、思、议中体会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了都会得到发展。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以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2、采用以读促读法,在教学中,实行多项互动,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用声音读出美、用心灵感受美;采用体验教学法,让学生走进文本,做颐和园中的一名小导游,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进行解说、介绍,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能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课文灵魂深处的东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深刻的含义,悟出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注重走进文本,与语言对象产生情感共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就必须走进文本,与语言对象,与作者产生共鸣,于美处向往,悲处伤心,露于色,传于声,才能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感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体味言语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王老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由文动色,以声传情。课后孩子们那肃穆的神情,埋怨的语气以及那一句句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对我最好的回报。这堂课节奏明快,内容充实,但王老师在教学语言的使用和评价上,还没能用更针对性的语言去调动起学生学习更加浓厚的积极性,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18颐和园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教材中配有3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会“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颐和园》评测练习一:好词欣赏廊柱建筑宫殿葱郁远眺掩映朱红雕刻堤岸狮子金碧辉煌神清气爽姿态不一隐隐约约佛香阁二:说话训练游览顺序:这些狮子姿态不一,它们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还有的_______。三:课后拓展1.我积累:在摘抄本上摘抄文章的精彩段落。2.我分享:回家把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介绍给父母听。18颐和园课后反思:《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楚,特别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孩子们学习,也是我要达到的一个教学目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谈一谈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并说说你的理由。孩子们按照读、看、写感受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同时又利用课件等相关资料,增加视觉的感知和资料的补充,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并自由读自己认为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根据学生所说,我出示了描写“长廊”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来感受长廊的特点,接着就反复朗读,希望学生能记住这样的描写方法。在教授“万寿山”、“昆明湖”时,也是让学生通过图片来感受并品读有关的语句,如: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红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研究
- 2025年c语言实习心得体会模版(4篇)
- 2025版房地产尾款支付及产权过户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车辆抵押维修保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贸促会棉花期货交易专区棉花现货买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培训合同3篇
- 主体架构工程分包合同(2024年度)一
- 专属分店管理承包协议模板版A版
- 二零二五年度多人合伙经营酒吧合作协议范本3篇
- 《健康体检知识》课件
- 生产计划主管述职报告
- 名表买卖合同协议书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中西方校服文化差异研究
- 《子宫肉瘤》课件
- 《准妈妈衣食住行》课件
- 给男友的道歉信10000字(十二篇)
- 客人在酒店受伤免责承诺书范本
- 练字本方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