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_第1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_第2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_第3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_第4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老师的角色必需转变。我想老师的作用必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学生思索和找寻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学问体验之间的关联;

二是要供应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

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究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供应有启发性的探讨模式;

四是要激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探讨;

五是要引导学生共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谛视自己的想法。

比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索和找寻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学问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假如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觉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索方法上都有其相像之处。基于这一相识,在课的起先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日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日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揣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像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揣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状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足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索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供应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究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日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揣测?”这一问题的包涵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揣测,学生的差异与特性得到了较好的敬重,真正体现了面对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索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学问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行亲。数学并不行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学问,植根于生活阅历之中。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信念,而自信念的培育不就是教化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的揣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这一部分学问究竟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索?然后组织沟通,最终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肯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沟通中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这也许就是《标准》中提倡给学生供应探究与沟通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2

一、前后

这节课中的我不是把相识“前后”的位置关系,作为单纯的学问点来教学,而是设计了“森林运动会”,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在整个情景活动中不断体验探究前后的位置与依次,在亲身参加中感受体验前后改变的相对性,在解决详细问题中体会前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沟通中推断推理出前后的依次,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课件制作精致,情景生动好玩,使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开心中学习活动,集学问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突出体现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情感看法,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为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探究活动:南南、北北、东东三个小挚友,分别举着红、黄、蓝三把小伞,排着队往前走,谁也不

回头.北北能望见一把红伞和一把黄伞,南南只能望见一把黄伞,而东东一把伞也看不见.你知道走在最前面的是谁吗?后面两个呢?他们各自举着什么颜色的伞呢?

二、上下

小学一年级学生,特殊喜爱嬉戏。本课运用嬉戏促进他们学习,让他们在嬉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这方面做了主动的尝试,集学问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嬉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上下的含义和相对性。同时,这节课抓住教材的难点让学生思索,培育学生初步的推理实力。

三、左右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左右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在嬉戏中相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快速地辨别左和右.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实力.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平安教化,培育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靠右走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四、教室

这节课中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通过“上课,参观校内”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学生在详细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进一步感知位置、确定位置,不断体验探究位置与依次。对有关学问进行全面的复习和运用。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课中的重点、难点,奇妙的创设情景,设疑,抓住学生的留意力,引起学生的思索,让学生在亲身参加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前后改变的相对性。让学生体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沟通中合理推断推理出位置的依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课集学问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进行教学,突破难点。本节课通过嬉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为上好一节复习课作了一些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学问,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动身,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课中我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多去探究,探讨,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去总结出线的特点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为一些线编字母,然后读出来,这样可以培育学生的符号感。教学中利用生动的课件,详细的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阅历归纳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并且利用表格的方式,很直观地把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比较出来,增加了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和深化,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我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依据图试着画一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真正实现了“学生体验学问与形成技能的过程”。

但美中不足的是临时运用了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用平板展示学生的作业。因操作不娴熟冲淡了学生学习的爱好,干扰了学生学生的思路。所以说应用不熟的教学手段要谨慎拿到课堂上来用。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4

本人多次担当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诸多的不同和困惑.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较为胜利的是抓着要点重点来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综合应用。在教学中,虽然想了许多的方法,但发觉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果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二、部分学生不擅长动脑思索,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学问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差或方法少。

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敏捷改变就无从下手;较困难的应用题不擅长综合性的运用学问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

三、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育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特别头疼的问题,有些简洁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四、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仔细的进行了思索: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学问特殊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遗忘了。有的今日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终综合练

习的时候,积累的学问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擅长动脑思索,被动接受学问的现象,缘由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散以外,和我们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肯定关系。有时担忧学生不理解的学问,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索、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剧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育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化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化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老师还是应当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籍,我认为除了接着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还应主动地实行肯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1、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肯定要让他坚持达到老师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习题。有时候,可以多给一些时间让他思索,老师细心地指导他的思路。

2、学习先进的教化思想和教学理念,在组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仔细探究指导学习的方法,多给学生创建一些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机会,激发学习主体的自觉性,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活泼的完成学习任务,并驾驭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此变更以往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学问的现象。

