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强基培优备课整合 【知识清单+要点点播+拓展提升】第七单元 第14课 (2)荷塘月色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强基培优备课整合 【知识清单+要点点播+拓展提升】第七单元 第14课 (2)荷塘月色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强基培优备课整合 【知识清单+要点点播+拓展提升】第七单元 第14课 (2)荷塘月色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强基培优备课整合 【知识清单+要点点播+拓展提升】第七单元 第14课 (2)荷塘月色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强基培优备课整合 【知识清单+要点点播+拓展提升】第七单元 第14课 (2)荷塘月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2)荷塘月色词语积累1.课内词语(1)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2)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3)别有风味:另有一种趣味或特色。(4)迁延顾步:走走停停,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2.近义词语辨析(1)毫不掩饰·毫无保留毫不掩饰:完全不加以遮掩、矫饰。毫无保留:一点都没有剩余,指全盘托出。(2)独领风骚·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3)与众不同·卓尔不群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主题悦读1.经典美文清塘荷韵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原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切的数目。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蓇葖,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赏析《清塘荷韵》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友人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们投入池塘里,在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蛰伏的莲子终于破土而出,其形其色蔚为壮观。作者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读者在阅读这篇散文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法则中那深邃的哲理,从“生存的力量”中获得人生的感悟。2.作者延读朱自清的清贫史徐强朱自清一生勤勉,记日记为日常功课。他的两卷日记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其中之一在于,它是观察某类民国文人经济状况的一个绝好样本。简而言之,朱自清日记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贫困史。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有触目惊心的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而我仍用得拮据而归,甚矣”;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朱自清1920年大学毕业,赴江浙任教,先后辗转杭、扬、沪、温、甬。此时的他已有两个子女,正同时在省立四中和春晖中学任教,奔波于宁波与上虞之间。虽如此,仍是入不敷出,以至于需要借米疗饥。1925年,朱自清成为清华教授,一直到“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为时12年。在此期间朱自清经历颇多:先为六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武钟谦病亡;欧游访学;和陈竹隐恋爱、结合;父亲病故;后又添二男。按说,战前这段经济较为稳定,清华教授待遇不薄,本该是他生计最宽裕的时期,但因家累进一步加重,所以仍时时捉襟见肘。1932年12月9日的日记中说:“钱与文字皆觉其少;钱宜少用,文宜多作,勉之。”举债、还债的记录在此期日记里俯拾即是。昆明时期,百物腾昂而薪水低回,教授成为清贫一族。朱自清负担尤重:多病的夫人不习惯昆明环境,带着孩子长住故乡成都,他定期将薪水寄往成都;前妻所生三个未成年子女寄养在扬州老家,他要付生活费;长女采芷工作无着,也赖他不时资助。陈竹隐来信常为告急,扬州方面则每因寄多寄少、早寄晚寄而与兄弟、弟媳生隙。每月领薪,朱自清第一时间分寄各处,自己所留无几。如1941年5月10日,“兑得现钱共八百九十多元,还债与寄钱后,本月只剩一百三十四元生活费”。他不得不“开源节流”。节流,到了自奉至简的地步: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每周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无非是多写文章、多做业余兼职。1944年后他一直在私立五华中学兼任国文教师。即便如此,仍时有青黄不接的情况,他就只能频频借债,拆东墙补西墙。借而不得也是常有的事,于是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典当、寄卖成为朱自清在昆明的“家常便饭”。特别是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大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淋浴器具、窗帷布。他和商人讨价还价,有时为了一件物品的价格,连续跑几家寄售行,还常受奸商的气。1942年4月8日,为行军床估价事妥协于商家,日记写道:“估价者系一少年,其人极有口辩,力言帆布已破,仅可按床架论值。”朱自清希望能卖120元,但少年仅肯给50元。“事后思之,实所不甘。而竟惑于该少年之妄说,草草立据……少年实奸商之尤,侮余如玩之掌上,可恨之至!”读到这些愤激无奈之辞,最令人心酸。日记非为发表而作,自可率直无拘,完全是真性情的流露。朱自清每每在日记中大叹苦经。1941年4月26日在成都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挚友叶圣陶倾谈后,写道:“圣陶确有勇气面对这伟大的时代。但他与我不同,他有钱可维持家用,而我除债务外一无所有。”几天后又说:“我尝到经济拮据而产生的自卑感。”不过哭穷归哭穷,另一个事实却是,朱自清以及他的贫穷的同侪们,在困厄中坚守知识分子岗位,维持西南联大弦歌不绝,育才无数,在云贵高原上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高原”。他个人笔耕不辍,遗著皇皇五百万字。有人戏称中国牌知识分子“价廉物美”,信哉斯言。1948年,在回到清华园后两年,朱自清因严重胃溃疡不治身亡。次年毛泽东热烈表彰了他和闻一多这两位“民主斗士”,说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饿死”之说言过其实,但又不能不说和长期的穷厄无关。五十而殁,正当文学者的黄金年龄,这自然是朱自清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损失。(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赏析文章先总说“朱自清日记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贫困史”,再摘取朱自清日记中的文字,宛若电影镜头般具体展现了其贫困生活的诸多细节。朱自清或许慨叹过命运不公,或许抱怨过世事无常,或许悲悯于生命的负累,但他用自己瘦削的身躯扛住了一切,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晨读快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人很早就体会到了荷花之美,以及赏荷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并且________对荷花的喜爱。