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换热器行业研究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1页
2010年国内换热器行业研究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2页
2010年国内换热器行业研究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3页
2010年国内换热器行业研究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4页
2010年国内换热器行业研究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0-第一部分市场概况 1第一章市场规模 1第二章产品结构 2第三章细分市场 3第一节石油工业 5第二节化工 8第三节冶金 11第四节造船 14第五节核电 16第六节热电 17第三章竞争格局 19第一节主要生产企业 19第二节产业布局 21第三节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27第二部分领先企业介绍 28第一章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 28第二章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9第三章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32第四章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36第五章上海艾克森新技术有限公司 36第六章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37第七章江苏中圣集团 38第八章无锡化工装备总厂 39第九章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39第十章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40第三部分国际换热器市场发展趋势 44第一章国际换热器市场规模 44第二章换热器知名国际品牌 45第三章发展趋势 46第一部分市场概况第一章市场规模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目前,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市场规模大概为420亿人民币。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年底,我国换热器的市场需求将达到500亿元。预计2010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我国换热器产业规模将突破880亿元;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第二章产品结构按照是否属于压力容器分类,换热器可以分为换热压力容器和非压力容器换热器两大类。按照产值计算,换热压力容器约占换热器行业的60%,非压力容器换热器约占40%的产值。其中,在换热压力容器中,管壳式换热器又占90%左右的产值;在非压力容器换热器中,板式换热器占据了70%左右产值,空冷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分别占15%左右的产值。换热器产品产值结构产品分类比例具体类型细分比例行业产品结构换热压力容器60%管壳式换热器90%54%螺旋板式、板壳式及其它换热压力容器10%6%非压力容器换热器40%板式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70%15%15%28%6%6%换热器行业产品产值结构第三章细分市场2010年,预计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领域仍然是换热器产业最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在150亿元;电力冶金领域换热器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船舶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在40亿元以上;机械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集中供暖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食品工业也有近30亿元的市场。以上。另外,航天飞行器、半导体器件、核电常规岛核岛、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生产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换热器,这些市场约有130亿元的规模。中国换热器细分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石油、化工行业是换热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约占换热器30%的市场份额。石油、化工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工艺过程都有加热、冷却或冷凝过程,都需要用到换热器。电力和冶金两大行业所需的换热器约占换热器市场16%的份额。由于城市集中供热中心二次热交换器、制冷空调蒸发器冷凝器的大量应用,集中供暖和制冷空调行业约占换热器行业8%的市场份额。船舶行业应用大量的中央冷却器等换热设备,约占换热器行业8%的市场份额;机械行业在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中应用大量的机油冷却器、中冷器等换热器,约占换热器行业8%的市场份额。此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换热器用量也较大。换热器市场需求行业分布第一节石油工业换热器在石油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主要用途石油工业·各种油品的加热及冷却、乙烯冷箱·塔顶气体的冷凝、冷却·工厂冷却水、循环水系统·天然气体净化、工厂气体净化·工作酸性水处理·余热回收·海洋钻井平台用海水冷却、循环淡水冷却、脱盐装置、淡水蒸馏、三甘醇脱水时进行热回收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对石油和油品需求总量的预测,结合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目标和汽车、石化发展的要求,预计未来15年我国石油、石化产品消费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燃料和化工轻油需求大幅度增加,两者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5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60%左右和2020年的67%左右。预计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总量分别约3.5亿吨和4.5亿吨,其中交通运输用油分别为1.57亿吨和2.27亿吨,化工用油分别为0.53亿吨和0.78亿吨。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4.77亿吨,居世界第二。其中,两大集团凭借27%的炼厂数量占据全国76%的炼油能力。我国已形成17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接近全国总加工能力的一半。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炼油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约20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其合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65%,企业平均规模达到570万吨/年。另据国家石化振兴规划,未来新出炉的中国十大炼油基地将是:规模超过年3000万吨的大型炼油基地——宁波、上海、南京、大连,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茂名、广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2010年底,全国炼油总产能将达到5.075亿吨/年,比上年增长6.4%,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5年,中国炼油能力年均增速可能在8%。到2015年底,若在建、拟建和规划的炼化项目按期建成,中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5亿吨/年中国炼油能力单位:亿吨今后3年投资计划为每年1500亿元人民币,主要项目包括: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长岭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武汉炼油改造工程、石家庄油品质量升级及原油劣质化改造工程、上海石化炼油改造工程、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扬子、金陵炼油改造和油品质量升级工程、同时开展依托镇海炼化分公司建设的每年1500万吨炼油项目、广东湛江每年15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按照这样计算,未来三年,应用在石油工业的换热器是常规模将会达到近120亿元。