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培训课件_第1页
关于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培训课件_第2页
关于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培训课件_第3页
关于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培训课件_第4页
关于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脲类的最严重不良反应是:A粒细胞缺乏B药物热、药疹C甲状腺肿大D血压稍降E甲状腺素缺乏女性,47岁,患有Graves病行放射治疗半年,出现乏力、怕冷、记忆力减退;呈特殊面容,眼睑浮肿,毛发稀疏而干脆,声音嘶哑食欲不振,T3水平明显下降。应选用的药物是:A卡比马唑B泼尼松龙C甲状腺素D胰岛素E碘化钾甲亢病人术前使用丙硫氧嘧啶的目的:A

使症状明显减轻,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

B

防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C

使甲状腺组织退化,腺体缩小

D

使甲状腺组织血管减少E

使甲状腺腺体变硬与大剂量碘剂合用治疗甲亢危象的抗甲状腺药物:

A甲硫氧嘧啶

B他巴唑

C甲亢平

D碘制剂

E丙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的适应证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B甲状腺肿大C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前用药D甲状腺危象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教学要求掌握:胰岛素和磺酰脲类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熟悉:胰岛素增敏药了解:双胍类糖尿病概况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预计到2025年可达5亿,新增加的约2/3或3/4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糖尿病发病率3级跳,1994年为2.5%,2002年为5.5%,到2008年达9.7%2011年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00万人,糖尿病前期患者达1.24亿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概况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因素有持续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等。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越多,自我保健越好,寿命就越长,除医生以外,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糖尿病概况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从胰岛β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在这一整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异,均可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与遗传因素有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依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缺乏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脂肪分解过多,产生大量酮体酮血症、昏迷、死亡高血糖、高渗透压多饮、多尿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多食体重减少治疗:综合治疗原则: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insulin)口服降糖药(oralhypoglycemics)

磺酰脲类

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药胰腺及胰岛第一节胰岛素(insulin)胰岛β细胞分泌。酸性蛋白质。

药用:猪,牛胰腺提取

胰岛胰岛是分散在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A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5%,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0%,分泌胰岛素。D细胞数量较少,分泌生长抑素猪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人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体内过程吸收:PO被消化酶破坏;前臂外侧及腹壁皮下注射吸收快。代谢:

谷胱甘肽转氨酶--还原二硫键蛋白水解酶---水解肽链

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促进糖原合成和储存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酵解

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缺乏时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出现血脂升高,动脉硬化,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病变。

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直接作用于核糖体,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抑制蛋白质分解。钾离子转运

激活Na+-K+-ATP酶,促进K+内流,增加细胞内的K+浓度,降低血钾。胰岛素作用机制:膜受体[临床应用]糖尿病:IDDMNIDDM;饮食,口服药不能控制者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胰岛素阶梯疗法:0级,发病初期,单纯饮食治疗+睡前注射中效Ins4-8u1级,空腹血糖升高,胰岛功能尚可,饮食+PO降糖药+睡前中效Ins4-8u2级,病情属中等程度者,饮食+PO降糖药+日2次中效Ins(早餐和晚餐前30分)3级,胰导功能严重损伤或衰竭者,日用3次以上Ins酮症酸中毒:治疗原则:立即给足量速效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治疗原则:迅速纠正高血糖,高渗状态,酸中毒,补钾补液。合并重度感染;轻、中度糖尿病人有应激因素存在时。细胞内缺钾:极化液(Glu.,insulin和KCl)。[临床应用]分类药物注射途径作用时间(h)给药时间开始高峰维持短效正规胰岛素静脉立即0.52急救皮下0.5~12~36~8餐前0.5h,3~4次/日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2~48~1218~24早餐或晚餐前1h,1~2次/日珠蛋白锌胰岛素皮下2~46~1012~18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3~616~1824~36早餐或晚餐前1h,1次/日

胰岛素制剂及其作用时间目前临床应用的单组分胰岛素(monocomponent

insulin;MnI)为高纯度胰岛素,纯度大于99%,单组分牛胰岛素仍有一定抗原性,而单组分猪胰岛素抗原很弱。应用过一般胰岛素的病人改用McI后体内胰岛素抗体可逐渐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也可减少。胰岛素吸入剂有经肺、口腔黏膜、鼻腔粘膜三种方式[不良反应]1.低血糖(最重要、最常见)胰岛素过量、未按时进餐或运动过多所致。应教会病人熟知反应.2.过敏反应:皮肤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3.胰岛素抵抗性(耐受性)

急性耐受:应激状态→血中胰岛素拮抗物↑;酮症酸中毒→血中酮体和脂肪酸↑,PH↓→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治疗:消除诱因;暂时增加胰岛素用量。3.胰岛素抵抗性(耐受性)

慢性耐受性表现:Ins>200u/日且无并发症原因:(1)R前异常;(2)R水平变化:受体数目↓,亲和力↓。体内拮抗胰岛素的物质↑;(3)R后失常,

机制处理产生抗

InsulinR抗体

加大

Insulin剂量或改用其他动物InsulinR↓Insulin/高纯度Insu1in靶细胞膜Glucose使用糖皮质激素转运系统失常

加口服降血糖药防治原则:改用抗原性小的制剂;避免间断使用胰岛素;适当调整剂量或加用口服降糖药。4.脂肪萎缩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

(tolbutamide,D-860,甲糖宁)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格列喹酮(gliqridone,糖适平)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药理作用及机制]降血糖:1)↑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D+R→(-)IK(ATP)→K+外流↓→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Ca2+内流→[Ca2+]i↑→↑胞吐→胰岛素释放。

2)降低血清糖原水平,3)↑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结合,↑受体数目和亲和力

4)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药理作用及机制]其它药理作用对水排泄的影响: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有抗利尿。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格列齐特抑制血小板粘附,促进纤溶,改善微循环。[临床应用]糖尿病:

胰岛功能尚存的轻、中度糖尿病(NIDDM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尿崩症:氯磺丙脲[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神经痛,血液系统体重增加肝损(氯磺丙脲);持久性的低血糖:需反复注射葡萄糖解救。老人,肾功不良忌用药物相互作用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时→低血糖反应。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均可降低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三.双胍类苯乙福明(phenformn,DBI,苯乙双胍,降糖灵);甲福明(metformin,DMBG,二甲双胍,降糖片)[药理作用及机制]降低糖尿病人血糖。机制:↑组织摄取葡萄糖;↑肌肉中糖的无氧酵解;↓肠道对Glu.的吸收,糖异生;↓胰高血糖素释放。临床应用用于轻症糖者,尤适用于肥胖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不良反应与禁忌症一般:较磺酰脲类为高;苯乙福明>甲福明。乳酸性酸血症,酮血症:原因:糖的无氧酵解↑,未相应增加有氧氧化。四.其他类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人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机制:竞争糖类的糖苷水解酶,延缓糖吸收阿卡波糖(acarbose,拜糖平)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环格列酮(ciglitazone)恩格列酮(englitazone)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增强胰岛素的作用B促进葡萄糖分解C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D增加葡萄糖转运E抑制胰高血糖素作用C易引起酮血症、酸血症的降血糖药是:A胰岛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