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譬如汉朝乐府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又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之美在于色彩的映衬,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________。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除此之外,荷花还是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到了近现代,这种热爱仍然在延续。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________。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看来,荷花之所以能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一是因为美好的外形,其姿态的优雅与古典,颜色的淡雅与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为所附着的象征意义,荷花亭亭玉立,________,有如谦谦君子一般。除此之外,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毫不掩饰独领风骚酣畅淋漓与众不同B.毫无保留一枝独秀酣畅淋漓卓尔不群C.毫无保留独领风骚淋漓尽致与众不同D.毫不掩饰一枝独秀淋漓尽致卓尔不群答案D解析词语解释见“词语积累”(“酣畅淋漓”“淋漓尽致”的解释见《故都的秋》“词语积累”)。第一处,从语意和搭配看,“自己对荷花的喜爱”应用“毫不掩饰”。第二处,根据语境“在于成片的气势”,应用“一枝独秀”。第三处,根据语境“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应用“淋漓尽致”。第四处,“荷花亭亭玉立”除了有“与众不同”的意思,更强调其“超乎寻常”,应用“卓尔不群”。2.下列各句中双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用法基本一致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鲁迅《拿来主义》)C.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D.有关部门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答案C解析C项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双引号都表示突出强调。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表示讽刺否定。D项表示特定称谓。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B.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不在少数。C.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D.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答案B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荷花”前缺少介词“以”;二是语序不当,中心词是“精品”,“历代”和“国画”都是修饰“精品”的,“历代”应放在“国画”之前。综合分析四个选项,只有B项完全修改正确。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清芬正气传当世——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民主主义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独裁的学生运动。身患重病,拒领美国“救济粮”。1948年病逝于北平。代表作品: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论雅俗共赏》《诗言志辨》等。2.探寻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的清华园,此时南方还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人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怀着火一样的热情的启蒙者碰到的却是冰一般冷酷的现实,觉醒的个性无法找到让个性自由伸展的条件,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初读思考1.读标题标题点明了文章的写景__________:荷塘和月色。答案对象2.读正文(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直抒胸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引领全篇,是文眼句。(2)本文在叙述、写景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线索,一是夜游荷塘的行踪,二是作者的情感变化。请结合作者的行踪和全文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完成下表,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行踪反映情感变化的抒情性句子情感归结家中乘凉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思静①今晚却很好。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②欣赏荷、月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得静③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④忽忆采莲a.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b.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得静→出静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⑥回到家中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难静答案①走向荷塘②求静③离开荷塘④出静⑤又忆《西洲曲》⑥得静3.填导图(请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答案①荷塘上的夜色②荷塘四周的景色③忘愁④思古——采莲旧俗基础梳理1.读准字音词语读音词语读音煤屑敛裾踱着蓊郁峭楞袅娜梵婀玲酣眠鹢首棹纤纤细颤颤动纤夫颤栗脉脉脉含情薄薄片薄雾脉络薄荷答案xièliǎnjūduówěnɡqiàolénɡniǎonuófànhānyìzhàoxiān/qiànchàn/zhànmò/màibáo/bó/bò2.写对字形词语正确字词语正确字敛jū点zhuì盘jùduō拾前jù后恭chuò学yuàn女miǎo茫潺yuán缥miǎo答案裾缀踞掇倨辍媛渺湲缈3.近义词辨析安静·宁静安静二者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多用于环境。宁静“宁静”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应用(1)江南水乡古镇非常________,这里的人们过着________的生活。答案(1)安静宁静幽僻·偏僻幽僻二者都是形容词,都有“偏僻”之意。“幽僻”指幽静而偏僻,侧重于环境幽静,少有人来。偏僻“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侧重于地点的偏远。