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课件_第1页
一国有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课件_第2页
一国有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课件_第3页
一国有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课件_第4页
一国有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企管理人员法律风险防范主讲人:廉高波陕煤思创学院二O一七年十月授课提纲一、通过《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系统了解《刑法》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可能面临的刑事风险,以及近年来国家高压反腐态势下的企业管理人员犯罪状况;

二、

着重解读国企管理人员的刑事风险。

三、

解读企业管理中的民事法律风险及行政法律风险,树立防范个人风险、防范企业风险的双重风险意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确保个人安全。

2010年9月14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人志(正厅级)和妻子解亚玲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甘肃省武威市中级法院公开宣判。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李人志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以受贿罪判处解亚玲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李人志于2003年至2009年5月间,利用其担任华亭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窑街煤电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合同签订以及职员职务晋升、调整、调动等公务活动中,先后81次单独或通过其妻解亚玲收受他人财物,合计人民币1107万元。

经查,案发时,李人志的家庭实际财产为2442.4万元,其中非法所得2020.9万元,除受贿的1107万元外,另有913.9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检察日报》2010年10月26日报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受贿数额最大的案件。阶下囚李人志抱怨了纪检部门:

“我曾经有过美好向上的追求,也想做一个纯洁高尚的人,没想到如今却沦为一名罪孽深重的阶下囚。如果纪委、检察院能够定期不定期地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进行预防腐败、廉政警示谈话,我就可能不会犯罪,即使犯了也会有所收敛,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严重程度。”

李人志说,当人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时,是无法看清脚下的路到底有多滑。只有犯了错,回头看时,才知道该如何正确把握自己。CONTENTS目录企业家犯罪特征12013企业家犯罪刑法适用特征22013企业家腐败犯罪特征32013年企业家犯罪“十大风险点”透视4目录页

企业家犯罪特征PARTONE企业家犯罪特征

截止至2013年12月31日,共搜集到本年度新发生的企业家犯罪案件463例,涉案企业家共计599位。

在本年度发生的463例企业家犯罪案件中,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件110例,占企业家犯罪案件总数的23.8%,涉案企业家128人,占涉案企业家总数的21.4%;民企企业家犯罪案件352例,占案件总数的76.3%,涉案企业家469人,占总人数的78.6%

2012年的企业家犯罪案件数量为245例,涉案企业家共计272人。与上一年度的企业家犯罪报告相比,今年通过公共媒体搜集的企业家犯罪案例数增加80%,涉案企业家人数增加120%。☆涉案企业家人数提及涉案企业家在企业内职务的人数共有592人,其中公司总经理224人,占总人数的37.8%;实际控制人152人,占25.7%;企业董事长133人,占22.5%;总工程师或总会计师44人,占7.4%;企业董事36人,占6.1%;董事会秘书3人,占全部人数的0.5%。

与去年的企业家犯罪报告相比,涉案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依旧是大多数,企业内刑事风险高发的职务,实际上都是拥有绝对权力却缺乏相应监督的“一把手”位置。

在涉案企业家社会身份方面,2013年可以核实姓名的涉案企业家中,有较高社会身份的共计28人,包括人大代表9人(全国人大代表5人,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3人)、省政协委员3人、全国劳动模范3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13人,占涉案企业家总数的4.7%。

☆涉案企业家的职务与社会身份

在599位涉案企业家中,性别明确的共计575位,其中,男性企业家480人(国企男性企业家112人,民企男性企业家368人),占83.8%;女性企业家93人(12位国企企业家和81位民企企业家),占16.2%。

在年龄特征方面,只有194位涉案企业家年龄信息明确。涉案企业家的年龄均值为43.2岁。这表明该平均年龄具有较显著的统计意义。50岁的涉案企业家人数最多,共13人。

60位国有企业家平均年龄为49岁,主要集中在50—59岁(与去年相同),共计26人;最年轻的国有企业家年龄为29岁,最年长的74岁。

134位民营企业家的集中在30—39岁(去年为40—49岁),共计47人。平均年龄为40.6岁(去年为47.2岁),最年轻的民营企业家仅24岁,最年长的70岁。☆涉案企业家的年龄与性别

