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标签效应”毁了孩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别让“标签效应”毁了孩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别让“标签效应”毁了孩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让“标签效应”毁了孩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或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标签引起的,因此被称为“标签效应”。

最近,我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坏蛋联盟》,里面的情节让我深有感触。该片中的几位“坏蛋”并非天生的“恶人”,只不过在童话故事里和现实生活中,他们既没有可爱的外表,又没有招人喜欢的个性,看上去很可怕,因此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坏蛋”的标签,总是被大众不断提醒他们是一无是处的“怪物”。最终,他们用行动齐心协力地打破了“标签效应”,做问心无愧的事,成为了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或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标签引起的,因此被称为“标签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切忌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别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让“标签效应”毁了孩子。

不因为小事对孩子冷嘲热讽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天使也难免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有些家长“怒其不争”,不断数落孩子,殊不知这会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再也不能轻易揭下来的标签。比如,孩子每次出门前都有些磨蹭,穿衣服和收拾东西的动作很慢。家长希望孩子提速,但嘴上却忍不住批评道:“差不多得了,再打扮也变不成公主。”“你再不快点儿,天都要黑了。”原本孩子只是想给外人留下好印象,因为追求完美而导致动作太慢,但听多了家长嘲讽的话,不仅从此再也快不起来,反而会越来越慢,而且会拿家长贴的标签做“挡箭牌”。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给予孩子正面的指导。比如,让孩子前一天晚上搭配好衣服和鞋帽,列出清单准备好需要用的东西,并根据路线规划好行程,尽量预留比较充裕的时间,以避免出现突发状况。当天孩子出门之前,让孩子对照清单把该带的东西全部带好。总之,越是小事,家长越要能容忍孩子,并引导孩子总结规律、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做法。

不轻易否定孩子的努力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表扬。但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有时候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与别人差距很大。比如,孩子每天认真学习到很晚,还自觉地刷了很多题,但成绩进步还是不太明显。家长会忍不住指责孩子:“就考这点儿分,你每天点灯熬油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就你这成绩,还想考重点校,想得美。”“我看出来了,你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材料。”孩子的辛苦努力让家长三言两语打击得一文不值,自信心不受到打击才怪!

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家长都要肯定孩子认真、用功、努力的一面,比如夸孩子审题比以前仔细、字迹大有改观、解题思路很清晰等。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看到他的付出,知道他的全力以赴。然后再婉转地指点孩子,如果学习方法再科学一点儿,可能会事半功倍。如果能够拓宽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题答得会更全面。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的善意,知道家长是真心为自己好、为自己助力,成绩自然会有更大的进步。

别让性别意识局限孩子的成长有些家长的观念非常传统,总是用老一套的观念给孩子贴上标签。比如,“女孩子就该玩毛绒玩具,玩水枪、小汽车像什么样子。”“一个男孩子成天哭哭啼啼太不像话了。”“你妈非要当女强人,一点儿也不顾家,真是太不给你爸留脸面了。”殊不知,家长的性别意识会严重打击、限制孩子的成长,扼杀孩子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还会让孩子为自己的性别而感到羞愧和自卑。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发展空间的拓展,家长也应该转变观念,根据孩子的擅长、喜好,合理地引导孩子选择和尝试自己喜欢的事。小到对发型、颜色、鞋袜的选择,大到对爱好、技能、专业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爱自己所爱,选自己所选”,相信孩子总有一天能够成为不一样的自己,做出更多、更出色的成绩。

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评价有些家长喜欢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评价孩子,虽然偶尔也会夸孩子几句,但大多数时候则是不见外地说孩子的缺点。比如,说孩子平时“奸懒馋滑”,说孩子连最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都算不对,说孩子不爱学习、光爱臭美等等。家长的目的是想借此激起孩子的廉耻心,让孩子懂得上进。但孩子却会误会家长当着外人的面给自己贴标签,让自己丢脸。

相信家长们一定都知道孩子新入学、升学或进入学校社团后,会向老师和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吧,其实,家长也可以试一试这个做法。家长不要总自以为是地评价孩子,而要引导孩子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让孩子好好想一想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当然,这些评价不能只用一个个单一的词,而要让孩子举例进行说明。如此,客观地自我评价会让孩子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对于缺点的改进也能更加积极主动。当孩子对自身有更清醒的认识时,方能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教育孩子客观评价周围的人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宽容,对孩子的缺点也往往视而不见,却经常拿着放大镜找周围人身上的毛病。比如,“你的同桌是个‘邋遢鬼’,以后别跟他玩儿了。”“你奶奶太抠门儿了,总在快收摊儿时买菜。”“你爸爸一喝起酒来,就六亲不认了。”殊不知,家长随意评价他人,并只盯着他人的缺点看,会让孩子有样学样地随意给别人贴标签,戴有色眼镜看人。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家长要客观评价别人,同时告诉孩子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和自己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不能因为别人跟自己的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