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下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萨拉•罗斯在《茶叶大盗一改变世界的中国茶》中说:“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一
—罂粟和山茶,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通过以上材料,可以了解鸦片战争
爆发的()
A.背景B.目的C.实质D.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的“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一一罂粟和山茶,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
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反映出鸦片和茶叶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可知,通
过题干材料,可以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A项正确;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战争,排除C项;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840年以来……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
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
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对这段材
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
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
为,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给虫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也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文明,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的近代化。因此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B项正
确;题干内容没有强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或中国被卷入资本王义世界市场,排除AD项;鸦
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B。
3.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被称作黄龙
旗。由此推测,当时的中国()
A.固守“天朝土国”的观念B.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
C.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D.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
被称作黄龙旗”结合所学可知,国旗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近代以来被认为是主权国家的象征。19世纪
60年代中国制定了第一面国旗,说明当时的中国逐渐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试图与国际接轨,B项正确;
材料表明中国已经有近代外交意识,不能说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A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
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排除C项;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
土、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4.洪仁行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
交、法制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说明《资政新篇》()
A.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需求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使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D.符合太平天国的斗争实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
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可知,《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私有制,允许雇佣劳动,这体现了
当时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要求,A项正确;《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是农民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排除B项;西征军大胜是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排除C项;《资政新篇》的提出不符合中
国实际,排除D项。故选A项。
5.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其中“取新器”
和“握旧物”中的“取”与“握”的对象分别指的是()
A.新式武器和旧式武器B.新的制度和旧式武器
C.新式武器和旧的制度D.新的制度和旧的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因此“握旧物”是指固守专制制
度;“取新器''是指主张“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手握旧物”喻指旧的政
治制度,不是旧式武器,排除AB项;洋务运动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6.《从晚清到民国》一书中写道:“长逾150年的中国近代史,在社会发展的性质上也是部转型史。从中
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但是那时的光绪爷要把这百年难变之
'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结果可想而知。”以上材料()
A.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B.赞扬了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图强的精神
C.分析了戊戌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D.批判了光绪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落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那时的光绪爷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结果可想而知”,结合所学可
知,材料认为“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艰巨",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运
动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是导致戊戌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
运动,排除A项;材料分析了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并非赞扬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图强的精神,也无法
体现批判光绪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落后,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7.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向列强赔款不断增多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信息可知,左侧图示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
《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材料“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信息
可知,右侧图示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
区。由此可知,材料中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的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
区,B项正确;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赔款问题,排除C项;《辛丑
条约》使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
威横行。”这是一位日本记者在目睹发生在光绪26年的一场战争惨象后记下来的,这场战争之后
A.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的近代化开始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光
绪26年”等信息可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进行疯狂烧杀抢劫的史实,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
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马关条约》后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
国市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B项;洋务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化开始,排除C项。故选D
项。
【点睛】
9.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
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
担。”法磊斯口中的“祸乱”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联军的侵略
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的侵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
约》,故选C;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英法联军的侵略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AB两项
与《辛丑条约》无关,排除;法磊斯是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不会称联军为“祸乱”,排除D。
【点睛】
10.“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
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三
民主义,请你结合所学分析哪其一主张没有能够完成?
