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_第1页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_第2页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_第3页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_第4页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基础训练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原始的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A.甲烷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我国古代历史上曾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婿造人”的动人故事,西方国家也流传着“上帝历时七天创

造万物”之传说。当然这些传说在今天看来是不科学的,你认为它们不科学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突发奇想B.人们的主观臆断

C.没有确凿的证据D.人们的凭空想象

3.在原始地球上,由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需要能量,能提供能量的条件是()。

A.闪电、宇宙射线

B.紫外线、火山爆发

C.地球深处的放射线和陨石引起的冲击波

D.A、B和C

4.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

C.原始森林D.原始陆地

5.下列对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的假设中,符合逻辑推测的是()。

A.原始生命生存需要呼吸氧气B.原始生命是多细胞的生物

C.原始生命可能生活在海洋里D.原始生命可能生活在陆地上

6.对于生命起源的认识,目前较易被人们接受并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看法是()。

A.生命是由无机物通过化学进化过程逐步演变而来的

B.生命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

C.生命是自然发生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拓展提升

7.水是生物之源,在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即原始生命诞生离不

开水。

8.下面是原始生命产生的化学变化过程,请分析回答:

无机小分子物质」一有机小分子物质一匕有机大分子物质工原始生命一匕原始单细胞生物

1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1)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此过程说明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

成生命体的O

(2)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3)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o

(4)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在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经过

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演变而成的。

发散思维

9.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k

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容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

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TW)

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a啻|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米勒提出的问题是: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_;他搜集到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他得出的结论是o姆j-c

(2)指出以下资料中哪些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请简要说明。

资料一: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经研究揭示,

月球表面的许多环形山是陨石坑,它们是在月球刚形成时被大量天体撞击造成的,这表明太阳系初期,天

体碰撞频繁,地球也不会例外。可以推测,那时地壳比较脆弱,到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即使有少

量的甲烷和氨气放出,也会立刻被高温和极强的紫外线辐射裂解为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

资料二:天文学家已发现了数十种星际分子(是指存在于星际空间的分子),它们大多是有机物。1969

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氨基酸……

资料一表明:O

资料二显示:。

(3)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尝试从下列现象或证据

中,通过分析和逻辑判断,做出合理的推测。

现象或证据推测

最近发现火星上除两极有少量的冰以外,深

处还埋有水。水是一切生命形式生存的基本

条件。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用自制

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软木薄片是由许多

小室构成的,他把这些小室叫作细胞:十九世纪

上半叶,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物和

植物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植物和动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

—2—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基础训练

1.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事实是()0

A.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

B.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C.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

D.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生物是进化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

②所有的化石都是被埋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经过若干亿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③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种类越多

④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的化石

A.①②®④B.①<2)④

C.②③D.①©④

3.通过对古代生物化石的研究,人们认识到生物进化的哪些事实?()。

A.生物的生存年代和环境B.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C.生物进化的趋势和结果D.以上都是

4.从生物进化历程看,黑猩猩比扬子鳄高等。下列做法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A.比较黑猩猩和扬子鳄的心脏结构

B.进行绕道取食的实验,统计失败的次数

C.比较黑猩猩和扬子鳄的神经系统

D.将黑猩猩和扬子鳄放在一起,比较个体大小

5.鱼、蛛嫄、龟、鸡、猪、牛、兔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鳏裂和尾,这说明()。

A.它们的胚胎相似

B.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用鳏呼吸

C.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游水能力

D.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鲸有尾的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来的

6.科学家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主要通过()。

A.糖类和脂类分子的比较研究

B.脂类和核酸分子的比较研究

C.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比较研究

D.糖类和蛋白质分子的比较研究

7.比较细胞色素C,差异性最小的一项是()。

A.人与黑猩猩B.人与果蝇

C.人与马D.人与柳树

—3—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拓展提升

8.若△、口、☆表示具有血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如图是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

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o

□口△口△△

△△△

A.△->1I—B.☆—>1I—C.△-ID.☆-►△―>1~I

9.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足印,请根据足印来判断哪种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o

