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我的大数据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我的大数据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我的大数据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我的大数据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我的大数据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排序与筛选》-PAGE0-PAGE《我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Excel数据排序的方法;学会Excel数据筛选的方法;灵活运用数据排序与筛选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用智慧教室对学生学情进行摸底,并引出今天的主题“数据分析”,学生切身感受到数据分析已经深入到生活学习方方面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给出排序和筛选的大致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任务体会操作方法,并将操作中的重难点设计到任务中,从而达成目标。3、通过灵活运用环节,让学生体会在完成某一任务的时候,使用排序与筛选都能解决问题,灵活选择方法可以提升数据分析效率。4、综合达标环节,使用智慧教室收集学生答案,并且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以检验本堂课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面对庞杂“大”数据时敏锐的洞察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二、重难点分析重点:熟练使用数据排序将杂乱数据进行有序排列;熟练使用数据筛选将符合条件的信息显示、不符合条件的信息隐藏;灵活运用数据排序与筛选对数据进行分析。难点:体会排序的操作界限;掌握多关键字排序中关键字之间的主次关系;会使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中的“与”、“或”完成筛选条件的设置。三、教法:自主探究、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智慧教室及时反馈四、教学地点:微机室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课前调查(学情摸底)2、导入3、数据排序(1)单关键字排序3、数据排序(2)多关键字排序3、数据排序(3)排序规律4、数据筛选5、灵活运用6、综合达标7、总结同学们,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调查一下大家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没有一定的了解,请拿起桌子上的遥控器,输入你所选择的答案。用“智慧教室”平台马上反馈投票结果。对投票结果分析,鼓励学生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习。刚才的小调查我们是在智慧教室平台完成的,科技高速发展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教室,大家的答题数据经过智慧教室的分析让我们对大家知识掌握情况一目了然。我们如今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产生了海量数据,正确的分析和利用数据将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去年有一则新闻说北京有一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相关论文。这说明,大数据不是我们同学遥不可及的高精尖技术,而是我们可以利用,可以辅助我们学习的工具。只要我们能发掘我们自身的信息素养,在纷繁的数据面前,我们就能够理清思绪,提出问题,并且用数据说话,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面对庞杂的大数据我们的第一个利器就是排序。排序可以让数据按照某种规律有序的排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排序的方法。第一种,按钮法,先选择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再选择升序或降序按钮即可。第二种,菜单法,“数据”-“排序”,选择相应的关键字来排序。大家了解了吗?我们通过具体任务来探究一下排序的操作特点。探究一:我们作为大数据时代中的一员,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着各种数据,现在老师给出的第一张工作表就是我手机记录的2017年一年中每天的步数统计,请同学们运用排序找到我运动量最大的一天是哪一天?在学生演示时,教师事先插入一个空行造障碍,得出结论:排序的区域默认以空行空列作为排序的操作界限。展示先选择整列单元格后排序的效果,会弹出对话框,对话框中提到的扩展“选定区域”指的什么?选定区域就指空白行列以内的数据区域。而“以当前选定区域排序”选项则只排所选区域,这样反而会出错。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排序之前只选择一个数据单元格。Excel会自动拓展数据区域。每个人的运动量跟他的生活习惯都是息息相关的,以老师平时的生活方式来看,我觉得每周一是我“懒癌”集中爆发的时期,因为每周一我的课时比较多,所以除了上课就很少有活动,那么同学们,请你们找到我最懒的周一是哪一天?也是就步数最少的周一是哪一天?能不能将这条记录通过排序显示在表格的最上方?只针对于“步数”或者“星期”排序都不可以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综合考虑两个因素,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种排序方式叫做“多关键字排序”,而我们刚才的任务是“单关键字排序”。多关键字排序需要用“排序”对话框实现。大家探究一下如何选择关键字。