A民生B.民主C.民权D.民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不愿少
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说明民生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富裕,孙中山没有完成民生主义的主张,故
A项正确;“民主”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实
现了民权主义的主张,排除C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实现了民族主义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A
项。
【点睛】
11.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退位诏书》》中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B.国内政权实现和平转移,国家和人民免遭战乱
C.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宣告结束D.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光荣革命”是指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通过不流血的
和平方式,结束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分析,作者的这一观点意在强
调辛亥革命时期清帝被迫退位,有利于国内政权实行和平转移,国家和人民免遭战乱,避免政局长期动
荡,B正确;作者的观点意在强调辛亥革命和平结束的意义,而非指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A排除;辛亥
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任务,C排除;辛亥革命果实被袁
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说实现了从封建
社会到资本社会的转变,D排除。故选B。
12.下面示意图反映出民国初年()
北洋军阀:“宋案”一♦复辟帝制一►军阀遍
I
资产阶级:二次革命一>护国战争-一-继续探索
A.民主进程艰难曲折B.专制独裁从未改变
C.军阀割据贯穿始终D.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中华民国成立后,很快袁世凯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孙中山等人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领导了二次革
命和护国战争等。题干示意图表明民主进程艰难曲折,A项正确。专制独裁从未改变与题干史实不符,排除
B项;袁世凯去世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状态,排除C项;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在题干史实中不能体现,排除
D项。故选A项。
13.《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
人自己充分发展一一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作者
A.倡导民主科学B.追求文学平易新鲜
C.反对愚昧迷信D.希望青年自主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必须使自己充分发
展,这反映了作者希望青年自主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倡导民主科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追求
文学平易新鲜,排除B项;“反对愚昧迷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4.“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觉醒”;“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
阵营……”;这些论断说明了()
A.五四运动实现了工农联盟B.五四运动使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性D.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实现了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觉醒“;……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
阶级所组成的阵营……”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壮大了革命阵营,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到革命中,说明五四运
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D项正确;五四运动没有实现工农联盟,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五四运动使民
主革命进入新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性,排除BC项。故选D项。
15.毛泽东同志曾引用《庄子》中
“其作始也筒,其将毕也必巨”的名句,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其作始也简”体现了什么精神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B.坚定信念、转危为安
C.生死攸关、走向成熟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答案】A
【解析】
【详解】“其作始也筒,其将毕也必巨”意思是说,大凡有远大前程的事物,在初创之时都微不足道,甚
至粗鄙不堪。而在它将要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也必然以巨焰和轰响作别,使曾经有过的一切成
为永恒。简单地说,就是开始的时候极其微小,将要结束的时候极其巨大。”其作始也简”体现了中国共
产党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故A符合题意;坚定信念、转危为安与“其作始也简”含义不符,排
除B;生死攸关、走向成熟与“其作始也筒”含义不符,排除C;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对“其作始也简”
的理解不准确,排除D。故选A。
16.从如图中可以直接获得的关于北伐战争的正确信息有
①北伐军从广州出发②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③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④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中北伐军进军路线可知,北伐军从广州出发,主战场是湖南、湖北。根据图示中的信息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可以直接得出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故①②③可以从图
中直接获取到,故A正确。从图上不能直接得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BCD,故选
A«
17.1929年,中共中央就在《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中要求“对大商人酌量筹款供给军需,但不准派到小
商人身上”:1931年,中央苏区通过的《经济政策》中也明确规定“对中国资本家的企业及手工业,尚不
实行国有”。这些规定有利于()
A.改变军需筹款的对象B.提高国营经济的地位
C.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D.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由“对大商人酌量筹款供给军需,但不准派到小商人身上”,可知在革命时候对大
商人酌量筹款供给军需,但不准派到小商人身上;由“对中国资本家的企业及手工业,尚不实行国有“,可
知保护和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此材料这些规定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C项正
确;改变军需筹款的对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提高国营经济的地位,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
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资,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8.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
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
A.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B.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D.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两位学者都认识到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进程的转折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确保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D符合题意;红军
长征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红军长征的国际影
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9.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时
1932年1936年1940年1940年1944年
间
书《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民族英《中国民族女
名民族爱国魂》评传》系列的民族英雄》雄诗话》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答案】C
【解析】
【详解】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抗日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出版宣传、介绍民族英雄的书
籍,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故选C;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A时间不符合题
意,排除;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己经结束,排除B;D项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排除。
20.“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
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国性抗战的历史过程。”这一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应为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
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
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由此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正确;一•二八事变是1932年比九一八事变晚,
排除B;华北事变是1935年,排除C;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D。故选A。
21.“'双十二’事件(西安事变)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斫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
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已有了复兴的希望,这显然是我们
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材料把西安事变称为“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是因为()
A.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爱国人士,获得了国民党的领导权
