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等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选择题必须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28分)

1.请用正楷字体或行楷字体把下列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

【详解】考查汉字书写,首先保证书写的正确,然后力求书写的美观。注意“忧患”一词

的写法。

2.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1)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

(2)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3)报君黄金台上意,o(李贺《》)

(4)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o(列子《愚公移山》)

(5)作家吴啥在《谈骨气》中引用《孟子•富贵不能淫》中“,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阐述了大丈夫的内涵。

(6)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用陶渊明《饮酒》组诗第五

首(结庐在人境)诗句表达,即“此中有真意,"。

(7)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常常会

走向衰败灭亡。

【答案】①.铜雀春深锁二乔②.杜牧③.家书抵万金④.提携玉龙为君死

⑤.雁门太守行⑥.无穷匮也⑦.富贵不能淫⑧.欲辨已忘言⑨.入则无

法家拂士⑩.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锁、

抵、提携、匮、淫、辨、拂。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教造()附下口()人迹hAn()至无动于zhong()

【答案】①.hui(2).he③.罕④.衷

【解析】

【详解】诲——huh教诲:教导训诫。

和——he,附和:人家怎么说,也跟着怎么说。

han——罕,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zhong----衷,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4.名著阅读

【文本一】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

找饮料时,蝉则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

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

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

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

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

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

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

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蟀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

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吃掉。最后,麻

炀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

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

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

是蝉呢!

(摘自《昆虫记》

【文本二】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

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摘自《名著导读》)

(1)下列关于《昆虫记》及以上文本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

卷本科普巨著。

B.法布尔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书中处处洋溢

着对生命的尊重。

C.《昆虫记》写作技巧高超。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

界,读来情趣盎然。

D.蝉在地下潜伏四年,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它一边不停的唱歌一边钻通柔滑的树皮吸

食里面的汁液。

(2)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文本二”中“《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

典范”一句的理解。

【答案】(1)D(2)①科学性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

得科普知识。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

之不竭的圆桶”。②文学性表现在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这

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运用了拟人、比喻手法,把蝉与蚂蚁人

格化,把蝉开凿的洞比作“井”,表现蝉的无可奈何。

【解析】

【小问1详解】

D.“它一边不停的唱歌一边钻通柔滑的树皮吸食里面的汁液”有误,文本一中的表述为

“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

孔,它就可饮个饱了”,并没有提到唱歌和吸食汁液同时进行。

故选Do

【小问2详解】

考查语句理解。

科学性:如“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

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介绍了蝉以吸食树的汁液为生的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

识。

文学性:如“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

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蝉用来吸食树的汁液的孔洞比作井,

把蚂蚁的行为说成是“抢劫”,将其人格化,表现了蚂蚁的贪婪。生动形象,富有意趣,

体现了作者对昆虫人文的关怀。

5.阅读下列新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训负担的意见》,要求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情化学生思维能力、影

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多家在线教育企业随后开始将自己

旗下拍照搜题产品进行转型和下架处理。

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家拍照搜题类产品整改效果并不明显。12月15日,记者在手机

应用商店中检索“搜题”相关软件,发现拍照搜题类软件仍可正常下载。不过,记者注意

到,不少软件只是进行了“象征性”的改进。如将原本产品使用定位人群由学生改成了家

长,只要点击“满14周岁”选项或输入家长身份证号就能正常使用,只需几分钟便可将正

确答案“一览无余”。

(摘编自《新浪网》2021年12月23日)

(1)请给上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如何善用网络助力学习?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拍照搜题类App被“下架”,学生仍可“钻空子(或“违背禁令,部分拍照搜

题类App仍可使用”)

(2)①选择合适软件,回避直接呈现答案类APP;②学会使用搜索引擎,精选关键词,获取

有用信息,开阔视野,培养能力;③善用网络求助功能,活跃思维,开拓思路;④不沉迷网

络,不在无谓的游戏、聊天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考查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应能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根据首段中的“多家在线教育企业随后开始将自己旗下拍照

搜题产品进行转型和下架处理”可得:拍照搜题类App被“下架”。根据第二段中的“记

者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检索“搜题”相关软件,发现拍照搜题类软件仍可正常下载”可得:

学生仍可“钻空子(或“违背禁令,部分拍照搜题类App仍可使用”)。综合表述即可。

【小问2详解】

考查自由表达观点,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如: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该避免下载那些直接给出答案和解析的APP,选择能启发自己

思考的正规软件。要学会在网络上查找相应的学习资料,获取有益信息。可通过组建好友

群的形式,在群中讨论相关的学习问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拒绝网络不良信息,合理

利用网络游戏进行放松,不沉迷。

二、(42分)

(一)(17分)

【古诗阅读】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这首词上片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接”、“连”二字把四