中国石油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第二节化工换热器的性能对石化产品质量、热量利用率以及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换热器主要包括管壳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冷箱)板壳式换热器、高压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高压空冷器和废热锅炉等。目前,换热器正朝着大型化、高效率、高合金化、低温差、低压力损失方向发展。换热器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应用行业主要用途化学工业·各种浓度的碱液及电解液的加热冷却·硫酸、氢氧化钠、氢气、氧气的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甲醛、甲醇、乙醇的冷却·脱盐工艺、热回收装置·酒精发酵及提炼·人造纤维工业、丙烯腈纤维、树脂、各种聚合物的加热冷却·农药、染料、涂料·各种添加剂、生物制剂、化妆品的生产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对石化产品需求总量的预测,预计2010年和2020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500~2600万吨和3700~41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新增80~100万吨级乙烯装置约7套,2010年到2020年新增80~100万吨级乙烯装置约9套。预计2010年和2020年我国乙烯能力将分别达到1400万吨/年和2300万吨/年,分别满足国内乙烯当量需求的55%和60%左右。中国乙烯产能单位:万吨根据2009年底我国已有的炼油、石化及化纤装置生产规模,要达到2020年我国炼油和石化产业发展目标,按照测算的新增千万吨级炼油及配套装置、80~100万吨级乙烯及配套装置以及60~100万吨级PTA装置数量,2010年到2020年约为石化装备制造业提供35000台(套)、150万吨石化重大工艺设备的产品市场。重大项目包括:海南每年60万吨对二甲苯、燕山每年9╱6万吨丁基橡胶╱溴化丁基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据估计,全国石化行业今后平均每年用于石化生产装置的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人民币,设备投资按总投资的30%计算,每年石化设备投资可达600亿元,其中,换热器市场规模将有100多亿元。中国化工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第三节冶金换热器在冶金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主要用途冶金工业·炼焦炉直接或间接一次冷却器·电弧炉的炉体、水冷盖板、铁合金炉的炉体、电板支座、变压器、铸模冷却、连铸机的冷却·带材热轧机、开坯机、带材冷轧机、薄钢带轧机的润滑油和齿轮油的冷却·液压油、焦化厂水、浮液、氨浴液、炉水冷却·压缩机冷却剂、进料水、机器冷却剂冷却·炼铝厂、氧化铝厂、炼铜厂之闭路冷却系统·电镀锡、锌生产线的电解液的冷却中国主要冶金产品产量单位:万吨中国钢铁企业分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家,2009年全年的粗钢产量达到5.678亿吨,同比增长13.5%,再次创下单个国家增长新纪录。但是与此同时,世界粗钢产量却在同比下降中2010年粗钢产量仍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实际产量达6.4万亿吨,较09年增10%,这将创历史最高纪录;消费比2009年增加6,000万吨,需求达5.8万亿;国际需求也有望增加,钢材出口或增至3,500万吨。近两年,在国家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推动下,中国钢铁产量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但是,目前中国钢铁的产能已经大大超过需求,钢企利润微薄。在政府打压房价的政策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大受影响,也必将限制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综合以上原因,未来3年,钢铁产量的增速将大大放缓,限制在5%以内。受此影响,未来3年,冶金行业换热器市场将达到58亿元人民币。中国冶金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第四节造船换热器在造船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主要用途造船工业·中央冷却器、淡水冷却器、柴油机冷却器、缸套水冷却器·润滑油、传动油冷却·重燃料油预热、柴油预热2009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新承接船舶订单26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5%,;手持船舶订单188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8%、61.6%、38.5%,比2008年底分别提高了5.3、23.9和3个百分点。2009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指标/国家世界韩国日本中国2009年造船完工量万载重吨/占比(%)12203/1004378/35.92899/23.84243/34.8万修正总吨/占比(%)4872/1001555/31.9984/20.21523/31.32009年新接订单量万载重吨

/占比(%)4219/1001487/35.290/2.12600/61.6万修正总吨

/占比(%)1149/100316/27.517.6/1.5711/61.92009年底手持订单量万载重吨/占比(%)48884/10017224/35.28831/18.118817/38.5万修正总吨

/占比(%)15313/1005284/34.52322/15.25389/35.2数据来源:克拉克松研究公司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83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484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船舶制造业4176亿元,同比增长31.7%;船舶配套业620亿元,同比增长42.2%;船舶修理及拆船业677亿元,同比增长5%。1-11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0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船舶制造业3061亿元,同比增长37.8%;船舶配套490亿元,同比增长38.9%;船舶修理及拆船业520亿元,同比下降2.6%。预计2010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1.5亿载重吨,新承接订单约为4000~5000万载重吨,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进一步上升,预计可达到5000~5500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仍将低位徘徊,年底手持船舶订单将降至1.5亿吨左右。未来三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复苏向好,船舶市场在总体底位徘徊中仍然存在增长性需求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但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和造船市场影响还将继续蔓延和加深,造船市场复苏将明显滞后于经济复苏。随着手持订单中的船舶不断投放市场,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将加剧。但由于存在战略需求和投机需求,国际船舶市场将有所恢复,船价也将在低位徘徊。预计三年后,船舶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达到57亿元。中国造船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第五节核电换热器在电力工业的应用应用行业主要用途电力工业·空气预热器、蒸汽过热器、凝汽器和热网加热器、循环冷却器、空气冷却器·烟气脱硫及余热回收的烟气换热器·中央冷却系统、适平用油冷却器·循环水、冲洗冷却剂、传动油冷却·汽轮机、发动机、压缩机的冷却·发电站的热量回收·核电站常规岛、核岛冷却·轴承、真空泵、水泵冷却器·变压器油、硅整流纯水的冷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原材料多晶硅生产用的冷却器2009年,中国核电建设大提速。