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施工设计报告_第1页
土地整理施工设计报告_第2页
土地整理施工设计报告_第3页
土地整理施工设计报告_第4页
土地整理施工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目录TOC\o"1-3"\h\z第一部分项目施工设计 11前言 11.1项目建设背景 11.2项目规划目标 11.3项目规划任务 11.4项目施工依据 21.4.1相关规划 21.4.2初步设计报告阶段成果 21.4.3行业技术标准 21.4.4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31.4.5其它 41.5项目建设期限 41.6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第二部分项目工程设计 61项目工程建设概况 61.1项目建设任务 61.2项目区水文与地质情况 71.2.2工程地质 71.2.3水文地质 81.3工程类型和数量 81.3.1工程类型 81.3.2工程数量 82工程设计 82.1设计任务 82.2设计依据 92.3土地平整工程 102.3.1项目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3.2土地平整设计 112.4道路工程 132.4.1现项目区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32.4.2项目区田间道路工程设计 142.5农田灌排工程 162.5.1水资源平衡分析 162.5.1现项目区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82.5.2灌排工程基本布置 192.5.3灌排工程设计 21灌排渠道横断面设计 21灌水模数计算 22灌渠流量计算 22设计排水模数 23排水沟流量计算 24灌排渠道纵断面设计 24电力提灌站设计 29山坪塘设计 31蓄水池设计 362.6交叉建筑物工程设计 372.6.1桥涵设计 372.7农田防护工程设计 382.8典型田块设计 383分类工程量统计 394施工组织设计 394.1施工条件分析 394.1.1自然条件 394.1.2社会经济条件 404.1.3施工条件 404.2施工组织及施工程序、方法 414.2.1施工组织 414.2.2施工企业组织保证措施 424.2.3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444.3施工管理 504.3.1施工企业质量保证措施 504.3.2工期保证措施 544.3.3季节性施工措施 54冬季施工措施 54高温施工措施 55雨季施工措施 554.3.4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54.3.5施工过程和完工移交前的工程保护措施 574.3.6工程保修措施 574.4总体施工布署 584.5施工平面布置 584.6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58第三部分项目施工设计说明 591工程概况 591.1地理位置 591.2地形地貌 591.3地质 591.4土壤 601.5水文及自然灾害 602平整工程 613农田水利工程 654道路工程 71??省??市??县??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PAGE5第一部分项目施工设计1前言1.1项目建设背景为深入贯彻新《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县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县国土资源局在??镇??、??、??、??、??、??、??、??、??、??等10个村开展土地整理。??县国土资源局按基本建设程序,对该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施工设计和预算进行了公开比选招标,??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通过竞标获得本项目的施工设计和预算编制任务。1.2项目规划目标1.充分挖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2.因地制宜,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3.改善生态环境,塑造项目区农村新景观,提高项目区人民生活质量;4.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稳定。1.3项目规划任务1.具体落实《??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及此次??省国土资源厅对于该项目的批复;2.根据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适宜性分析的要求和??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精神及资金额度,以及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和合理布局;3.尊重现状,通过水资源平衡分析,改善现有灌排系统和条件;4.充分论证,保证公众的广泛参与,确定规划方案;5.制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1.4项目施工依据1.4.1相关规划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⑵《??县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 ⑶《??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⑷《??县农村公路发展规划》;⑸《??县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2002-2010年》;⑹《??县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⑺《??县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报告》;1.4.2初步设计报告阶段成果⑴主要包括《??省??市??县??镇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相关单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见;⑵??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出具的《踏勘报告》;⑶??省土地开发整理专家小组对本项目的评审意见;⑷??省??市??县??镇土地整理初步设计报告、项目设计图件及??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相关单位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意见;1.4.3行业技术标准(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部颁SL207-9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1989);(10)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11)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12)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1993);(13)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14)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15)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1993);(1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1997);(1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7);(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1991);(1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2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1989);(21)林业工程制图标准(LY/J002-1987)。