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增收项目建议书_第1页
1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增收项目建议书_第2页
1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增收项目建议书_第3页
1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增收项目建议书_第4页
1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增收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内蒙古绿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2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增收项目建议书通辽市绿色农业研究所编制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增收项目二、项目建设地址:1、开鲁县2、奈曼旗3、科左中旗4、科左后旗三、项目承办单位:内蒙古绿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项目负责人:孙海民五、项目建设期:5年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规模120000亩,其中开鲁县35000亩,奈曼旗20000亩,科左中旗50000亩,科左后旗15000亩。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项目总投资9672万元2、资金来源:企业自筹6672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500万元,申请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采购合作商投资500万元。八、主要评价指标及效益分析主要评价指标1、投资利润率:23.5%2、投资回收期:5年项目建成后,企业年实现纯利润1740万元,项目区带动8000户农民,24000多口人,农户年人均增收3300元,全部项目区内农户每年总增收7920万元,可为本地区每年新增粮食产量1.8亿斤。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在我国现有的农用耕地中,高、中、低产田的比例,原来大体各占1/3左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据统计,目前我国高、中、低产田的比例大体为29∶30∶41。也就是说,中、低产田的比例高达71%。其中中产田面积占30.3%,低产田面积占40.7%。按照自治区的中低产田分类标准,目前通辽市中低产田类型主要以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沙化耕地型及盐碱耕地型为主。全市现有高产田面积394.9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4.25%;中产田面积629.3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8.63%;低产田面积604.6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7.12%;全市现有中低产田总面积为1233.97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5.75%。其中:干旱灌溉型581.67万亩、瘠薄培肥型197.09万亩、沙化耕地型190.6万亩、盐碱耕地型141.69万亩、障碍层次型60.8万亩、坡地梯改型38.8万亩、渍涝排水型23.42万亩、渍潜稻田型0.4万亩。通过“八五”以来十余年的建设,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相当的差距:建设层次起点低,建设数量有限,受自然条件特别是资金投入的制约较大,我市基本农田建设的数量明显不足,与需要相比差距更大,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需要加强现有耕地的改造,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水利化程度急待提高,靠天吃饭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要想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可以通过加大对高产田的投入,使其产量进一步提高,但是,因为高产田的基础产量已经比较高,增产潜力是有限的。而中、低产田不但基础产量低、增产潜力大,而且所占比例高。因此,要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使每年生产的粮、棉、油和肉、禽、蛋等农产品能够基本满足13亿人口的需求,不得不把眼光放在中、低产田的改造上。从这一点分析,中、低产田改造是国土整治的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市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环境的优劣,特别是土地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中低产田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我市人均耕地水平较低,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产出,是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基础,同时也是各族群众早日摆脱贫困的重要基础。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建设单位概况内蒙古绿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系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内蒙古扶贫开发协会会员企业、通辽市绿色产业协会会长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依法注册,专业生产、经营品牌农畜土特产品的公司制民营企业。经营范围有:绿色及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绿色农畜土特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主要产品有“绿太阳”、“科尔沁草原绿太阳”牌系列产品:优质大米、荞麦系列产品、杂粮杂豆、红干椒、通辽肥牛、草原羔羊(肉)等。公司现有环保监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67.5万亩,其中自营和辐射带动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16万亩。覆盖32个苏木(乡镇),带动农牧民22000多户。公司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有优质大米、优质小麦粉、通辽黄玉米、通辽肥牛(肉)、红干椒等5个品种;草原羔羊(肉)、荞麦系列产品、杂粮杂豆、马铃薯等21个品种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从而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绿标”认证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绿太阳”、“科尔沁草原绿太阳”、“庄妃”、“科尔沁”等多枚商标,其中“绿太阳”、“科尔沁草原绿太阳”被认定为内蒙古著名商标,这是全区唯一一家同时拥有2枚著名商标的企业。“绿太阳”牌优质大米、精选荞麦米、红干椒等产品荣获“内蒙古名牌农畜产品”称号。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每年均有红干椒、速冻红辣椒、红小豆、荞麦米等产品出口到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02年公司被上海华联超市(现为百联集团)指定为“内蒙古农畜土特产品生产基地和特约供应商”,2004年公司绿色农产品基地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进京蔬菜生产基地”。2005年公司被通辽市“三绿工程”领导小组授予首批绿色及有机食品专营挂牌企业。公司连续六年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第三屇和第四屇农交会上绿太阳牌系列产品连续荣获“最畅销产品奖”,在中国绿色食品2006上海博览会上荣获“畅销产品奖”。二、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人代表:孙海民,43岁,通辽市政协常委。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现任内蒙古绿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连续二届荣获“优秀政协委员”称号,还担任着内蒙古绿色与有机食品协会副会长、通辽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通辽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通辽市绿色产业协会会长等职务。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规划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综合治理,讲求实效。从我市实际出发,山、水、田、林、路合理布局、规模治理,综合开发。

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按照需要与可能,选择对全市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地区进行治理和改造,合理规划,合理确定投资规模。

2、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改造原则。从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突出治本,促进我市农业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3、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原则。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采取治水与改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先易后难,突出重点,规模开发,发挥综合效益。

4、坚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学化,采用的技术措施先进、经济、实用原则。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除害与兴利并重,所选择技术的科技含量,注重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二、技术方案

应用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消除影响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肥、水等农业资源,达到经济、生态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一)、工程措施方案

1、坡耕地治理技术,在以坡耕地为主的山区、半山区,以平整土地为重点,配套灌溉和生物、农艺措施,提高土壤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控制水土流失,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节水灌排技术,以建设中低产田排灌沟渠,防渗节水为目标,以配套、完善田间斗、农、毛渠为重点建设内容,做到能排能灌,渠成网、路相通。

