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河海_第1页
工程地质复习河海_第2页
工程地质复习河海_第3页
工程地质复习河海_第4页
工程地质复习河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地质复习河海第一篇:工程地质复习河海工程地质复习工程地质条件、解理、斑状结构、内动力地质作用、活动性断裂、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阶地、软弱夹层、围岩压力、地热增温级、单位弹性抗力系数、RQD1、地球内圈层构造p102、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年代单位p133、熟记地质年代表p134、三大成因岩类的结构类型和构造特征及常见岩石名称p24p28p315、产状三要素p386、岩层接触关系的六种类型p15补充断层接触7、褶皱、断层、活动性断裂的主要识别证据p41p458、V字型法则讲义9、河流地质作用及河谷地貌p5410、按埋藏条件地下水的分类p7811、水的物理化学指标p8612、岩体结构类型及结构面分级p140及讲义13、岩土体的透水性指标及单位渗透系数p93、透水率p27614、风化分带及方法p5315、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p137及讲义(4或5个方面)16、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确定方法(BQ分类)p14917、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了解常用勘察手段。p258及规范20XX18、地质平面简图的阅读,记住常用构造线图例,如产状、断层等19、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工程措施p20XX20XX0、实习报告。第二篇: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知识点总结1.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主要任务有:①勘察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点、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作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依据;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论证、评价并选定最优的建筑地点或线路方案;③预测在工程修建时及建成后的工程管理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止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水文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以下问题:①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运动以及循环转化的规律;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分,以及水质的变化规律;③解决合理的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地消除地下水的危害等实际问题。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下水、建筑材料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粘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沙页岩层向坡外倾角为30度小于基岩面的倾角而导致雨后向基岩面方向滑移造成基岩滑坡3.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4.绝对地质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宙、代、纪、世、期(早、中、晚);宇、界、系、统、阶(下、中、上)绝对年代:放射性元素如铀铅法相对年代:古生物法(标准化石,只在某个较短时代阶段出现并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岩性对比法(相似形成环境岩性相似);标志层法;岩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不整合面下老上新);地层对比法,上新下老5.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物质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石英、方解石、正长石等)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成的矿物集合体(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岩体是指在天然产出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等的原位岩石6.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固态矿物单个晶体形成集合体的状态),颜色,条痕(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而留下的颜色),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解理(矿物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能沿一定方向发生断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出现的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硬度等矿物的力学性质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各种性质。常用的有解理、裂开、断口、硬度、比重7.火成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即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而成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火成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结晶颗粒大小、形态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矿物之间)岩石的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产状:火成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岩石相接触的关系称为火成岩产状。侵入岩体的产状(岩基、岩株、岩墙与岩脉、岩床、岩盆和岩盘);喷出岩的产状(熔岩流、熔岩锥、火山锥、熔岩被)结构:根据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花岗岩),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即玻璃质结构);根据岩石中晶粒大小(显晶质结构(粗5mm中1mm细),隐晶质结构);根据晶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玄武岩),杏仁状构造,块状构造8.