B.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标志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D.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符合
题意;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爱国人士,获得了国民党的领导权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七七事变后全民族
抗战开始,C排除;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是在七七事变后,D排除。故选择B。
22.左权曾经给叔父左铭三写了一份家书:“卢沟桥事件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日本已动员全国力量来灭亡中
国。中国政府为自卫应战已摆开了阵势,全面的战争已打响了……红军们已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改编为
第八路军……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军的进
攻。''据家书内容可知
A.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B.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C.这份家书写于1938年D.八路军以正面抗战为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
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因此根据材料“红军们已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
改编为第八路军''可知A正确,C排除;抗日战争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已经爆发,B排除;国民党
以正面抗战为主,D排除。故选A。
23.如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1927年4月1933年1938年
工通
,他30%
工人51%
农民76%农民48%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B.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为农民、工人、知识分子,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增加了
地主和中小商人。结合所学,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我国以阶级矛盾为主、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社会矛盾以民
族矛盾为主的史实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局变化调整了策略,建立了抗H民族统一战线,C项符合题
意;秋收起义标志我党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排除A;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
泛,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与党的影响的关系,排除D。故选C。
24.“这一战役打破了日本统帅机关速决战的战略计划,不得不将侵华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华东;为上海
和华东沿海工业内迁……文化、科技和人员后撤赢得了时间,对中国实行抗日外交战略,孤立日本,争
取国际支持,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材料评价了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B.战役胜利成为扭转华东战局关键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D.保障了战时首都顺利迁移到重庆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淞沪会战。解题思路:根据“打破了日本统帅机关速决战的战略计划”、“将侵华主战场
从华北转移到华东”、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淞沪会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持续三个多月,
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同时淞沪抗战迫使日本军部前后4次增调
援兵,不得不将侵华战争的主战场从华北战场转移到华东战场,从而分散和牵制了日军兵力在华北的集中
使用,减轻了华北战场中国军队所受的压力。中国军民在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战役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
神、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淞沪会战有力地促使国际社会开始重新认
识中国,获得了更多人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日本侵略行径的谴责.A正确;宿北战役的胜利,彻底
粉碎了国民党军在苏北地区的重点进攻,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局。B错误;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
是国共二次合作,C错误;1937年11月17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国民政府大小官员撤离南京,并于
三日后在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时间
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
25.以下信息可以从地图中提取的有()
图一: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图二: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①革命的对象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②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
③中国革命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的转移④国共矛盾始终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农村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可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由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革命对象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转变为反对日本侵略者;从地域上看,农村根
据地始终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贵州等南方地区,而敌后
抗日根据地主要集中在陕甘宁、晋冀豫等北方地区,中国革命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的转移,所以①②③正
确,c项符合题意;而④国共矛盾始终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不符合史实,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
要矛盾,排除。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6.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
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
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
的关键在于()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C.接受共产国际指导D.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过程中中共始终坚持对于革命实践进行反思,才得以不断
走向成熟,故B正确;A属于大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故排除A项;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都没有共产国际指
导,故C错误;D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排除D项。故选B。
27.“四万万同胞,同仇敌性,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
大部分日军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中国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
同盟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由材料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中国共产党起到中流砥柱作用②战争的正义性③国际援助
④国民党的抗战起到了牵制作用⑤法西斯力量的联合⑥全民族的抗战
A.①@④⑤⑥B.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⑥D.①③④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几乎全部伪军”可知中国共产党起
到中流砥柱作用,①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中“中国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可知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援助,③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中“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可
知,国民党爱国将士英勇抗击日军,④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忤,用自己的血肉筑起
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可知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⑥符合题意;②⑤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所以D符
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28.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大小进攻共计4365次,累计使用兵力达270万人
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77处。这表明
A.国民党肆意破坏“双十协定”
B.国民党已经发动全面内战
C.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明显占据优势
D.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经过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宣布和平建国的方
针,但是题干反映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多次进攻,可见国民党坚持内战方
针,肆意破坏《双十协定》,A正确;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始于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与题干时间
不符,B排除:题干所述现象涉及全面内战爆发之前,而且也没有体现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C排除;题
干反映了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军队就频繁进攻解放区,但未体现解放区军民的作战方针,D排除。
故选A。
29.解放战争期间.华北解放区有近百万农民参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山东从1946年7月到
1948年9月,就有5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
