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结手工编织教案中国结手工编织教案作者:仪征市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绳索的装饰品,其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使用一根丝绳通过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的饰品。中国结始于上古时的“结绳记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结”与“吉”谐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规划,流传至今。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教材以传统的中国结为教学载体,把技术思维、技术意识、技术操作作为选材的基点,融知识性、基础性、应用性为一体,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首先要熟悉入门的基本结技法,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双联结、钮扣结、双钱结、吉祥结、平结、酢酱草结、盘长结、团锦结、宝结、流苏等十种,每种基本结之中,又可细分两、三种由相同结体变化出来的结饰技巧,以及运用两种以上基本结组合出来的打法??二、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工艺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材料的性能,能设计出合理的作品。学会使用常见的基本工具,掌握结、穿、绕、缠、编、抽等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要了解相关知识,准备上课所需物品。通过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实际,感知教材;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鼓励学生从模仿到创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实践,“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宽学生日常生活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三.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要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责任感。四.教学措施1.突出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注意技能与技艺的训练。2.加强课外信息的导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3.加强信息的反馈,注意师生的沟通。4.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教学进度第一学期:学习掌握基本结并能创造性的灵活运用第一课走近中国结一、介绍中国结的历史二、介绍中国结的特点三、材料介绍四、如何计算长度第二课基本技巧一、学习使用工具二、学习编、抽线、修饰基本技巧第三课入门的基本结一、系物结二、平结三、云雀结四、八字结第四课固定结一、蛇结二、十字结三、双联结四、玉结五、纽扣结第五课装饰结一、攀缘结二、双钱结三、同心结和万字节第六课装饰结一、藻井结二、流苏第七课造型结一、双环结二、三环结第八课造型结二、草花结第九课组合和应用灵活运用吉祥结编织十字架、圣诞蜡烛第十课组合和应用灵活运用纽扣结、蛇结、吉祥结流苏组合编织鞭炮第十一课组合和应用灵活运用系物结、三环结、万字节、平结组合编织蜻蜓第十二课考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结进行任意变化组合编织作品第二学期:学习掌握复杂结、组合结并能创造性的灵活运用第一课基础结——盘长结一、二回盘长结二、三回盘长结第二课基础结——团锦结一、团锦结二、八耳团锦结第三课基础结一、梅花结第四课基础结一、斜卷结二、手链三、介绍由斜卷结编织的蝴蝶、金鱼、香囊等第五课组合结一、复习双钱结二、十全结——由5个双钱结组合第六课组合结一、复习三环结二、如意结——由4个三环结组合中国结教案一、课题中国结“基本结”编结二、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吉祥结的编织方法以及中国结的人文知识。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编织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基本结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动手编织简单中国结;让学生了解中国结包含的文化内涵。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准备红绳、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自从月下老人用一根红线编织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人们便对红线寄托了美好的祝福和祈盼。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生:老师,我知道了,谜底就是中国结。师:对了,你们都挺会思考。谁又能说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师小结: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代,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古代诗人的词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其时的盛况。师:大家看,这是最简单的中国结之一的平结。除了平结,大家还知道哪些其他的中国结吗?出示各种中国结,板书其名称今天,我们一起来编织这些漂亮的中国结。2、分组交流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结,将喜欢同一种结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3、学习编织分小组发放图文资料,组员一起对照图文研究编法并开始编织。教师巡视指导。4、课堂小结1)说说这堂课的主要内容2)请同学总结各类中国结的编织方法手工编织教案一、中国结的起源远古时期,原始人为穿系、捆扎猎物,产生了原始的绳编;山顶洞人的遗迹中发现了骨针及带孔的骨、贝类饰品,为穿系饰品、缝制衣物,必然会产生原始的绳结。除此之外,上古时期绳结还被用于结绳记事,《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是为文字的前身。中国结除了实用功能和记事功能,绳结也逐渐形成了审美内涵,虽然上古的绳结由于材质原因,很难存世,但却以绳结纹的形式在当时的器物上保存了下来。器物上的绳结纹从旧石器时代到商周不断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美学水品。绳结不仅用于器物的装饰,从战国时期开始,绳结在服装装饰中就开始应用。