媒体报道涉及企业家教育程度的共计90人,其中包括31位国企企业家与59位民企企业家。在31位国企企业家中,初中学历的企业家3人,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企业家4人,有24位国企企业家具有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在59位民企企业家中,小学学历的仅1位,初中学历6位,高中、中专或职高学历的企业家共15名,有37名企业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涉案企业家的受教育程度

(一)企业家犯罪案发环节

公开报道中明确企业家犯罪案发环节的案例共计391例。案发环节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167例案件,占已知案件总数的42.7%)、贸易(79例案件,占已知总数的20.2%)以及融资环节(65例案件,占16.6%)。其他类型的案发环节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安全生产环节(27例),工程承揽(19例),物资采购(12例),招投标(8例),人事调动(5例),产品质量(5例),公司设立变更(2例),证券投资(2例)。☆企业家犯罪案发环节与案发原因

1、国有企业共有84例案件可以明确其案发环节。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财务管理(47例),贸易(9例),工程承揽(7例),物资采购(6例),招投标(6例),安全生产(4例),融资(3例),公司设立、变更(1例),证券(1例)。

在2012年的报告中,涉案国企财务管理环节发案31例(44.9%),招投标环节13例(18.8%),融资环节7例(10.1%)。发案主要集中于财物管理环节的特征表现出了年度一致性。2、民营企业民企涉案的306例案件中,最易出现犯罪问题的环节与国企相同,都是公司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共计120例案件,占到全部已知民企案发环节案件的39.2%。其他类型的案发环节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贸易(69例),融资(62例),安全生产(23例),工程承揽(12例),物资采购(6例)、在产品质量(5例)、人事调动(5例)、招投标(2例)、公司设立变更(1例)以及证券(1例)。在案发环节方面,国企涉案企业与民企涉案企业既表现出了共性,又体现了各自的不同。在共性方面,无论国企还是民企,过半数的案件发生在公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环节,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课题组所进行的另一项关于企业家经营理念的调查中,同样发现了这一问题,有不少企业家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将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混同。企业家在企业财务方面的认识误区,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家犯了罪而不自知情况的发生。前述数据显示,尽管2013年有所下降,仍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民企案件发生于融资环节,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长期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二)企业家犯罪的案发原因

媒体报道中提及企业家犯罪案发原因的共计393例。其中,被害人报案和相关机构介入调查的各为120例,占所有已知案件的30.5%,举报88例,占22.4%。

其他案发原因按频率依次为:串案(23例)、自首(19例)、发生事故(13例)、资金链断裂(9例)、媒体揭露(1例)。1、国有企业86例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件在公开报道中提及了案发原因。其中,相关机构介入调查是最主要的原因,共41例,占到已知案发原因案例的47.7%;其他案发原因按频率依次为:举报(23例)、串案(10例)、自首(7例)、被害人报案(4例)、发生事故(1例)。2、民营企业有306例民企企业家犯罪案件可以明确案发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被害人报案,共115例,占所有已知民企企业家犯罪案例的37.6%。其他案发原因按频率依次为:相关机构介入调查(79例)、举报(65例)、串案(13例)、自首(12例)、发生事故(12例)、资金链断裂(9例)、媒体揭露(1例)。在涉案企业的产业类型方面,有389例案件报道了涉案企业的产业类型。

其中,涉案企业的主要经营领域为:金融投资61家(占已知的15.7%);能源矿产开发和利用58家(占14.9%);制造与销售54家(占13.9%);房产建筑和销售44家(占11.3%);零售百货38家,占9.8%;粮油食品加工制造30家;物流运输行业、医药卫生行业均为25家;电子信息网络服务行业的涉案企业24家,娱乐业以及餐饮服务业的涉案企业各15家。☆涉案企业的性质与产业分布有459家涉案企业的地理位置可以确定。除了西藏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外,其他30省市自治区均有涉及

涉案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四个地区:北京(57家涉案企业)、广东(55家涉案企业)、浙江(55家涉案企业)、江苏(36家涉案企业)。

