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州市2022年4月高一联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代戏剧家李渔说自己写作剧本时“手则执笔,口则登场”,意思和老舍说的“出着声

儿写的”是一样的。

这个“出着声儿写的",可以说是剧本语言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语言的最根本的特点。

剧本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当然和小说、诗歌的语言有很多相通之处;但

剧本同时又是舞台演出的脚本,是导演、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依据,因此又有不同于其他文

学作品的特点。因此,剧本的语言之美,不只表现为和其他文学语言相一致的地方,如形象、

生动、准确、凝练之类,更有它独特的美。由于剧本中作家的语言,即舞台提示、动作说明

一类并不直接和观众见面,观众直接欣赏到的只是人物的台词,所以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语言

应该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相应的,戏剧语言之美也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

老舍所说的“出着声儿写的”,就是要求剧本的语言适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具备戏剧性。

具体些说,即要求剧本语言具备动作化、个性化、口语化的特征。

剧本语言首先应该是动作化的。这就是说,语言应该成为人物外部动作的组成部分,它

必须和人物的外部动作结合起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

剧本语言还应该是个性化的。剧本不同于小说,由于剧作者不能直接出面介绍,所以人

物的性格特征只能由人物自己的台词来表现,因此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就特别重要。所谓个性

化,是指人物说的话完全符合其性格、身份、经历等一切主观因素。好的剧本语言往往能使

听众闻其声而知其人,从说话的方式、内容就能知道说话者的性格特征。

口语化也是剧本语言必备的特征。戏剧诉之于观众的听觉,而观众未必都有很高的文化

修养,如果有一两句台词听不懂,就会影响对剧情的了解。另一方面,演员是说台词,而不

是念台词、朗诵台词,过于书面化的语言不利于听众听懂,演员说起来也别扭。因此,剧作

家都很注重台词的口语化、浅显化。

除这三条外,戏剧语言还有一些别的讲究,如应该富有潜台词,即对话要有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这也是戏剧语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一般说来,富有潜台词的语言,往往是动作

试卷第1页,共10页

性很强的语言,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所以很受剧作家的重视。

——摘编自邹红《如何欣赏戏剧之美》(《语文建设》2016年第10期)

【材料二】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于潜台词是这样说的:“什么是潜台词,就是角色的并不明显的、

但内心感受得到的人的精神活动。”它在台词背后不断地流动着,随时都在给予台词以依据,

赋予台词以生命。对于演员来说,掌握了潜台词的意义,就等于掌握了人物形象塑造的“命

脉”。潜台词是人物在舞台行动中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是演员进行人物塑造过程中最重要

的部分,是提升并掌握台词能力的重要途径。不同人有着不同性格,有着其独特的说话方式,

这些归纳细化在人物塑造上就是不同音色、不同语气、不同语调、不同习惯。所以,演员的

台词表达需要“性格化”创作,给声音“化妆”,挖掘角色身上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说话方

式进行表达,掌握人物性格的语气、语调、说话习惯等。这就需要通过细致的生活观察,深

入人物内心,理解人物性格特征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抓住潜台词,就有了一切行动的依据。

潜台词的挖掘是人物塑造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角色心象与内心视像的支撑。成功地挖

掘角色内心潜台词,能够最大限度上带动演员表演时的情绪、状态、肢体动作。演员只有通

过自己深入挖掘角色内心的潜台词,才能塑造好角色。

在舞台艺术中,语言既是创作的结束,也是创作的开始。演员二度创作的基础和依据就

是剧作家的台词(包括提示)。然而,演员之所以需要作者的语言,并不是为了要背熟它,

做机械的舌尖运动,而是把它当作推动演员想象的主要材料,是为了了解作者台词中所包含

的丰富思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说明了演员准确把握潜台词的方法:“演出任何一场戏,

你们应当首先再创造每句台词之前存在的全部思想。虽然不一定要把这些思想全部说出来,

但是它应当存在。为了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以及对手的没有说出声的台词,甚至不妨试试:把

所有一切都说出来,这样排练一段时间。因为没有说出来的思想,同样也是和对手相呼应

的。”