3、在改善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须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培育学生计算实力的同时结合学问点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学(如培育学生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培育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实力,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错因,仔细改错,提高正确率。

4、备课和教研再扎实深化、细致全面些,发挥集体的优势,尽最大努力作好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5

这节课主要利用了做嬉戏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数是6、7的加减法,学生在一种活泼、开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在课一起先,创设情境引入嬉戏,学生都觉得特别好玩,气氛相当活跃,这样学生的留意力就可以集中起来,进行下面的嬉戏。同时我还体会到不仅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爱好,还要设法保持住他们的学习爱好,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本课时的题目就有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够做出合理的说明,就应确定并且激励学生作出不同的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放手给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舞台。

不足之处:

内容比较多,有嬉戏、有故事、有习题,所以在处理各部分时间的问题上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时间应当再长一些,而有的就应当短一些,所以在处理课堂用时方面还要多花心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6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育计算实力,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快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需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晰,法则记得坚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积、商的改变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

运算依次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运算依次这部分学问是分散出现的,一年级就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式题(没有括号),三年级学习两步计算的'式题(有小括号),四年级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依次三步计算式题,五、六年级接着巩固。

在讲解运算依次时,学生会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状况。如,

36-135÷9或36-135÷9

=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

36-135÷9=21

=135÷9(不理解脱式计算的含义)

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老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变更依次,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其次,不仔细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

如,3.5+1.5-3.5+1.5(应等于3,而误得0);236-36×5(应等于56,而误得400),756÷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依次计算造成的。

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依次的留意。如:75÷25×4,75÷(25×4);240-15×6+10,

240-(15×6+10)。

三、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特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驾驭减法性质和乘法安排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识的事例,并协作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应要求他们会用字母表示定律。

其次,要使学生能依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要启发学生依据题目的数字特征进行简便运算。

为了提高学生合理敏捷的计算实力,还可以指导学生改变一些题目的运算依次和形式,使计算简便。如,240×18÷72=240÷(72÷18)=240÷4=60(依据除数是乘数18的4倍,干脆除以4);560×15÷8=560÷8×15=70×15=1050(运用交换律);240÷15×60=240×(60÷15)=240×4=960(依据乘数是除数15的4倍,干脆乘以4);18×35=18×5×7=630(将35分解成5和7相乘);81÷36=81÷9÷4=9÷4=2.25(将除以36变成先除以9再除以4),教学反思《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

四、要加强基础学问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有些学问,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脱口而出,并做到精确无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才能正确快速。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根据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987×78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假如口算出错误,笔算必定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刚好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实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敏捷运用学问,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敏性、留意力和记忆力。

①要重视讲计算方法。讲两位数乘以一位数23×2时,旁注了2个20是40,2个3是6,40加6得46,就说的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思索过程。教学时,应使学生驾驭口算步骤,防止盲目多练。

②要实行多种形式练习。如视算,听算让学生干脆说出结果。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嬉戏,找挚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问,更要留意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如,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很简单丢掉0,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支配如下的练习: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3344÷869844÷494343÷4311600÷58

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推断了商是几位数,如9844÷49一题,商应当是三位数,假如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意识到商0占位。

五、要有安排地组织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依次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安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应当每天练,单项的计算要依据学生驾驭的状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驾驭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学问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形成运算技巧的依次进行。

第一,训练学生用文字叙述题的形式读题。240-15×6+10读作:从240里减去15乘6的积,再加上10的和是多少?