(二)、生物措施方案

1、建设生物埂。在已改造的坡耕地的坎、埂上种植护土植物或护土性经济作物,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田间生态环境,增加收入。

2、种植肥田作物,增施有机肥。在巩固和提高原有绿肥种植的基础上,结合冬季农业开发,加强经济绿肥的种植,既增加了土壤覆盖,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三)农艺措施方案

1、水肥调节技术。水肥协调,以肥调水,以水促肥是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补施钾肥,配施有机复合肥,全面推广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起到以肥调水,抗旱保墒的作用。

2、积极推广良种。良种是实施科技的主要载体,是农业技术措施的核心。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水文等资源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引进一批优良品种或选用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优良品种。在做好试验示范的前提下,大力推广新的良种,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3、积极推广配方施肥、覆膜栽培、规范种植、病虫测报与防治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三、项目运营管理方案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的管理监督。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总目标与子项目明确,责任到人。财务由项目办统一管理,配备专职财务人员,设立专帐专户,做到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在经营管理上:1、租地农户可自行种植、自行经营。2、以绿太阳公司为龙头,租地农户加盟绿太阳公司的绿色及有机食品种植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动作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形式经营。公司已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经验及制度,项目建成后,可按现行措施执行,确保企业的有序、高效运行。四、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规模12万亩,其中开鲁县35000亩,奈曼旗20000亩,科左中旗50000亩,科左后旗15000亩。五、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项目建设期限为5年。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2009年开发改造30000亩。2、2009年1--3月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签定土地租赁合同。3、2009年3--8月完成项目区的电力配套、打井、大型农机具、防护林等方面的合同签定工作。4、2009年8--11月,完成项目区的电力配套、打井及配套、防护林种植、土地深翻平整、修渠筑路等改造工作。5、2010年--2013年每年开发改造20000-30000亩。第六章项目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一、项目资金来源:1、项目总投资9672万元2、资金来源:企业自筹6672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500万元,申请产业化扶持资金1000万元,采购合作商投资500万元。二、项目资金使用估算1、土地购置费:按每亩土地每年8元计算,租赁期限30年,共需土地购置费2880万元;2、土地平整费用:按每亩200元计算,共需2400万元;土地平整包括:土地规划、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等内容;3、打井及配套费用:按每亩130元进行计算,共需1560万元;4、防护林建设费用:按每亩40元进行计算,共需480万元;5、房舍建设费:每处基地建设两座管理用房,共需502万元;6、电力配套费用:新设90台变压器及低压架线,共需1650万元;7、其他费用:200万元。三、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设立项目资金管理小组,实行专人专帐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按规定使用。第七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一、企业效益分析及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完成120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实现土地价值增加,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成本估算1、管理费用15元/亩×120000亩=180万元/年;2、财务费用1500万元×8%=120万元/年;3、奖励基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奖励基金:120万元(二)经济效益1、土地租金价格:按07、08、09年即前三年同类耕地平均出租价格计算,改造后的耕地出租价格为210元/亩。2、企业收入全部是租金收入,剔除用于扶贫而返还农户30元/亩,则企业年总收入为(210--30)元/亩×120000亩=2160万元。3、企业年利润:1740万元(不含上述返还农户360万元)。(三)主要评价指标投资利润率:a、156.5/806×100%=19.4%(返还农民30元/亩后)b、189.5/806×100%=23.5%投资回收期:5年二、社会效益:改造中低产田可以直接实现两个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是满足实现小康过程中必然扩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即增加农产品产量;二是满足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必需的非农业用地增加的需求,即增加土地供应量。同时对增加内需、扩大流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建成后,农民收益将有显著增加。主要体现在为农民提供耕地增收和为农民返还租金、节约费用三个方面上。(一)、增加耕地而增收每人按承租种植5亩土地计算,改造后的土地种植按玉米单产1500斤口径计算,每斤玉米按现行价格0.70元计算,农民每亩收入1050元,扣除种子、化肥及土地租金等费用共450元,农户种植土地每亩纯收入600元。(二)、节约费用而增收1、公司每年按每亩土地30元向农户返还租金,支持其加盟种植专业合作社。2、在浇地过程中,公司按实际电价结算农户浇水费用,可节约每亩30元,即现有惯例每年浇5遍水,每次12元,则全年浇水费用为每亩60元;而按实际电价结算,其实际发生的费用相当于原来的50%,即每亩30元。以上两项可为农户增收每亩60元。(三)、社会效益1、以每户3口人承包种植15亩地计算,项目建成后可带动8000户农民,24000多口人。2、年实现户均增收9900元(9000元+900元),即人均增收3300元。3、项目建成后,全部项目区农户实际增收每年达7920万元。4、项目建成后,可为本地区每年新增粮食产量1.8亿斤。第八章综合评价1、项目选题准确,符合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利国利企利民。2、建设规模适度,投资结构及资金筹措合理。3、技术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实施有保证。4、主要经济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和资金偿还能力,各项经济指标较为理想。综合评价认为:该项目切实可行,建议立项实施。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5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51.2项目基本情况 6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81.4综合评价 9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92.1项目建设背景 92.2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10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建设条件 123.1建设地点选择 123.2建设条件 12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54.1市场分析 15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64.3市场风险分析 17第五章建设方案 17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175.2建设规划和布局 17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175.4工艺(技术)方案 185.5设备选型方案 215.6主体工程方案 215.7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 215.8实施进度安排 21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26.1环境影响 22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36.3评价与审批 24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24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247.1.1建设期组织管理 247.2劳动定员 287.3经营管理措施 287.4技术培训 31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1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318.1投资估算依据 318.2投资估算 338.3资金来源 338.4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 34第九章财务评价 349.1财务评价依据 349.2营业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