在舞台表演中,演员之间的对手戏,往往会出现对话与对话之间的空白期,这个时候演

员必须要进入角色的情绪中,因为演员的情绪带动着观众的情绪,而支撑演员空白期内心情

感的便是潜台词,同时潜台词也建立了演员双方更加紧密的交流,当其中一方给出刺激,另

一方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相应反应。潜台词对于人物塑造的支撑有巨大的帮助,这也是演员贴

合原著的重要一点。

——摘编自何海航《台词语言背后的价值——潜台词》(《戏剧之家》2020年第32期)

试卷第2页,共10页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出着声儿写的”理论让剧本最根本的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

B.戏剧语言之美一般而言只能通过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语言来体现。

C.动作化的剧本语言可以传递人物的内心活动,推动剧情的发展。

D.除动作化、个性化、口语化外,戏剧语言也还讲究富有潜台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是导演、演员二度创作的依据,因此剧作家在剧本中明确潜台词十分重要。

B.能否通过演绎潜台词来传递舞台人物的真实内心,是判定演员成功的唯一准则。

C.演员从观察生活、理解人物入手深入挖掘潜台词能更好的展现剧本语言个性化。

D.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供的准确把握潜台词的方法更适用于演员之间的对手戏。

3.下列台词中,观众无法明确体会出人物个性的一项是()

A.鲁大海:(见侍萍)妈,您还在这儿?(《雷雨》)

B.窦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C.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

D.周冲:爸爸,这是不公平的。(《雷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阅读材料二后,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下面《雷雨》片段中蕴含的潜台词。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香雪

铁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个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说,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

的故事,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

那时,我是一家文学杂志的小说编辑,工作之余我在小说《哦,香雪》那样的山区农村

试卷第3页,共10页

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一太原)出发,乘火车在北京与

河北省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

校:没有玻璃、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

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就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

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年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日子,没有发现他们四周那奇妙峻美的

大山是多么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这里无法耕种小麦,白面被

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携带挂面到这里换鸡的奇特交易:

一斤挂面足能换得一只肥鸡。这小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

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和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我以为她们是去看电影,

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

分钟的一列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为了这一分钟,她们仔细

地洗去劳动一天蒙在脸上的黄土,她们甚至还洗脚,穿起本该过年才拿出来的家做新鞋,也

不顾火车到站已是夜色模糊。这使我有点心酸——那火车上的人,谁会留神车窗下边这些深

山少女的脚和鞋呢。然而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就是希箕的起点。她们会为了一个年轻列车

员而吃醋、不和,她们会为没有看清车上某个女人头上的新型发卡而遗憾。少女像企盼恋人

一样地注视无比雄壮的火车,火车也会借了这一分钟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许这风景里也包

括女孩子们。火车上的人们永远不会留神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可她们对火车仍然一往情深。

于是就有了小说主人公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为

了这件样式新颖、带有磁铁开关、被香雪艳羡不已的文具,她冒险跳上火车去做交易,交易

成功,火车也开动了,从未出过家门的香雪被载到下一站。香雪从火车上下来,怀抱铅笔盒,

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

铅笔盒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了,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香雪的心。

三十五年过去了,香雪的深山已是河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火车和铁路终于让

更多的人发现这里原本有着珍禽异兽出没的原始次生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

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澈明丽的拒马河,从前那些无用的石头们在今天也

变成可以欣赏的风景。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

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

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

从前她们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而香雪们的下一代也已成人。

试卷第4页,共10页

时间在前进,科学技术在飞奔,人类的物质文明在过去二百年里发生的变化远远超过了

前五千年。我愿意拥抱高科技带给人类所有的进步和幸福,但巨大的物质力量最终并不是我

们生存的全部依据,它应该是巨大精神力量的预示和陪衬。如今,养育我们的山川大地已是

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为什么许多读者还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

的少女?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中写道,纯净的香雪涤荡了我们心头征战生活多年的

灰尘。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

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审视心灵的能力。遥远的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

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就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

回望1983年3月,我面前呈现的是一场晶莹的香雪过后,如云如烟的人桃花怒放之后,

鸟儿鸣唱,满目青山。

(《人民日报》2018年6月16日,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月香雪”就是指三月带着清香的、洁白的雪,文章结尾以“一场晶莹的香雪”对标题做

