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外台秘要》序全解课件_第1页
中医古籍《外台秘要》序全解课件_第2页
中医古籍《外台秘要》序全解课件_第3页
中医古籍《外台秘要》序全解课件_第4页
中医古籍《外台秘要》序全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台秘要》序王焘作者介绍王焘,唐代陕西省郿(méi)县人,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王珪为官清廉善谏,与魏征齐名,曾是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的老师。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王薛马韦》“时珪与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同辅政……子敬直,尚南平公主……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卒,年六十九。帝素服哭别次,诏魏王率百官临哭……敬直封南城县男,后坐交皇太子承乾,徙岭外。珪孙焘、旭。评价《新唐书·王焘传》“焘性至孝,为徐州司马。母有疾弥年,不废带,视絮汤剂,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作书,号“外台秘要”,讨绎精明,世宝焉。历给事中,邺郡太守,治闻于时。”

王焘本为儒者,爱好医学,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曾在台阁供职二十余年,深入研究辑录了弘文馆中的图书典籍,编撰了《外台秘要》40卷。《外台秘要》四十卷,将各类疾病分为1104门先引《诸病源候论》等书,阐明病因病机,再列历代方书的适宜方剂,是继《千金方》后,又一集历代经验方的巨著。保存了此前《小品方》、《深师方》等很多古书的资料。《外台秘要》选自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崇祯十三年(1604年)新安程衍道重刊本《外台秘要》。序文首先赞扬古代医家创立和发展医学事业的功绩;接着简介自己“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的经历,说明编撰《外台秘要》的原因和经过;随之用主客问难的形式,驳斥轻视医药而信奉天命的观点;最后强调“精究病源,深探方论”的作用,并说明编写本书的取舍原则和目的。选文第一段【按语】本段赞颂古代医家对医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指出古代医籍深奥难懂,且年代久远,残缺不全,给后学者带来不便。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以救性命之昬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宁,广矣哉!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於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治:治理立:确立正:考证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置医学,颁良方,亦所以极元气之和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於此乎?故三代常道,百王不易,又所从来者远矣。率由:遵循。动:常常。厥中:其中。极元气之和:使人的元气和谐达到最佳境界。极,使动用法。加:超过。三代:夏、商、周三代。

自雷、岐、仓、缓之作,彭、扁、华、张之起,迨兹厥后,仁贤间出,岁且数千,方逾万卷,专车之不受,广厦之不容。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所略者或深。讨简则功倍力烦,取舍则论甘忌苦。永言笔削,未暇尸之。翻译作:出现间:相继方:方书变沴:变乱。沴:水流不畅。引申为阻水的高地。灾害昬扎昬,“昏”的异体。出生后未起名而死扎,遭疫病而死夭折近义词:横夭,夭横,夭枉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使其领土上的人民健康安宁。俾:使厥:其土宇:领土。借代,指领土上的人民用:由此;因此。《伤寒论序》厥身已毙,神明消灭洎周之王:洎,形声。本义:往锅里添水。等到。王(wàng):成就王业。冢卿;冢宰。周代官职,为六卿之首。《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医事亦在其管辖中。故《与薛寿鱼书》有“周公使冢宰领之”之语格:探究“掌其政令“五句:语见《周礼·天官·冢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王冰注:“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自雷、岐、仓、缓之作,彭、扁、华、张之起雷公、岐伯、仓公、医缓巫彭、扁鹊、华佗、张仲景迨兹厥后:从此以后。且:将近受:容纳。与下文“容”对举。年且百岁,而貌有壮荣《华佗传》载祀:指年代。表示年代的词:岁、年、载、祀、稔、春秋。《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讨简:探求简册。论甘忌苦:偏义复词,义偏在“忌苦”。笔削:古代书写竹简、木简时,遇有讹错,则以刀削去然后用笔改正之。后世因以称修改文字为笔削。此谓整理修订古医籍。人由邪正非恶之间,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尸:《说文解字》“陈也”按段玉裁注“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陈之,而祭者因主之,二义实相因而生也。”《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由于尸是祭祀的主体,故引申为主。因此“尸”应训“主”。屍