紧随浙江三门之后,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核电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截至年底,中国已核准10个核电项目28台机组,其中在建规模2192万千瓦20台机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2010年,中国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沿海核电发展,积极推进内陆核电项目。未来十年,中国核电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核电装机容量目前尚不足1000万千瓦,到2020年有望达到7500万千瓦。届时,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5%左右。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加大了包括核电在内的能源领域投资力度。统计显示,2009年核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74.91%。按照每千瓦机组造价1.2万元计算,在建规模的直接投资在2600亿元人民币以上。按照交换器占核电总投资规模的0.2%计算,目前核电交换器市场规模为5.2亿元。第六节热电从2010年的形势来看,我国初步确定新开工建设电力装机预计规模为700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规模4500万千瓦,比重有所减少。根据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09年)统计,2010年全国基建新增电力装机8500万千瓦,仍将维持在高水平,其中火电新增5500万千瓦,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成为新增机组的主力。综合新增装机和小火电关停等因素,2010年年中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9亿千瓦,年底达到9.5亿千瓦左右,其中火电为7亿千瓦,占73.68%左右,这将比去年底降低近1个百分点。消费、投资和出口政策的拉动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电力消费回升向好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段,为实现工业化阶段的发展目标,预计2020年以前每年至少要6000万千瓦机组投产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火电新增装机容量未来几年维持5000万千瓦左右单位:万千瓦根据中电联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3711.3亿元,其中火电投资1492.1亿元,约占40.2%。通过对2006年以来我国电源投资结构变化情况分析,四年来我国火电投资比例呈持续下降的态势。2006年我国火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例为71.1%,2007年为69.1%,到2008年大幅下降到49.3%,2009年又下降了9个百分点,为40.2%。按照每年全国新增5000万千瓦火电机组计算,预计未来3年热电工业用换热器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超过65亿元,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热电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第三章竞争格局第一节主要生产企业按照产品类型的不同,我国换热器产业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产品领域。在板式换热器领域,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大量外资企业已经完成在中国的布局。其中,四平巨元瀚洋、兰石换热设备公司、四平维克斯是我国板式换热器领域内资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其板式换热器年产值都在2亿元以上。外资企业主要包括阿法拉伐(江阴)、舒瑞普(北京、苏州)、APV(上海、北京)、丹佛斯(天津)、传特(北京)、桑德克斯(上海、宁波)、风凯(常州)等企业,世界著名的板式换热器企业大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此外,沈阳太宇、蓝科高新(原兰石所)、上海艾克森、湖北登峰、山东北辰、佛山澜石、上海南华等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板式换热器企业。板式换热器前十家企业排名排序企业名称销售收入(亿元)市场占有率%1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2.22.2%2兰州兰石换热设备公司22%3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22%4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1.81.8%5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1.61.6%6上海艾克森新技术有限公司1.51.5%7湖北登峰换热器有限公司1.21.2%8山东北辰集团有限公司11%9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1%10佛山市澜石传热设备厂0.90.9%在管壳式换热器领域,我国生产企业众多,且规模都较小。其中,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兰石集团炼化设备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机械是我国内资管壳式换热器的龙头企业,其管壳式换热器年产值都在2亿元以上;江苏中圣集团、无锡化工装备总厂、宝钛集团南京宝色股份、西安核设备制造厂(原国营524厂)、合肥通用特种材料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国特种材料换热器领域的重要企业,其特种材料管壳式换热器年产值都在1.5亿元以上;中石化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燕化、中石化藏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依托母公司中石化的市场优势,也形成了一定的换热器生产规模,年产值在1~2亿元左右;此外,张家港化工机械、大连金重公司、湖北长江石化设备公司、大连东方亿鹏、合肥通用特种材料设备有限公司、西安大秦化工机械(原西安化工机械厂)、林德工程(大连)、天津国际机械(原天津市换热装备总厂)、大连东方亿鹏等企业也是国内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生产企业,管壳式换热器的年产值都在1亿元以上。相对而言,管壳式换热器外资企业在华布点不多,比较知名的有日本森松(上海)、林德工程(大连)、美国艾普尔(苏州)、德国风凯(常州),这主要缘于我国石油化工领域换热器企业众多,生产能力较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较为困难。中国主要换热器生产企业产品类别主要竞争企业板式换热器·内资龙头企业:四平巨元瀚洋、兰石换热设备、四平维克斯·外资企业:阿法拉伐(江阴)、舒瑞普(北京、苏州)、APV(上海、北京)、丹佛斯(天津)、传特(北京)、桑德克斯(上海、宁波)、风凯(常州)·其它主要企业:沈阳太宇、上海艾克森、蓝科高新、湖北登峰、山东北辰、上海南华、佛山澜石管壳式换热器·内资龙头企业:兰石炼化设备、抚顺机械、中石化南京化工机械·特种材料管壳式换热器主要企业:江苏中圣、无锡化工装备总厂、南京宝色、西安核设备、合肥通用特材设备·外资企业:森松(上海)、林德工程(大连)、艾普尔(苏州)、风凯(常州)·其它主要企业:张家港化工机械、大连金重、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湖北长江石化设备、西安大秦化工机械、天津国际机械、大连东方亿鹏空冷式换热器·内资龙头企业:哈空调·外资企业:基伊埃(芜湖、廊坊)、斯必克(张家口)·其它主要企业:江苏双良、国电龙源冷却、四川简阳空冷器、蓝科高新、兰石集团长征机械、西安大秦化工机械、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江阴电力设备冷却器板翅式换热器·龙头企业:杭州杭氧股份、浙江银轮股份·外资企业:艾普尔(苏州)·其它主要企业: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开封空分集团、山东茌平吉星在空冷式换热器领域,哈空调是我国最大的空冷式换热器生产企业。此外,江苏双良股份、国电集团北京龙源冷却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简阳空冷器、蓝科高新(原兰石所)、兰州兰石集团长征机械、西安大秦化工机械(原西安化工机械厂)、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江阴电力设备冷却器公司等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外资企业中,基伊埃(芜湖、廊坊)、斯必克(张家口)在空冷式换热器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板翅式换热器领域,杭州杭氧股份和开封空分集团是我国石油化工领域著名的板翅式换热器企业,浙江银轮股份、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则是我国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行业油冷器、中冷器领域的著名换热器企业。