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清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1.gif)
![Get清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2.gif)
![Get清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3.gif)
![Get清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4.gif)
![Get清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6a45ef390b6ff668b7555b947a76e71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word有答案)2021-2021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B.图②是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图③是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参加锌粒.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响都是氧化反响,那么氧化反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那么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8.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晶体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A.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响放出气体,那么与稀硫酸反响放出气体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定是化合物.在学习酸和碱的知识时,同学们用传感器测定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响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C.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减小.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B.CO2能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试液一定是碱溶液D.酸性溶液的pH<7,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常温下,往251^10%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如下图关系图,图中,x坐标是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那么y坐标是〔〕A.混合溶液的PHB.混合溶液的温度C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8.以下有关图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水稀释浓盐酸B.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氯气的质SC.: 时间二W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稀硫酸中D.电解水9.如表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下图变化趋势的是〔〕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
量纵坐标表示的
量①②③盐酸加水稀释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参加水的体积时间溶液的PH
红磷质量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
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④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参加盐 盐酸质量剩余固体质量酸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稀释10%的NaOH和10%的H2SO4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5的质量∙g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11.以下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溶液iA二加水的质量;A.向pH=10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气体]闸C."稀盐酸的质量三向生锈的铁钉中参加稀盐酸至过量D.将等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和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响12.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表达关系的是〔〕用一定量的木炭复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C.:三一U三9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参加NaOH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13.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参加铁粉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液氯钠质臻酸
洛中化的1数口稀盐酸的质量g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14.以下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A. 的质量工恒温向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参加水无催化剂生成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C.:反应时间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分解D.等质量、等颗粒大小的金属中参加稀盐酸.以下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响且反响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烧碱C.氯化钠和硝酸钾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以下反响,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响的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C.铁锈和稀硫酸D.镁和稀硫酸.在通常情况下,将以下各组中的物质混合,有明显现象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B.氮气、氢气C.硝酸钡溶液、稀硫酸D.银、硝酸锌溶液.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与氧气
发生的反响都是氧化反响,那么氧化反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
素组成的物质,那么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
反响一定有盐生成,那么有盐生成的反响一定是复分解反响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镧〔La〕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l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以下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响制取LaCl3的是〔〕A.LalOH〕3和HCl B.La2O3和HClC.La和HClD.NaCl和LalOH〕3.以下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响中生成的是〔〕A.Mg〔OH〕2,NaClB.NaOH,H2SO4 C.H2,O2D.ZnSO4,H2二.填空题〔共10小题〕.如图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PH变化图,〔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如图表示将参加中.〔3〕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响.〔4〕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色..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3〕某同学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4〕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进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填化学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时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从PH的变化图线来看,该操作是把逐滴参加到中;〔2〕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响的点是〔填m、n或p〕〔3〕P点时的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滴入石蕊后溶液呈现色。.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响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请答复以下问题:〔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所发生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曲线上b点所含的离子是〔用符号表示)〔4〕以下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中和反响原理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用生石灰作枯燥剂..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温度;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盐酸溶液,不断振荡,当溶液颜色时,停止滴加盐酸,此时恰好完全反响,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测量温度,发现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酸碱反响是反响〔填“放热〃或“吸热〃)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判断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响.请仿照例如,在表格内②③④处填写〔“能〃或“不能〃)并根据复分解反响发生的具体条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判断依据.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例如:①能反应② 反③ 反④ 反应应应判断依据例如:有水生成27.现有六种物质,O2、Fe、Fe2O3、稀H2SO4、NaOH溶液、CuSO4溶液.