通过上面的操作,同学们能不能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排序关键字最多有几个?(三个)能否颠倒这主次关键字?(不能)数据将先按照主要关键字进行排序,当主要关键字相同时再按照次要关键字排序,以此类推。方法上,单关键字排序可以用按钮法也可以用菜单法,但是多关键排序只能用菜单法才能实现。我们刚才主要针对数值数据进行了排序,那么其他类型的数据将要按什么顺序进行排列呢?在“排列规律”工作表中,请大家分别对“英文”、“汉字”、“日期”列进行升序排列,体会不同数据类型之间排序规律。英文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汉字按照汉语拼音的顺序;日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方法介绍:筛选的方法是“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这时候在标题栏的每个单元格的右下角就会出现一个小三角,利用这个小三角我们就可以完成筛选。刚才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老师活动量最大的几天都集中在寒暑假,因为寒暑假我可以和家人出去旅游,旅游的时候运动量肯定大。提到旅行,咱们同学过几天也要去旅行研学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张工作表“出行大数据”,这是老师模拟统计出来的全校研学统计表。现在学校将派老师陪同去北京的同学研学,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将一千多条数据中去北京的同学记录挑选出来,我要整理打印。143个去北京的同学就老师一个人肯定带不过来,这样学校又安排老师只带一班和二班去北京的同学。大家探究一下如何实现?老师看到已经有同学的操作有眉目了,他发现了筛选里面的小神器—“自定义”,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定义筛选”对话框,让旁边同学帮一下你。让学生体会对话框中“与”和“或”选项对于筛选的影响吗。学案中还有两个问题,你能尝试着自己解决吗?研究一下,我一会请同学来回答。筛选大家会用了吗?我们来检验一下。小结:运用排序筛选对“大”数据的进行分析处理的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运用排序,杂乱的数据可以按一定规律排列;运用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可以显示、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会隐藏起来。这样,我们面对繁杂的数据时,就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可以拨开荆棘找到通往解决问题的道路,这就是信息素养带给我们的豁然开朗!我们都知道每年年终,淘宝都会通过一年来你的消费账单,总结你的消费习惯,从而对于你的许多特质给出准确的分析。像我们看到的这个人,通过对她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得到结论,这个人是个居住在北京、常去上海、喜欢做瑜伽的中年白领女性。作为消费个体,我们通常是被分析的对象,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反其道行之,分析一下“马爸爸”的账单,看他在2017年都买了些什么?分析2017年阿里巴巴在“企业服务”行业中,投资额度在4000万以下的公司有几个。大多数情况学生只会用筛选完成数据分析,教师要求学生再用排序尝试解决问题。教师总结: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排序和筛选这两大利器,通常都会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数据分析中灵活选择你觉得合适的方法,将会使得你的分析效率大幅度提高。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你手中的“达标卷”,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智慧教室平台,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今天课上的学习情况。点评试卷,分析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刚才在分析同学答题的数据信息时,智慧教室平台给出的图我们在Excel中称之为图表,在图表中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同学对某道题目的掌握情况,下节课我们将一同学习用图表直观展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我们将纷繁杂乱的信息进行了有效地整理,并且在整理之后得到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数据依据,这就是信息素养的基础,养成良好信息素养,我们就能具备一双慧眼,在大数据面前不迷茫,并且还能让大数据为我们服务!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道路还很长,让我们一起为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努力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两道题),将答案用遥控器上传至“智慧教室”平台。你之前有没有接触或者使用过Excel中排序/筛选功能?<1>从来没有接触过<2>偶尔使用过<3>已会使用排序功能学生了解今天的主题“我的‘大’数据时代”。学生大致了解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按钮法和菜单法。学生探究第一个操作任务:在“每日计步大数据”工作表中,分析数据可知一年中步数最多的是哪一天?学生演示。(小组加分)学生在学案上记录排序的操作界限。学生理解排序前只选择一个单元格的原因。未完成学生整理操作。完成的学生尝试用“排序”对话框完成排序。学生探究第二个操作任务:在“每日计步大数据”工作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全年中步数最少的星期一是哪一天?学生尝试用“排序”对话框完成多关键字排序。