翻译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时,品尝各种草药,确立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用来考定阴阳的变乱(的特点),用来救治生命的夭折,使其领土上的人民因此能健康安宁,功德广大呀!等到周王室成就王业,也设有冢宰,研究医学理论,掌管医学政令,征集药物来供给医治。到年终考核医疗情况而制定医生的俸禄,十个病人都能治愈的是上等,有四个误治的是下等。我们国家遵循这一准则,常常从中取法,设置医学机构,颁布济世良方,用来使人的元气和谐达到最佳境界。圣人的功德,又有什么能超过于此呢?所以夏商周三代的常规法纪,历代帝王不曾改变,这又是从古以来很久远的事了。自从雷公、岐伯、仓公、医缓出现,巫彭、扁鹊、华佗、张仲景兴起,从此以后,名医相继出现,将近数千年来,方书超过一万卷,专车装载不下,大屋容纳不了。虽然这样,但是年代久远,书籍残缺不全,论述详细的内容虽然很多,论述简略的内容有的却很深奥。探求简册就要花费成倍工夫烦重的劳力,取舍简册就要忌惮辛苦,总是说要修订,可是没有时间主持此事。第二段【按语】本段简介“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的经历,说明编撰《外台秘要》的原因、经过及其内容。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馀载,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繇是覩奥升堂,皆探其秘要。以婚姻之故,贬守房陵,量移大宁郡,提携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婴痫,十有六七。长:长大有道:指政治清明。以:因为量移:唐宋时被贬远方的官吏,遇赦酌情移近安置,称为量移。大宁郡:郡名,今属山西。提携:牵扶;携带死生契阔,不可问天,赖有经方,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难称述,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皆研其总领,覈其指归。近代释僧深、崔尚书、孙处士、张文仲、孟同州、许仁则、吴异等数十家,皆有编禄,并行於代美则美矣,而未尽善。问:责问总领:主旨覈he:考核何则?各擅风流,递相矛盾。或篇目重杂,或商较繁芜。今并味精英,钤其要抄,俾夜作昼,经之营之。捐众贤之砂砾,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岁。上自炎吴,迄於圣唐,括囊遗阙,稽考隐秘,不愧尽心焉。幻灯片40擅:任意;随便。风流:有才而不拘礼法的气派。递:互相商较:研究比较。并味:汇总研究。经之营之:筹划营造蹑:登;迈人。形声。从足,聂声。本义:踩踏,有意识地踩踏亨衢:四通八达的大道。此喻官运亨通。便繁:多次。此指多次供职。用作动词。台阁:通常指尚书省。此当指尚书、门下两省。门下省(东掖)中书省(西掖)宫廷尚书省(南宫)唐代行政机构设置-三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弘文馆七登南宫

两拜东掖久知弘文馆堂室奥覩奥升堂:即升堂覩奥。此喻深入查考医书的奥理。繇:通“由”。覩:“睹”的异体字。入门先升堂,升堂而后人室,室的西南角为奥。贬守房陵:守,太守,也称刺史,此用作动词。被贬任房陵太守。据《新唐书》,王焘之父王敬直,因尚南平公主而“拜附马都尉,因与太子承乾交结,徙于岭外。”王焘外迁,疑与此有关。《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岭南,更嫁刘玄意。既僻且陋:谓既偏远又落后。既……且……,固定结构。可译作“既……又……”。徂cú

[1]往:自西徂东。

[2]过去,逝:岁月其徂。

[3]开始:六月徂署。

[4]古同“殂”,死亡。诸医之笑且排者《丹溪翁传》契阔:本文指离合聚散。离合。马瑞辰《通释》:“契当读如契合之契,阔当读如疏阔之阔。……契阔与死生相对成文,犹云合离聚散耳”。《诗经·邶(bèi)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刊削:修订古书籍。刊,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广雅》“刊,削也。”庶几:①希望;但愿。②或许可以一隅:谓举一反三。此喻能由此而识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伤寒论序》庶可以见病知源。——或许释僧深:即深师。善医。《僧深药方》崔尚书:崔知悌。《纂要方》、《骨蒸病灸方》孙处土:孙思邈。《千金要方》等。张文仲:武后时御医。《随身备急方》等。孟同州:孟诜。《食疗本草》。许仁则:《子母秘录》。吴升:唐医家。《新修钟乳论》文中所列编纂医家钤qián

[1]印章:~记(旧时印的一种)。[2]盖印章:~印。~章。[3]锁:~键(a.锁钥,关键;b.喻机谋)。[4]兵书,谋略:~决(泛指兵书或谋略)。~谋(计谋)。韬~(中国古代兵法书《六韬》及《玉钤篇》的合称,亦指用兵谋略)。印章握持捐众贤之沙砾,掇群才之翠羽。