其次,训练学生讲运算依次。如,0.46+(36-765÷25)×25

这道题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又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再用小括号里的结果与25相乘,最终算减法。起先学习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算式中标明运算依次。

第三,对比性练习。

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实力。

如,指出下面每组题运算依次有什么不同,再计算。

①120×10÷5120×(10÷5)

②80+60÷1280+60-12

第四,填空练习。

为了突破难点,教材中关键的地方可实行填空形式练习。

①加减法的速算法

348+198=348□200□2

514-396=514□400□4

638-599=638-□+□

728-69-31=728-(□○□)

②乘法安排律201×42=(□○□)×42=□×42+□×42

98×65=(□○□)×65=□×65○□×65

76×28+76×72=□×(□○□)

39×42+42=(□○□)×□

第五,改错练习。

可把练习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板书写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缘由。并改正过来。如,80×5÷80×5=154-54÷6=0

第六,趣味性练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好,也可以适当搞一些趣味性的练习。

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留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刚好地发觉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歼灭在萌芽之中。老师要仔细批改作业,分析错误缘由,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7

这是我来到中和中心小学,第一次有老师主动要来听我的课,被听课的第一感觉应当是挺惊慌的,但是我感觉我还是挺华蜜的。

虽然只是一节练习课,但是来听课的三位老师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很好用的'看法,让我受益颇多。

比如读乘法算式5×7的时候,总是习惯读成5乘以7,而正确读法应当是5乘7。因为随着教改,教材内容也在发生不断的变更,但是我的语言习惯还停留在以前学习的学问里,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必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还有讲授乘法算式2×3表示2个3时,我总是读成两个3,其实最好是读作二个3,在数学上数字的读法还是比较有讲究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细微环节是肯定不容忽视的。

其实一节课就是由许很多多的细微环节组成的,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需要关注到方方面面。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的确是这样,透过别人的眼睛来谛视自己的课堂,是一番不一样的风景。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8

本课是孩子们首次接触两步试题,要求孩子们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依次规定的合理性,体会数学与实际的亲密联系。

首先我采纳故事导入:小挚友们,送走寒风凛冽的冬天,我们又迎来生气勃勃的春天,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们想去做点什么呢?”孩子们各抒己见。那么你们想知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喜爱做什么吗?它们特别喜爱去郊游,今日,小熊哥俩商议好了要去春游。你们瞧!它们正在超市的食品专柜前,打算购买香甜可口的食品呢?然后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支配了两个教学活动:

一、探究乘加混合算式的运算依次,学习脱式的书写方法。

首先,扮演顾客,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须要付多少元?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说说运算依次,然后再计算。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综合算式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再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分析“乘在前,加在后”的算式与“加在前,乘在后”的算式的异同,体会运算依次的重要性。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综合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探究乘减混合算式的运算依次,熟识脱式的书写方法。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驾驭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育实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刚好内化对乘加、乘减两步混合算式运算依次的理解。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1.“有奖答题”:学生在答题卡上答题提示学生先仔细视察,想想运算的依次,再计算”发觉问题刚好订正,算完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巩固新知,意在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处于一种主动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2.一封没有属名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敬爱的动物挚友们,你们好!听说你们要打算郊游,这是我的一点心愿,请收下吧!愿我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原来是一位好心人送来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瓶?你们来帮帮忙好吗?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提示学生要写单位和答语。这道题不仅是对乘加、乘减运算依次的巩固,同时也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3“心愿卡”嬉戏:我请学生依据主题图列成一个算式,之后交到我的心愿袋里。接下来老师随意抽出一张心愿卡,请其他小挚友来猜猜他想买的是什么?(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潜能,更加喜爱数学,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实力。)在这里我写了一张心愿卡5-24÷8让学生带着“?”走出课堂,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延长。

最终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学问,还包括实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念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把教学教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精彩无限,我们的数学趣味无穷。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9

一.数形结合减缓难度

《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在导入中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自己脑中所想,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已有的数学学问引出了新学问,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的全部因数,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怎样才能找全36的全部因数呢?”这个问题,去找寻36的全部因数。由于个人阅历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究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索方法。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开了学生的盲目揣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觉了按依次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索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在嬉戏中体验学习的欢乐

在最终的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挚友”的嬉戏,层次是先找因数挚友,再找倍数挚友,最终为两个数找到共同的挚友。