1.4.4有关法律法规政策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⑶《基本农田保护条例》;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⑹《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⑺《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⑻《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⑼《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⑽《关于申报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耕发[2000]007号)。⑾《关于印发<??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164号);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川国土资发[2004]147号)。1.4.5其它在进行项目施工设计之前,我院即派出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亲临现场,与??县国土资源局、??镇政府、县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项目区村、社干部、社员代表一道对项目又一次进行了踏勘,根据项目的初步设计成果和项目下达资金额度,同时考虑施工设计时与初设时相比,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对项目实施中必须要保的工程部分,和可以舍去的工程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作出了初步的施工设计方案,在征得上述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及群众代表的意见的基础上,将方案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后才进行此次正式施工设计。1.5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的建设期限为4个月。1.6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项目工程特性表(表1-1)。表1-1项目工程特性表编号项目单位数量编号项目单位数量一工程位置??省??市??县10新建蓄水池口48??镇11新建整治山平塘口231涉及行政村??、??、??、??、??、??、??、??、??、??12田间道桥座113过路涵座171二整理面积hm214绿化林带m167561整理面积hm2996.11六项目总投资万元2038.262原耕地面积hm2704.371工程施工费万元1785.643规划后耕地面积hm2862.06土地平整工程万元766.514新增耕地面积hm2111.53农田水利工程万元608.535新增耕地率%11.17田间道路工程万元402.86三地貌类型丘陵其它工程万元7.74四灌溉保证率%802设备购置费万元1.21灌溉模式续灌3其他费用万元211.472排涝标准10a1d暴雨,1d排出前期工作费万元91.96五工程数量竣工验收费万元53.571开挖土石方万m339.63业主管理费万元39.162回填土方万m335.2工程监理费万元26.783田间道条194不可预见费万元39.16总长m16765.4七项目施工期月44生产路(1m)条63八项目效益总长m37487.41新增耕地面积hm2111.535新建提灌站处6整治提灌站处17新建整治排灌渠条81总长m33050.58新建整治灌渠条27总长m22962.39新建整治排洪沟条总长m说明:表中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本次预算时发现有误,但仍完全按省财政厅文件下达的各项费用执行。??省??市??县??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PAGE78第二部分项目工程设计1项目工程建设概况1.1项目建设任务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一有6.6公里的川鄂212线沥青公路经过项目区;二有7.2公里的新建的成沪318线高速公路穿过项目区东面;三有4.3公里本县到苟角、双鄢、长田三个乡镇的县级沥青公路纵横路过项目区,除此之外,项目区还有8条村组级田道道路,其长度近13公里,宽度约4米,路面均为土路。项目区涉及的??、??、??、??、??、??、??、??、??、??等10个村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86户,总人口12529人,其中劳动力人口6838人。耕地面积合计714.7公顷。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175.21公顷,规划整理面积998.17公顷,整理后可净增加耕地面积111.53公顷。根据规划阶段提出的方案,本项目的建设任务主要有:⑴通过对项目区内裸岩石砾地、灌排沟渠、田土坎及其他未利用地的治理和零星居民点的合理归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⑵通过项目区内的土方平整、削高填低,使耕作田块的地面高程和坡度既能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又不致于形成冲刷,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⑶通过对灌排沟渠的治理和配套水工建筑物的建设,使项目区内的耕地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合理利用水资源,达到节水灌溉和抵御洪涝灾害的目的;⑷通过田间道路、配套桥涵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⑸建设生态绿化林带工程,以起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内生态环境的目的。1.2项目区水文与地质情况1.2.1气候与水文项目区处于中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长冬短,秋季多绵雨。区内年平均日照数1328小时,夏季多年平均为498.7小时,春季为435.8小时,秋季231.4小时,冬季仅有162.1小时。年平均气温16.5℃,年活动积温5657.1℃,多年平均太阳总幅射81.4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312天,年降雨量1042毫米,平均陆面蒸发量697.4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85%。1.