沉积岩是指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沉积物,又经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成岩作用阶段)。碎屑岩类(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泥岩、页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物质组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物质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状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斜交层理、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痕),结核,化石9.地壳中原已形成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这种促使岩石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重结晶,化学性质不变)、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构造:变余构造,变成构造(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10.地壳运动,也称构造运动或岩石圈运动,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应力(或称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或变位。垂直(升降)运动,水平运动11.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单面山35猪背岭)12.岩层是指被上、下层面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岩和一部分变质岩产状:岩层产状是指岩层在岩石圈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水平、倾斜、直立)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13.岩层接触关系:指上下岩层之间在空间上的接触形态和时间上的发展概况。直接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地壳运动发生和演化历史(整合接触、平行(假)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接触、侵入接触)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和所含化石基本一致或基本递变,他们的产状基本平行,是连续沉积的产物。鉴别特征:地层连续,没有尖端,岩性和生物演化递变,产状基本一致不整合:与上述特征相反(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底层近于平行,但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代表地壳运动以上升和下隆为主。角度不整合:地层上下岩层不平行,之间存在地层缺失)14.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产生一系列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称为褶皱构造。基本类型: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石相背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较老,对称分布)基本形态:按轴面和两翼岩层的产状(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按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线状褶皱10:1短轴褶皱3:1穹窿和构造盆地(纵向长度和宽度比)),按枢纽产状(水平褶皱、倾伏褶皱),按转折端形态(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型褶皱、扇形褶皱)识别:根据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的出露,可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对比褶皱核部和两翼岩层的年代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等。(沿皱曲轴延伸方向进行平面分析)15.断裂构造是岩体受力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发生破裂形成的地质构造节理:断裂两侧岩石仅因开裂而分离,并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成因:原生(成岩)节理;表生(次生)节理;构造节理构造节理:由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节理(剪节理、劈理和多数张节理)16.张节理可以使构造节理,也可以是表生节理、原生节理,是岩石所受张应力超过其抗张强度后破裂产生的。多见于脆性岩石中。①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节理常侧列出现;②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③在胶结不甚坚实的砾岩或砂岩中张节理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如果穿切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④张节理多呈张开的裂口状,一般被矿脉或岩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平直或粗糙不平,脉内矿物(如石英)常常呈梳状结构;⑤张节理常沿早起“X”型节理发育而成,故剁成锯齿状延伸,通常称为追踪张裂;⑥沿张节理面的内摩擦角值较剪节理高,但若有粘土等物质填充,则抗剪强度受填充物控制剪节理一般为构造节理,是岩石所受剪力超过其抗剪强度后破裂而产生的裂隙。一般发生在与最大应力方向成45度左右夹角的平面上,成“X”型交叉。①节理面平直光滑,有时可见到擦痕,产状稳定,可延伸较长,在砾岩中长平直切穿坚硬的砾岩;②成闭合状,裂隙本身的宽度很窄小(1~3mm),但受后期地质作用力的影响,也可裂开并充填粘性土或岩屑;③成组成对出现,即多条节理常相互交叉切割,并且其间距常大致相等,在同一作用力下形成的共轭“X”型节理,他们互相交叉切割,使岩层形成菱形或方形;④沿剪节理面抗剪强度往往很低,在边坡或坝基岩体中易形成滑动破坏面17.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基本要素:断层面和断层碎裂带,断层线,断盘(上盘、下盘),断距类型:形态分类(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梯式断层、地堑、地垒;逆断层:冲断层45逆掩断层25辗掩断层(断层面倾角);平移断层)。力学成因性质分类(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压扭性断层,张扭性断层)。