这堂课我还存在很多不足,我的教学理念很清晰,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合作者。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的说得过多,给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太少。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0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学问的起先,主要是借助直观的感知使学生初步相识立体图形。北师大版的教材在相识图形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上采纳的是“先体后形”的策略,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图形的相识是有先整体后详细的特点,因此我们团队在进行备课时也是力求从学生的视野来设计这节课。比如在流程的支配上,老师先让学生通过对物体的外部视察和感知对一些物体进行分类,然后再详细视察每一类物体的形态并找寻特点;由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有特别多的生活阅历,因此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我们也是力图从生活入手,借助生活实际并应用于生活实际。

整节课基本顺当实施了我们团队对这节课的想法,并大胆的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合作沟通,虽然有诸多问题,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已属不易,并且在培育学生的视察、概括、归纳实力也做出一些尝试和努力,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在教学的最终,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但是,在整节课的调控组织方面,我们还都须要接着学习和努力;在学生沟通合作中,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参加其中,我们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使学生适应并喜爱这种学习方式;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对长方体的相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态种类较多,学生驾驭起来比困难,我们设计的作业拓展性不够,但是假如对长方体的内容进行过多的探讨就会涉及很多平面图形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团队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1

本学期,我担当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仔细、严谨的治学看法,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一、教学中的胜利之处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比如:早上买早点要用数学、一天的油盐酱醋等等要用数学、还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回家上几楼?……都离不开数学。我常常对学生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又强调:“你要想学好数学,语文不学好也不行,一道数学题不能读懂它的条件和要求,怎么分析解答呢?因此,语文也必需学好,凡是排在课表中的每门学科,大家都要力争学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该班多数学生的发展比较全面,在学习学问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学问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购买涂料、地板砖、沙石料等涉及用钱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唯恐就太不合时宜了。学生学学问是为了用学问,但长期的应试教化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细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学问,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收集火柴盒、实地调查运动场上的沙坑,还有粉刷教室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火柴内、外盒材料的计算”、“要把沙坑填满,须要购买多少河沙?”“粉刷教室我们应当买多少涂料?”这些实际问题。常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相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剧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为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伴随着新的课程的实施与推动,过去那种过分强调以老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被淘汰,随之而来数学课程发生了可喜的改变。我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今年和去年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我明白了以下两个问题:

怎样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学问基础动身进行教学。在教学的伊始,老师是逻辑地显露与教学有关的旧知,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还是充分信任学生,放开空间,让学生调度各自已有阅历走向新知学习?第一次教学中,我一起先就复习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习作了明确的示意,定死了学习起点。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很简单沿着老师铺设好的现成道路,毫不费劲地从商不变性质中并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其次次教学我却未作任何铺垫,上课伊始便创设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分饼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促使学生思索,为后续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道思维的闸门。由于我没有“先入为主”的牵引,学生的学习起点就定格在各自已有阅历基础之上,他们才能按自己的阅历去建构学问,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就必定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特性的过程。”

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

第一次教学中,由于我指向明确,学生只是依令而行,很快就发觉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表面上看也是学生独立视察分析得到的,但实质上整个发觉过程是在我的布控和指令下完成的,我尽力为学生除去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向着既定的目标走去,这无异于“替蝶破茧”,免去了挫折,封杀了学生的灵性。诚然,这样的教学快捷、高效、省时,教学一帆风顺,但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又有多大?学生的思路如出一辙,不敢越雷池一步,哪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其次次教学中,本人没有苦心突显玄机,牵引学生就范。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活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方法证明;这样的处理,创建了适合学生的.教化,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推敲、试误、生疑、验证,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觉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是水到渠成。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激励着学生的智力探究,努力把“冰冷而漂亮的数学复原为火热的思索”,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建性潜能在学习上呈现出创建的活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连绵不断地生成了新的发觉、新的阅历、新的感受,学生的思维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都得到了发展。