其他涉案企业的地理分布为:27家位于安徽省,22家位于四川省;有十个省(市)的涉案企业为10至20家;有14个省(市)的涉案企业在10家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的国际大都市,企业家犯罪比例相对较低。今年在30个省区中排位13位,去年在发案的25个省区中排位19位。☆涉案企业的地域分布目录页2013企业家犯罪刑法适用特征PARTTWO☆企业家涉案的罪种结构(一

)国有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二)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二)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二)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国有企业家犯罪的高频(较高频)罪名分布(二)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罪种和罪名结构(三)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罪名触犯频率(三)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罪名触犯频率基本结论从企业家犯罪触犯罪名的频率看,犯罪的国有企业家主要以贪腐类犯罪为主,集中在受贿罪、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三个“标志性”罪名上;犯罪的民营企业家所触犯的罪名分布更为广泛,不仅诈骗类犯罪、融资类犯罪的比重大,而且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挪用资金罪等贪腐类犯罪也较突出。☆企业家犯罪的“十大罪名”“十大罪名”是根据本年度涉案企业家所触犯的具体罪名的频数来进行筛选,并根据频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企业家触犯频率最高的十大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65人次),诈骗罪(57人次),受贿罪(56人次),贪污罪(39人次),挪用资金罪(39人次),职务侵占罪(39人次),合同诈骗罪(35人次),行贿罪(26人次),非法经营罪(23人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23人次)。

上述10个罪名占企业家涉案罪名数的13.0%,占企业家触犯罪名总数的45.3%。国企企业家触犯频率最高的三个罪名与去年完全一致:受贿罪(56人次)、贪污罪(39人次)和挪用公款罪(22人次)。

民企企业家触犯频率最高的十个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64人次)、诈骗罪(54人次)、挪用资金罪(39人次)、职务侵占罪(36人次)、合同诈骗罪(35人次);行贿罪(23人次)、非法经营罪(23人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23人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22人次)、集资诈骗罪(21人次)。☆涉案企业家的刑种适用与刑期分布在271名已判决的企业家中,可以确定具体判决结果的共计250人(包括往年发案今年判决的19名企业家与2名涉案企业性质不明的企业家)。其中:

2人免于刑事处罚,占判决总数的0.8%;

2人被判处管制1年,占判决总数的0.8%;

2人分别被判处拘役3个月与拘役5个月,占判决总数的0.8%;220人被判处6个月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占到全部判决企业家的88%。其中,85人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占全部判决有期徒刑企业家的38.6%;135名企业家被判处五年以上至二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占全部判决有期徒刑企业家的61.4%。

14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占判决企业家总数的5.6%;

10位企业家被判处死刑,占判决企业家总数的4%。其中,

5位企业家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占判决企业家总数的2.0%。

涉案罪名分别为:顾春芳案(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抽逃出资罪)、王雨案(集资诈骗罪)、董小凤案(集资诈骗罪)、刘仁生案(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高玉君案(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

5位企业家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占判决企业家总数的2.0%。

涉案罪名分别为:宋文代案(2013年前发生今年判决,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白俊才案(集资诈骗罪)、林海燕案(集资诈骗罪)、苏叶女案(集资诈骗罪)、吴亚贤案(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采矿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抽逃出资罪,妨害公务罪,非法持有枪支罪)。

共有54位企业家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占判决企业家总数的21.6%。共有33名企业家被判处没收财产,占判决企业家总数的13.2%。其中,17位企业家被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共有118位企业家被判处1000至1.27亿元不等的罚金,占所有判决企业家的47.2%。

共有28名企业家被宣告6个月至五年不等的缓刑,占所有判决企业家的11.2%。被告人顾春芳☆国企企业家判决结果国企企业家判决结果明确的共计71人。其中:

免于刑事处罚1人,占判决国企企业家总数的1.4%;

62位企业家被判处1年6个月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中:

11名企业家判处的刑期不满5年,占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国企企业家总数的17.7%;51位企业家被判处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占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国企企业家总数的83.3%。

5位企业家被判处无期徒刑,占判决国企企业家总数的7.0%;

2位企业家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占判决国企企业家总数的2.8%;