第二节产业布局我国换热器产业主要集团中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其中,东北地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换热器产业基地,特别是吉林四平地区在集中供热、钢铁和电力行业板式换热器市场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西北地区则以某肃兰州为中心,依托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和兰石集团的研发和生产力量,形成了较强的换热器产业,尤其是在石油化工和食品领域;华北地区在原北京京海、天津换热装备总厂等原机械部换热设备定点生产企业的基上,通过引入大量外资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华东地区依托其巨大的市场,在轻工食品领域的换热器市场和面向石油化工的特殊材质换热器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它地区换热器企业较少,比较知名的还有以佛山市润石传热设备厂为龙头企业的广东佛山地区,该地区主要以板式换热器为主。中国换热器产业区域分布图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换热器产业基地。吉林四平地区已经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板式换热器产业集群,并在吉林省和四平市两级政府的努力下,打造出“中国换热器城”品牌。此外,东北地区还有如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抚顺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械公司、大连林德工程公司、大连九圆公司等换热器业内著名企业。其中,哈空调是我国空冷式换热器领域的龙头企业;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在板式换热机组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抚顺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则是中国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的诞生地,它和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械公司都是石油化工领域的管壳式换热器的龙头企业。※吉林四平吉林省四平市在原机械部换热设备定点生产企业四平换热器总厂(现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和巨元换热器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外资企业的技术和资金,逐步消化吸收并进一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换热器产业集群,有换热器企业72家,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亿元。目前可生产板式换热器200万平方米,管式换热器10万吨、换热器机组1000多台套,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法国、越南、巴基斯坦、蒙古、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核电、化工、电站、供热、石油、航空等领域,尤其在集中供热、钢铁和电力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目前,四平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换热器产业集群。特别是2009年6月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更进一步提升了四平换热器在全国换热器产业布局中的地位。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主要以兰州为中心,依托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近50年来在换热器领域的研究实力和不懈努力,以及兰州石化、玉门油田、新疆克拉玛依和新疆石油化工基地市场优势,形成了以兰石集团、蓝科高新(原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兰州通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西安核设备制造厂(原524厂)、西安大秦化工机械(原西安化工机械厂)为代表的一批换热器企业。※甘肃兰州甘肃兰州是我国换热器研发生产重镇,拥有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和兰石集团等换热器产业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其换热器产品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其中,兰石集团是我国换热器产业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两个项目——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和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合并而成的企业集团。兰石集团在国内石油化工领域换热器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兰石集团兰石换热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在板式换热器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兰石集团炼化设备公司主攻压力容器类型管壳式换热器;兰石集团长征机械公司在空冷式换热器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家重点工项目西气东输工程近80%的高压空冷器就由兰石长征机械公司提供。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原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是隶属于原石油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局的国家一类科研机构,为全国石油钻采机械和炼油化工设备的行业技术归口所,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交换器分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单位,机械工业换热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就建立在该单位,在石油化工和食品换热器领域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三、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在原北京京海、天津换热装备总厂等原机械部换热设备定点生产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外资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换热器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等地区。目前,华北地区换热器生产企业主要有北京京海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华海换热器厂、永大捷盟(北京)换热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国际机械(原天津市换热设备总厂)等内资企业。此外,大量外资企业在华地区也建立了生产基地。其中,丹佛斯(天津)、APV(北京)、传特(北京)、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基伊埃(廊坊)、斯必克(张家口)是华北地区著名的换热器外资企业。四、华东地区华东地区经济发过,聚集了大量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食品企业,如中石化镇海炼化、上海金山炼化、南京扬子石化、金陵石化、秦山核电、田湾核电等。依托下游市场优势,无锡、南京、苏州、宁波、上海、济南等地区形成了一大批换热器企业。尤其是在无锡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换热器产业集群。华东地区主要换热器内资企业主要有上海艾克森新技术公司、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中圣集团、宝钛集团南京宝色股份、无锡化工装备总厂、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中石化南京化工机械、张家港化工机械、杭州杭氧股份、浙江银轮股份、苏州新苏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特种材料设备有限公司、中石化镇海炼化、山东北辰集团、山东水龙王集团、山东宏达科技集团、山东美陵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万昌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淄博泰勒换热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雷林流体设备公司、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公司(原上海化工机械二厂)等企业。