应用(2)退休后,老人来到位置________的老家,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自从住进这条________的小巷,他就感受到一种在喧嚣城市中难以觅得的清静,内心无比惬意。答案(2)偏僻幽僻斑驳·斑斓斑驳二者都是形容词,都有“色彩多”之意。“斑驳”侧重于颜色、花纹相杂,不单纯,不统一,常形容旧壁、旧画。斑斓“斑斓”侧重于色彩错杂,灿烂多彩,常形容色彩。应用(3)昨天,参观五彩________的海底世界,他目不暇接,兴致勃勃;今天,看到颐和园彩画________,是否修复又引起了他的关注。答案(3)斑斓斑驳没精打采·萎靡不振没精打采二者都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萎靡不振“萎靡不振”形容意志消沉,精神颓废。词义比“没精打采”重。应用(4)他的学习劲头不足,整天________的,像没有睡醒一样,老师批评他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远大的抱负,如果就这样________下去,最终会一事无成。答案(4)没精打采萎靡不振附:助读资源1.作者轶事“朱自清”名字的由来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被绷紧,性缓者佩弦以自警。宁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8月12日,朱自清贫病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能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贫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高尚国格的表现。2.名家点评(1)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被称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的,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唐弢(2)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用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了和谐的契合,使描写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吴周文3.文体知识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散文具有记叙、抒情、议论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取材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结构多种多样、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运用自如、诗意浓郁、语言优美、(篇幅)短小精悍等特点。4.文本拓展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赏析《西洲曲》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意中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鲜明的感情色彩。这首乐府民歌运用了比喻、双关和细节描写的手法。“低头”的细节描写表现女子的羞涩,“莲子清如水”暗喻感情的纯洁。“莲”与“怜”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学习目标1.能结合文中典型画面,体会情景交融的特色。2.赏析语言和表达技巧。学习重点能说出炼字、通感、博喻等技巧的表达效果。深入体会情景交融的特色1.结合课文,填写下表。画面画面意象画面特征情感心理月下小径①②③月下荷塘④⑤⑧荷塘月色⑥⑦荷塘四周⑨⑩⑪答案①小煤屑路、许多树②幽僻、寂静③便觉是个自由的人④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⑤幽静、淡雅⑥月光、轻雾、树影⑦朦胧、缥缈⑧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⑨树色、树姿、远山、蝉声⑩阴沉、模糊⑪“我”什么也没有;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得2.文中“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如何交织展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不宁静”奠定了文章的抒情基调,接下来的描写都是对这种低沉情绪的诠释:小路是曲折、幽僻、寂寞的;塘边的树是蓊蓊郁郁的;月光是淡淡的;荷香像渺茫的歌声;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虽有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显现出作者心中的失落感;想起古人采莲的情景,作者又不得已发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感慨;想回到梦中的江南,作者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种种表现都是“淡淡的哀愁”融入其中所致。但作者的情感不只是“淡淡的哀愁”,与之并存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不正是作者想摆脱愁绪而欣然前往荷塘寻求快乐的原因吗?往日阴森森的小路,在“满月的光里”却显得很好;作者在寂静中“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的独自受用这美妙的荷香月色,将自由的思绪寄寓于无边的美景中,由赏景而思古,联想到古人热闹的采莲场景。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融入全文之中。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给幽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纱,使作者笔下的荷塘之景变得淡雅、安谧、柔和,同时真实自然地反映出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赏析语言和表达技巧1.作者描写“月光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的主要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写“月光下的荷塘”的主要手法是动静结合。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零星地点缀着的荷花,这是静的画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则是动的景致。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月下荷塘幽静又富有生气的特点。虽无“月”字,但处处有月色。叶子、花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月色映射下才形成了动人的景致。(2)写“荷塘上的月色”的主要手法是虚实结合。先写月光如流水般泻在叶子和花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是虚写,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写月的投影,有“灌木”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景。此处写月色,但处处有荷塘。2.课文第5段写景长于炼字。请结合相关句子,品味下列动词的表达效果。炼字(动词)表达效果泻①浮②洗③画④答案①既照应了前文的以流水比喻月光,又描绘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②写夜里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景象,以动景写静景,描绘了雾的轻盈状态。③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鲜艳欲滴的状态。