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课件1_第1页
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课件1_第2页
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课件1_第3页
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课件1_第4页
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1精品课件哺乳动物心率和寿命的关系

哺乳动物的心率和寿命之间存在线性、逆向的半对数关系2精品课件尽管个体大小和心率差别很大,哺乳动物一生的总心跳数目却惊人的保持恒定3精品课件一生的总心跳数目恒定——减慢心率可以延长寿命?Coburn等的试验证明:大剂量地高辛喂养的小鼠心率较对照明显减慢(266vs.563beats/min,p=0.001),寿命显著延长(50%存活850天vs.700天,p=0.001)[2]。

herbertJ,Levins

JACCVol.30,No.4October1997:1104–64精品课件现代人类的寿命早已突破哺乳动物的规律——可能归功于科学、社会和医疗的发展。减慢人的心率是否能延长寿命?

——尚无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病理情况下的心率增快的确使病死率增加。临床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有效提高心梗和心衰患者的生存率。5精品课件心血管病增多的年代心血管病医生应十分明确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尤其对疾病预后的意义重视治疗过程中心率的指导意义,更好保护心脏6精品课件心率——生命体征。

临床医生评估病人状态最常用指标之一。

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平衡的直接体现7精品课件病理性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正确认识药物治疗后的心率改变。8精品课件心率增快——

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9精品课件心率增快——

CVD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急性心肌梗死非ST抬高ACS慢性心力衰竭10精品课件心率与高血压病11精品课件法国一项对普通人群的抽样研究显示了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关系入选对象1175例,35-64y将心率分为四个等级:

<65bpm

65~75bpm

75~85bpm

≥85bpm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多种心率相关因素12精品课件结果:

与血压正常人群相比,未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更可能处于较高的静息心率级别,比值比为:

75~85bpm:2.11(1.37-3.23),P<.001

≥85bpm:4.71(2.06-10.78),P<.001

FerrieresJ

AmJHypertens.1999Jun;12(6):628-31.413精品课件

Syst-Eur研究资料:——分析了心率与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患者死亡率的关系。入选4682例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患者收缩压160-219mmHg舒张压

<95mmHg积极治疗组2389例,安慰剂组2293例平均随访2年14精品课件结果:

安慰剂组:心率>79bpm死亡危险是≤79bpm的1.89(1.33-2.68)倍。

cox回归:心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

PalatiniP

,ArchInternMed.2002Nov11;162(20):2313-21.15精品课件Framingham研究:入选未治疗高血压病患者4530例(35~74y)SBP≥140mmHg或DBP≥90mmHg随访36年结果:

校正年龄和收缩压后,心率与死亡率的比值比:心率每增加40次/分:

全因死亡率:男:2.68(1.68~2.83)

女:2.14(1.59~2.88)

心血管病死亡率:男:1.68(1.19~2.37)

女:1.70(1.08~2.67)

16精品课件Framingham研究:

即使排除了心率测量后头2~4年内的死亡,上述结果亦无改变——心率的增快并非预先存在的其他疾病所致。

GillmanMW,etal.AmHeartJ.1993Apr;125(4):1148-54.

17精品课件心率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18精品课件根据GUSTO-I溶栓治疗后30天死亡率的预测因素模型:

入选ST抬高AMI患者(<6h)41,021例,分别采用四种溶栓治疗方案之一。

主要终点:30天内全因死亡

30天内死亡2851例(7.0%)

19精品课件死亡可能:95%CI心率与30天死亡率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20精品课件各变量在多因素死亡危险模型中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

21精品课件GISSI-2试验资料分析:GISSI-2:意大利一项对比心梗急性期(6h内)不同溶栓治疗方案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将该试验入选AMI患者入、出院时心率添加到GISSI-2数据库除外非窦性心律及2-3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分析8915例,其中7831例出院时存活随访6个月22精品课件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率:入院心率<60bpm:7.1%

入院心率>100bpm:

23.4%

6个月死亡率:

出院心率<60bpm:0.8%

出院心率>100bpm:14.3%

多因素分析证实心率对死亡率具有独立预测意义。

ZuanettiG,

EurHeartJ.1998Jun;19SupplF:F19-26.23精品课件意大利GISSI研究:

样本量大(11,324例)

于心肌梗死出院后~3个月内入选。

随访四年

24精品课件心率(bpm)

OR男OR女<640.89(0.74-1.07)0.82(0.52-1.29);

65-69

1.05(0.83-1.31)0.74(0.41-1.33)

70~7411

>75

1.38(1.15-1.65)1.07(0.73-1.57)

MarchioliR,etal.

EurHeartJ.2001Nov;22(22):2085-103.