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而“”、

“”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7.请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中“谩”字在诗中的作用。

【答案】6.①.转②.舞

7.“谩”,空,徒然。①“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意思是,我学习写诗,空有惊人的诗才,又

有何用呢?言外之意②第一层是自己空有才华,作为一名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表达了作

者怀才不遇的感慨;③第二层是正值战乱,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表达了词人对现

实的不满。④同时,此句的感叹引出下阙词人对理想的仙境生活的想象。(任意答出2点即

可。)

【解析】

【6题详解】

考查词句赏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意为: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

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

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

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

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

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

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7题详解】

考查词句赏析。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为: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

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

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自己空有才华,然而这种才华于国势的危亡又有什么用呢?词

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那种怀

才不遇的抑郁之情。引出后句的回答“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

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

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古文阅读】

[甲]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目:“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

“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

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目:“将军

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

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丙]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及孝文帝即位,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日:“陛下以丞相何如

人?”上目:“社稷臣。”盎日:“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

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

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

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

侯望袁盎目:“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兔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

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为动宗室诸公莫敢为言

B.后无何回天下之广居

C.已而考细柳军往考女家

D.使人称谢盎遂不朔

9.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11.请结合(乙)(丙)两文中的周亚夫和周勃的表现,运用(甲)文中孟子认为的大丈夫

的标准,分析哪一位更具有大丈夫气。

【答案】8.C9.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10.(1)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被偷袭而俘虏的。

(2)皇族中的各个公侯没有人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

11.从“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面对皇

帝,他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尽到一个将军的职责,坚守住仁、礼、义的大丈夫标准,

“富贵不能淫”,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而(丙)文中的周勃做了丞相之后,便得意洋洋,且有骄主色。富贵便使他迷惑了,未能

做到“富贵不能淫”,和周亚夫比较起来,就不如周亚夫有大丈夫气。

【解析】

【8题详解】

A.为:介词,被\介词,替;

B.居:动词,停留'动词,居住;

C.之:都是动词,去;

D.谢:动词,致意'动词,谢罪;

故选C。

【9题详解】

考查断句。

句意为: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

“绛侯为丞相”点明其身份。“朝罢趋出”是其动作,“意得甚”是其神态。

故断句为: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其,那些;固,本来,原来;而,表顺承,不译;

(2)莫敢,没人敢:为,替;唯,只有;明,申明、证明。

[11题详解】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乙文中的“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知,面

对皇帝,周亚夫坚持按军中的礼节来拜见,由此可见,他并没有因为皇帝的权势而屈服,

也没有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迷惑了本心。他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和''威武不能

屈”,是大丈夫。

根据丙文中的“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可知,周勃做了丞相以后,就得意洋洋。袁

盎认为“丞相如有骄主色”。可知他身居高位以后,就变得志得意满,没有做到“富贵不

能淫”。所以他和周亚夫比起来,不如周亚夫有大丈夫气。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

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

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

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

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

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

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

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

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

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

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

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

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丙】袁盎是楚地人,字丝。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做了中郎官。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

敬,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

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

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

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

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

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

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

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

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

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

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二)

阅读下列以“桥”为主题的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

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2手与河面平

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

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

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

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

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赘的。它地处

人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选自《中国石拱桥》)

【材料二】

我们遵照前人的经脸,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

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

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

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

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

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

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康熙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

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

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

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

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桥梁建设投资逐年增加,中国桥梁实现了从追赶到跨越的梦想。

如何建好、管好、维护好桥梁,特别是早期建成的桥梁,如何提升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

和使用功能已成为桥梁工程界的巨大挑战。

(选自《中国新闻网》)

12.材料一,“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句中“几乎”可否删去?为什么?

13.请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两者在写作对象及写作方法上的不同。

14.材料一、材料二都引用了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的评价,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简要分

析。

15.通过阅读材料三,你认为今后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案】12.不可删。①“几乎”表示差不多,接近,并非与河面完全平行;②如果删掉就

表示路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与事实不符。③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

13.材料一:写作对象是卢沟桥,写作方法主要是平实的说明。材料二:写作对象重点是月

光和桥下的流水,抒发观赏卢沟晓月的欣喜之情;写作方法主要是生动的描写。

14.材料一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材料二的目的在于

表达作者对卢沟晓月的赞赏之情。

15.更安全,更耐久,使用功能更丰富。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

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答题时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掉。

“几乎”表示程度限制,意思是差不多、大概的意思。这里是说卢沟桥的桥面和河面接近

平行,但还不是完全平行。如果删掉,意思变为肯定,成了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这与客

观事实不相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对象和写作手法。

根据材料一“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可以看出,写作对象是

卢沟桥;从“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

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语句可知,主要运用列数字等说明

方法介绍了卢沟桥的结构特点,语言平实准确;