外资企业主要有阿法拉伐(江阴)、舒瑞普(苏州)、APV(上海)、桑德克斯(上海、宁波)、风凯(常州)、基伊埃(芜湖)、森松(上海)等。华东地区换热器产业主要面向石油化工和轻工食品领域,且在特殊材质换热器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江苏中圣集团、宝钛集团南京宝色股份、无锡化工装备总厂、合肥通用特种材料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是特殊材质管壳式换热器的著名企业;而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则在轻工食品换热器领域占据了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此外,华东地区在板翅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领域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例如板翅式换热器龙头企业杭州杭氧股份、浙江银轮股份都位于华东地区,苏州新苏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原苏州化工机械厂)则是国内著名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生产企业,全国第一台螺旋板式换热器就是于20世纪60年代在原苏州化工机械厂试制成功的。※江苏无锡江苏无锡是华东地区换热器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换热器产业集群,产品主要以管壳式和板翅式为主。在无锡市科技局2009年科技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新建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争取新型节能换热器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其中,无锡滨湖区马山镇是全国闻名的换热器产业集散地,这里集中了近20家换热器制造企业,占据着全国板翅式换热器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其主要企业马山换热器厂的生产规模在国内已处于板翅式换热器行业前列,年销售收入超亿元。2008年3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过旗下的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全资收购无锡市马山换热器厂,并将其改名为无锡市马山永红换热器有限公司。2009年7月,无锡市政府出台了《无锡市机械装备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该计划提出重点支持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有限公司的铝质板翅式换热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此外,无锡还拥有张家港化工机械、无锡化工装备总厂、阿法拉伐(江阴)、无锡市换热器厂、无锡市蓝天重工械制造有限公司、江阴电力设备冷却器公司等著名换热器生产企业,以及一大批中小型管壳式换热器企业。其中,张家港化工机械和无锡化工装备总厂是国内面向石油化工领域的换热器重要企业,阿法拉伐(江阴)是阿法拉伐在中国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整体而言,无锡市换热器产业实力较强,但也面临较严重的产品雷同、无序竞争的问题。无锡一大批中小型管壳式换热器企业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的低端换热器产品,产品雷同,技术含量不高,往往在招标时陷入低价竞争的尴尬局面。第三节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目前,世界主要著名换热器企业都基本完成了在华投资布局。除了像韩国LHE株式会社、意大利斯普莱力等部分企业暂时只在中国设立销售办事处外,其它主要换热器企业都在华设立了生产基地。部分企业还在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从外资换热器企业在华投资布局来看,大部分外资企业主要选择华东地区建立生产品税基地,其次是华北地区,在其它地区建立生产基地较少。主要外资换热器企业在华布局著名换热器企业在华生产基地主要产品瑞典阿法拉伐(AlfaLaval)江阴集中供热和船舶用板式换热器瑞典舒瑞普(SWEP)北京、苏州板式换热器英国APV/美国斯必克(XPX)上海、北京、张家口板式、空冷式换热器美国传特(Tranter)北京板式换热器美国艾普尔(API)苏州管壳式、空冷式、板式换热器德国基伊埃(GEA)廊坊、芜湖空冷式换热器德国风凯(Funke)常州管壳式、板式、空冷式换热器丹麦桑德克斯(SondexA/S)上海、宁波、沈阳板式换热器日本日阪(Hisaka)制作所常熟(2009年7月)板式换热器具韩国LHE株式会社-(暂未布局)-第二部分领先企业介绍第一章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原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蓝科高新)成立于2008年12月,是以甘肃蓝科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由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整体改制并引进战略投资者,依照《公司法》创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蓝科高新已成为一家国有控股、产权多元化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在国内石油化工和轻工食品用板式换热器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在甘肃和上海都拥有生产基地,上海的生产基地为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大型石油化工用板壳式换热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简称兰石所)成立于1960年5月,是隶属于原石油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局的国家一类科研机构,为全国石油钻采机械和炼油化工设备的行业技术归口所。1999年7月,作为国家242家首批转制科研单位之一,兰石所成为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2008年12月,兰石所整体改制为蓝科高新。近50年来,蓝科高新为国家贡献科技成果990多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60余项,专利46项,国家级新产品和国家火炬计划产品20项。拥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应力分析设计资格证书和A1级、A2级、A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ASME制造许可证、乙级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资格证书、“三位一体”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认证证书、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出口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海洋开发工程专项设计资格证书等重要资格证书27项。2004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蓝科高新长期为国家编制有关石油机械工业的发展规划,从“六五”到“十五”时期为国家编制重大规划42项。由蓝科高新主持和组织编制的经国家批准的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国家和行业标准80余类400余项。蓝科高新还是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石油钻采机械专业委员会、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交换器分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单位,并长期主持日常工作。