断层产状与岩层产状关系分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与岩层),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与褶轴))18.断层识别:①沿岩层走向搜索,若发现岩层突然中断,而和另一岩层相接处,则说明有横穿岩层走向的断层或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存在;②沿垂直岩层走向的方向进行观察,若岩层存在不对称的重复式缺失,则说明有平行于岩层走向的断层存在;③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沿断层面或断层破碎带及其两侧,常常出现一些伴生的构造变动现象;④在地貌上,断层常形成断层崖、三角面山、山脉的中断或错开,以及山地突然与平原接触等现象;⑤沿断层带常形成沟谷、洼地,或出现线状分布的湖泊、泉水等;⑥某些喜湿性植物呈带状分布断裂构造对山体或岩体完整性、稳定性、渗透性影响极大,所以在水工建筑中特别重视19.活断层指现今正在活动,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蠕动、错动)特征:活断层的长度和断距(长度可由几公里到几百公里,断距大多不超过10m);活断层的错动速率(突发型活断层在突然错动时速率很快可达0.5~1m/s,蠕变型活断层的错动速率大多在年平均几至几十毫米之间);活断层的分段(发震断裂带,断层的活动往往呈现明显的分段现象)判别标志:直接标志(①错断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者,②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其最后一次错动的年代距今100~150ka以内者,③根据仪器观测沿断层有位移和地形变者,④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中分布或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弱地震活动者,⑤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层);间接标志(沿所研究断层实际观测和测量到的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水文地质场等方面的异常形迹,不能单独使用);参考标志(小比例尺区域图件和遥感图像上解读的地貌、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方面的异常形迹,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求出的活动性强烈的断层段)20XX化作用:指由于温度、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发生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的作用或过程类型:物理风化作用(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岩石在原地只能发生机械性破坏的作用,常见有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作用等);化学风化作用(指在大气、水和水溶液的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可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作用方式有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等);生物风化作用(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地表岩石的分解破坏作用,生物物理风化作用指生物活动导致岩石机械破坏的作用,生物化学风化指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分泌物和生物死亡后的遗体腐烂形成腐殖质作用于岩石并使岩石分解破坏的作用)影响因素:岩石性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质构造;气候(气温和降水量);地形;地下水的渗流条件和化学成分等。全风化,强风化(不能在上建筑),弱风化,微风化21.河流的地质作用:侵蚀作用:下蚀作用(河水及其所挟带的沙砾对河床基岩撞击、磨蚀,对可溶性岩床还进行溶解,致使河床加深,上游区表现明显),侧向侵蚀作用(使河谷愈来愈宽,河床愈来愈弯,牛轭湖)搬运作用:拖运,悬运,溶运沉积作用:河流入海、入湖或支流入干流处或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流的曲岸22.河流阶地:指河谷谷坡上分布的洪水不能淹没的台阶状地形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基岩直接裸露或只有很少的参与冲积物基座阶地: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冲积物,下部为基岩,分布于地壳上升显著的山区,是由于后期河流的下蚀深度超过原有河谷谷底的冲积物厚度切入基岩内部形成堆积阶地:完全由冲积物组成,反应了在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的深度没有超过冲积物额度厚度。常见于河流中下游。上叠阶地,内叠阶地23.岩溶: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岩石长期受水的淋滤、冲刷、溶蚀等地质作用而形成各种独特地貌形态的地质现象,总称为熔岩(喀斯特),这种地质作用成为岩溶作用(溶沟、石芽、落水洞、溶洞、溶蚀漏斗)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卤化物类岩石),岩层的透水性(裂隙和孔洞的多少和连通情况),水的溶解能力(二氧化碳含量),水的流动特性,气候、地形、植被和覆盖层等(潮湿炎热、土壤层较厚、生物繁茂的可溶性岩区岩溶最为发育)基本规律: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垂直岩溶发育带、水平和垂直岩溶交替发育带、水平岩溶发育带、深部岩溶发育带),岩溶分布的不均匀性(岩溶分布受地质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受岩层及其组合控制、溶洞发育的成层性)24.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形成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泥石流多发生在沟谷汇水面积较大、地形较陡、地表水能快速集中并沿着沟谷急剧泄流的沟谷发育地带),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各种自然地质条件比较发育或人工松散堆积层发育),水文气象条件(短期的暴雨或冰雪突然融化形成的具有强大冲刷力的水流)25.地震是由于地址构造活动、火山活动及岩溶塌陷等引起的地壳震动震级(M)指一次地震所释放出能量的大小(超微震1微震3弱震5强震7大震)烈度(I)指地震发生后,地面及各种建筑物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今后10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设防烈度又称设计烈度或计算烈度,指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以及结构物的特点,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而修正的烈度26.