④有人的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宣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美。3.课文在修辞手法使用上使用了博喻和通感两种特别手法。请分析下列句子中这种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知识必备——博喻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一说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描写或说明一个本体。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能将事物的特征或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形象地表现出来,加强语意,增强文章气势。它有时与排比连用。(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的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生动地表现了荷花的神韵。知识必备——通感“通感”又叫“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产生新奇的效果。“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由钱锺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声和比喻通感一个凄美的故事宛如在弹奏一首悲伤的音乐,像一颗流星划过城堡的上空,又仿如一滴幸福的泪。(2)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将嗅觉转化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4.本文善用叠字,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请赏析其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些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既加强了描摹的效果,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通感手法,请分析是哪两种感觉的转化。(1)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2)天阶夜色凉如水。(杜牧《秋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视觉转化为听觉。诗人把杏花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让人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不但使人觉得那杏花红得热烈,甚至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上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从而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活泼生机。(2)视觉转化为触觉。夜色是视觉,通过视觉调动触觉,产生夜色的“凉”的感觉,突出了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情。2.请根据“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加以想象,对采莲姑娘“弄莲子”的情景进行描写。要求:①有环境、肖像和动作描写;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60~10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荷花轻摇,莲船隐现。一水碧色漫上青衣,半天彩霞映红素颜。斜盘了乌髻,低挽了宽袖,指间忽隐忽现一粒秋莲。低头,轻叹,看鱼儿聚了,看鱼儿散;回首,无言,听莲歌近了,又听莲歌远。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昂然挺立。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近失足。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她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她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道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文学家的父母——稍远些可以说祖先——要有些近于文学的嗜好。B.勉强定了神,往四围一看——我依旧坐在阑边。楼外的景物,也一切如故。C.“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D.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答案D解析D项和文中“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的破折号均表示语意的转折。A项表示插入说明。B项表示引出下文。C项表示语意的递进。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句中把在漫天的雨中昂然挺立的一株红莲比喻为即将燃起的火、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作者想象红莲绽放后的艳丽,一株红莲在雨的迷蒙和荷叶的碧绿的衬托下色彩鲜艳,引人注目,与燃烧的火、颜料的色彩相似;③将红未红的红莲雨中挺立,生长旺盛、生机勃勃的特点与即将燃起的火、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所处的生命状态相似。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不是只有哲学书中才有道理,不是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句是反问语气,加强了语气,强调了“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这一池的绿就是一池无声的歌,它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和思索不只是在哲学书中和研究院中才能得到的”,反问的语气还能激发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的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改句是陈述句,语气不够强烈;表情达意,激发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的思考的意味不浓。4.下列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C.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答案D解析D项运用比喻,其他三项与例句都运用通感。5.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和博喻的修辞手法。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悠悠的白云中间,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①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在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地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⑦数十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