细碎的石子,比喻无用之物。翠色的鸟羽,比喻精华之品。

捐、掇:《说文》“捐,弃也”,“掇,拾取也”出入再三:谓反复筛选。伏念旬岁:谓思考很长时间。伏,表敬副词。旬岁,满一年,此指时间很长。旬,满,遍。炎昊:炎帝和太昊。即神农氏和伏羲氏。阙:通“缺”我自幼多病,长大后爱好医术,逢遇政治清明的盛世,于是迈人仕途官运亨通。七次在尚书省供职,两次授官门下省,多次供职台阁达二十多年,长期主持弘文馆的图籍方书等。由此登堂人室,都能查考医学秘籍,因婚姻的缘故,被贬任房陵太守,又遇大赦迁往大宁郡。携带家人沿江而上,触冒蒸人的暑气,从南到北,既偏僻又边远,因感染瘴气,蒙受疾病,有十分之六七。死生离合的惨状,不能责问上天,依赖经方,才有得以生存的人。医方的神妙功用,实在难以详细述说,于是我发愤修订整理,希望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共整理古方五六十家,新编写的将近数千卷,都要研究上述方书的主旨,考核其中的意向。近代释僧深、崔尚书、孙处士、张文仲、孟同州、许仁则、吴昇等十多位医家,都有著述,同时流传于世,好是好,却不够完善。为什么呢?他们各自在论著中随意展示自己的风格,彼此互相矛盾。有的篇目重复混乱,有的研究比较繁杂,如今把它们汇总起来探究其中的精华,把握其中的奥妙,夜以继日,对各家文献进行分析整理。除去各家著作中的糟粕,选取其中的精华,对各种资料全都进行反复筛选,思考一年之久。上自神农氏和伏羲氏,下到我圣唐王朝,包罗各种遗漏缺失的内容,考查其中的隐微和奥秘,不愧是尽了心力。第三段【按语】本段用主客问难的形式,驳斥轻视医药而信奉天命的观点,强调医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客有见余此方曰:“嘻,博哉!学乃至於此邪!”余答之曰:“吾所好者,寿也,岂进於学哉!至於遁天倍情,悬解先觉,吾常闻之矣。投药治疾,庶几有瘳乎!”又谓余曰:“禀生受形,咸有定分,药石其如命何?”吾甚非之。“岂进”句:或许比学问更进一步吧。岂,表揣度语气的副词。悬解:意谓超越生死之忧虑,使外物束缚之苦得到自然的解脱。语出《庄子·养生主》等。常:通“尝”。曾经。定分:固定的气数请论其目:“夫喜怒不节,饥饱失常,嗜欲攻中,寒温伤外,如此之患,岂由天乎?夫为人臣,为人子,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何谈之容易哉?则圣人不合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客曰:“唯唯。”幻灯片51目:细节遁天倍情:违背天性与真情。遁、倍均违反。

遁:《说文》遁,迁也;《广雅》遁,避也倍:《说文》倍,反也

反违反,违背。《庄子·养生主》:“是遁天背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所受”指禀受的本性。其如命何:意为难道能对命运怎么样?其,语气副词,表反诘。吾甚非之:我认为这种说法很不对。非,意动义。之,指代“禀生受形”三句。自家刑国:从治家到治国。刑,治理。

“自家刑国”二句谓从治家到治国,由近及远,由内及外,都循之以礼。则圣人不合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喻指对先贤留下的医学著作进行整理编辑。则:如果。合:应该。金滕:金属缄封的匣子。曷为:即为何。玉版:刊刻重要文字的白石板。条玉版:将周公祝文分条刻于玉版之上,使其流传。

《尚书·金滕》记载武王患重病,周公作册书向先王祈祷,愿以身代死;史官把册书放于金滕匮中。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摄政。因管叔、蔡叔流言,周公避居东都。后来成王开匮得知其祝文,乃明公之忠勤,遂出郊亲迎周公。滕,封缄。斯言之玷:玷,本指玉的斑点。此指缺点、过失。此处“斯言”,指上文“禀生受形,咸有定分”之类的看法。语本《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有人看到我的这些医方,说:“呀,广博呀!学问竟然达到这种程度啊!”我回答他说:“我所爱好的是健康长寿,或许比学问更进一步呢!至于违反天理背弃真情,超越生死的忧虑,使外物束缚之苦得到自然解脱的先觉者,我曾经听说过。吃药治病,或许可以恢复健康吧!”又对我说:“人禀受自然生命之气而成形体,全有一定的气数,药物对于命运将能怎么样呢?”我认为这种说法很不正确。请允许我论述其细节:“喜怒不节,饮食失常,嗜好欲望攻其内,寒凉温热伤其表,这样的病患,难道是由于天造成的吗?身为人臣,为人子,从治家到治国,由近及远。怎么说起来那么容易呢?如果周成王不应该打开金属缄封的匣子,那么周公为什么在玉版上分条刻写祝文?你讲出这样错误的话,我私下为您感到羞愧。”客说:“是是。”

