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集团化办学促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以集团化办学促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以集团化办学促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以集团化办学促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集团化办学促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获奖科研报告青海省西宁市所辖大通、湟中、湟源三县均属国家级贫困县,一直以来,由于三县乡村师资力量薄弱、德育资源匮乏、校园文化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使大量乡村学生涌入西宁市区或县城就读。这导致了“乡村空、城镇挤”的问题,给市区学校消除大班额和乡村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对此,西宁市举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之力,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引领、辐射、帮扶作用,实施城乡行政跨界管理,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将区域内27所城區优质中小学和15所乡村中心校结对形成12个教育集团,启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跨界城乡的集团化办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学校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师生的精神面貌、乡村校园文化建设也都得到明显改观,学生和家长对集团化办学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教育集团管理互融

按照“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资源共享、文化共育、党建共抓、质量共评”的“四互四共”集团化办学理念,探索建立在总校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的理事会制度和集团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所有的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均由市教育工委任命,实行教育集团总校校长负责制,由市属中学、区属小学、县属乡村中心校校长组成理事,共同研究管理集团办学工作,形成跨区域、跨层级的教育集团领导班子。制定并完善《西宁市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及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督导评估等“1+9”制度体系。

研究建立“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共享、事务共商、人才共育、文化共兴”的“双联四共”党建联盟机制。以抓管理、提质量、促均衡为突破口,健全三十余项乡村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集团内部的管理结构。围绕乡村学校发展需求,选派年富力强、管理及教学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城区中小学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组成的管理团队到乡村学校任职,对乡村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学教研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与管理,使“一个集团、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趋于成熟。

二、以师资队伍互相帮带促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各教育集团按照“学科对应、余缺互补”的原则,实施教育集团城区学校“团队式”管理帮扶,通过“结对子、手拉手”城乡教师帮带指导工程、新聘乡村教师“先跟岗后任教”年训计划及城区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定期走教、定点支教、订单送教、定量讲学等措施,对三县乡村教师进行全师、全科、全覆盖培训。这使乡村学校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研氛围更加浓厚,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为乡村学校培养了一支可持续进行教学帮带的骨干队伍,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造血”功能。

两年来,通过培养和帮带,三县乡村共1400名教师的工作热情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他们改变了“守摊子”的从教状态,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育能力,增强了教育责任感,也使乡村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更加坚定。由此,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乡村学生流失现象得到了缓解。可见,集团化办学不仅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科教研水平,而且促进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以教育平台共建融合促乡村学校资源共享

针对城乡教师交流的时间和路途不便的问题,西宁市积极筹措资金,建成了82个城乡远程录播教室,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电子备课室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共同搭建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学习平台,使名师同步课堂、名师教育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优质教育资源在集团校实现了全覆盖,为乡村教师日常备课与自主研修开辟了新的路径,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立学科研究互动信息群,及时解决城乡教师的专业困惑和问题。积极开展微课、手机APP和二维码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将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点进行分解讲授,形成若干个教学小视频,汇集成微课教学资源包,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乡村教师有效课堂的落实提供了借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集团化办学既让乡村教师看到了城区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灵活的教学手段,又看到了差距,更看到了希望。乡村教师借集团化办学的东风实现提质发展,将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四、以价值观共育引领促城乡学生互动成长

针对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定位不准、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校园文化品位不高等情况,各教育集团立足乡村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特点,积极推进乡村校园文化共建共育,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学生德育养成等文化元素,形成了“小高陵精神”“最美斜沟娃”“学有良教、教有良师”等乡村学校主题文化,促进了“一校一品”特色文化建设。

立足“德育共育”,将城区学校缅怀先烈、重温誓词、红色书籍共读活动、戏剧舞台进乡村活动、爱经典诗词、诵千古美文活动等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文化教育活动与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同安排、同部署、同组织,把城区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引入乡村学校,以规范有效的校园德育活动引领城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鲜明的家国情怀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城乡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城乡“德育共育”互动体验活动,不仅增进了城乡学生的情感融合,也使乡村学生感受到了城乡发展的不同,并对自己的成长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最终使教育集团“携手并进、快乐成长”的德育共育格局逐步形成。

如今,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不断彰显,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也逐渐步入高品质、特色化的发展轨道,乡村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集团化办学不仅拓宽了乡村教师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促进了乡村学生的成长,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打破校际、城乡、区县、优劣、管理、行政等多重界限而形成的“西宁模式”集团化办学,优化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