Z••i।爸。

狗狐猫鹿

A.狐B.猫C.鹿D.无法判断

发散思维

10.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

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

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

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

石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称为化石。科学家研究化石可以获得很多过去生活过的生物的信息。

(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2)从化石记录看,藻类植物最先出现,然后是苔葬植物,再后来是蕨类植物,然后才出现了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可以抑;测,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从什么进化来的?(),

A.古代藻类B.古代蕨类植物C.古代苔葬植物D.原始生命

(3)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你认为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4—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基础训练

1.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A.鱼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

2.下列各类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A.藻类植物B.苔葬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3.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

AD

4.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

|_,,_,,,/回

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

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

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

6.根据下面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地质年代纪距今年数动物出现顺序

中生代侏罗纪2.25亿年到7千万年鸟类哺乳类出现

古生代石炭纪爬行类出现

古生代泥盆纪古代两栖类出现

古生代奥陶纪5亿7千万年低等鱼类出现

元古代震旦纪24亿年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该地层所形成的化石种类的关系是:o

(2)所揭示的生物进化总趋势是:。

(3)从表中的证据可以证明脊椎动物起源于,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一

(4)以上事实证明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之一。

7.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清

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

(1)这些地层依地质年代远近排列应是o

(2)“目前发现的化石中,最早的是丝状微体化石,但它并非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你认为这一叙述是

否合理?;阐述理由:。各种证据表明,生物界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是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方向渐进发展的。

(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是

(4)同是鸟类,鸵鸟的足适于在地面上行走,麻雀的足适于抓握树枝,鸭的足适于游水,鹰的足适于捕捉

猎物,这种现象说明o

拓展提升

8.如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

问题:

(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1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

是;动物类群5的呼吸方式是。

(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

9.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植物四大类群在地球上次第出现,不同时

期各领风骚。在4亿年以前的近30亿年时间,地球上的植物仅为原始

的、低等的菌类和藻类。随后,苔葬植物和蕨类植物扩展到了陆地,蕨类植物成为当时陆生植被的主角。3

亿多年以前,裸子植物出现,并逐渐取代蕨类植物在陆地上的主角地位。大约1.3亿年前,被子植物迅速发

展了起来,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适应性最强的优势类群,一直到现在。请将下面对植物四大

类群进化趋势的叙述补充完整。

(1)在生活环境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中,苔

群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种子植物能够适应的环境,因而有着更

加广泛的分布。

(2)在结构功能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辞植物有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专门的输导

组织。因此蕨类和种子植物比苔葬植物更加高大。

(3)在生殖特点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藻类植物、苔群植物、蕨类植物用电子繁殖,

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皮使幼嫩的得到保护,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种子的

生命力比胞子要强得多,寿命也比抱子长。而在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的果实对种子具有作

用,有些果实具有适于传播的特点。因此,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广

泛,种类更多。

发散思维

10.如图是动植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在动植物图序号的右侧填写动植物类群的名称。

(2)植物进化历程:o

(3)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是由

进化而来的。

(4)现在的爬行动物还能不能进化成鸟类和哺乳类?

—6—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基础训练

1.(2014•薄泽)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0

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D.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

2.(2014•宜昌)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其结构与功能普遍是相适应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夏天的雷鸟提前换上了白色的羽毛

B.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C大多数鱼类的鳍,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面积

D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3.(2014■漳州)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o

A生物的繁殖能力普遍较弱

B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生存斗争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D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4.下面关于人工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本性是进行人工选择的基础

B要经过许多代的“汰劣留良”的选择过程

C新品种的性状有利于生存

D形形色色新品种的产生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5.在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过程中,被选择的是()。

A生物的变异B.生物的遗传

C生物的环境D.生物的需要

6.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B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变异

C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7.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

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娥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

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7—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B;

②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

③—

④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

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

释放数400500

工业污染区A

回收数52150

释放数500600

B

回收效6030

根据表1内数据,在如图坐标内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直方图。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结论,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8.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

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

(1)以上材料是16世纪末,张德谦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培育金鱼品种的经验之谈,其中“选择贵精”

“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o

(2)在育种中,采取隔离措施,可防止基因间相互交配而混杂,对新品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请指出

材料中采取隔离措施的关键词句:o

9.如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的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

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

(1)此图解说明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什么观点?