1位企业家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占判决国企企业家总数的1.4%。☆民企企业家判决结果民企企业家判决结果明确的共计177位。

免于刑事处罚1人,占判决民企企业家总数的0.6%;

管制2人,占判决民企企业家总数的0.6%;

拘役2人,占判决民企企业家总数的0.6%;

156人被判处6个月到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中:

72人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占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民企企业家的45.9%;

85名民企企业家则被判处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占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民企企业家的54.1%;

9名民企企业家被判处无期徒刑,占判决民企企业家总数的5.1%;3名民企企业家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占判决民企企业家总数的1.7%;

4位企业家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占所有判决民企企业家总数的2.3%。目录页2013年企业家腐败犯罪特征PARTTHREE企业家腐败案件发案环节与案发原因75例国企案件中,发案环节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方面(43例),占已知发案环节国企总数的56.6%,其他发案环节依次为:贸易(8例)、工程承揽(7例)、物资采购(6例)、招投标(6例)、融资(2例)、安全生产(1例)、证券(1例)、公司变更(1例)。

61例国企腐败案件案发的最主要原因是相关机构介入调查(25例,占41.0%),其他案发原因依次为:举报(20例,占32.8%)、自首(7例,占11.5%)、串案(6例,占9.8%)、报案(3例)。☆国企发案环节与案发原因

☆民企发案环节与案发原因

80例民企腐败案件的高发环节及案发原因与国企一致,但各环节具体比例有差异。

财务管理环节(53例,占65.4%);其次为贸易环节(14例,17.3%);其他发案环节依照频率依次为:工程承揽(7例)、融资(3例)、安全生产(1例)、物资采购(1例)、招投标(1例)。

76例民企腐败案件案发的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分别为被害人报案(23例,占30.3%)、举报(19例,占25.0%)和相关机构主动调查(15例,占19.7%),其他案发原因依次为:串案(9例,占11.8%)、自首(5例,占6.6%)、资金链断裂(3例)、发生事故(1例)、媒体揭露(1例)。企业家腐败案件发案环节与案发原因受贿罪判决31人中,25人提及了犯罪所得,最低数额为5万元,最高数额为2500万元,平均受贿数额为181.1万元。其中24人被判处2年5个月到1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1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国企企业家腐败犯罪数额与刑期关系企业家腐败案件发案环节与案发原因挪用公款罪判决8人中,7人提及了挪用的数额,最低数额为4.7万元,最高数额为377万元,平均挪用金额为166.6万元。挪用数额为4.7万元的企业家免于刑事处罚,挪用数额为69万元与78.6万元的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和有期徒刑5年6个月;挪用数额大于一百万元的4位企业家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10个月至10年不等。贪污罪判决7人中,仅3人的案件提及了犯罪数额,分别为2.5万元、13万元和290余万元,对应的有期徒刑刑期分别有1年6个月、10年、13年。

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决1人,犯罪所得为50.7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职务侵占罪判决1人,涉案金额为4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企业家腐败案件发案环节与案发原因☆民企企业家腐败犯罪数额与刑期的关系职务侵占罪判决16人中,10人涉及犯罪所得,最低金额为6万元,最高金额为1300万元,平均金额为157.9万元。其中4人的犯罪所得在15万元以下,分别被判处10个月至5年的有期徒刑;犯罪所得在62万至1300万元的6人分别被判处7年6个月至15年有期徒刑。

挪用资金罪判决12人中,11人涉及涉案金额,最低金额为16万元,最高金额为9900万元,平均涉案金额为76.5万元。11人分别被判处1年到7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决10人中,8人涉及犯罪所得,最低金额为10万元,最高金额为715.58万元,平均犯罪金额为132.2万元。6人涉及犯罪所得在50万元以下的刑期10个月至7年;2人100万元以上的刑期分别为10年和11年有期徒刑。

单位行贿罪判决4人的涉案金额分别为30万元、60万元、200万元和280万元,四人相应的刑期为1年、1年6个月、2年和3年。

行贿罪判决5人中,3人提及涉案金额,分别为30万元、65万元和500万元。行贿金额为65万元的企业家免于刑事处罚,其余两位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