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项目区地质主要为侏罗系上、中统的台组地层。东西面属原酉溪、恐龙、平滩为界至渠江两岸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泥(页)岩互层组成;南部系原同兴、秦溪、兴隆、高升一带的侏罗系沙溪庙组厚泥岩夹薄层砂岩,岩层接近水平或局部缓倾斜;北部源于金城山、黄龙寨一带的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砂泥岩裂隙水,受天然降雨影响大,单井出水量小于550立方米/日,只能供人畜饮水开采用,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项目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毫米,年内降雨、径流分布不均,约70%集中于每年的6-8月,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0.45,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为99.8毫米。1.3工程类型和数量1.3.1工程类型项目区主要工程包括:一是土地平整工程(包括零星荒草地和裸土地开发);二是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各级灌溉渠道及水工建筑物(桥涵、分水口门等);三是道路工程,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四是其它工程,主要包括生态绿化林工程。1.3.2工程数量项目建设规模998.17公顷。平整土地面积(坡改梯、格田整理、宅基地整理和裸岩石砾地开发)370.39公顷;需开挖土石方39.63万m3,回填土方35.20万m3;共修田间道19条,总长16764.4m;生产路63条,总长37487.4m;新建整治衬砌排灌渠81条,总长33050.5m;新建整治衬砌灌渠27条,总长22962.3m;新建旱地蓄水池48口;维修电力提灌站1座;修建汽车-10级农村道路交通桥1座,过路渠涵及排水涵171座;绿化林带16756m(树苗16756棵)。2工程设计2.1设计任务项目设计任务是对初步设计报告所提出的规划方案进行深入设计,在项目区进行道路、沟、渠布局,平整土地,增加项目区耕地面积,布设防护林网,使项目区的土地达到基本农田标准。具体任务是:1.根据地形、地貌、地势及地面高程,确定土地平整方案及平整工程量;2.确定项目区输排水标准及数量、水工建筑物技术等级、规格和数量,满足项目区的灌排要求;3.合理布置田间道路,确定其级别、标准和工程量;4.确定生态绿化林带的间距、株距和树种。2.2设计依据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⑶《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⑷《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⑸《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⑹《沟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L18-1991);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⑻《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部颁SL207-98);⑼《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J021-89);⑽《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11\*GB2⑾《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12\*GB2⑿《泵站技术改造通则》(SD141-85);=13\*GB2⒀《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14\*GB2⒁《泵站技术规范安装分册》(SD204-86)。2.3土地平整工程2.3.1项目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建项目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土地垦殖率高,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714.7公顷,土地垦殖率达60.81%,而未利用土地有13.25公顷,仅占项目区土地面积的1.13%。因此项目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相当匮乏,随着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项目区的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2)旱地坡度大,土层薄,土质较差。项目区耕地中,旱地面积为98.07公顷,占项目区耕地总面积的13.72%,且由于项目区地层岩性以页岩为主,耕作土层薄,土质较差,多数丘上旱地坡度又大,无挡水坎,降雨顺坡汇流,加之林网又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丘陵上,而且分布不均,及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3)田间路网布局不合理,路面条件差。项目区现有各型道路虽已构成了最基本的网络,但田间道、生产路布局不合理,有的地块路网分布极不均匀,这些道路均无垫层和排水设施,也无道路防护林带,路况简易、路面条件差,部分路段沉陷、毁坏,标准低,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4)灌排设施缺乏,抗旱、防洪能力弱。项目区位于??镇??、??、??、??、??、??、??、??、??、??等10个村,以丘陵地貌为主,海拔在392.1m~457.8m,土地总面积1175.21公顷,其中旱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72%,这部分旱地大多分布在坡地上,几乎无灌溉水源而靠天作业。现有的蓄水设施虽有蓄水,但对于大多数耕地来说,由于水位太低,基本无法取用;为数极少的山平塘,有的是农民为生产而自建,规模小、标准低,不仅只能靠降雨集水,而且因年久失修,存在严重淤积、漏水等病害,又无排水设施,可利用性极低;横贯项目区的北桥河虽具备良好的水源条件,但又无足量的提灌设施,因而目前尚无法利用;所有道路,丘陵坡面,几乎都无排洪设施,降雨后无组织排泄,致使水土流失,淹没冲毁农作物、稻田和道路。这样,整个项目区灌溉用水和大部分人畜饮水较为困难,干旱、洪涝灾害十分严重。(5)田土坎多,整理潜力较大。项目区合计有201.93公顷的田土坎尚未利用,占项目区土地面积的17.18%,存在较大的整理潜力。针对项目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次土地整理的主要对策是(贯穿于施工设计中):(1)以归并田土坎为重点,并根据后备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对未利用地进行适当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2)调整田间道、生产路布局,并新建和整治部分田间道、生产路,以使项目区的村道、田间道和生产路之间形成完整、有机、便利的生产交通网络系统,实现田、林、村、渠、沟的协调。(3)在充分尊重当地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尽量利用原输、蓄水设施的基础上,新建、配套水利设施,改善排灌系统,解决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4)通过改坡梯工程和土层增厚培肥措施,改良土质,改善旱地耕作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防止水土流失。