(2)图中画出的未被淘汰的箭头说明了什么?

—8—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发散思维

10.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自蜥蜴新

有利性状一一保存

然种产生

不同

蜥蜴原种环

性状

境不利性状淘汰

Z

图1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2)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蹊)基

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图2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o(合理即可)

—9—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基础训练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0

A.人是由神创造的B.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C.现代类人猿就是人类的祖先D.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是哪位科学家提出

的()。

A.巴斯德B.列文•虎克

C.弗莱明D.达尔文

3.现代人类中,偶尔会出现身披长毛的毛人和有尾的人,这种现象称为“返祖”现象,这种现象从一个侧

面说明了()o

A.人类在退化B.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C.人类与类人猿存在亲缘关系D.以上三项都不对

4.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籍关于人类的传说都证明了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和遗痕,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6.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你认为应

该选择哪种动物最合适()。

A.赫猴B.长臂猿C.恒河猴D.大叶猴

7.如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1)图中人的骨骼是,黑猩猩的骨骼是,人的骨更发达,利于直立行走。

(2)图中人的手是,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o人手与黑猩猩的

“手”都有,形状相似。

(3)黑猩猩的头骨是,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大,黑猩猩的

颌骨O

(4)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

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o

拓展提升

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其基因组

的大部分可排序区域几乎没有区别。

材料二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曾经在刚果国家公园的一处沼泽地捕捉到大猩猩使用工具的现场

镜头:一只被科学家称为利亚的雌性大猩猩在过河时使用树枝测量水深。当时利亚打算趟过一个看起来并

不深的小水塘,但是它下水后刚走了几步就发现水已经没到了它的腰部。于是利亚返回岸上,从一棵枯树

上拽下一段长树枝,它拿着树枝再次走进水中,一边走一边测量前方的深度,直到前进了9米多才返回。

(1)资料一说明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即O

(2)资料二说明大猩猩具有的能力o

(3)大猩猩和黑猩猩都是o

(4)(多选)人类与大猩猩、黑猩猩相区别的特点有。

A.直立行走B.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C.足有五趾

D.具有语言E.两眼生在前方F.大脑发达

9.如图所示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种人猿的名称,甲;乙;丙;丁_

。它们的共同祖先是O

(2)它们由树栖生活变为陆地生活的原因是0

(3)现在类人猿生活在或丛林中,适于生活。它们虽然能下地,但不

能真正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灵巧,和还远逊于人类。

(4)类人猿与人类有着非常相似的形态结构,在人类数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它们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其

原因是o

(5)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r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现代类人

猿(选填“能”或“不能”)进化成人类,原因是

—11—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发散思维

10.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在对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DNA分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黑猩猩和大猩猩应该和

人划分到一个分类属性。分析结果如下:在上述四种类人猿中,长臂猿与人类DNA分子相差最大,猩猩次

之,而黑猩猩与人类DNA分子相差较小,并且小于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DNA分子的差别。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四种类人猿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分开最早的是哪种?次之是哪种?分开最晚

的是哪种?。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战争不断爆发,资源被疯狂掠夺,环境污染严重,森林遭到砍伐,使黑猩猩和

大猩猩濒临灭绝.试从“人猿同祖”谈起,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猿类。

12—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二节人类的进化

基础训练

1.人类的祖先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了()0

A.语言B.粮食和衣物C.生产工具D.货币交流

2.著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于()。

A.周口店B.小汤山C.山顶洞D.河姆渡

3.能够用火是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

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了人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4.高加索人的鼻腔长的好处是()o

A.漂亮B.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

C.帮助D.可以预热吸入的冷空气

5.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种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划分人种的依据是()。

A.人类语言文字的差异B.人类生活习惯的差异

C.人类生活区域的不同D.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6.人类起源和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如图是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请据图回答:

工浴〃维令

42。万一q0才今

1疝■在土卷令

4S0-COR价200V~13。R隼

力E.铀位内义<.*£*飞为冷

结工具,但不能6»0塞什.6t*J

**工跖Jie.值缔华约工盛(X

式ac心成

出人央.