第四段【按语】本段强调“精究病源,深探方论”的作用,并说明编写本书的取舍原则和目的。呜呼!齐梁之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曾闵之行,宜其用心。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论,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適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主上尊贤重道,养寿祈年,故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贵而遵之。適:通“啻”。只是多:增加主上:指唐玄宗入:入朝为:称为行:孝行故鸿宝金匮、青囊绿帙,往往而有,则知日月所照者远,圣人所感者深。至於啬神养和、休老补病者,可得闻见也。余敢采而录之,则古所未有,今并缮缉,而能事毕矣。若乃分天地至数,别阴阳至候,气有馀则和其经渠以安之,志不足则补其复溜以养之,溶溶液液,调上调下,吾闻其语矣,未遇其人也。不诬方将,请俟来哲。往往:常常远:辽远感:感化“圣人”句:指皇上的“尊贤重道”,对人们的感化作用是深远的。若乃:至于。天地至数:天地大数,指自然界普遍规律。和:调和。经渠:手太阴肺经穴位名。其方凡四十卷,名曰《外台秘要方》。非敢传之都邑,且欲施於后贤。如或询谋,亦所不隐。是岁天宝十一载,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幻灯片66啮指痛心“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唐《初学记》卷十七:“闵损与曾参,门徒中最有孝称,今言孝,莫不本之曾、闵”芦衣顺母

一:一于医致力焉:敷扬三家之言,而一断于经:而不能一愈之也专一完全完全养寿祈年:颐养寿命,祈求长寿。贵而遵之:贵,形容词作动词,尊重。钦风请益:以钦敬之情向众先生请救。请益,泛指向别人请教。类书籍。鸿宝,也作“洪宝”,道家书籍,此指养生书。鸿宝金匮、青囊绿帙:借代。指养生、卜筮、医术类书籍。鸿宝,也作“洪宝”,道家书籍,此指养生书。金匮,以金属制成的藏书匮,用以藏珍贵图书。青囊,本为卜筮人盛书之囊,此指卜筮和医术之书。绿帙,绿色的书套,用以藏珍贵图书。啬神养和:谓爱惜精神,颐养天和,即保养身心。啬,

本义:收获谷物。种曰稼,敛曰啬

爱惜休老补病:使老人休养安适,使病人得到救治。休、补,均为使动用法。阴阳至候:指病症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志不足:谓肾气不足。因肾藏志,故云。复溜:足少阴肾经穴位名。

(1)说话虚妄不实。

诬(2)欺骗。

(3)诬蔑;毁谤。

(4)滥施刑罚。

(5)抹杀。“溶溶”二句:根据病人体内阴阳虚实变化不定的情况,采用适当的针法进行调理。溶溶,本指水流动不定的样子,此指病邪人身变化不定。液液,义同“溶溶”。指后世的高明人。按从“若乃”至“来哲”十句,表明作者王焘对针刺疗法持保留态度。所谓“吾闻其语矣,未遇其人也”,意思是,我听说过上述用针刺治病的说法,却设有见过用针刺方法治愈病人的高明医生。至于“不诬方将,请俟来哲”,显然是说,不能欺骗正要学医的人,将等待后世高明的医家去研究评价。所以在《外台秘要》中,他只取灸法而摈弃针法。这是王焘的思想局限。“来哲”:执徐月:《尔雅·释天》:“(太岁)在辰曰执徐。”执徐为十二支中辰的别称。公元752年为壬辰年,故云。又《说文·辰部》:“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是知当指壬辰年三月。哉生明:哉,通“才”。指初三日。夏历每月初三,月亮开始有光。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执徐涂月:涂月,亦作“除月”,为十二月。《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辜之言故,涂之言除也。一岁至此将除去故旧而更新矣,是以十一月谓之故,十二月谓之除也。”

马瑞辰曰:“《广韵》涂与除同音。除,谓岁将除也。”唉!齐梁时期,不懂得医术的人,不能成为孝子。像曾参、闵损那样的孝行,也还应当在医术上用心。如果不能精心研究病源,深入探讨方论,即使有上百个医生守护病人,众多的药物汇聚家门,也只能够增加更多疑惑,却不能完全治好病人。皇上尊崇贤才,重视医道,怡养寿命,祈求延年,所以张、王、李等几位先生相继入朝,皇上都以钦敬之情向众先生请教,尊重并遵从他们。所以养生、卜筮、医药之书,处处都有,就如同日月所照亮的地方是辽远的,皇上尊贤重道对人们的感化作用是深远的。

至于爱惜精神,保养元气,使老人休养安适,使病人得到救治这类事情,是可以听得到见得着的。我冒昧地采集并记录这些,那么古本还没有的内容,如今一并加以抄补整理,而我所能做到的事就做完了。至于分辨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区别阴阳极为细微的表现,肺气有余时就调理手太阴肺经的经渠穴来安定它,肾精不足时就调补足少阴肾经的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