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材助读一、1.球体,麦哲伦,赤道2.6371,4万,5.1亿二、1.形状,比例2.颜色,符号,文字3.地轴,南极,北极质疑探究探究一:1.麦哲伦船队成功绕地球航行一周2.月食3.站在海岸边看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最先看到的是桅杆,然后看到船身4.站得高,看得远5.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探究二: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有着其内在规律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肤浅的、主观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深入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2.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要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3.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我们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当堂检测1.B2.B3.D4.D基础训练题1.A2.D3.C综合训练题1.C2.B3.D4.A拓展训练题地球仪是标准的球体,而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上有一些地理事物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度和经纬网;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实际上地球却没有这个地轴。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14教材助读一、1.赤道,纬线①平行,圆圈②赤道,南北两极③东西2.赤道,0°,90°,0°〜30°,30°〜60°,60°〜90°二、1.纬线,子午线①相等,半圆②南北③南北极点④平分2.格林尼治天文台三、1.赤道2.20°W,160°E质疑探究探究一:项目纬线经线形状圆半圆指示方向东西南北长度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相等标度范围0°~90°0°~180°划分度数的起点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值变化规律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度数表示方法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半球界线赤道(南、北半球)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探究二:问题1: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上通过,避免了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界,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问题2:如果给出已知点的地理坐标,要注意看经度。①若经度<20°,不论是东经还是西经,都位于东半球。②若经度>160°,不论是东经还是西经,都位于西半球。③若经度在20°〜160°之间,是东经则位于东半球,是西经则位于西半球。当堂检测1.A2.C3.C4.B5.D6.C基础训练题1.D2.C3.C4.A5.B6.A综合训练题1.B2.A3.A4.A5.B6.D7(1)A:60°W,60°NB:0°,0°C:40°E,40°S(2)B,B和C,A(3)B拓展训练题1.D2.A3.A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课时)教材助读1.经线,纬线2.⑴南北,东西质疑探究探究一: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我们可以判断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A点和B点在同一条经线上,A点在B点的正北方向;B点和C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A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探究二:A、B两点经纬度的确定,可以通过画辅助线的方法,即画出赤道和本初子午线,赤道应位于两条10°纬线之间,然后确定A点纬度为10°S,B点纬度为10°N,本初子午线应位于两条10°经线之间,然后确定A点经度为10°W,B点经度为10°EoC、D两点经度的确定,可以先画出180°经线,其位于两条170°经线之间,注意180°经线向西为东经,向东为西经,判断出C点经度为170°E,D点经度为170°W,C、D两点的纬度则分别为20°N和0°o探究三:此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即向东度数逐渐增大即为东经,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即为西经,向北度数逐渐增大即为北纬,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即为南纬。同时,还应注意,任何一点的位置均由经度和纬度组成。此题的答案为A、C、B、D当堂检测1.(1)北半球,西半球(2)80°W,40°N(3)东北2(1)A(40°N,120°E)B(40°S,30°W)C(40°S,170°E)(2)略(3)西,西,北,南基础训练题1.D2.A3.C4.C5.B6.B综合训练题1.B2.C3.C4.D5.C6.D7.(1)A(40°N,60°W)B(40°S,20°E)(2)略(3)C(4)B、D拓展训练题1.B2.A3.C4(1)①30°W,30°S②0°,0°③30°N,30°E④30°W,30°S⑤60°N,90°E(2)③⑤,②③⑤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材助读一、1.地轴2.自西向东3.24小时4.昼夜更替,时差质疑探究探究一: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探究二: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部分为白天,未被照亮的地方为黑夜,所以产生了昼夜现象。随着地球的自转,对于某一地点来说,就会经历由白天一黑夜一白天一黑夜„„昼夜出现了更替现象。探究三: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时刻要早。在图中可见,当北京是清晨的时刻,纽约是傍晚,因此问候上会有时间的差异。举例:1.一些世界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转播的时间和当地的时间总是有差异。2.山东学生早上上学的时间总是比新疆学生上学的时间早3.同学到加拿大上学,彼此联系总要在特定的时间进行4.父亲出差到美国后需要调表。当堂检测1.A2.C3.B4.D5.B基础训练题1.B2.A3.C综合训练题1.B2.C3.A4.A5.C6.A7.(1)A(2)昼夜更替,自西向东,白天拓展训练题1.C2.D3.C4.B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材助读一、1.太阳2.自西向东3.一年4.倾斜,北极星5.产生四季的变化、划分了五带6(1)略(2)北回归线,夏至,多,夏7.(1)纬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略(3)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质疑探究探究一:问题1:位置直射纬线日期节气(北半球)A北回归线6月21或22日夏至B赤道9月22或23日秋分C南回归线12月22或23日冬至D赤道3月20或21日春分问题2:季节变化3、4、5月6、7、8月9、10、11月12、1、2月相反探究二:问题1:不一样高,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升得高一些,冬季比较低。问题2:不一样长,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较长,冬季较短。探究三: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气温最高,为一年中的夏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气温最低,为一年中的冬季。拓展延伸:这是因为决定地球上某地接受太阳热量多少的因素是太阳光的照射时间和太阳辐射的强度。其中,决定太阳照射强度的太阳高度起决定作用。烈日当空,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同样的太阳光束,照射在范围较小的地面上,并且,这时太阳光透过大气的路程较短,被大气吸收和散射的程度较小。