照十

全10。方-20涉20万-1方斗*-M

4*.M存受可有量年为力I360

咕I00。■(升以上&学会人工

.余“用英同所电火.含*10纵幢

伞脑石争今0不邪和计犯.”

了用火.凡人具

述4匕*《健力一修.此

小阶m.依爱.

人欠出牝的E个的校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起源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

(2)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依次是:南方古猿T一T智人。化石“露西”

少女属于阶段,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容量基本与现代人

相同的是0

13—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3)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人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智人种,按一般的分类方法现代

人类可分为、、和澳大利亚人。

7.在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1)最早直立行走的是()。

(2)最早制造工具的是()o

(3)直立行走的直立行走姿态最先与现代人相同的是()。

(4)最早进行人工取火的是()。

(5)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6)会制造和使用骨针的是()。

(7)脑容量基本与现代人相同的是()o

(8)唯一不能制造工具的是()。

(9)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最早与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

(10)出现语言的是()。

拓展提升

8.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他们用过

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

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的能力了。

幽A

胪今17s万年笥的古人类

——■东存人”及箕谈物

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

地区,气候变得干旱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

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人类。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能够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能够

使用树枝、石块等来取得食物,防御敌害。在运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

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

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1)1000万~2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

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2)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14—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发散思维

10.阅读下面有关的资料,分析人类进化的过程。

资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东非大裂谷东边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人类学家陆续发

现了大量的早期人类化石。1974年,发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少女。该化石

包括头骨碎片、下颌骨、躯干骨、四肢骨等,占全部骨架的40%。她的骨盆的腿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

较粗壮,这些与人相似;但脑容量较小,犬齿较大,臂长大于腿长,这些与猿相似。1959年发现的距今200万

年前的能人头骨化石,比“露西”的脑容量几乎大出50%,头骨形状更像人,牙齿较小,并且在发现能人化石

的地层中,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

资料二研究表明,北京猿人生活在50万年前,住在天然洞穴里,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他们的四肢骨在

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和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但他们还表现一些原始的性状,如身材稍

矮,体格粗壮,前额低平并向后倾斜,鼻子宽扁、额骨高突、眉脊粗大,没有明显的下颌。与早期人类相比,他

们的大脑发达,脑容量平均已达1059mL,并且能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另夕卜,在他们居住过的山洞里,还发

现了上下数层的灰烬,内有被烧过的木头、各种动物骨骼和石块等。

(1)“露西”的骨盆、下肢骨与现代人相似,请你尝试描述她的运动方式。

(2)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遗迹,这说明了什么?

(4)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15—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基础训练

1.“沙漠植被之王”梭梭的种子,萌发所用时间是最短的,只需两三个小时。对于沙漠植物来说,影响萌

发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水分C.空气D.光照

2.(2014•齐齐哈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成诗中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o

A.水B.土壤C.空气D.温度

3.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食草动物B.阳光C.空气D.温度

4.(2014■荔城区三模)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B.种内斗争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

5.(2014•泉州模拟)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碳水化合物(糖类),根瘤菌供给植物氮素养料,它们之间的

关系属于()。

A.竞争B.寄生C.共生D.捕食

6.(2014.海南模拟)“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芸;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黄蜂和菜花的关系是

()。

A.合作B.竞争C.捕食D.共生

7.薨丝子的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大豆、柑橘等植物体上。下列有关薨丝子和植物体之

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B.吸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C.和植物体竞争土壤内的水分和营养

D.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拓展提升

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说明“丰年”与“蛙声”存在某种联系。这是因为害虫是影响水

稻的——因素,如果人们大量捕捉稻田里的青蛙,最终会导致粮食—

9.(2014•江西)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

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6—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

甲组:低温、湿土、阴暗的

乙组:堂温、干土、睨造»,妇

丙组:室温、湿土、光亮日

丁组:空温、湿土、阴暗

分仲

图一图二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