2.3.2土地平整设计土地平整是土地整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平整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平整,使土地更适合耕作、种植或其他的需要。项目区土地平整强度除受地形地貌、灌溉水源和灌排水情况的影响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向。尽可能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自流灌区的地形要求、土地利用方向、农田耕作、灌溉排水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等要求,本项目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此次规划梯田、傍田、旱地共计354.89亩土地,作为土地平整区,开展小并大(田块)、坡改梯(旱地)的土地平整工作。具体做法是:大冲沟的梯田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基本控制在相临田块高差在0.3米范围内才并在一起),开展田块小并大,取消部分田埂,把田埂尽量作直(尤其是整理区内梯田的田坎必须调型),再辅以灌、排沟渠;对于冲沟两侧的傍田则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基本沿等高线开展小并大,短变长工作,再辅以灌溉沟渠;对于冲沟两侧傍田以上的坡地,则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开展坡改梯工作。上述土地平整工程,主要筑土埂,埂高根据坡度而定,小并大(田块)的制埂高度一般控制在1m以内,坡改梯(旱地)的制埂高度一般控制在1.5m以内;埂顶宽30cm。上述土地平整工程不能强求改的越大越好,越平越好,而增大不必要的土方工程量。同时,在土地平整之前,应将厚约20cm的表土剥离,堆放一边,待土地平整之后,再将剥离的表土覆盖回去,以保证土地的质量。2)未利用地的开发。项目区共有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共计10.51公顷,基本都在二级台地的丘坡上,地面坡度一般在25°以内,为冲积而成的黄潮泥土,这部分应改造成旱作梯地。其作法是,将项目区其他地方的挖土方客土至待开发位置,然后用推土机推平,再用山平塘淘心土覆盖,作为耕作层土,制埂做法同前。改造后的未利用地同样要求耕地土层厚度达到0.45米以上,表土耕作层厚0.4米以上。本项目未利用地开发可新增耕地10.51公顷。3)宅基地整理。采用推土机先将表土剥离,后人工翻挖,再将表土回填,最后按坡改梯设计要求筑埂。本项目宅基地整理可新增耕地5公顷。本项目区共进行土地平整工程370.39公顷。2.4道路工程2.4.1现项目区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项目区现有交通情况看,虽然经广大群众努力,已建有一些村道、田间道路,但道路密度不尽合理,还有部分村无农村道路通达,且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落后,现有村道、田间道路都是土路,无钱整治,晴天基本能通行,但大坑小凼,重车仍无法运输;如遇雨天,就根本不能通行。项目区干部群众都迫切希望改变这种交通落后的状况(??县县委、县政府也同样要求项目以改善交通条件为主要整治内容),所以解决项目区的交通问题是此次土地整理工程中的重点工程。2.4.2项目区田间道路工程设计为了满足农民出行、便于田间作业与田间管理、同时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建设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区需设田间道、生产路两级道路。1、田间道路工程布置田间道路布置原则是尽量和项目区内原有道路衔接,同时考虑方便生产和生活,满足交通运输、农机行驶和田间生产及管理的要求。其中,田间道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现有交通道路合理部设,并与对外交通道路(乡道及以上道路)衔接;生产路布置于田间道之间,保证每片大的田块均有生产路和田间道与项目区外主要交通道相连。本项目共建田间道共19条,总长16765.4m,生产路63条,总长37487.4m。具体布置情况见施工平面布置图。2、田间道工程设计田间道主要为农产品及货物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及为机械加油、加水、加种等生产操作过程服务,计算行车速度不大于20km/h。(1)路面和路基设计①新建和整治田间道路面设计为泥结碎石,有效净宽3.5m,面层厚0.1m;基层为片石,厚0.20m;②路基就原地面或略高于原地面,为夯填土,宽度4.5m;边坡坡度1:1.5;采用压实机具,分层填筑、压实;③路基两侧设计为人工挖排水土沟,底宽0.3米,在需要的位置设一排水涵管,以加强道路的排水功能,保护路基。④在每隔300米的适宜地点设一错车道,错车道长30米(含连接道长),最宽处加宽3.0米。eq\o\ac(○,5)在9#新建田间道设置42.7米挡土墙,具体方案见设计图纸。以上设计详见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单体图。(2)纵横段面设计①最大纵坡不大于9%,合成纵坡不大于11%,在山岭地形工程特别困难地段,最大纵坡增大至13%;横向排水坡3%。②在设计布置平曲线及竖曲线时,应做到平面响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平纵面线形均应与地形、地物及周围环境相协调。③弯道转弯半径一般不小于15m,特殊困难地段可不小于10m。当转弯半径小于15m时,设置的超高和加宽应符合表2-2之要求。表2-1弯道超高和加宽值平曲线半径(m)150~105105~7070~5555~4040~3030~2020~1515~10超高值(%)23456788加宽值(m)1.252.5回头湾的最小半径为15m,特殊地段不小于10m,超高横坡度为8%,最大纵断面坡为4.5%。连接相邻两回头弯间的直线距离不小于100m。以上设计详见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单体图。(3)施工的具体作法①两侧的杂草、弃土、废弃物清除后,除杂草外,填在路面的坑内,并用压路机将路面碾压实,在有冲沟及民房的地方,设排水涵管一处;对新建的田间道,先按设计的挖、填断面,进行路基的挖、填。形成路基后,其余作法相同。②人工摆片石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后厚0.20米;③再铺泥结碎石路面,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后厚0.1米;④路基两侧为便于排水,人工挖排水土沟,底宽0.3米,经涵管将雨水排走。⑤为减少道路占地,又考虑交通需求,在每隔300米的适宜地点设一错车道,错车道长30米(含连接道长),最宽处加宽3.0米。2、生产路工程设计生产路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能满足项目区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便于生产时负重通行,路面分2种,坡上为现浇10cm厚C20混凝土,平坝为1米宽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具体作法:(1)现浇砼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清基,修梯步,挖排水小沟(底宽0.2米);再现浇10cm厚C20混凝土。(2)预制板路先浇筑钢筋混凝土支墩,再架设预制板,支墩架设方法见设计图纸。