了照应。

B.作者作为文学杂志编辑,她审视着小说故事的发生地,认为火车给这个贫穷闭塞的农村

带来了冲击。

C.作者指出“香雪们的下一代也已成人”,强调在时代变革后,精神追求必然替换物质追求

成为主流。

D.本文中作者讲述了小说《哦,香雪》的创作动机,并且在35年后肯定了小说的社会前

瞻性和启发性。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我”下火车后从路基上向下看所见到的学校场景——破败落

后,无序混乱。

B.“一斤挂面足能换得一只肥鸡”,作者通过夸大物品间的价值落差,表现了山区的拮据寒

酸、滞重封闭。

C.“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雄壮的火车”,把火车比作恋人,刻画了少女渴望火车

到来的热切。

D.作者在文末描绘了一幅鸟鸣山青图,寄寓了她对精神发展、心灵成长后社会纯净、清新

美好的欢悦之情。

试卷第5页,共10页

8.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9.在铁凝的笔下,火车被寄寓了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小说《哦,香雪》与本文,谈谈你对

这极具象征性的物象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上,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目赵衰;狐偃咎犯,文

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

宦者履策①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李子曰:“要

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

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中号■日:“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干。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于是秦缪

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人也。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日:“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

去矣。“重耳目:"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手

’衣,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日:“必得郑君而甘

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

为东道变?”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晋世家》)

注:①履鞋:人名,春秋时期晋国宦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B.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C.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D.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II.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第6页,共10页

A.再拜,“拜两次”,表示恭敬之意,与《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生足下”中“再拜”意思相同。

B.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表达方式,士之死称为“卒”,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称为“薨

C.壬寅,本文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干支由“天干”和"地支”组成,可以纪年、月、日、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司马迁撰写,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五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自幼喜结贤士。十七岁时,就拥有五名贤士狐偃、赵衰、贾佗、先轸、魏武子,

史称“五贤士”。

B.重耳在流亡中历经苦难,逃到秦国时,为了得到秦缪公支持,他主动请求联姻,与秦国

结了秦晋之好。

C.晋惠公去世后,晋国的大夫暗中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很多年后,重耳在秦缪公的帮

助下重回晋国。

D.晋文公之所以联合秦国攻郑,是因为他在流亡过程中受到了郑国的无礼相待,但最终两

国都从郑国撤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献公使宦者履鞋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

(2)“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

14.秦晋结盟围郑,秦伯却又罢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及《烛之武退秦师》的内

容回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作

辛弃疾

一气同生天地人,不知何者是吾身。

欲依佛老心难住,却对渔樵语益真。

静处时呼酒贤圣,病来稍识药君臣气

由来不乐金朱②事,且喜长同垄亩民。

【注释】①药君臣,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②金朱,指古代王侯佩系的金印朱绶。

试卷第7页,共10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天、地、人的角度对自我进行追问,体现了“天地人同源”的思想。

B.颔联写诗人内心并不想皈依佛老,认为与渔樵为伍的农耕隐居生活更真实。

C.颈联写诗人在独处时喝酒、生病时吃药的场景,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惬意。

D.尾联为诗人直抒胸臆,以“乐”“喜”等感情词明确地表达诗人的人生追求。

16.尾联中“且”字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的洒脱;

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的快意。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他最赞同曾

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3)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声音,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让厚重的历史变得活泼有趣、时尚多元?如何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契合时代潮

流,满足年轻人多样的个性追求?我们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实践。这一答案就是,做好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向年轻人做好精准表达,让文月勿“活”起来,

让文化“潮”起来。

新手段、新技术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给予了发展空间,让时空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更

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无论是《唐宫夜宴》复活了“唐朝小胖妞”,《洛神水赋》演绎了翩

若惊鸿的水下飞天,还是《元宵奇妙夜》带火了博物馆,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更重要的

是,要找准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契合点。比如“考古盲盒”,就是传统与时尚有机结

合的产物。时代还在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宝藏无数,这项工作还应久久为功。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手段、新技术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也让时空

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

试卷第8页,共10页

B.新手段、新技术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给予了发展空间,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也让时空

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

C.新手段、新技术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时空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更

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

D.新手段、新技术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给予了发展空间,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更让时空

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