将它们两两混合,在常温下,一共能发生个反响,写出其中一个反响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8.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以下局部药品进行实验: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响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①和③能进行反响的实质是.〔2〕选择上面4种物质中的两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响能发生,其化学方程式.〔3以下反响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响能发生的是」填字母〕A.锌与稀硫酸反响B.乙醇燃烧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响D.过氧化氢分解..复分解反响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以下局部碱盐的溶解性表20℃,答复以下问题:SO4〔1〕H2SO4在水中能解离出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2〕向稀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该反响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阴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3〕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响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响有个..KNO3、NaCl、HNO3、Ba〔OH〕2四种物质中一般不参与复分解反响的有:,理由是.一.选择题〔共20小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B.图②是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图③是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参加锌粒【解答】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响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A错误;B、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时溶质的质量要减小,故B错误;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由小于7变为等于7、大于7,故C正确;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参加锌粒,溶质的质量要增加,当反响停止时不再增加,故D错误。应选:C。.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响都是氧化反响,那么氧化反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那么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解答】解:A、选项给出的前半句为是氧化反响,而不是叫氧化反响,说明氧化反响不仅限于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响,所以有氧气参加的反响一定是氧化反响,但是不是所有氧化反响都一定右氧气参加。如钠和氯气反响也是氧化反响,但却没有氧气参加。错误;B、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两个特征,纯洁物和一种元素,两者缺一不可。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就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错误;C、中和反响的特征是酸和盐反响生成盐和水,两者缺一不可。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响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响生成盐和水,都不是中和反响。错误;D、碱性溶液能是酚酞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现碱性。正确。应选:D。.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8.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晶体【解答】解: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固体质量会逐渐变小,最后不变,但不会变为零;应选项错误;B、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只是加催化剂的快一些,不加的慢一些;应选项错误;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正确,因为溶液的PH逐渐增大;应选项正确;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晶体,硝酸钾固体不再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应选项错误;应选:C。.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A.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响放出气体,那么与稀硫酸反响放出气体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定是化合物【解答】解:A、中和反响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不一定是中和反响,比方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响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响生成盐和水都不是中和反响;错误。B、与硫酸反响可以得到气体有氢气也可能有二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硫等气体;错误。C、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有纯洁物也有混合物,假设为混合物那么不是单质;如臭氧和氧气混合在一起就不是单质,因为其是混合物;错误。D、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洁物,所以化合物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不同元素,纯洁物。所以不同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应选:D。.在学习酸和碱的知识时,同学们用传感器测定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响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减小【解答】解:A、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响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反响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应选项说法正确。B、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于小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参加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应选项说法正确。C、30s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应选项说法错误。D、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响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减小,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C。.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B.CO2能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试液一定是碱溶液D.酸性溶液的PH<7,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解答】解:人、中和反响是酸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响,故A错;B、CO2能灭火,既利用了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应选项正确;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但溶液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还有盐如碳酸钠溶液,所以错误。D、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降雨时有一局部会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雨水的PH<7,故错误;应选:B。.常温下,往251^10%的稀盐酸中逐滴参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如图所示关系图,图中,χ坐标是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那么y坐标是〔〕A.混合溶液的PHB.混合溶液的温度C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解答】解:A、往稀盐酸中逐滴参加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的PH应逐渐增大,错误;B、中和反响会放出热量,错误;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氯化钠和水,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逐渐增加,错误;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逐渐减少到零,正确。应选:D。.以下有关图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B.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C.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稀硫酸中D.电解水【解答】解:A、加水稀释浓盐酸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A不正确;B、点燃镁带和氧气反响生成固体氧化镁,固体质量增大,B不正确;C、锌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响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增大,当锌或稀硫酸反响没后不再发生反响就不产生氢气,氢气的量不发生改变,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数增加但水全局部解后分子数不会发生改变,D不正确。应选:C。.