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江苏、安徽各地这段材料说明了影响解放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人心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华北解放区有近百万农民参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山东从1946年7月到1948
年9月,就有5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可知,解放战争取胜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群众的支持。因此可知影
响解放战争结局的因素是人心向背,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队的士气、决策者的作用和外部势力的介
入,排除BCD项。故选A项。
30.《申报》自述办报的目的称“若本报之开馆,余愿直言不讳焉,原为谋利所开耳。”这表明《申报》
是
A.一份商业性报纸B.一份财经报纸
C.中国最早报纸D.一份白话报纸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题干材料“若本报之开馆,余愿直言不讳焉,原谋利所开耳。”可以看出,《申报》开办既要
谋求利,也不忘其义,即义利兼顾。故正确答案为A。BCD三项都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A。
二、材料解析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
而同的与“广东”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A.三元里古庙B.万木草堂C.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材料二:如表所示
地点名人故居
广州番禺邓世昌故居
江门新会梁启超故居
珠海唐家唐绍仪故居
珠海南屏容闲故居
中山翠亨村孙中山故居
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
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
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选取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从名人姓名、籍贯、主要事迹、影响地位等四个
方面进行介绍。示例: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并列举两
种了解和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得出“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这一结论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意义。
【答案】(1)图一:三元里抗英;图二:维新变法;图三:黄花岗起义;
(2)示例:答案不唯一
①邓世昌,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②梁启超,广东新会茶坑村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
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③唐绍仪,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人,促成中华民国的诞生并出任总理,维护共和体制,
清末民初政治活动家、外交家;
④容闵,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参与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一一上海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组织了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
“中国留学生之父”;
⑤孙中山,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伟大民族英雄、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途径:历史记载;影像资料;当地人的传说等。(言之有理即可)
(3)广东对外贸易繁荣,近代开放较早,社会风气相对开化。
(4)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是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加清晰地了
解到当年那些名人的生存状况,思想状况,进而可以看出一个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文风貌及发展轨迹。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从中任选两幅图片说明即可。如根据图一“三元里古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三元里抗英:根据图二“万本草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维新
变法:根据图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黄花岗起义。
(2)根据材料内容,从中任选两位历史名人进行介绍即可。如邓世昌,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
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
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梁启超,广东新会茶坑村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
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唐绍仪,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人,促成中华
民国的诞生并出任总理,维护共和体制,清末民初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容闵,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今
珠海市南屏镇)人,参与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组织了第一批
官费留美幼童。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孙中山,广东
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
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伟大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
先驱。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历史记载;影像资料;当地人的传说等。
(3)根据材料“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漆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
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等信息可知,之所以说''半部中国近代史,就
是半部广东人历史”是因为广东对外贸易繁荣,近代开放较早,社会风气相对开化。
(4)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历史
意义。是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名人故居的研究,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当
年那些名人的生存状况,思想状况,进而可以看出一个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文风貌及发展轨迹。所以应该
加强对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保护。
32.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请阅读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191睥1«21*192&母103591MX0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
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
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具体表现为: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
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战凝聚了抗战精神,
具体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
必胜信念...
——摘编自苏进《精神的力量》
材料四
①油画②报刊③档案
《飞渡泸定桥》:描绘了《救国时报》:1935年中国共《遵义会议文献》:收录了
22名勇士冒着敌人的火产党在巴黎创办,发表《雪山会议决议,中央关于会议的
力,攀踏铁索桥,奋勇草地行军记》等文章,积极宣电报、传达提纲,中央对会
向对岸冲去的场景。传长征信息,介绍长征情况。议意义的正式估价等。
④回忆录⑥专著
《红军长征记》:收录⑤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美国记
100篇长征亲历者回忆《长征》:剧情片,展现了中者斯诺实地考察中国西北革
录,再现了长征路上勇央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至命根据地、收集长征一手资
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长征胜利的历程。料后做著,被译成多国文
神。字。
请回答:
(1)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两个事件分别是什么?1928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一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
际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3)材料二里的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的变化对应着材料三所述的哪一具体精神?
(4)从下表中选择一个研究主题,与材料四的一则材料相对应,并说明选择材料的理由。
研究主题1研究主题2研究主题3
长征的重要转折长征的革命精神长征的海外传播
【答案】(1)事件:1919年是五四运动,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出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
(2)事件:长征;态度:照抄照搬;会议:遵义会议
(3)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研究主题:长征的革命精神;
选择材料:④;
理由:长征亲历者的回忆录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证据,他们的事迹体现长征精神的铸就,具有重要意义。
或者是:研究主题:长征的海外传播;
选择资料: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房地产项目投资合作合同
- 成本分摊协议 2篇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全国范围内户外广告发布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供水系统不锈钢水箱采购与安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商标许可合同标的及许可条件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中的绿化景观配套协议
- 团课教练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合同标的详细介绍
- 合伙协议合同(2篇)
- 工薪贷款补充协议样本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教学案
- PBT装置主要设备操作规程20160329
- 初中音乐-变声期的嗓音保护-课件PPT课件
- 护理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 日本文学史试卷
- 50立方油罐容积表
- 管片生产管理办法(最终)
- 工程认证《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审查要求
- 禄丰县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 水利工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