找同学演示。(小组加分)未完成学生整理操作。学生完成“动动手”任务:在“排列规律”工作表中,分别对“英文”、“汉字”、“日期”列进行升序排列,体会不同数据类型之间排序规律。学生完成探究一:筛选出去北京的同学的数据信息。小组互助完成操作。学生完成探究二:筛选出1班和2班去北京的同学的信息。组内互助,找到“自定义自动筛选”对话框。“与”选项会把两个筛选条件都满足的记录筛选出来;“或”选项则是只要满足一个筛选条件的记录都会筛选出来。学生演示。(小组加分)学生探究,回答(小组加分):自动筛选后,怎样重新显示全部数据?--“筛选”--“全部显示”怎样取消筛选?“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学生完成探究二:在“出行大数据”表中筛选出所有出行费用大于800小于2500的女生数据。找第一个完成的同学,演示学生机上他的自定义筛选对话框。(小组加分)学生完成“灵活运用”中的任务:分析2017年阿里巴巴在“企业服务”行业中,投资额度在4000万以下的公司有几个。学生完成任务。找学生演示。(小组加分)学生尝试用排序解决问题。找学生演示。(小组加分)学生运用今天所学排序与筛选的操作技能,对“购物大数据”工作表进行数据分析,完成达标卷。每完成一道,上传一道题目的答案。做完五道题目之后,一起点评。学生了解易错点。祝贺优胜小组。关于学情的研究在学习《数据的排序与筛选》之前,学生已经对Excel软件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并且基本掌握了Excel中工作表、单元格的基本操作以及公式、函数的使用。因为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所以学生在之前使用Excel的过程中,部分有能力的同学对于排序功能也有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对于筛选操作很少有接触。所以推测学生可能会对没有接触过的“筛选”操作比较感兴趣。效果分析本堂课学生兴趣浓厚,对于大数据分析首先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一一突破了相关知识的重难点,并且对于数据的分析可以灵活选择排序或者筛选来解决问题,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在杂乱数据中能够高效地找寻到有用的信息,能用数据说话解决问题,达成了本节课教师的设计意图。本课利用智慧教室平台对学生当堂课掌握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学生掌握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分析反馈图表讲解易错点,同时还能把下节课的图表知识简单引入为下节课做铺垫。关于教材内容的研究本课《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是比较重要的,山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4册教材中将该课放到了学习完公式与函数之后,教材中将排序与筛选分别进行了处理,我在本节课上将这两者进行了整合,因为排序与筛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都能达到相同的目的,限定学生操作方法反而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教材内容的重点为: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数据筛选的方法。教材内容的难点为:排序区域的界定、排序中关键字的选定、自定义筛选中“与”和“或”的区别。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分为1个课时。课型都有讲授型、探究型、小组合作型、项目考查型。我选用的课型比较综合,在上述课型中都有所涉及。测评练习达标卷学生运用今天所学排序与筛选的操作技能,对“购物大数据”工作表进行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题目:1、2017年12月份一共收购了几家公司?A、6 B、7 C、 8 D、92、投资的公司在企业服务行业的有几家?A、21 B、22 C、23 D、243、投资行业为本地生活和电子商务的公司一共是几家?A、14 B、15 C、16 D、174、投资金额在3000万元以下公司有几家?A、12 B、13 C、14 D、155、2017年最后收购的是哪家公司?A、中国联通 B、大润发 C、Tokopedia D、纽仕兰新云课后反思本堂课学生对于主题反映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在上课之初,运用“智慧教室”的及时反馈功能,进行课前调查,这样不仅掌握了学情,而且还引入了大数据分析的主题。学习过程中,先将操作的大体方法告知学生,然后通过具体的操作任务掌握操作中的重难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了解了排序和筛选的诸多特点,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操作要点。因为排序和筛选在解决问题时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设计“灵活运用”环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排序和筛选都能完成操作任务,发现合理选择方法可以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学生在这一环节完成之后对排序和筛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也提升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信息素养。最后在“智慧教室”平台的帮助下,通过“综合达标”环节,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有了及时的反馈了解,对于个别学生掌握欠佳的知识点还可以及时讲解和强调,达到了扎实掌握当堂所学内容的目的。通过本节课各个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更加清晰,对于灵活选择方法分析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