地震破坏作用:振动破坏(地震力,振动周期(共振)与振动时间的影响),地面破坏(地面破裂、斜坡破坏和地基强度失效)27.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按空隙性质(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28.潜水是埋藏于地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特征:无压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流动快慢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坡度;一般情况下潜水的分布于补给区是一致的;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隔水层之间的水。特征:当钻孔揭露承压含水层时,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承压水的出水量、水质、水温等受当地气候的影响较小,随季节变化也不明显;承压水受地表污染少29.地下水的循环是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全过程地下水补给是指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作用(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水汽凝结、人工)地下水径流是指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地下水的排泄是指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泉水、向地表水、蒸发)30.地下水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嗅,味,比重,电导性,放射性化学性质:酸碱性,总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硬度31.坝的工程地质研究:查明水工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与安全32.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物理环境,天然建筑材料33.坝区的渗漏包括: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其产生的原因是水库蓄水以后,坝上、下游形成一定的水位差,使库水在一定的水头压力作用下,通过坝基或坝肩的渗漏通道向河谷下游渗漏渗透通道(K大于1E-7),纵谷(良好渗漏通道),横谷(一般倾向下游、倾角较小更容易形成渗漏),斜谷(交角愈小形成渗漏可能性愈大)绕坝渗漏量计算:QKb((H1H2)2)(HL)34.渗透变形:坝基岩土体在渗透水流作用下,使其某些颗粒移动或颗粒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管涌:土体内的细颗粒或可溶成分由于渗流作用而在粗颗粒孔隙通道内移动或被带走的现象流土:在上升的渗流作用下,局部黏土和其他细粒土体表面隆起、顶穿或不均匀的砂土层中所以颗粒群同时浮动而流失的现象接触冲刷;接触流失产生条件:土体结构因素(粗细颗粒粒径比、土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系数、土层结构),水动力条件(动水压力)35.坝基抗滑稳定:坝基岩体在建坝后各种工程荷载作用下抵抗发生剪切破坏的性能(表层滑动,浅层滑动,深层滑动(楔形、棱柱形、锥形))。边界条件:滑动面,切割面(拉裂面),临空面36.边坡变形:松弛张裂(指当边坡侧向应力减弱之后,由于卸荷回弹而出现张开裂隙的现象);蠕动(在坡体应力(自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向临空面方向发生的缓慢变形)边坡破坏:崩塌(指在陡坡地段上岩土体被多组张裂缝和节理裂隙分割,因受重力作用突然脱离母体,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的现象);剥落(边坡表面因长期风化作用而破碎成细小的碎屑物质,这些物质在雨水冲刷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出现层层脱离母质沿斜坡滚动堆积于坡脚的现象,对渠道、溢洪道可造成淤积和堵塞);滑坡(边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带)整体滑动破坏的现象)(滑坡体、滑坡带、滑坡面、滑坡床、滑坡壁、滑坡周界、滑坡舌、滑坡台阶、滑坡鼓丘、主滑线、鼓涨裂隙、封闭洼地、剪裂隙、扇面裂隙、拉账裂隙)滑坡分类:按滑体岩性(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粘性土滑坡,砂性土滑坡,岩基滑坡);按滑面与岩层面的关系(顺层滑坡,切层滑坡,均质滑坡);按引起滑动的力学性质(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按滑动面的形态(圆弧型滑坡,平面滑坡)防止边坡变形与破坏的措施:防渗与排水(防止地表水入侵到滑坡体,对地下水丰富的滑坡体进行排水);削坡减重与反压;修建支挡工程(抗滑挡土墙,抗滑桩);锚固37.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渠道选线的工程地质条件;渠道的渗漏问题;渠道的边坡稳定问题;渠道的冻胀问题及处理措施渠道边坡的破坏类型:滑坡,塌方,崩塌岩质渠道边坡的稳定分析: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渠道衬砌冻胀破坏的机理:在季节性冻土地区,细粒土壤中的水分在冬季负温条件下凝析成冰晶,体积膨胀,土壤体积也随之膨胀,地面隆起,这种现象称为土壤的冻胀。(气温、土壤性质、土壤含水量)第三篇:工程地质复习一、填空题1、矿物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和断口。2、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3、变质作用的主要原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4、岩浆岩按照SiO2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5、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6、河流的侵蚀能力取决于流量和流速;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下蚀和侧蚀;前者的强弱取决于流速和流量的大小。7、一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一般分为三段,即上游、中游和下游。从河谷横断面上,也可将其划分为三部分,即河床、河漫滩和河谷阶地。8、河流阶地依据其组成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和冲击阶地。9、水在岩土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其中液态水包括重力水和毛细水;固态水包括结合水和冰。10、河流的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11、按高程,平原可分为高原、高平原、低平原和洼地;按成因,平原可分为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和堆积平原。