在传热节能降耗技术领域,蓝科高新先后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板壳式换热器、大型全焊式波纹板空气预热装置、大型火电机组板式凝汽装置、板式空冷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板式蒸发器、板式蒸发空冷器以及亚洲最大的8000立方米LPG球罐、PV值最大的4000立方米液态烃球罐、国内首台8000立方米钢制蛋形污泥消化槽,其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超大直径塔器、浮动舌形塔盘、T排条阀塔盘、顺排条阀塔盘、双弧填料、格栅填料、RIC填料、各种规整填料及高效气液分布器、浮阀、条阀、船型条阀等的开发研制水平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国家石油钻采炼油化工设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石油总公司兰州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机械工业石油钻采设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机械工业换热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甘肃省兰州传热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设在蓝科高新。目前,蓝科高新拥有员工千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0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0人,高级工程师和其他系列高级技术职务人员110人,工程师和其他系统中级技术职务人员81人。自2004年以来,蓝科高新开始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生产能力以每年50%的增长率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为整体改制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蓝科高新拥有总资产85224万元,销售收入62268万元,实现利税10380万元。2008年,蓝科高新执行的重大项目共计65项,其中:ASME和出口产品项目共25项,159台(套);板式系统产品21项,86台;军工项目4项,16台;海洋石油工程项目16项;表面蒸发空冷器131台;石油钻机设计1项;石油钻采工具试验基地试验系统及其设备的研制两项;陕西延长石油材料公司7万吨/年油套管生产线项目1项;高通量管换热器1项;板式蒸发装置17项;纤维液膜反应器5项;塔里木油田压力容器检验及技术服务项目;乌鲁木齐100万吨/年PX全部加热炉空气预热器采用板式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由160℃降到100℃,年节能3000万元。2009年6月,由蓝科高新研制开发的国产首台10500m²高效节能板壳式换热器暨国产首台100万吨/年PX装置10910m²板式空气预热器在上海通过出厂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重型石化设备的研制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结束同类产品依靠进口的历史。蓝科高新在2009年初提出了三、六、九年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即第一个三年规划:苦战三年,奠定基础,年产值达到9亿元。第二个三年规划:奋战三年,初具规模,年产值达到12亿元。第三个三年规划:大战三年,良性循环,年产值达到15亿元。长期发展目标是科技开创国际品牌、质量赢得全球信誉。第二章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两个项目——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和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合并而成的,于2002年完成改制,曾经是我国最大的石油钻采机工和炼油化工设备生产基地。兰石集团下属的兰石换热设备公司和兰州兰石炼化设备公司分别在国内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另一下属企业兰石集团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则专注于空冷式换热器领域。兰州兰石换热设备公司是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从事板式换热器制造和服务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板式换热器供应商之一。1985年在引进德国Schmidt公司BR系列板式换热器的全套软、硬件技术。其产品在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组织的行业抽查中,质量技术等级连续十四年名列板式换热器行业第一名,主要应用于有色冶金、船舶、热电核电、暖通空调、化工/油脂、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领域。四十多年来,兰石换热设备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先后研制开发了三十多个系列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热交换机组、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宽通道焊接式板式换热器、压焊板式换热器、多段冷却器、海洋平台橇装等产品。其中BR1.6板式换热器是兰石换热公司承揽的中国国家“八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全焊式板式换热器的成功开发填补了中国板式换热器行业的一项空白;宽通道焊接式换热器的成功开发打破了国外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已广泛应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项目和冶金行业铝业砂状氧化铝生产项目中。2004年,兰石换热设备公司成为首家成功进入国内核电建设项目常规岛板式换热器的供货商;2005年国内首家将板式换热器用于大乙烯项目上;2006年国内首家将板式换热器用于钛白粉生产线上;2007年成为首家成功进入国内核电建设项目核岛板式换热器的供货商。2008年,兰石换热设备公司中标福清、万家山核电站项目板式热交换器产品制造。兰州兰石炼化设备公司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生产炼油化工设备的骨干专业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设备生产基地。炼化设备公司是国内专门设计、制造各类压力容器的大型骨干企业。现有职工732人,主要生产设备500台,厂房面积6.5万平方米。1983年全国首家获得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备和制造许可证;1984年国内首家取得美国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压力容器U和U2证书和钢印,并于1991年在国内首家取得NBBI(美国锅炉压力容器检查师协会)R证书。1996年又在同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兰石炼化公司在各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炼油化工装置中重大设备(如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高压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的国产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原兰州长征机械厂)始建于1978年,1988年兰石集团成立后,成为兰石集团成员之一,2005年改制成立新公司,是生产空冷式换热器的专业化企业。现共有在册职工365人,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设备资源市场一级供应商。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近80%的高压空冷器就由该公司提供。2008年,兰石换热设备公司板式换热器的销售收入在2亿元左右,管壳式换热器的销售收入在2亿元左右。第三章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简称THT),始建于1986年,尤其是1999年改制以后,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了资源配置,构筑了真正的产业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中国换热器行业的领先企业。巨元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拥有年产板式换热器80万㎡、管式换热器5000吨的生产能力。公司共有4大类50余种换热器产品,这些产品作为生产工艺中的加热、蒸发、冷却、冷凝等工序配套,已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动力、船舶、空调制冷、食品饮料等行业。如大亚湾核电站、首都机场、宝钢、武钢、济钢、中石化、中石油等众多企业均采用了THT产品,部分产品已出口国外。