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柴树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柴树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柴树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柴树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朔州市柴树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柴树沟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可以决定测交后代的种类及比例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

B.显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C.隐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D.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参考答案:D2.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考答案:D3.人体红细胞的产生ATP部位、能量来源、细胞呼吸类型分别是A.线粒体;葡萄糖;需氧呼吸

B.细胞溶胶;葡萄糖;厌氧呼吸C.线粒体;乳酸;需氧呼吸

D.细胞溶胶;乳酸;厌氧呼吸参考答案:B4.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永久失活,原因是破坏了酶的:A.全部肽键

B.空间结构

C.氨基酸

D.双螺旋结构参考答案:B5.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适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参考答案:B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须,比如呼吸作用有关的酶,那么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都存在,A正确;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形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不会破坏结构,B错误;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D正确。【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促反应的原理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参考答案:C7.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参考答案:D8.右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______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曲线J的增长率

(增加,减少,不变)。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若图中代表生物个体较大,则调查其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方法为__

__。研究发现,该种群个体没有迁入和迁出,则决定该种群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该种群除了具有数量特征,因其在区域内的分布位置,所以还有

特征。(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方程式中_____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数学模型中,方程式与曲线相比,其优点是

。参考答案:(1)I

不变

基因频率(2)标志重捕法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3)空间

(4)λ

数据准确9.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植物→蜗牛→雀→鹰。若其中的鹰增加1克体重,最多消耗植物量为多少?

A.100克

B.1000克

C.150克

D.125克参考答案:B10.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所有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参考答案:D1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

B.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D.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参考答案:A1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和传递规律并推测其在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提出DNA结构中A与T、G与C配对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D.萨顿发现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参考答案:C【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专题】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A、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和传递规律,但并没有推测其在染色体上,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首先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DNA结构中A与T、G与C配对,但没有利用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B错误; 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正确; D、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参考答案:C14.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参考答案:C【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症,其中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而免疫缺陷症是自身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解答】解: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如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症,A错误;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B错误;C、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故C正确;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D错误.故选:C.15.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O2浓度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80.8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0.8A.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B.O2浓度为3%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2倍C.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和7%时,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D.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5%~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参考答案:D1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参考答案: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解答】解: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故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故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正确;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故选:D.17.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后直接观察颜色变化参考答案:C18.

如图表示酵母种群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大D.将种群移入更大空间,K值不变参考答案:A【考点】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种群增长呈现S型曲线,其中K值为665.在0﹣9年种群增长率增加,在第9年种群增长率最大,第9年后种群增长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在第18年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增长率为0.【解答】解:A、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则图中K值为665,A正确;B、图中表示S型曲线,而J型曲线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B错误;C、在第9年的种群数量为,则种群增长率最大,C错误;D、将种群移入更大空间,K值增加,D错误.故选:A.19.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D点表示种群的数量最大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参考答案:A20.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显性个体,为得到显性纯合体,某实验小组将该个体进行自交,在后代中将表现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淘汰掉,剩下的个体再自交,得到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个体占:A.1/2

B.1/4

C.1/9

D.13/36参考答案:BAaBb个体自交,淘汰隐性个体,剩下的个体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再自交,AABB个体占1/9/+1/18+1/18+1/36=1/4,B正确。21.下图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①~⑤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低渗溶液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e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C.可根据质壁分离现象鉴别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

D.植物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参考答案:C22.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参考答案:A23.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的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参考答案:D24.在初级卵母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A.联会

B.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参考答案:D25.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④转基因植物的培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26.关于细胞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养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重要区别在于培养基的不同B.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前者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大C.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而植物细胞培养则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这与基因表达的选择性密切相关参考答案:C27.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参考答案: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A错误;RNA分为mRNA、tRNA和rRNA,mRNA上具有密码子,tRNA具有运载氨基酸的作用,B错误;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C错误;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名师点睛】遗传信息是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RNA分为mRNA、tRNA和rRNA,mRNA上具有密码子,tRNA具有运载氨基酸的作用。构成DNA的碱基是A、T、G、C,构成RNA的碱基是A、U、G、C,故它们的碱基构成不同。28.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依次代表细菌、黑藻、木耳、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哪项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

A.核糖体

B.RNA

C.DNA

D.染色体参考答案:D29.在某农业示范基地,海虫草等“海水蔬菜”长势良好。这是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以高盐分的海水进行浇灌,所需无机盐由海水提供,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被列为国家八六三推广技术项目。大面积推广“海水蔬菜”种植的目的不包括A.节约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充分利用闲置的盐碱地,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压力

D.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参考答案:B30.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A.产生杂种植株B.产生杂种细胞C.原生质体融合D.形成愈伤组织参考答案:C31.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参考答案:D32.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⑤需要02,不需要C02

⑥C02能调培养液pH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参考答案:D33.基因是指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脱氧核苷酸序列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序列参考答案: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片段是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组成,所以选A。【考点定位】基因的本质34.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年龄组成

B.性别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参考答案:B3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C.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地理隔离

D.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参考答案:A3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载体DNAD.DNA连接酶的主要功能是将黏性末端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参考答案:B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A错误;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B正确;通常同一种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运载体DNA,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C错误;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D错误。37.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参考答案:C略38.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三营养级B.图中所有的成分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图示箭头也可以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D.该图可表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参考答案:A39.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Ⅰ病毒ⅡRNA病毒ⅢDNA病毒ⅣHIV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参考答案:B【考点】突触的结构;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组成. 【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内环境与稳态;免疫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代表整个大圆,分为Ⅱ和Ⅲ,Ⅱ中又包含Ⅳ. 【解答】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A正确; B、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结构,B错误; C、病毒包括RNA病毒和DNA病毒,其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突触结构、核酸的种类和免疫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0.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B.受精过程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6710乙种群01203210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

_____。(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力。(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竞争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2分)

(2)能量和有机物(2分)(3)自动调节(自我维持稳态)

(4)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