小学数学第十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初步学问,以及两个实践活动,三个数学天地。在教学后,我支配了单元检测,成果最好的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其次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高分人数较多,不及格的较少,考后师生都很兴奋。可是在第一、二、五单元的测试中,令人不满足的是中差生对各单元重点学问没驾驭,难点学问又突破不了。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与体积计算混淆不清,该求表面积的,有的学生在求体积。《数的整除》的概念太多,质数与互质数分不清、分解质因数的方法驾驭不坚固,有时会做,有时又在用合数去除了。《统计初步学问》这一单元中,主要是平均数的问题没有真正理解,学生表面看似会做,都知道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可就是联系到详细问题不能详细分析。以上这些问题在同行中常常进行探讨沟通,对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有所帮助,但是有争议的问题较多,这就迫使我要不断地学习、创新,尽力发挥余热,为教化事业添砖加瓦、培育合格人才。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我怎么启发和引导,绝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呢?

其次、对五年级数学的教学,我可以说是老手了,不管你怎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教学效果总是不令人特殊满足。谁有好的建议,请多多赐教,本人会特别感谢的。

第三、“分数的意义”课本中定义不全面,通过改进教学后,学生还是不能分析“1千克的八分之五和5千克的八分之一”为什么相等?还有分数应用题的解答也混淆不清,如“食堂7天烧2吨煤,平均每天烧多少吨?平均每天烧2吨的几分之几?”其次问的解法对许多学生来说没有把握,是胡乱揣测的。同样也不能很精确地解答“5米布做8条短裤,平均每条用布多少米?每条短裤用去1米布的几分之几?每条短裤用去5米的几分之几?”的后面两问。

第四、结合课程改革,“统计与概率”主要探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务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料。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统计初步学问》的编排不够完善,设计不够合理,习题与学问目标不同步。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敏捷处理教材,编制适用的调查习题。

第五、课程标准提到:“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解决与生活阅历亲密联系的、具有肯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实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课本中的《实践活动二》对山区的学生不太适用,敬请有关编辑作出相应调整。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实力还比较差,今后要加强培育。

第六、本人常常通过中心电教馆和湖北省教化网台查找相关资料,并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方面的资源,但是自身修改和制作课件的实力还有待提高。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阅历,仔细进行教学反思,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信任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信任有耕耘总会有收获的!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2

注意“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学问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阅历。使学生在生动好玩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老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索。

首先,要避开情境由老师备课时一个人细心设计好,避开问题由老师提出来,避开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探讨“买菜时应当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敬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供应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须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驾驭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索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依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加者。创设情境并非是老师的专利,老师应当主动引导每位学生参加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沟通。

其次,要避开减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探讨的焦点要避开停留在“积应当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依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怀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沟通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依据实际状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终,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学生探讨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探讨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例5教学后,支配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其一,举出老师生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相识到可以依据实际状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支配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须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依据实际状况进行推断。在最终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依据3个商场的价目表,让学生设计购买3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也得到了培育。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须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许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识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依次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阅历,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留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学问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开盲目地进行学问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化中,学问不再是教化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学问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学问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学问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纳教材给我们供应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和整数的相同。(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殊留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阅历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识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阅历动身,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殊留意应用本课学习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3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4页的内容。10是一个特别的数,由于我们采纳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非常重要,也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相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打算,包括教具、课件和整节课的设计等等,课后,我再回过头来思索课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时,发觉其中有些地方处理得不错,有些地方就须要改进。这节课我力图通过开心的'情景启发学生初步来相识10。在上课时的导入部分,我选用了小挚友喜爱的数字排排坐课件引人入胜,让学生帮0和1想出方法应付横行无忌的9,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产生了深厚的学习爱好和剧烈的求知欲望。接着我又让学生视察课本上的主体图,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物体是表示10的,还让学生动口用10说一句话,使学生获得感性的相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相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在教学10的分解和组成这部分内容中,我留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学生供应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机会。在10的分与合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组合的方法,实力强的学生可以不摆,干脆用类推的方法都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虽然我打破了传统陈旧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小组合作沟通探讨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好像有点担忧一年级小挚友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学环节,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许多的担忧是不必要的,一个胜利的好老师就是要在教学上敢于突破和创新,我应当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究,今后我也会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去做。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4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行忽视的作用。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支配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一、创设情境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视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视察发觉,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2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