如表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下图变化趋势的是〔〕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量纵坐标表示的量盐酸加水稀释参加水的体积溶液的PH有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质量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丁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参加盐酸盐酸质量剩余固体质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答】解:①盐酸加水稀释那么溶液的PH逐渐升高,故错误;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当氧气耗尽那么红磷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③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错误;④铜不与盐酸反响,当锌完全反响那么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应选:D。.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稀释10%的NaOH和10%的H2SO4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5的质量∙g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解答】解:A、酸加水稀释PH值升高但不能到7,碱加水稀释PH值降低,但不能降到7,故A错;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镁产生的氢气要比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镁的曲线应该在上边,镁比铁活泼,镁应该先到达最高点,故B错;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响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C错;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是8:1,图示中是2g:0.25g=8:1,故D正确。应选:D。.以下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向pH=10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向生锈的铁钉中参加稀盐酸至过量D.将等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和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响【解答懈:A、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不能等于或小于7,故错误;B、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响的速率,与生成的产物多少无关,故错误;C、向生锈的铁钉中参加稀盐酸至过量,盐酸先与铁锈反响,而后与铁反响产生氢气,铁反响完后氢气不再产生,故正确;D、等质量的铁与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镁比锌活泼,镁比锌反响的快,且最终镁与酸反响生成氢气比锌与酸反响生成氢气多,故错误。应选:C。.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表达关系的是〔〕用一定量的木炭复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混舍溶液中水的质呈/gC:二-三六三9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参加NaOH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解答】解:人、由于木炭复原氧化铜生成金属铜和二氧化碳,因此到达一定温度时随着反响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会越来越少,但不会减少到为零,故错误;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仍然显碱性,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而不能小于或是等于7,故错误;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因此随着反响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反响结束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但一开始稀硫酸中有水,水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D、锌比铁活泼,因此锌与硫酸反响速率快;锌和铁都是二价金属,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因此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最终锌生成的氢气少,故正确。应选:D。13.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液铁素质⅛
洛中元的重A. 铁粉的质量ɪ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参加铁粉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液氯钠质芬W,,
溶中化的重数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解答】解:A、铁和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参加铁粉,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反响结束,故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错误;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响产生氯化钠和水,因此氯化钠的质量会随着反响的进行逐渐增加,但反响结束后再滴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减小,故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其PH变小,但不会等于或小于7,故错误。应选:A。14.以下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A.的质量ʃ恒温向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参加水生成氧气的质量无催化剂有催化剂C:反应时间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分解D.等质量、等颗粒大小的金属中参加稀盐酸【解答】解:A、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只要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所
以参加硝酸钾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不会发生改变,故此选项正确。B、稀释时,不
管加水多少,溶液还是呈碱性,pH值只会无限制的接近7,但是永远不会等于或小于7,故此选项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中参加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响速度,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故此选项错误。D、等质量的镁、铝、铁与盐酸反响生成的氢气质量铝最多,不是镁,故此选项错误。应选:A。.以下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响且反响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烧碱C氯化钠和硝酸钾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解答】解:A、锌是单质,锌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响,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烧碱反响生成了碳酸钠和水,生成物不是两种参加反响的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的生成物,不符合复分解反响的特点,故B错误;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相互交换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那么不发生反响,故C错误;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响的概念和条件,属于复分解反响,故D正确。应选:D。.以下反响,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发生反响的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C.铁锈和稀硫酸D.镁和稀硫酸【解答】解: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响产生大量的气泡,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响能否进行。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响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响能否进行。C、铁锈和稀硫酸反响的现象是溶液变成黄色,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响能否进行。D、镁和稀硫酸反响产生大量的气泡,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响能否进行。应选:B。17.在通常情况下,将以下各组中的物质混合,有明显现象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B.氮气、氢气C硝酸钡溶液、稀硫酸D.银、硝酸锌溶液【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响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故A错误;B、氮气和氧气混合不反响,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C、硝酸钡和硫酸混合能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明显,故C正确;D、银排在锌的后面,与硝酸锌不反响,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应选:C。.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响都是氧化反响,那么氧化反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那么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响一定有盐生成,那么有盐生成的反响一定是复分解反响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解答】解:人、氧化反响是物质与氧的反响,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不是指氧气的单质,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响一定是氧化反响,但氧化反响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错误;B、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所以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定是单质,而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错误;C、有盐生成的反响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响,例如,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响有盐生成,属于置换反响,故错误;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也不带电,故正确。应选:D。.