2.5农田灌排工程2.5.1水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内水资源包括:天然降雨径流,??水库、北桥河客水,地下水等四个方面。一、项目区现有可利用灌溉水源分析=1\*GB1⒈地表水资源量据资料分析,项目区所在地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为450毫米,项目区集鱼面积1175.21公顷,每年降雨形成径流量为475.38万立方米。=2\*GB1⒉客水北桥河水资源量北桥河在项目区内长度7.4公里,每年可向项目区提供水量198.8万立方米。=3\*GB1⒊地下水资源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偏少,不能为灌溉取用,仅作为人蓄用水。=4\*GB1⒋水库水资源量位于项目区东北部??村有小型水库1座,设计库容40万立方米,总灌面146.97公顷。二、农作物需水量定额根据国家颁布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湿润或水资源丰富但不稳定地区,以水稻为主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85%,本次规划中灌溉工程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0%。(1)灌溉净定额根据《??县水利志》和《??县土壤》资料,结合当地的种植习惯,水稻全生长期基本上都在5月15日-9月10日左右,一般5月15日至24日为泡田期,用水高峰期为10天左右。小麦及油菜生长期一般都在当年10月至翌年5月。根据《中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研究》和当地实际调查,当灌溉设计保证率P=80%时,当地的水稻生育阶段灌溉定额为573.60立方米/亩,有效降雨量278.4立方米/亩,大春水稻合计净灌溉定额295.2立方米/亩。旱地的大春净定额30立方米/亩,小春净定额10立方米/亩,全年净定额40立方米/亩。(2)灌溉毛定额根据当地水田采用轮灌、旱地采用浇灌的灌溉方式和考虑今后逐步提高和推广先进灌溉技术,渠系输水利用系数也随着提高,灌溉定额将会逐步降低。经分析,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86,农业综合灌溉毛定额见下表。表2-2农业综合灌溉毛定额表单位:m3/亩设计保证率水田旱地80%343.2646.52灌区灌溉用水量计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W=Wj/ηW=W×M式中:W――灌区毛灌溉用水量;Wj――灌区净灌溉用水量;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0.86A――灌区灌溉面积,亩;M――灌区灌水定额,m3/亩。项目区整理后耕地面积为826.23公顷,其中水田为616.63公顷,旱地为209.6公顷(此处新增耕地全部按旱地计算)。保证率按80%设计典型年水田作物生长灌溉用水量为254万立方米,旱地作物生长期内灌溉用水量为11.7万立方米,全年总计需水量为265.7万立方米。2.5.1现项目区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该项目区目前有多项蓄水工程,但排灌沟渠不配套。这些蓄水设施虽有一定蓄水量,但由于均处在相对低洼地带,设计水位低,不利于自流灌溉,区内又无足够的提灌设施,而不能有效利用,70%左右的坡上旱地不能保证灌溉用水而靠天作业。分布于丘陵区的坡耕地,由于缺乏灌溉设施,目前大多以靠天作业的旱地为主。整个项目区灌溉用水和大部分人畜饮水较为困难,洪涝、旱灾十分严重。总体来看,本次进行土地整理的项目区,现仅有的水利设施已老化和不同程度毁坏,不配套,从而影响了灌溉和排水。项目区虽有良好的水源,但无法有效利用。因此,要保证项目区作物的增产增收,与之相适应的排灌设施亟需通过土地整理加以配套、完善。另外整个项目区无水灌溉的旱地也需要兴建蓄水池来解决干旱的用水问题。项目区土地整理原规划设计的农渠整治部分设计为砼底板浆砌条石,由于施工不便,应??县国土局要求,将此部分砼底板改为条石底板,同时我们也征求了??县水利部门的意见,他们认为农渠整治应采用浆砌条石衬砌防渗为宜,故此次施工设计项目区整治修建农渠的衬砌材料作了相应变动。2.5.2灌排工程基本布置丘陵区灌溉排水工程布置与平坝区工程布置不同,平坝区是以田块的长边布置,基本上是直线形式,而且均为灌溉排水合一模式出现,而丘陵区的灌溉渠道多是盘山渠道布置,且为了控制灌面,灌溉渠道位置较高,这给灌溉排水合一带来困难,可以说大部分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丘陵区一些冲沟内的梯田,排水又布置在沟底,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形条件,丘陵区采用灌溉排水分开设置为宜。在地势平坦的浅丘区,也应考虑排溪结合。当然排水沟只是一些大冲沟才设置,一般的磅田、小冲沟则不设置。项目区原有的64条渠沟,总长38630.4米,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和在当地水利部门规划设计下已形成,而这些渠沟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有效的,已满足项目区部分耕地的灌溉要求,但由于为衬砌,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需要整治。为彻底解决项目区的灌溉问题,还需新建44条,总长17382.4米,项目区需整治一座提灌站,并配套灌溉渠道,旱地水源以蓄水池为主,布置于汇流集中的地方,结合坡面水系的沿山沟、截流沟、排洪沟等布置,沿山沟、截流沟平行等高线布置,每高差50米以上增设一条,形状为“之”字形,断面以土沟为主。蓄水池配套沉沙凼、引水沟、排水沟。为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需对病害山坪塘进行加固、整治,增加蓄水量。排灌渠、灌区均以条石浆砌,矩形断面。蓄水池结合就地取材和运输条件,采用两种材料,M7.5水泥砂浆条石浆砌25口,M7.5水泥砂浆页岩砖浆砌23口,引排水沟、沉沙凼对应采用条石或页岩砖浆砌,沟底、凼底、池底均为C20混凝土。为了控制各农渠的引灌流量,有效调节进入每个水稻格田、台田的水量,增大雍水高度,满足自流灌溉的需要,在农渠与农渠交叉处设分水口门,在格田、台田入口处设有毛门(毛门在建农渠时,根据现场确定,在渠墙上在安砌时预留一20×20Cm的缺口,能放水灌田就行),并在每块田的排渠、排灌渠设2-3个排水缺。灌水时,农渠自斗渠引水,通过分水口和毛门输送到田间。排水时,排渠、排灌渠承接田间的涝水,排入溪河。灌排工程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2.5.3灌排工程设计灌排渠道横断面设计灌排渠道采用矩形断面,过水流量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式中:Q——渠道的设计流量(m3/s);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R——水力半径(m);i——渠底比降;C——谢才系数()。梯形沟水力计算采用下列公式:式中:b——渠道底宽(m);h——水深(m);χ——湿周(m);m——边坡系数。农渠以灌水率,作为断面设计依据,排灌渠因排涝模数大于灌水模数,故设计引水流量采用排涝流量,坡面截流沟、沿山沟、蓄水池的引、排水沟以排涝模数为设计依据。对于条石衬砌渠道,糙率采用n=0.02,土渠糙率采用n=0.04,纵断面比降分段设置,高差悬殊地段设置跌水,并布设消力池,比降一般在1/200~1/5000,边坡系数取m=0.0。