所以,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较多。当极昼现象发生时,虽然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很长,但是因为这时太阳高度很低,太阳辐射强度很小,使得两极地区比照射时间短但太阳高度大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寒冷。当堂检测1.D2.C3.B4.A5.D基础训练题1.D2.C3.C4.B5.B6.A综合训练题1.D2.C3.A4.B5.B6.D拓展训练题1.(1)C(2)D2.(1)一年,D(2)12(3)北回归线,昼长夜短,B(4)D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教材助读1.⑴图上,实地⑵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⑶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⑷大,小⑸250千米2.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⑵北方⑶南北,东西3.⑴符号⑵文字,数字质疑探究探究一:比例尺形式统一时可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统一形式再比较大小。对于数字式比例尺,分子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对于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小,则比例尺越大。题中的三个比例尺统一成数字形式分别为①1/5000000②1/500000③1/1000000,按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可以判断②最大,③其次,①最小探究二: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首先把指向标平行移动到B点,箭头所指为北,另一端为南,画一垂直于指向标的线段,然后遵循着“上北下南,4左西右东”的规律确定出东、西方向。结论: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拓展提升D当堂检测1.B2.C3.C4.B5.B基础训练题1.C2.B3.C4.A5.C6.B综合训练题1.D2.A3.B4.D5.B6.(1)指向标(2)西南,正南(3)东南,西北(4)从西南向东北,从西北向东南拓展训练题1.B2.A3.B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教材助读1.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图,工业图2.⑴导游图⑵交通图⑶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⑷小,详细,大,简略⑸小,大质疑探究探究一: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中国地图小大简略北京地图大小详细小中国地图大北京地图当堂检测1.C2.C3.A4.D5.D6.B基础训练题1.B2.D3.D4.D5.C综合训练题1.C2.B3.D4.C5.A拓展训练题1.A2.D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教材助读1.⑴海平面⑵垂直距离2.⑴海拔⑵深度3.等高线4.山峰,山脊,陡崖5.(1)相等,等高距(2)①山峰,盆地②山脊,山谷③鞍部④陡崖(3)缓,陡质疑探究:1.⑴、高峰低盆。等高线中部高的为山峰,B处中间高为山峰。等高线中部低的为盆地,D处中部低为盆地。⑵、高谷低脊。等高线由低向高处凸的为山谷,G处等高线由低向高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向低凸的为山脊,A处等高线向低凸为山脊。⑶、顶间是鞍。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为鞍部,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⑷、重则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处为陡崖,E处有多条等高线经过为陡崖。拓展提升⑴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陡。⑵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地形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⑶在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当堂检测1.B2.A3.A4.A5.C基础训练题1.B2.C3.B4.D5.C6(.1)鞍部,陡崖,山谷,山脊(2)EF,等高线密集(3)600,300,西北,东北综合训练题1.B2.B3.B4.D5.D拓展训练题1.B2.D3.C4.C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教材助读一、1.高低形态,分层设色地形图2.高原,盆地,丘陵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度海拔在500米以上海拔在200米以下海拔在500米以上海拔在500米以下无一定标准地面起伏程度外围较陡,内部和缓平坦开阔起伏大起伏较大四周高,中间低二、1.等高线地形图2.地势的起伏,坡度的陡缓5质疑探究探究一:⑴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山顶呈封闭曲线,数值内高外低。⑵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等高线较密集,弯曲部分较和缓,与山地相似。⑶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处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⑷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⑸盆地:海拔没有固定范围,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探究二:归纳总结(三步法)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探究二:当堂检测1.B2.B3.A4.B5.A基础训练题1.C2.C3.A4.B综合训练题1.C2.C3.D4.B5.D6.B拓展训练题1.C2.A3.B第一章复习学案知识体系构建1赤道2球体3(6371)4(4万)5(5.1)6与赤道平行的圆圈7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为点8圆圈9东西10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的线11相等12半圆13南北14(0°~90°)15赤道(0°纬线)16.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17北纬N、南纬S18赤道(南、北半球)19(0°〜1800)20本初子午线(0°经线)21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22东经E、西经W23(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24自西向东25一天(约24小时)26昼夜更替27时差28自西向东29一年(约365天)30(3月20或21日)31赤道32(6月21或22日)33夏至34(9月22或23日)35秋分36(12月22或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信息技术服务合同智能设备配套产品订购合同
- 2025进出口商品交易合同协议书
- 2025标准公司借款合同范本
- 2025科技公司股东合同范本2
- 2025中外合作出版合同范本
- 2025茶叶代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广州市合同范本标准模板
- 《肺癌内科治疗》课件
- 《茶文化研究》课件
- 《砖的分类》课件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物理实验通知单记录单初二上
- 北大企业家俱乐部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DBJ51T 196-2022 四川省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 企业培训5W2H分析法(31P PPT)
- 钥匙移交清单
- DB11-T211-2017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 关于完善和落实罪犯互监制度的思考
- GB∕T 40501-2021 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
- 认识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