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走进天文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9----32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生活经验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二)能力目标: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交流合作中发现二月份天数的规律。(三)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具准备:年历卡,探究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导出课题师: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老师今天带来两个问题,你能帮我解答吗?出示问题: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2、你知道哪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学生根据记忆回答。阅读情境图,了解公转和自转,提问生活中积累的关于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设计意图:年月日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情进行一个简单的摸底,做到上课心中有数。】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整理一下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看看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收获!二、合作学习,探究验证(一)探究大月、小月1、出示活动要求一。小组合作,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填写观察记录表。2、发现月份天数的变化规律。小组交流。3、全班展示汇报交流。验证学生的发现。4、介绍大月、小月。5、记忆大小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有什么好办法吗?(1)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有变化。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冬”是指十一月。(2)左拳记忆法。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年份年历,发现相同处和不同处,对于相同点进行总结概括,求同存异。】(二)探究平年、闰年。在上面的观察中,学生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有时是28天,有时又是29天,其中有没有规律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探究。1.探究“四年一闰”(1)出示1986年到2003年的所有2月份的天数。(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每4年里有3个2月是28天,1个2月是29天。(3)认识平年、闰年。知道为什么四年一闰。为什么每四年就有一个二月份是29天呢?教师补充小知识1: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板书:平年、闰年)(4)闰年年份与4的关系判断1982年,1985年,1990年和2003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计算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设计意图:通过观察1986年到2003年的年历中的2月份天数,发现规律:平均每4年就会出现一个2月29日,以此推断出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2.探究“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发现问题师:判断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教师出示1900年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在与一般规律发生矛盾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此引导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因为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1900÷400=4•••300所以1900年是平年。【设计意图:利用矛盾加深学生记忆,了解到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三、回顾整理: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年月日又有哪些新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四、分享一段朗费罗的名言,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会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五、作业参考下面的资料,制一个月历。2013年1月1日,星期二;2月1日,星期五;3月1日,星期五;4月1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三;6月1日,星期六;7月1日,星期一;8月1日,星期四;9月1日,星期日;10月1日,星期二;11月1日,星期五;12月1日,星期日。《年月日》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经验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那么,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对年月日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2、学生的能力心理学家表明:8到10岁的孩子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过渡期,思维由直观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创造,并且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探究能力。所以,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并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3、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通过和学生沟通,部分学生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前.要求他们通过向家长询问、翻阅课外读物、上网等手段,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一部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4、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会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大部分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5、通过了解、分析,学生们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容易掌握,但对平年闰年的判断可能会成为部分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障碍点。需要我们作为重点强化练习。《年月日》教学效果分析《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进行小组交流,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可以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以致课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应对不够及时,解决繁冗。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3、本节课练习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年月日》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大概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课前预习调查,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会快速判断平、闰年,二月的天数及各个月的天数。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大月、小月的记忆,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年月日》评测练习观察报告我们的发现:我们观察的年份是和。它们都有个月。31天的月份是:30天的月份是:28天的月份是:29天的月份是:我们的结论:我们的疑惑:典题精讲小红今年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小红的生日是哪一天?判断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1982年1985年1990年2003年智力闯关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年月日》教学反思《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对年月日又多少有一些了解。怎样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么多知识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突破教学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多次教学设计。最终是按照“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整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步来设计的。现从成功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分享中共同探究。这节课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探究大月、小月,第二次是探究平年与闰年。两次活动之间是用判断大小月的游戏连接起来的。对比两次活动的设计,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观察—记录—发现—分享交流”来进行的,但又没有重复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分享范围的变换和节奏不同。第一次活动记录时小组共同记录,四人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分享;第二次活动先是全班共享二月份的天数,再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由于全班共有的资源较多,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四年一闰。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回想刚开始设计活动一时,我是按照教材先填写了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年份,又用2018年和2016年两年验证了一下学生的发现。由于年份较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说服力也不强。活动二也是我给了学生连续28年的二月份天数,学生记录在表二中。学生没有自己找二月份天数的乐趣,有一种被迫配合老师的感觉。如果每人都来完成28年的每月天数的统计,又太耽误时间。在这次设计时,我给学生准备了1986年至2003年的年历。随着年份的增多,学生特别想知道这么多年份中相同天数的月份是不是每年都一样,因此在交流环节都听得非常认真,看得也很仔细,对大小月的认识比只有四个年份时更加清晰。闰年的探究也是因为每人都有当播报员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年份的增多,也更便于学生观察出四年一闰。28年的年历不仅便于学生观察,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学会了合作处理大量信息。全班的分享有力地提高了课堂的探究效果。第二个成功之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要在导入部分和巩固练习两部分来感受。从学生熟悉的自己的生日,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不足之处。老师方面:在指导学生观察年历的时候,要求不是很明确,时间有点短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