25精品课件AbildstromSZ等比较了心率与心率变异性对死亡预后的意义: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6例。心梗后1-6天内记录心率与心率变异性。随访44个月。单因素分析:心率变异性、心率均与死亡率相关,p<0.05。而同时进入Cox回归分析,仅显示心率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心率变异性对死亡的预后意义完全包含在心率中。

AbildstromSZ,etal

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2003Feb;14(2):168-73.26精品课件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心率作为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常被忽略,入院时有显著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时死亡率增加.心率增快代表着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梗死范围相关心率过缓反映了一系列病生理问题如窦房结、传导系统功能受损。

27精品课件心率与ACS的预后28精品课件根据PURSUIT建立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30天死亡危险预测模型:

入选患者9461例,其中MI:4308例(45.5%)UAP:5129例(54.2%)

主要终点:30天死亡或非致死性心梗

30天死亡342例(3.6%)非致死性心梗1075(11.4%)

29精品课件MIUAP心率与30天死亡率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30精品课件多因素校正的30d死亡危险模型中,年龄是最强的预测因素,其次为基线心率。

OR及其95%CI:

UAPMI62bpm

0.9(0.80-1.01)0.73(0.67-0.80)72bpm

1180bpm

1.09(0.99-1.19)1.28(1.19-1.37)

(注:OR值为第25、75百分位数与中位数比较,p<0.0001)31精品课件单因素分析,心率对复合终点只有中度的预测作用。

在复合终点的多因素预测模型中,心率的预测作用不具显著意义。

BoersmaE

,etal.

Circulation.2000Jun6;101(22):2557-67.

32精品课件心率与心力衰竭患者

的预后33精品课件CIBIS研究资料:

应用bisoprolol2个月与安慰剂相比:

HR显著减慢(-16.3±15.3vs-1.6±13.4bpmP<.001)而SBP无显著改变(-2.7±17.9vs-0.0±17.6mmHgP=.08)cox模型:

心率减低者生存率增高:RR:1.022/bpmp<0.001多因素分析:心率减低是生存率的最强预测因素。34精品课件CIBISII试验资料分析:

共分析2184例患者(窦性及房颤心律、2个月时仍存活)

治疗两个月后心率减低

安慰剂组:0.2±13.7bpm比索洛尔组:9.8±14.7bpm

多因素分析结果:

基础心率和治疗后心率的改变均与生存率显著相关。35精品课件

死亡再入院

RR

PRRP基础心率1.0150.00121.0180.0001心率减低0.9880.00490.9820.0001

基础心率每增加1bpm,死亡危险增加1.5%;再住院危险增加1.8%。治疗2月后心率每减少1bpm,死亡危险减低

1.2%;再住院危险减低1.8%。36精品课件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不同基线心率的1年死亡率.37精品课件治疗两个月时心率减低<0;0~11;≥11三组中,比索洛尔的剂量无显著差别——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的影响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最理想状态:未引起显著收缩压减低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低心率。

LechatP,etalCirculation.2001Mar13;103(10):1428-33.38精品课件心率增快导致心血管病死亡增加的机制心率增快的直接作用:增加心肌氧耗。缩短心肌灌注时间,加重心肌缺血尤其影响心内膜下心肌供血,加重阶段性室壁运动障碍,恶化心室功能。病理情况下可能同时伴有复极不均一,导致心律失常39精品课件心率增快导致心血管病死亡增加的机制心率增快是交感神经激活的直接征象。交感异常激活——

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直接与病变程度相关,

如心肌梗死的范围对粥样斑块的冲击增强可能导致斑块破裂电不稳定—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心室重构兴奋RAS系统

40精品课件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的保护作用

拮抗交感神经激活对心血管系统的多重损害,控制症状、改善预后

41精品课件正确认识心率正常范围

的意义42精品课件传统心率正常范围传统窦性心律的正常范围:60-100次/分

源于白种人群的研究结果

降低了窦速诊断的敏感性和窦缓诊断的特异性

不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43精品课件调整心率正常标准国外近年已有多项调查研究证实绝大多数正常人静息心率在50-90或50-95bpm。

44精品课件吴杰等对我国健康人群的心率范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对象:1997-1999年健康体检的大组人群

入选5360例(男3614,女1746)。45精品课件男、女分别按18-29、30-39、40-49、50-59、≥60分为10个亚组。

采集12导联10秒静息心电图,测量心率。

计算各亚组心率的中位数。测量数据分布的第98百分位数和第2百分位数作为心率的正常上限和下限范围。46精品课件结果:

男、女各年龄组心率的中位数及正常上、下限值(次/分)年龄组男女岁例数下限中位数上限例数下限中位数上限18-29680516796424577310130-3982452689440256719440-4981951679350455689150-59595536792255516795≥60696516897161516899合计3614516794174654699647精品课件如附表,各年龄组心率中位数:

男性67-68次/分,随年龄波动很小。

女性67-73次/分,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40岁后与男性趋于一致

正常下限值:

男性相对稳定,51-53次/分,总体下限值51次/分

女性随年龄增长下降,5751次/分,50岁后与男性趋于一致48精品课件男女正常上限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50岁后再次增快,总体人群心率上限值95次/分。所研究人群中15%心率<60次/分

男:18%,女:9%。

分布于各年龄组。49精品课件心率正常范围调整:下限心率:

男性50次/分

女性55次/分(<50岁),50次/分(≥60岁)上限心率:

总体人群95次/分

男女均随年龄呈快-慢-快的变化,女性变化更显著,结合年龄选用适当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