灌水模数计算项目区农业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在灌溉保证率P=85%时,水稻生产期用水量较大,其中分萼期灌水定额最大,为2115m3/hm2,以水道分萼期作为灌水率控制计算指数,参照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拟用水稻分萼期灌水延续期为5d,按下式进行项目区的设计净灌水率:qik=amik/864Tik式中qik——第i种作物第k次灌水的灌水率a-第I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占灌区种植面积的百分比;mik——第i种作物第k次灌水的灌水定额(m3/s·hm2);Tik——第I种作为第k次灌水的灌水延续时间(d)。计算出P=80%时的净灌水率qik=0.49(m3/s·100hm2)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9,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5,项目区灌溉利用系数为0.86,则毛灌水率q毛=0.57m3/s·100hm2。灌渠流量计算结合项目区现状,主要渠道按照续灌设计,田间渠道按照轮灌设计,以此进行渠道流量计算,其公式:Qs=n·qs·As/ηs式中:Qs——续灌渠道的设计流量m3/s;n——灌溉方式,续灌取1,轮灌1次取2;qs——设计灌水模数m3/s·Km2;As——该渠道灌溉面积Km2;ηs——该渠道至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设计排水模数由于项目区无实测资料,且排水区域小于50平方公里,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及《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4/T4-1999,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涝模数,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p=10%)。一日最大降雨量一日排除。eq\o\ac(○,1)水田排涝模数qw=(p-H1-ET-F)/86.4T式中:T取1天;qw——水田设计排涝模数(m3/s·Km2);p——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量(99.80mm);H1——水田滞流水深(35mm);ET——历时为T的水田蒸发量(6mm);F——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8mm);qw=0.588m3/s·Km2eq\o\ac(○,2)旱地设计排涝模数按下式计算:q旱=R/86.4t式中:R——设计暴雨量的径流深;查一日最大暴雨量(p=10%)求得R=αp=44.91mm,α取0.45,p=99.8mm,t——排水时间,取1天q旱=0.52m3/s·Km2eq\o\ac(○,3)综合排涝模数按下式计算:q=(q水·A水+q旱·A旱)/(A水+A旱)式中:A水——设计排涝面积中的水田面积;A旱——设计排涝面积中的旱地面积;按每条沟渠的控制面积,用CAD在电子地形图上分别量出水田、旱地面积,计算出其综合排涝模数。排水沟流量计算排水沟流量采用水田和旱地的综合排涝模数,按平均排除法进行计算,其排涝流量计算公式为:Q=q·F式中:Q——河道设计流量m3/s;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F——设计控制排水面积Km2。灌排渠道纵断面设计1.设计水位线的确定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流灌溉,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A0——渠道灌溉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的高程(m);h——所选参考点与该处末级固定渠道水面的高差,取0.1m;l——各级渠道的长度;i——各级渠道的比降;——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2.计算渠底及渠顶高程各级渠道的设计水位确定后,根据渠道设计水深及超高确定渠底及渠顶高程。据此设计各级渠道纵断面,渠道纵断面设计成果见规划设计图册。农渠、沟设计成果见2-3、2-4。项目区排水沟纵断面设计过程同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设计成果参见施工设计图册。表2-3??县??镇排灌渠设计成果表排灌渠长度控制面积设计流量渠道纵坡水深底宽渠深糙率边坡系数过水能力备注渠首渠底高程渠尾渠底高程编号、桩号(m)(Km2)(m3/s)(m)(m)(m)m(m3/s)矩形,M7.5条石浆砌1(0+000-0+218)2180.4300.290.000.022500.23矩形,M7.5条石浆砌409.7393.151(0+218-0+537.4)316.70.5900.350.000.022500.23矩形,M7.5条石浆砌393.15388.742(0+000-0+110)1100.4700.320.000.022500.49矩形,M7.5条石浆砌409.7399.32(0+110-0+467.7)357.70.6600.390.000.022500.67矩形,M7.5条石浆砌399.3389.513(0+000-0+181)1810.4300.490.000.022500.49矩形,M7.5条石浆砌389.11386.353(0+181-0+511.7)330.71.0400.830.000.022500.23矩形,M7.5条石浆砌386.35380.614(0+000-0+303.3)303.30.3700.240.000.022500.75矩形,M7.5条石浆砌405.2390.945(0+000-0+072)720.4100.290.000.022500.49矩形,M7.5条石浆砌411.92404.695(0+072-0+337.5)265.50.6900.420.000.022500.67矩形,M7.5条石浆砌404.69396.796(0+000-0+150.1)150.10.4100.270.0010.022500.88矩形,M7.5条石浆砌389.34386.077(0+000-0+161)10.90.3400.390.000.022500.49矩形,M7.5条石浆砌390.82285.518(0+000-0+260.6)260.60.3500.55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393.34381.849(0+000-0+224.6)224.60.4100.320.000.022500.36矩形,M7.5条石浆砌395.39385.149(0+224.6-0+585.2)360.60.5200.490.000.022500.55矩形,M7.5条石浆砌385.14380.4910(0+000-0+422)4220.6000.420.000.022500.47矩形,M7.5条石浆砌385.39387.8710(0+422-0+555.3)133.30.8300.590.000.022500.66矩形,M7.5条石浆砌387.87382.2911(0+000-0+343)3430.3100.270.0010.022500.3矩形,M7.5条石浆砌395.43387.9611(0+343-0+504.8)161.80.6400.830.000.022500.93矩形,M7.5条石浆砌387.96383.1112(0+000-0+316.4)316.40.3500.240.000.022500.27矩形,M7.5条石浆砌394.07384.0213(0+000-0+279)2790.4100.460.0030.022500.52矩形,M7.5条石浆砌399.48391.5414(0+000-0+198.6)198.60.2400.420.000.022500.47矩形,M7.5条石浆砌398.26390.2714(0+198.6-0+359.3)160.70.3300.460.000.022500.52矩形,M7.5条石浆砌390.27388.0615(0+000-0+296.3)296.30.5200.39