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1页
2017年贵州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2页
2017年贵州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3页
2017年贵州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4页
2017年贵州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贵州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课内外年代地区诗题作者朝代首句形式课内2017贵州遵义水调歌头苏轼北宋明月几时有词课内2017贵州铜仁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律诗课外2017贵州黔西南征人怨柳中庸唐代岁岁金河复玉关绝句课内2017贵州黔南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词课外2017贵州黔东南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词课内2017贵州六盘水采桑子欧阳修北宋轻舟短棹西湖好词课内2017贵州毕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孤山寺北贾亭西律诗课内2017贵州安顺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2分)10. 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答: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答:【参考答案】9.孙权魏尚(顺序可颠倒)(2分)10.“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2分)11.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送了作者'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写无限热爱。(3分)(若只判断不分析,不给分)(2017贵州安顺)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2.(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C.”隐含的惋惜之情”理解错误,因为《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毫无“惋惜之情”。所以选C。《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任选一联品析其如何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3分)【答案】示例一: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的早春特征: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示例二:颔联通过写仰视所见禽鸟来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示例三:颈联通过写俯察所见花草来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示例四:尾联通过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来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以“行不足”说明早春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解析】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17贵州毕节)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3.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2分)1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15.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参考答案】13.(2分)描写(叙事、记叙、叙述)

抒情(抒怀)14.(2分)作者以魏尚自喻,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1分)15.(2分)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2017贵州黔南)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颔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通过“”和“”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败的现状和个人坎坷的命运。(2分)(2)诗歌尾联震撼人心,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请从思想情感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参考答案】13.(1)(2分)风飘絮雨打萍(每空1分,顺序颠倒不给分)(2)(4分)充分表达了诗人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死明志的大无畏精神,以及高尚的民族气节。(2017贵州铜仁)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参考答案】22、“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23、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2017贵州遵义)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9.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9.(2分)C10.(2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2017贵州六盘水)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上阕一个“

”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

”“

”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分)(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

【参考答案】13.(7分)(1)(3分)倦,

闻说,也拟(2)(4分)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2分),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2分)。(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2分)。)(2017贵州黔东南)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9.这首诗歌题目中的“征人”指的是。(1分)10.整首诗围绕哪一个字展开?表达了征人怎样的情感?(3分)11.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从叠词或对偶的角度做具体分析。(2分)【参考答案】9.守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