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2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3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4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一、选择题1.在未传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类调节剂能促进种子形成B.生长素类调节剂能抑制果实发育C.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D.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解析:选D番茄雌蕊未受粉自然不会有种子,所以生长素类调节剂并不是促进了种子的发育,A错误;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涂生长素类调节剂而得到了无子番茄,只能说明所涂抹的生长素类调节剂能促进果实发育,B错误;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未受粉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只改变植物的表现型,不影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组成,所以无子番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有子番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即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C错误,D正确。2.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下列关于生长素和乙烯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和乙烯利的合成都不需要核糖体的参与C.与乙烯利相比,生长素的化学性质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D.生长素和乙烯利都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解析:选C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化学物质;生长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属于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其合成不需要核糖体的参与,而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也不需要核糖体参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激素的化学性质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都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3.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A.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黄麻等植物,使植株增高B.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培育无子果实C.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需要考虑药物浓度和药物毒性解析:选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因此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A正确;辣椒是闭花受粉植物,开花后,受精作用已经完成,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得到的是有子果实,B错误;由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类调节剂更敏感,因此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替代植物激素发挥作用,但使用时需要考虑药物浓度和药物毒性,D正确。4.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获得,也可从植物体内提取获得B.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激素进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C.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效果稳定,无副作用,应大力推广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通过促进大麦种子发芽,进而产生更多的α­淀粉酶解析:选B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人工合成的,A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激素进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B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的特点,但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因此应有控制的使用,C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D错误。5.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此浓度对小麦生长起抑制作用B.此浓度对杂草生长起促进作用C.两者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D.此浓度对两者都起抑制作用解析:选C由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更敏感,此浓度对杂草生长起抑制作用,而对小麦生长起促进作用。6.西瓜膨大剂是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C.将生长素类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解析:选C从其功能推断,西瓜膨大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A错误;人体没有识别西瓜膨大剂的受体,西瓜膨大剂不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错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点,将生长素类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获得无子西瓜,C正确;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7.某科研小组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将两株生理状态相同的拟南芥种植在含不同浓度6­BA的培养基中进行实验B.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6­BA,因变量是主根和侧根的长度及数量C.实验结果表明6­BA对主根和侧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D.6­BA通过促进主根和侧根分生区细胞的分裂来促进生长解析:选C根据两条曲线上的点对应的6­BA的浓度以及主根和侧根生长长度可知,该实验是设置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6­BA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拟南芥,测得其主根和侧根生长的长度,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6­BA,因变量是主根和侧根的长度,没有统计数量,B错误;根据图示,当6­BA浓度为0μM时,主根和侧根长度均为4cm,但随着浓度增加,主根和侧根的长度越来越短,说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无法得出6­BA对主根和侧根是如何促进生长的机理,D错误。8.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B.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C.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D.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解析:选C据图分析可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乙组中NAA对主根是抑制作用,对侧根是促进作用,因此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A正确。甲、乙组对比,说明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甲、丙组对比,说明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B正确。甲、乙、丙组说明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但是不能说明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C错误。乙、丁组说明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正确。9.红地球(RedGlobe)是南方地区引种的主栽葡萄品种之一,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着色、单果重量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果穗进行处理,分别喷洒脱落酸(ABA)和α­萘乙酸(NAA),另设一组对照(CK),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单果的重量和花青苷(果实着色的指标)的含量,结果如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A和NAA对单果的增重起拮抗作用B.ABA促进果实成熟,NAA促进果实发育C.与NAA相比,ABA能显著提高果实的色泽度D.CK组果实发育和成熟阶段不受激素的调控解析:选C题干中未体现ABA和NAA对单果增重起什么作用,A错误;ABA能促进果实着色,题干中未体现NAA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B错误;从图中可看出,与空白作对照相比,ABA能明显提高花青苷的含量,NAA对花青苷的合成有抑制作用,C正确;CK组中植株自身也会产生激素,故果实发育和成熟阶段会受激素调控,D错误。10.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所用生长素类调节剂为2,4­D,并进行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2,4­D与IAA、NAA、IPA和IBA等都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B.该实验过程中预实验的浓度梯度大,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小C.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插条的种类属于无关变量D.预实验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解析:选AIAA是生长素,不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小,B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的浓度,插条的种类属于无关变量,C正确;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探究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D正确。11.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生长素类调节剂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其结果如图所示。在图示浓度范围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浸泡法比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的时间长B.插条不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也能生根C.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生长素类调节剂乙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解析:选C浸泡法比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的时间长,A正确;由于插条有芽和叶也能产生生长素,故不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也能生根,B正确;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对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本题中没有显示其具有两重性,C错误;题图显示生长素类调节剂乙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表现为抑制,D正确。12.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C.水杨酸对YTA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更敏感解析:×10-5mol·L-1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mol·L-1×10-5mol·L-1×10-4mol·L-1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水杨酸浓度为0mol·L-1的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D正确。二、非选择题1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1)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2)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4)在自然界中,存在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脱落酸有关,请尝试对此现象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2)2,4­D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由于生长素的两重性,导致作物绝产可能是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3)做预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4)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而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在高温条件下脱落酸易降解,而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答案:(1)色氨酸(2)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3)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4)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高温条件下,脱落酸容易降解,而大雨又能为种子萌发提供所需要的水分14.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试管号12345GA溶液00缓冲液11111水11半粒种子10个带胚去胚去胚去胚不加种子实验步骤步骤1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步骤225℃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实验结果+++++++++++++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1)1、2试管构成的对照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赤霉素合成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填“成熟”或“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5)生产生活中往往使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进行相关操作,人工合成的赤霉素可以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试管1和试管2相比,它们的自变量是半粒种子是否去胚(或有无α­淀粉酶存在)。(2)以试管5作为空白对照,对比试管2和试管3,仅有试管3中的淀粉被分解,说明试管3有α­淀粉酶产生,而试管2没有淀粉酶产生,由此可以推断GA溶液在无胚的情况下可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继而促进了淀粉的分解。(3)分析试管2、3和4,三者加入的GA呈梯度分布,且当GA含量越多时,试管中的淀粉越少,由此可推测,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4)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和种子萌发,赤霉素合成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5)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答案:(1)半粒种子是否去胚(2)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3)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