THT不断加大技术投入,致力于打造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2001年公司成立了巨元换热技术研究所,2003年被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被确认为吉林省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即四平市换热设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吉林省信息产业化“示范单位”、吉林省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并于2009年12月升级为吉林省换热器公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近年来,THT始终坚持依靠管理出效益,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行政上,建立和实施了层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在成本费用控制上,建立和实施了预算管理体系和量化管理办法;在质量管理上,建立和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THT管理也日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合理配置资源,塑造企业文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增强了对企业发展的操控能力,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为公司高效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因为THT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自主创新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被省市授予了“民营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国家高薪技术企业”、“企业管理创新奖”等荣誉。并于2009年与长春一汽、延边敖东等13家国内知名企业共同获得由吉林省政府颁发的“企业管理创新奖”,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中小企业。公司不断加大投入,致力于打造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研发中心每年投入超过销售收入5%以上的研发经费,用于技术研发、软件升级、技术改造等,先后引进了CAXA、Solidworks等先进的产品设计开发软件、PDM产品数据管理软件,并确保每年开发10个以上新产品,使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研发团队充分利用新技术成果,注重开发节能环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端产品,使产品环保节能技术走在国内行业的前列。近几年,新开发了可拆式宽通道板式换热器、大型闭式循环水冷却器、板框式换热器、全焊式宽通道板式换热器等,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用户对产品品种、规格和质量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在可拆式板式换热器领域创造了多项全国之最:◆单板换热面积4.0㎡,为国内最大;◆最大单机装机能力3200㎡,为国内最大;◆单机最大水处理能力3800T/h,为国内最大;◆最大板间距15mm,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最高承压能力3.5MPa,为国内最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技术之最表明THT在中国换热设备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THT产品技术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先后参与了首都机场、五棵松体育馆、武钢、鞍钢、大亚湾核电站、三门核电站、中石油、中海油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THT经过多年的努力,产品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树立了优秀的民族工业品牌,并于2009年6月30日成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第四章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电站空冷器、石化空冷器、电站(核)空气处理机组专业生产厂家,产品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公司是国内上市公司,中国最大的500家机械工业企业之一、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之一,拥有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ASME[U2]认证,并有进出口自营权和利用出口信贷出口大型成套设备的资格。哈空调的主导产品是石油化工、电力能源、钢铁冶金等国民经济发展必需的配套产品,凭借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公司为中国空冷换热器产品填被子了48项空白,产品多次荣获相亲部委的表彰和奖励。哈空调是中国少数能够设计、制造整套高、中、低压空冷设备的专业化公司,可生产各类材质和安装形式的高压空冷器,该公司生产的石化空冷器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产能达千万吨的石化公司和煤油厂,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接近50%;该公司还是中国少数能够对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各种电站用空冷器产品进行设计、制造和工程总包的专业公司,近年来已为国内外各大电厂提供了总装机容量近8000MW的电站空冷器产品,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公司还可生产核电站大型成套空气处理机组,产品成功应用于秦山二期核电站、巴基斯坦恰西马核电站等。目前,哈空调总占地19万平方米,拥有多家子/分公司,在哈尔滨、上海建有三处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地设有办事处,拥有技术研发人员225人,拥有各类先进生产设备2100多台套。第五章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银轮面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各种热交换器为主要对象的研发、制造和出口企业,目前的主要产品机油冷却器和中冷器,是汽车柴油发动机系统、变速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载重货车、大中型客车及工程机械上,且它们的应用范畴正在进一步向轿车、船舶、工业用和民用领域延伸。银轮股份拥有装备齐全的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是我国同类生产厂家中设施最完善的机油冷却器试验基地。能进行各种规模冷却器的震动、压力脉冲、静压、清洁度、盐雾、传热性能、冷热循环等各种试验。2000年12月,公司技术中心被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确认为“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1月,公司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第三方实验室(ISO/IEC17025)”认可,“银轮”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银轮牌”产品也多次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2007年9月“银轮牌”产品获“中国名牌”荣誉称号。2007年4月公司成功进入资本市场,成为公众企业。银轮股份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汽车发动机市场的企业,是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认定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这一,还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百佳”企业和汽车系列零部件“十佳”企业。银轮股份产品有机油冷却器及总成、中冷器空气冷却器、散热器、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冷却模块总成五大系列十一大类别近2000个品种规模,年生产能力600万台。第一大系统:油冷器,又分板翅式、管翅式、圆盘式、管壳式、管片式等五大类;第二大系列:中冷器,又分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两大类;第三大系列:散热器(水箱);第四大系列:废气再循环冷却器(EGR冷却器);第五系列:冷却模块总成;第六大系列:铝压铸件。银轮股份为国内生产机油冷却器、中冷器的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台,主要产品产销量在全行业中高居第一。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银轮股份的油冷器占45%,中冷器占30/%。