材料二“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

时,都大得多”“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

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可以得知,写作

对象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从“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的晓

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桥下的永定

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

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可知,写作方法主要是生动的描写,抒发观赏卢

沟晓月的欣喜之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引用内容作用的分析。

材料一“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

见它的坚固”“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

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主要介绍卢沟桥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马可•波罗说他“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

构成美丽的奇观'”,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引用马可•波罗的话主要是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

的特点;

材料二主要写观赏“卢沟晓月”的情景,“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

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

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正面描写完“卢沟晓月”的美景后,再引用马可•波罗的话“这是

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目的是从侧面表达作者对卢沟晓月的赞美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三“如何建好、管好、维护好桥梁,特别是早期建成的桥梁,如何提升桥梁的安

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已成为桥梁工程界的巨大挑战”即可概括出今后桥梁工程技术发

展的方向是:更安全,更耐久,使用功能更丰富。

(三)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八月末

梁衡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

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

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驱车上了草原,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

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

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

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堇

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

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

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

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

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

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

下地,我又疑是回到了中世纪。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

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

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

样空明。

④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

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

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

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

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

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我奇怪这树与草场之间竟没有一丝的过渡,不见丛生的灌木、蓬

蒿,连矮一些的小树也没有,冒出草毯的就是如墙如堵的树,而且整齐得像公园里常修剪

的柏树墙。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⑤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

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嘴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

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

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

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

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

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

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⑥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

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

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加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

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

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

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

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这时自然美的韵律

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⑦呜呼!草原八月末。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

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选自《梁衡散文集》有删改)

16.文章第2-5节描写了作者身处大草原的所见所感。2-3节,描写作者放眼草原所见景

象,突出了草原、干净的特点;第4节,(描写视角),入眼的是一

片树林,与大草原迥乎不同;第5节,俯视将军泡子,并由此产生思古之幽情。整篇文章

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热爱、赞美和之情。

17.文章标题是《草原八月末》,主体部分也重点描写草原八月末的景象,为何开头说“草

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还描写了自己想象中七八月草原令人神往的景象?

18.请结合具体内容,任选①②段中画线句加以赏析(可从词语、句式、修辞等角度分

析)

(1)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

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

(2)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

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

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

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

【答案】16.①.开阔②.仰视③.留恋

17.①欲扬先抑(或对比),②写自己没有赶上草原最美季节的遗憾,③为下文描写草原八月

末的开阔干净纯真的美蓄势。

18.①.(1)句,②.“如毡如毯”“五彩缤纷”“繁星在天”“落英在水”“草

浪轻翻”“花光闪烁”等四字短语,典雅凝练;或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畅达自然;或运

用比喻,将花比作“繁星在天”“落英在水”,形象生动。表达了作者对七八月间草原美景

的向往。

(2)句,形象生动,连用比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形象反

映了草上的光色变化;用“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生动形容了草地的平坦齐

整;或用“掠来飘去”描写光色变化,准确传神,动态感十足。表达了作者对八月末草原

神奇景色的陶醉。(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或多角度赏析都可)

19.喧嚣的都市无法让人沉静下来获得深刻而独特的历史感悟;只有远离喧嚣的纯净的大

草原才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感悟历史;只有置身于大自然中才能感受到光阴的飞逝,天地

人间的久长。(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6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②段中的“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可得:开阔。

根据第④段中的“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

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可知,观察的视角是仰视。

根据末段中的“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

久”可得:留恋。

【17题详解】

考查写作手法。

根据首段中的“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可

知,作者在首段中强调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但是自己总是赶不上这个季节,表现

了自己内心的遗憾,这是抑。联系第②段中的“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

不复存在”,第④段中的“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第⑥段中的“我说,看花易,

看这草原的纯真难”可知,作者虽然没有在最好的季节来到草原,但在八月末的时候,却

感受到了草原的开阔、干净与纯洁,表现了作者对八月末草原的赞美与留恋之情。这是

扬。所以开头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还描写了自己想象中七八月草原令人神

往的景象,这是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写自己内心的遗憾,是为了后文描写草原八月末的

开阔干净纯真的美蓄势。

【18题详解】

考查词句赏析。

(1)“如毡如毯”“五彩缤纷”“繁星在天"''落英在水”“草浪轻翻”“花光闪烁”考

查是四字短语,语言凝练,典雅端庄,富有文学色彩。”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

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多为短句,富有节奏,自然流畅。“如繁

星在天,如落英在水”运用比喻修辞,把草原上的花比作繁星,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草原

美景,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七八月间草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金色的光带比

作水面上的亮波和一匹大绸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原上光色的变化与美丽。“就如一只

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运用夸张的修辞,像突出了草原的平坦整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