12、按河谷走向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可将河谷分为背斜谷、向斜谷、单斜谷、断层谷四种。13、一般可以将阶地分为侵蚀阶地、侵蚀——堆积阶地和堆积阶地三种主要类型。14、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15、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1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的矛盾。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二、名词解释1、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或软弱带均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一旦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岩土体就产生向下的滑移,并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这种现象称为滑坡。2、崩塌: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坡体离开母岩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叫崩塌。3、黄土的湿陷性: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受到破坏而发生的下沉现象,称为黄土湿陷。4、软土: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很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5、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阶地或台地。6、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是自由流动的重力水,这一带称为饱水带。7、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以上的饱水带中的重力水称潜水。8、承压水:埋藏并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称承压水。9、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10、褶皱: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永久性弯曲变形)形态,称为褶皱构造。11、断裂构造:指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12、工程地质学:广义上是研究地质环境及其保护和利用的科学,狭义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13、地震震级:震级是由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按李希特——古登堡定义,震级(M)是距震中100km的标准地震仪(周期0.8秒,阻尼比0.8,放大倍率2800倍)。所记录到的以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即M=logA。14、矿物:天然产出、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15、变质作用:为了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先期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将产生一系列的改变,这种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改变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三、问答题1、防治岩石风化的措施有哪些?答:(1)向岩石孔隙、裂隙中注浆,提高岩石的整体性和强度,增强岩石抗风化能力;(2)在岩石表面喷抹水泥砂浆、沥青或用石灰——水泥砂浆封闭岩面,防止空气、水分与岩石接触或渗入其中。2、简述潜水的特征答:潜水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潜水的分布极广,它主要埋藏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在第四纪以前的某些松散沉积物及基岩的裂隙、空洞中也有分布。潜水面的特征:(1)潜水面一般呈倾斜的各种形态的曲面;(2)潜水面的起伏经常与地形一致;(3)当含水层厚度变大时,潜水面坡度变缓;(4)当岩层透水性变好,潜水面坡度变缓。大气降水通过包气带向下渗透是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潜水的补给:(1)大气降水;(2)地表水的补给;(3)含水层之间的补给;(4)凝结水;(5)人工补给。潜水的排泄:(1)蒸发;(2)泉的排泄;(3)向地表水排泄;(4)人为排泄。3、承压水的特征答:承压水是埋藏并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承压水分布于自流盆地及自流斜地。承压水的补给:(1)大气降水;(2)地表水;(3)潜水。承压水的排泄:(1)向潜水排泄:当排泄区上有潜水存在时,则可以排泄入潜水中。(2)泉的排泄:当侵蚀面下切达到承压含水层时,就以泉水形式排泄,导水断层切断含水层时,沿断层带,承压水也可以泉的形式排泄。(3)向地表水排泄:河谷下切至含水层,则承压水向地表水排泄。承压水的径流条件主要取决于补给区与排泄区的高度差及两区间的距离,以及含水层的透水性和挠曲程度等因素。4、地震的破坏作用答:地震造成的破坏称为震害,地震的破坏分振动破坏的影响和地面破坏的影响。振动破坏指地震力和振动周期的破坏。地震力是指地震波传播时施加于建筑物的惯性力。随惯性力性质不同,使建筑物出现水平振动破坏、竖直振动破坏、剪切破坏等。地面破坏主要有地面断裂、斜坡破坏和地基失效。地面断裂指地震造成的地面断开与沿断裂面的错动。常引起断裂附近及跨越断裂的建筑物发生位移、变形、开裂、倒塌等破坏。斜坡破坏指地震使自然山坡或人工边坡失去稳定而产生的破坏,如崩塌、滑坡等。地基失效指地基土体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压密、震陷、振动液化、喷水冒砂、不均匀沉降、塑性流变、地基承载力下降或丧失等造成的地基破坏和失效,从而导致建筑物破坏。5、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答:排水:(1)地表排水系统:a滑体外截水沟;b滑体内排水沟;c自然沟防渗(2)地下排水工程:a截水盲沟;b盲(隧)洞;c水平钻孔群排水;d垂直孔群排水等等力学平衡:(1)减重工程;(2)反压工程;(3)支挡工程:a抗滑挡墙;b挖孔抗滑桩;c钻孔抗滑桩;d锚索抗滑桩等等滑带土改良:(1)滑带注浆;(2)滑带爆破;(3)旋喷桩;(4)石灰桩;(5)石灰砂桩;(6)培烧6、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原则及主要防治工程答:泥石流指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的,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形成条件:丰富的松散物质——在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是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充足的突发性水源——泥石流形成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暴发泥石流额动力条件。