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400.79390.6716(0+000-0+299.2)299.20.4500.39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403.67390.5217(0+000-0+370.7)370.70.6300.460.0030.022500.52矩形,M7.5条石浆砌409.3393.9318(0+000-0+288.8)288.80.4100.30.000.022500.34矩形,M7.5条石浆砌398.41389.2719(0+000-0+186.7)186.70.5600.39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386.13379.3320(0+000-0+398.1)398.10.4700.39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387.08377.5821(0+000-0+320.3)320.30.3900.270.0010.022500.3矩形,M7.5条石浆砌385.92377.4222(0+000-0+518.7)518.70.5400.39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393.3374.3623(0+000-0+599)5990.6100.420.000.022500.47矩形,M7.5条石浆砌390.78373.2324(0+000-0+433.6)433.60.8100.550.000.022500.62矩形,M7.5条石浆砌384.9376.0625(0+000-0+455.3)455.30.4700.350.000.022500.39矩形,M7.5条石浆砌382.74373.9926(0+000-0+302.6)302.60.3100.240.000.022500.27矩形,M7.5条石浆砌383.85376.1827(0+000-0+393.8)393.80.3500.270.0010.022500.3矩形,M7.5条石浆砌382.89377.4328(0+000-0+214)2140.5400.39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384.01377.4529(0+000-0+190)1900.4200.30.000.022500.34矩形,M7.5条石浆砌384.45381.6730(0+000-0+308.1)308.10.4600.390.000.022500.44矩形,M7.5条石浆砌383.27376.04表2-4??县??镇灌渠设计成果表排灌渠长度控制面积设计流量渠道纵坡水深底宽渠深糙率边坡系数过水能力备注渠首渠底高程渠尾渠底高程编号、桩号(m)(Km2)(m3/s)(m)(m)(m)m(m3/s)矩形,M7.5条石浆砌1(0+000-0+344.7)344.70.1800.120.0010.022500.14矩形,M7.5条石浆砌409.2394.052(0+000-0+449.6)449.60.2000.120.0010.022500.14矩形,M7.5条石浆砌410.83393.113(0+000-0+220.2)220.20.1400.150.000.022500.18矩形,M7.5条石浆砌402.48389.444(0+000-0+260.9)260.90.1600.110.000.022500.13矩形,M7.5条石浆砌398.82384.875(0+000-0+712.7)712.70.2600.150.000.022500.18矩形,M7.5条石浆砌399.32388.866(0+000-0+244.4)244.40.1500.150.000.022500.18矩形,M7.5条石浆砌398.07385.57(0+000-0+326.6)326.60.1600.110.000.022500.13矩形,M7.5条石浆砌397.92383.818(0+000-0+571.8)571.80.2200.120.0010.022500.14矩形,M7.5条石浆砌394.53386.829(0+000-0+595.4)595.40.2300.130.000.022500.16矩形,M7.5条石浆砌391.33386.3510(0+000-0+410.2)410.20.2100.130.000.022500.16矩形,M7.5条石浆砌396.49385.2211(0+000-0+322.3)322.30.3000.170.000.022500.2矩形,M7.5条石浆砌398.36379.6812(0+000-1+148)11480.3100.170.000.022500.2矩形,M7.5条石浆砌399.2381.1413(0+000-0+451.3)451.30.1600.120.0010.022500.14矩形,M7.5条石浆砌385.15373.4514(0+000-0+485)4850.1700.130.000.022500.16矩形,M7.5条石浆砌392.04373.0电力提灌站设计项目区??村原有电力提灌站一处,提水泵房完好、管道长56m,直径φ200,扬程24m,但变压器、提水电机和水泵已损毁。根据水源和项目区需要灌溉的情况,在充分听取当地政府、群众及村社意见,决定在保留原有泵房及管道的情况下,对原有泵站进行修复。??村电力提灌站复核设计根据灌面调查,该处提灌设施提供的水源经输水明渠可控制的灌溉面积是14.69hm2。此外,还承担下游蓄水池的充水任务。为控制设计规模,减少投资,运行时,将农田灌溉与水池蓄水时段错开。因此,以农田灌溉的水量作为提灌设施的设计依据。①设计流量确定:设计灌面A=14.69hm2;按照灌溉制度,水稻分萼期灌水定额最大,为2115m3/hm2,时间为10天;平均每天抽水t=20h;渠系综和水利用系数η=0.85。由下式计算水泵设计流量:其中:Q——灌溉设计流量m——最大灌水定额(m3/h)A——灌溉面积(m3/hm2)t——电机水泵每天工作时间(h)T——灌区耕地轮灌一次的时间(T)②压力管道设计管材为铸铁管,原有管径D=0.2m管径复核及流速:=2115×14.69/20×10×0.85=182.76m3/T=0.051m3/sD=(4Q/πν)1/2=0.208式中:D——输配水管直径。Q——输配水管设计流量。V——管内经济流速,取1.5m/s。计算得出:D=0.208m,原有管道直径D=0.2m,比较合适,取D=0.2m。流速V=1.62m/s③压力管线布置吸水管为引水渠于管线相结合,长8m。水泵进口、底阀、接头以法兰连接。压力管线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条石镇墩架设。④管路阻力水头损失计算沿程损失按达西公式:管长L=56m;λ=0.02;v=1.62m/s,d=0.2m。求得:hf=0.73m。局部水头损失:,阀门3个,弯头6个,滤水网1个。Hζ=(6×0.35+0.48+0.15×3)×1.622/(2×9.8)=0.41m。总水头损失h=0.73+0.41=1.14m。⑤设计扬程扬程H=H1+h=24+1.14=25.14m。⑥水泵选型根据设计流量182.76m3/h和扬程25.14m,选用IS200-125-315型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出水量为200m3/h,扬程32m,电机功率N=30KW。选用Y200L-4型电机。⑥变压器选型根据电机功率,选用50KVA变压器一台。整治提灌站参数如下:表2-6整治提灌站参数表编号控灌面积(hm2)设计流量(m3/h)净扬程(m)总扬程(m)水泵型号电机功率(kv)管径(mm)管壁厚(mm)管长(m)备注提灌站14.69182.762425.14IS200-125-315Y200L-42008.005山坪塘设计1、整治山坪塘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共整治23座山坪塘。山平塘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校核。??为均质土坝,坝高、坝宽、坝顶长见设计图纸YCGJ-NS-PT-57。放水设施为一级涵卧管,位于坝侧,卧管放水孔径Φ=0.1m,孔间距为0.3m,卧管断面尺寸B×H=0.35m×0.35m,涵管断面尺寸B×H=0.35m×0.35m。