镧〔La〕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l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以下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响制取LaCl3的是〔〕A.La〔OH〕3和HClB.La2O3和HClCLa和HClD.NaCl和La〔OH〕3【解答】解:A、La〔OH〕3和HCl能直接反响生成LaCl3和水,故A正确;B、La2O3和HCl能直接反响生成LaCl3和水,故B正确;C、La和HCl能直接反响生成LaCl3和氢气,故C正确;D、La〔OH〕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与氯化钠反响,故D错误。应选:D。20.以下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响中生成的是〔〕A.Mg〔OH〕2,NaClB.NaOH,H2SO4C.H2,O2D.ZnSO4,H2【解答】解:A、Mg〔OH〕2和NaCl可由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响制得;B、氢氧化钠和硫酸能发生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两者不能共存,且找不到任何反响能同时制得它们;C、H2与O2可由水通电分解制得;DʌZnSO4和H2可由硫酸和锌反响制得。应选:B。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如图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PH变化图,〔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O〔2〕如图表示将盐酸参加氢氧化钠中.〔3〕b—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响.〔4〕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解答】解:〔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生成氯化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2〕当横坐标为0时,溶液为碱性,说明参加的是酸,是酸参加到碱中去,所以为盐酸参加氢氧化钠中.〔3〕b点pH=7,表示恰好完全反响.〔4〕C点是酸性的,也就是盐酸过量,此时参加石蕊,溶液呈红色,此时的溶质为.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4〕某同学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
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进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Ca〔OH〕2剩填化学式)【〔2〕因为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吸附室内的有毒气体,故填:吸附.热量故填:放出.Cl〔4〕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应选择廉价的氢氧化钙改进此土壤的酸性,氢氧.故答(1〕HCl+NNaOHaC化钙化学式是Ca〔OH〕2,故填:Ca〔OH〕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时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从PH的变化图线来看,该操作是把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参加到稀盐酸中;〔2〕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响的点是^〔填m、n或p)〔3〕P点时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NaOH〔写化学式〕滴入石蕊后溶液呈现蓝色。【解答〔2〕两种溶液恰好完全的变化时溶势液的以!看出于PH值此两种溶液逐渐增大到响再大于自,可以得出原溶液是酸性的,因此该操作是把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参加到稀盐〔中。P点表示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因此P点时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入石蕊后溶液呈现蓝色。故填:〔1〕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2〕n;〔3〕NaCl、NaOH;蓝。.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响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请答复以下问题:〔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所发生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O .〔3〕曲线上b点所含的离子是Na+、Cl-、OH-〔用符号表示)〔4〕以下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中和反响原理的是C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用生石灰作枯燥剂.【解答】解:1〕由随着溶液的参加,至过量,溶液PH大于7,所以参加的为碱〔或者根据起点处PH小于7,可知先倒入的为酸)所以可知是碱参加到酸中去.〔2〕反响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氯化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b点是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钠,对应的离子为:Na+、Cl-、OH-.〔4〕中和反响是酸和碱反响生成盐和水,判断是否利用中和反响就是看反响物是否是酸和碱: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是难溶性碱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响,为中和反响;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C.用生石灰作枯燥剂,是氧化钙和水的反响,不是中和反响.应选C.答案为:〔1〕氢氧化钠.〔2〕NaOH+HCl=NaCl+H2O.〔3〕Na+、Cl-、OH-.〔4〕C..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温度;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盐酸溶液,不断振荡,当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此时恰好完全反响,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测量温度发现温度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酸碱反响是放热反响〔填“放热〃或“吸热〃1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 .【解答】解:用胶头滴管逐滴参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参加稀盐酸.此时恰好完全反响,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测量温度,发现温度升高,说明中和反响放出热量,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答案为:由红色变为无色;氯化钠;升高;放热;NaOH+HCl=NaCl+H2O..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判断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响.请仿照例如,在表格内②③④处填写〔“能〃或“不能〃〕并根据复分解反响发生的具体条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判断依据.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例如:①能反应②不能一反响③能反响④能反应判断依据例如:有水生成【解答】解:②稀盐酸和氯化钠混合后,既无沉淀、也无水、也无气体产生,不能
发生复分解反响;③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响的条件有水和气体生成;④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响生成氯化银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响的条件有沉淀生成;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不能能能判断依据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有气体和水生成有沉淀生成.现有六种物质,O2、Fe、Fe2O3、稀H2SO4、NaOH溶液、CuSO4溶液.将它们两两混合,在常温下,一共能发生6—个反响,写出其中一个反响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Fe+CuSO=FeSO+Cu .【解答】解:利用各种反响的发生要求可知,氧气和铁可以反响,铁和稀硫酸可以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可以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氧化铁可以和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铜反响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一共6个反响;其中铁和硫酸铜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由于参加反响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铜的质量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填:6;Fe+CuSO4=FeSO4+Cu..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以下局部药品进行实验: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响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无色酚酞溶液,①和③能进行反响的实质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和稀盐酸中的H+结合生成HO〔或OH-+H+=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仪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出租屋租金合同范本
- 人员安全协议合同范例
- 大学生临时补助申请书
- 印刷合股合同范本
- 农村土房售卖合同范本
- 包装印刷协议合同范例
- 公司房产抵押合同范本
- 产地蔬果采购合同范本
- 养殖用地出租合同范本
- 《语用学之指示语》课件
- 《对折剪纸》课件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 培训学校 组织架构及部门岗位职责
- 调车作业-调车概述(铁路行车组织)
- 【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预防护理措施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 2023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 酒店员工招聘与面试技巧培训课件
- 技术服务合同-英文版模板
-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技术标准要点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练习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