陡峻的地形条件——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沉积区三个区段防治原则:(1)确定泥石流的规模,如是大规模或特大规模,采取避绕为主;(2)如发现工程不能采取改道措施,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排挡、拦挡等。主要防治工程措施:(1)拦挡工程——主要用于上游形成区的后缘,主要建筑物是各种形式的坝。它的作用主要是拦泥滞流和护床固坡。(2)排导工程——主要用于下游的洪积扇上,目的是防治泥石流漫流改道。减小冲刷和淤积的破坏以保护附近的居民点、工矿点和交通线路。(3)水土保持——泥石流的治本措施,包括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维持较优化的生态平衡。7、工程地质的研究方法答: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模型模拟试验法8、矿物的定义及肉眼鉴定方法答:矿物是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结合而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物质,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单位。肉眼鉴定方法:观察光泽——判定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确定硬度——借助指甲、小刀、钢片比较,观察形态及其物理性质9、何谓河流阶地?它有哪些要素?它是如何形成的?按物质组成分为哪几种?答:河流阶地的是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形状。横向阶地——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垂直纵向阶地——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其物质组成特征分别是由被侵蚀的岩石组成、由上部冲积层和下部基岩两部分构成和由冲积层构成。形成原因: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原来的河谷抬高,不再被水淹没分类:根据组成的物质的不同,可分为:冲击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第四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材料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地貌:地貌是指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而使地壳表面形成了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2.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与化合物。3.断层:断层是指岩体受力断裂后,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4.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5.矿化度:矿化度又叫水的含盐量,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的数量。6.崩塌:在山区比较陡峭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母岩,突然而猛烈地由高处崩落下来,这种现象称为崩塌。7.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和方位称为岩层产状。8.泉:泉是地下水在地表出露的露头。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形受到侵蚀,使含水层暴露在地表;或是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挡,使地下水位升高而溢出地表。9.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来划分的,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10.褶皱:组成地壳的岩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使岩层发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完整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11.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外部的能量引起的,且主要作用在岩石圈的地质作用,也称为外力地质作用。12.地质年代:整个地球历史可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地球发展的时间段落称为地质年代。13.层理:层理是指一个岩层中大小、形状、成分和颜色不同的层交替时显示出来的纹理。14.内能:产生地质作用的地质营力的能量来源有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15.节理:节理也称裂隙,即岩体中的裂缝,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16.承压水: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具有静水压力的重力水。17.容水性:岩土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土的容水性,在数量上以容水度来衡量。18.围岩压力:指引起地下开挖空间周围岩体和支护变形或破坏的作用力。19.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出形式,是地下深处的岩层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破裂、崩塌及火山爆发等造成地应力突然释放而使地壳快速颤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面的现象。20XX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沿着斜坡内部一定10.岩石的(透水性)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11.(沉积岩)是由成层沉积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12.(陡峻的斜坡)是产生崩塌的基本条件,一般斜坡坡度大于55度、高度超过30米的地段容易发生崩塌。13.岩石的给水度通常与孔隙度(不等)。14.主要由碎屑物质压紧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三、判断题1.承压水位是当揭露含水层时所见到的水位。(×)2.地下水的资源是完全可以补偿的。(×)3.地下水永远从高处流向低处。(×)4.地下水的实际流速大于渗透流速。(√)5.矿物颜色是指在灯光下的颜色。(×)6.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是潜水。(×)7.