汉服“宽衣博带”,“束服之结”自然成为绳结在服装装饰中的一种重要的应用;古人尚玉,周代男子就有佩玉的习俗,《尔雅义疏》中记载“佩玉之组条,用以连贯玉者,也叫纶,用丝绳婉转结之”,出土文物显示,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众多种类的佩玉绳结。此外,古代的印章、铜镜大都有印钮、镜钮来系绳以便佩戴或手持。唐宋时期,中国结被大量地运用于服饰和器物装饰中,呈明显的兴起之势;明清时期,出现各种用途、各种名称、各种样式的中国结,中国结的发展达到鼎盛,使绳结由一种装饰提升为一种艺术。历史上,编结工艺分为绳和结。在古代,一定数量的技工会被安置在宫廷内外去生产绳和结,这是为了应付宫中各处的需求[来源请求]。绳、结和流苏都是先分别制造再合并。中国结进一步的系结来源,也被发现在中国一些文学作品和私人信函中。《红楼梦》就对这种艺术作了广泛的探讨。随着更先进的技术和编织图案日益复杂化的发展,系结现象在千百年来过程中持续稳步演变。在清朝织结终于突破了本身单纯的民俗地位,从而成为了一个在中国社会被认可的传统艺术形式,并登峰造极。[来源请求]织结艺术持续蓬勃发展,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帝国统治结束,中华民国成立,与此同时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来源请求]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织结艺术在中国大陆几乎失传,但于港澳地区仍然有人视之为休闲嗜好,因此并未完全消失。在1970年代末织结之风在台湾复兴,这主要是由于来自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陈夏生的努力,也是她创办了中国织结促销中心。在1980年代,她集中精力研究从清朝流传至今的织结手工艺品。如今,中国结在台湾得到了广泛普及,在众多的特色商店都可以找到它们。二、教学简介“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绳索的装饰品,其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使用一根丝绳通过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的饰品。中国结始于上古时的“结绳记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结”与“吉”谐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规划,流传至今。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本门课程以传统的中国结为教学载体,把技术思维、技术意识、技术操作作为选材的基点,融知识性、基础性、应用性为一体,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首先要熟悉入门的基本结技法,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双联结、钮扣结、双钱结、吉祥结、平结、酢酱草结、盘长结、团锦结、宝结、流苏等十种,每种基本结之中,又可细分两、三种由相同结体变化出来的结饰技巧,以及运用两种以上基本结组合出来的打法。三、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工艺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材料的性能,能设计出合理的作品。学会使用常见的基本工具,掌握结、穿、绕、缠、编、抽等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要了解相关知识,准备上课所需物品。通过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实际,感知教材;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鼓励学生从模仿到创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实践,“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宽学生日常生活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四.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要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措施1.突出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注意技能与技艺的训练。2.加强课外信息的导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3.加强信息的反馈,注意师生的沟通。4.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六.教学内容第一课走近中国结一、介绍中国结的历史二、介绍中国结的特点三、材料介绍四、如何计算长度第二课基本技巧一、学习使用工具二、学习编、抽线、修饰基本技巧第三课入门的基本结一、系物结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宝鉴定师考试的学习模式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殊自动埋弧焊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掌握CPBA考试相关的架构与设计理念试题及答案
- CPBA考试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秘书证考试依据资料汇整试题及答案
- CPBA考试关联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市场营销趋势洞察小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汉语言文学各类资源利用与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行政管理中级知识测验题目及答案
- 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JTG-T5521-2019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 2023年-2025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方案
- 第7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 2024年上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课内古诗文+课外文言文)
- 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英语试题
-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经费定额(试行)
- 荆州一医院官网体检报告
- 2024相变蓄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 学校大讲堂工作方案
-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