2)存在的问题经??水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山平塘进行安全鉴定,综合结论为“三边”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坝体单薄;上游坝无条(块)石护坡,被风浪冲刷,垮塌严重;坝体散漏;放水涵管漏水严重;无溢洪道,无坝体排水设施(反滤层)。3)整治方案将上游坝坡清除杂草、腐质土,垮塌边坡回填夯实粘土层,20cm为一层,层层夯实。然后将上游坝基脚采用M7.5砂浆浆砌条石加固,坡面采用M7.5砂浆浆砌条石护坡。在坝的左侧或右侧山鞍部开挖溢洪道、消力池,采用M7.5砂浆浆砌条石,溢洪道沿坝顶顶宽设预制钢筋砼。放水设施采用预制钢筋砼管。整个整治工程详细单体图见附图,工程量见表YCGJ-NS-PT-57。蓄水池设计根据《雨水积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试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拦蓄坡面径流,自然蓄水,按P=80%保证率、五级建筑物设计,集流面积确定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w——年供水量,m3si——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积m2pp——保证率为p时的年降雨量,mm;(p=80%,pp=1356mm)ki——第I种材料的年集流效率(0.45)n——材料种类数蓄水池容积公式:式中:V——蓄水容积,m3w——全年供水量m3α——蓄水池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取0.05~0.1,本例取0.1;K——容积系数,半干旱地区,人畜饮用工程取0.8~0.9,灌溉供水工程可取0.6~0.9;湿润、半湿润地区可取0.24~0.4,本例取0.3。水池超高值按0.3m计算。根据上述公式,蓄水池内直径设计为8米,深为3米,有效容积为135.7m3。根据计算,汇流面积为677m2。根据上述计算成果,选择汇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布置蓄水池,避开填方或易滑坡地段,配套引、排水沟、沉沙凼。本次设计蓄水池材料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分为条石和页岩砖两种,具体情况见平面布置图,引排水沟总长100米,设计断面为0.3m*0.4m的矩形,沟底为8cm厚的C20砼,沉沙井规格为2m*1.5m*1m,井底为10cm砼现浇,主要材料根据蓄水池的主要材料确定。2.6交叉建筑物工程设计2.6.1桥涵设计项目区内有??至九龙和??至万源两条公路,在项目区自西向北、和自南向北纵、横贯穿整个项目区,为项目区的骨干交通线,这些公路的桥、涵建设正规,目前质量完好,故不纳入此次整理范围。项目区新建、整治田间道19条,总长16765.4m,其中新建12148.8m;整治4616.6m。新建生产路63条,总长37487.4m。这些道路与项目区的农渠及冲沟处有交叉,应布置交叉建筑物;跨越小河、小溪的,还必须设计桥梁或涵洞作为交叉建筑物。项目区设计田间道桥1座(跨2.5米),布置在2#新建田间道;涵洞171座。根据??交通部门的意见,及项目地处丘陵地带,且是泥结碎石路面的特点,在有冲沟和农村居民点的地方设一排水涵管(农渠交叉处的涵管一并同时解决)。本项目在田间道与沟渠交汇处及冲沟房前设过路渠涵,共需布置101座,田间道农村道路交通桥1座。经论证,项目区内田间道桥采用预制C30混凝土桥,涵洞采用条石浆砌。桥涵的过水设计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设计流量(m3/s);A——过水断面面积(m2);C——谢才系数();R——水力半径(m);i——水面比降。2.7农田防护工程设计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及绿化、美化环境,项目区内沿田间道两侧各植绿化林带一排,总长16756m,绿化带总长16756m,根据当地植树习惯,选用树种为水杉,株高1.5米,根径1.5米,冠径1.8米,栽植规格为株距2m,共植树16756株,打窝严格按图纸设计尺寸,窝底平整。2.8典型田块设计一级阶地以上浅丘区的二级台地中的梯田及冲沟槽田,地面坡度一般在10°以内,耕作历史悠久,表层土性熟化且质优,耕作层土层相对较薄,不宜大规模扰动。这部分田块应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采用小并大,便于小型农机耕作为宜,并同时满足自流灌溉要求。因此,这部分耕作田块不搞大面积的土方平整,基本保持原来田块格局和灌溉排水体系。在进行小并大的同时,对田块内的局部高岗削高填低,在田块内部做到挖填方平衡,同时,在土地平整之前,应将厚约20cm的表土剥离,堆放一边,待土地平整之后,再将剥离的表土覆盖回去,以保证土地的质量。土地平整的具体做法,大冲沟的梯田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开展小并大田块,取消部分田埂,把田埂尽量作直,再辅以灌、排沟渠;对于冲沟两侧的傍田则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基本沿等高线开展小并大,短变长工作,再辅以灌溉沟渠;对于冲沟两侧旱地、傍田,则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开展坡改梯工作。上述土地平整工程,均筑土埂,埂高根据坡度而定,埂顶宽30cm。同时,上述土地平整工程不能强求改得越大越好,越平越好,而增大不必要的土方工程量。同时,在土地平整之前,应将厚约20cm的表土剥离,堆放一边,待土地平整之后,再将剥离的表土覆盖回去,以保证土地的质量。3分类工程量统计详见附件。4施工组织设计4.1施工条件分析4.1.1自然条件项目区属永川帚状褶皱构造带,境内表层褶皱总的趋势比较缓和,故形成平行褶皱地势。地表长期被水剥蚀,形成西、东二面较高,中部、南部和北部三面地势较低的地面形势,地貌以丘陵为主,间有平坝、浅丘河谷、深丘河谷(低山)的地势地貌特征。项目区内地貌类型为丘陵地带,兼有平坝和深丘河谷。平均海拔较低,区内最低海拔392.1米,最高海拔457.8米,平均高差12.3米,区内最小坡度为2°,平均坡度7.8°。4.1.2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所在地??镇,距离县城约15km。南充至??高速公路横穿项目区,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村、社已通有简易公路。为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运输进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区内高低压线路纵横交错,各村都有变压器,为工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电力基础;无线电通讯覆盖率较高,为工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通讯条件;区内10个村,大都具备条石采集料场,岩性为砂岩,岩石致密坚硬、强度较高,便于就地取材,也极大地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本项目采用招投标制进行施工,承包商必须具备相应施工资质和良好的信誉,以保证工程质量。土方开挖、土地平整、现有表土的堆放、筑土埂及地力培肥等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可组织当地富余劳动力以按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施工。4.1.3施工条件??县地貌类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