与一汽大柴、锡柴、二汽、柳特、东风康明斯、东风朝柴、潍柴动力、玉柴、上柴、云内、红岩、柳汽、金龙、宇通、南汽依维柯、天津珀金斯等主要发动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市场上,世界著名的活尔活、戴克奔驰、福特、卡特彼勒等汽车和工程机械公司,以及康明斯、珀金斯和道依茨等发动机公司,都与银轮有密切的技术交流和商务往来,康明斯和卡特彼勒还郑重地把银轮定为其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银轮股份油冷器国内客户分布银轮股份中冷器国内客户分布银轮股份近年销售收入单位:亿元1、产品设计与研发优势2、大型成熟的热交换器生产基地3、产品质量性能优势4、客户资源优势5、民营企业管理优势明显第六章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四平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坐落在吉林省三大工业城市之一的四平市,其园林式工厂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专业设备280台(套),固定员工360人,其中科技人员约占职工总数的50%。公司目前年生产各种换热设备20万平方米、4000台(套),已成为我国制造生产换热器早、亚洲规模大、功能全的换热设备专业制造公司。目前,公司主导产品为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高温换热装置、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机组、空气散热器、暖风机;热风幕、除污器、储存容器和分离容器等九大类,共400多个规格品种。产品行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在冶金、化工、石油、水电、火电、核电、机械、轻工、农业、食品机械、制药、城市建设、造船、海水淡化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应用的典型工程有:电子行业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同步辐射中心、青岛海尔集团。空调行业的中央军委大楼、首都国际机场、上海人防大厦、北京富国广场。集中供热行业的延安环保供热项目、兰州热网OECF项目、长春供热工程。电力行业的秦山核电站、葛洲坝电厂、内蒙古元宝山电厂、山东潍坊发电厂。冶金行业的宝钢集团、鞍钢集团、武钢集团、首钢集团、攀钢集团。石油石化行业的中国石油大庆石化炼化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中海石油富岛化肥公司。制药行业的东北制药总厂、珠海丽珠制药、石家庄制药集团、江山制药。汽车行业的一汽大众、长安汽车、上海通用、武汉神龙、南京菲亚特等。世界500强中的中国合资公司也大量选用该公司产品,如西门子公司、雀巢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巴斯夫公司、罗氏公司、伊滕忠商社、松下电器、米其林公司等。同时,该公司产品还出口到美国、巴基斯坦、韩国、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年出口创汇150多万美元。公司在板式换热器方面一直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早在1986年就拥有四项专利产品,而仅2008年申报的V型板式换热器实用新型专利就包括V系列的16种规格的多个产品。目前公司专利产品数量约占总产品数量的8%,但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却能达到产品销售总量的65%。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设立了技术中心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总经理担任,4名总经理助理分别为管委会副主任,技术中心由57人组成,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的2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20人,初级职称的29人。自2003年以来,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均以两位数大幅增长,2009年公司产值和销售收入已达2亿元,实现利税和出口额也均超千万元。第七章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丹麦著名的板式换热器品牌桑德克斯(SONDEXA/S)在中国正式授权的最大OEM制造商,主要产品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机组、热表及热表检定装置,并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2009年3月,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工厂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2500万元人民币,公司下设专门的三个梯队,市场销售梯队、技术管理梯队和售后服务梯队,拥有成熟的专业技术和研发能力,可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产品和多方位的服务。该公司的板式换热器及板式换热机组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取得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板式换热机组是建设部《板式换热机组》(CJ/T191-2004)的参编单位,热表及热能表检定装置取得国家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全面引进了丹麦SONDEXA/S公司板式换热器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口丹麦原产优质板片及垫片,通过CAD/CAM计算机辅助系统控制,生产出的优质板式换热器可应用于供热、空调、电力、食品、制药、石化等行业。沈阳太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板式换热机组主要以集中供热和空调领域的应用为主。第八章上海艾克森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艾克森新技术有限公司是由美国投资的专业设计及生产热交换器、热交换机组等换热设备的中美合资企业。目前艾克森在全国拥有28个分公司,同时设立了200多个办事处。2008年,该公司换热器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该公司生产的ACCESSEN板式热交换器是采用目前世界上一流的进口板片和免粘贴式胶条、在国内组装而成,其产品质量性能与原装进口换热器品质相等。艾克林A、ABJ系列热交换机组结合世界上一流的ACCESSEN换热器,采用德国WILO、丹麦GRUNDFOS及上海EAST水泵及行业前沿的SIMENS、ABB、DANFOSS、SPIRAXSARCO工控于一体的智能化成套供热控制设备,该产品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证书”,ABJ系列双系统机组取得国家专利证书,广泛用于供暖、空调、机械、汽车、医药、电子等行业。该企业已通过国际质量ISO9001-:2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04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1999认证,及中国船级社认证,产品遵照国际生产,同时满足如ASM-E,JIS,CEPE-D,API等各国标准和规范,生产的换热器已取得国家安全注册证,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和长三角最具发展潜力科技型企业。上海艾克森主要客户包括西门子、美国安靠、百事可乐、尼桑日产、博世、柯达、喜来登大酒店、沃尔玛、皇冠假日酒店、海尔、拜耳、通用,3M,富士康等,产品应用于供热、空调、电力、冶金、医药、化工、电子、船舶、海水淡化等领域。第九章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由国有大型企业(抚顺机械厂)转制的专业制造压力容器的民营企业,始建于1950年,1963年按照美国TEMA标准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总资产6.4亿元,其中换热器产值在1.5亿元左右。公司是中石化战略供应商,中石化换热器出口基地,中石化加氢设备中的反应器、冷热高分、换热器等总部组织集中采购供应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资源市场成员厂,中石化赛科90万吨乙烯项目的主力供应商。抚机公司执有A1、A2级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ASME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授权证书及U、U2、S标记钢印,ISO9001-2000质量体系获得法国船级社BVQI的体系认证并获得证书。抚机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从国外引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