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十四课 以“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十四课 以“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十四课 以“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十四课 以“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十四课 以“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执教人执教单位明末1613年章潢《图书编》方华夏蕃属蛮夷大海“天下”华夏藩属藩属蛮夷蛮夷藩属藩属蛮夷蛮夷—华尊夷卑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1840—1894)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先进中国人视界的嬗变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一篇章

看世界:注目世界、探索新知

——坚船利炮里的惊醒材料一“惟我大皇帝抚绥(安定)中外……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好玩,可有可无……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林则徐《谕英国国王书》1840年1月材料二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林则徐《致姚春木、王东寿书》1842年

问题:对比材料一、二,指出林则徐对西方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看世界课堂探究一轻视正视地球正面图《海国图志》卷三

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卷八五~九六“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随堂练习1、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资政新篇》B第二篇章用西学:兼采西学、自强求富——内忧外患中的警醒

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1864年材料四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0-1861年问题:材料体现了洋务派的什么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分析此主张的含义及实质是什么?学器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在维护中国传统的制度与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课堂探究二随堂练习2、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符合当时的国情B可以挽救民族危亡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D具有明显落后性A第三篇章变制度:变革祖制、救国图强

——瓜分危机下的觉醒王韬郑观应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早期维新思想器物制度——

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扞格,难臻富强。——郑观应《盛世危言论》图一签订《马关条约》图三早期维新派图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郑观应(二)维新思潮(甲午战后)谭嗣同(1865—1898)仿制度托古改制民权、教育勇士、批判译介、进化论(2)结合教材,归纳康、梁、谭、严各自主张,并概括各自特征。材料五:民智开而士气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维新思想激发了人们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的爱国观念……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中国有了启蒙宣传家,那就是梁启超他们。材料六: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七:《戊戌政变记》: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等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产生了极大反响,但真正接受的人甚少,不少维新派人物也难以接受,他的弟子梁启超也偶流疑虑,帝党领袖翁同龢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维新思潮的认识。仿制度课堂探究三课堂探究三:维新思潮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积极:①爱国性: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②进步性:顺应历史发展,开启政治近代化。③思想启蒙: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民族觉醒。④文化教育:改教育,倡西学……促进近代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⑤社会习俗:不缠足、读报等⑥精神财富:维新志士学习西方勇于革新的精神。局限: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保守性②思想缺乏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③思想解放程度有限,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随堂练习3、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B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学习西方与探索救亡道路相结合?课堂小结面对一次次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脚步。为实现强国复兴之梦,从器物到制度,从了解到实践,一次次的前行,一次次的探索,伴随着痛苦与彷徨,挥洒着热血与激情。变得是探索的道路,不变的是坚定的内心。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唐捐:白白浪费)。——胡适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谢谢大家伟大复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他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此评论适用于()

A、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B、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洋务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D、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巩固练习2、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C3、“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B4、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

ATHANKS

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的把握今天和未来!谢谢指导!思想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背景代表及活动思想主张特点评价积极局限一、“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前后)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对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中国与世界联系扩大林:《四洲志》;魏:《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技术以抵御外国侵略思想启迪——社会思潮仅学习技术;未付诸实践思想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特点“体用之争”评价积极局限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s—90s)内忧外患—自强、求富,维护统治。冯桂芬,第一个表达“中体西用”指导思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点: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焦点: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根本: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实践: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