岩石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持水性。(×)8.承压含水层在接受补给时,测压水位上升,含水层厚度不明显增加。(√)9.岩石空隙中水存在的形式有:结合水,气态水,固态水,液态水。(√)10.水垢很重的原因是水的矿化度很高。(√)?11.潜水水位是当揭露含水层时所见到的水位。(×)28.边坡上的岩土体沿一组或多组结构面产生剪切破坏的现象称为崩塌。(×)四、简答1.根据断层两盘岩体相对移动性质可将断层分为哪几种?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2.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气候b地形条件:地势的高度、地势的起伏程度、山坡的朝向c岩石的特征:岩石的成分、岩石的结构与构造、节理的发育状况。3.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可将泥石流分为几种类型?a泥石流b泥流c水石流4.内动力地质作用分为哪几种类型?a构造作用b岩浆作用c变质作用d地震5.围岩变形破坏的特征有哪些?主要是在二次重分布应力和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的,主要类型有重力坍塌和塑流涌出。6.勘察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有哪些?a坑探b钻探c物探7.按轴面和两翼岩层的产状褶皱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直立褶皱b倾斜褶皱c倒转褶皱d平卧褶皱d翻转褶皱8.什么叫潜水?爆发,流动迅速,历时短暂。防护措施:(1)水土保持(2)修建蓄水和引水工程(3)修筑防护和支挡工程(4)修建拦截工程(5)修筑排导工程第五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材料二、填空题按地下水的赋存空间类型,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斜坡变形的主要方式有_拉裂、蠕滑_和_弯曲倾倒_。斜坡破坏的主要方式有_崩塌__和_滑坡_。2、斜坡按组成物质分为岩质斜坡、土质斜坡和岩土混合斜坡三类。斜坡从形成开始,坡体便不断的发展变化,首先变形,逐渐发展为破坏。地质构造对地下硐室围岩的稳定有重要影响,一般在进行地下硐室选线时,应尽量使轴线与构造线方向__垂直或__大角度相交。按滑动面与岩土体层面关系滑坡可分为顺向坡、斜向坡和逆向坡三类。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因素为___坚硬性和__完整性5、岩体地质力学(RMR)分类系统由岩块强度、RQD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及地下水五类指标组成。6、矿区地面防水措施主要有:(1)截水沟(防洪沟、排水沟);(2)河流改道;(3)整铺河床;(4)水库拦洪;(5)修防洪堤。三、名词解释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降落漏斗:抽水井附近漏斗状的地下水位下降区。承压水:赋存在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岩爆: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围岩突然以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破坏现象。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富水性、含水层及隔水层的性质与空间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运动特点,以及动态与均衡等特征。滑坡:滑坡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边坡岩土体沿某一剪切面发生剪切滑动破坏的现象。造岩矿物: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对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岩体:又称“工程岩体”,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岩石,它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崩塌:在陡坡地段,岩土体被陡倾的拉裂面破坏分割,在重力作用下岩块突然脱离母体翻滚、坠落于坡下的现象。RQD指标:在数值上等于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在钻孔中连续采取同一岩层的岩芯,其中长度大于等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相应于该统计段的钻孔总进尺之比,一般用去掉百分号的百分比值来表示。硐室围岩:硐室周围发生应力重分布的这部分岩体。地下水的超前疏干:借助巷道、疏水孔、明沟等各种疏水构筑物,在基建以前或基建过程中,预先降低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以保证采掘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种措施。饱水带:在重力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含水层: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含水、不透水、或者透过和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注浆堵水:将注浆材料制成浆液压入地下预定位置,使其固结、硬化,起到堵水截流,加固岩层和清除水患的作用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结构面:岩体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岩块,称为结构体。软弱夹层:岩体中存在的层状或带状的软弱薄层。岩体:岩石的集合体,是在地质作用收到变形和破环后具有一定结构的、有一个地质环境的地质体。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地下水的超前疏干:借助于巷道、疏水孔、明沟等各种疏水构筑物在基建以前或基建过程中预先降低采取的地下水位,以保证采掘工作正常和安全进行的一种措施。四、简答题影响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地形地貌:深切的峡谷,陡峭的岸坡易于产生变形破坏。对于均质岩坡其坡度越陡,坡高越大则稳定性越差;平面上呈凹形的边坡比凸形边坡稳定性好(2)岩土类型及性质:不同的岩土类型其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因此由不同岩土构成的边坡稳定性不同,一般由坚硬、完整、均一的岩石构成的边坡稳定性高(3)岩体结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虽然和岩石性质有关,但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类型、产状、性质、规模及其组合情况。(4)地下水作用:裂隙中的地下水可减小裂隙两壁的摩擦力,当其流动时还可产生动水压力和潜蚀作用,更重要的是地下水对松软岩土体具有软化和泥化作用,大大降低岩土体的强底。(5)其他因素:地应力、地震、爆破震动、气候条件、岩石的风化程度、人类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