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散文训练虚实结合_第1页
高考复习:散文训练虚实结合_第2页
高考复习:散文训练虚实结合_第3页
高考复习:散文训练虚实结合_第4页
高考复习:散文训练虚实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专题训练••一虚实结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酒而生

刘庆邦

①在农村老家当农民时,我种过高粱,锄过高粱。高粱成熟后,我打过高粱叶子,用

钎刀钎过高粱穗子,还用一种特制的镶头铲子连根砍过高粱秆子。当然了,我自己也曾在

高粱地里躲藏过,穿行过,唱过歌曲,流过眼泪,留下了一些难忘的记忆。

②听我母亲讲过,在大饥荒年代,由于青黄不接,人们等不及高粱完全成熟,就开始

吃。高粱的成熟是至上而下逐粒逐层地实现。高粱成熟的标志是发红,嵌在高粱壳内只露

出一半的高粱颗粒,由青变白,由白再变红,等到整个高粱穗头变成一个红脸关公样子的

时候,这棵高粱才算彻底成熟了。母亲说的吃高粱的办法,是把高粱秆子扳得倾斜着,用

剪刀把高粱穗子顶部先红的尖子剪下来,脱下高粱的颗粒,放进石头碓窑里砸碎,再下到

锅里熬成稀饭喝。我喝过用几乎还是水仁儿的高粱米砸成的糊糊熬成的稀饭,但只能喝一

个水饱儿,很快就饿了。我还吃过用高粱面做成的贴饼子、高粱面掺和别的面粉擀成的面

条,吃起来都有些硬,有些涩,口感不是很好。

③从老家走出来后,我走南上北,遍尝全国各地的好酒,才知道了酒与酒之间的区

别,才知道有着悠久历史的泸州名酒主要是用其本地所产的红高粱酿成的。

④八月的泸州郊区,站在乡村公路放眼望去,大面积的高粱已经红了,红云一样向天

边涌去,映红了天际。如果单看一棵红高粱,虽说也很好看,但不能让人眼界大开,给人

以震撼的力量。而无数棵红高粱集合起来呢,它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冲击就大了,那

磅礴般的壮观不能不让人感叹!在田地里,我见到一棵高粱满脸通红,像是喝酒喝高了。

这个情景让我想起著名画家石鲁所画的一幅画,他画的是一大片高粱。他画高粱画得极有

特色,因为他不仅把高粱穗子画成了红色,连高粱秆子和高粱叶子全都画成了红色,高粱

从上到下,从根到梢儿,红得彻头彻尾。这是什么画法?高粱的秆子和叶子不是绿的嘛,

他怎么全给画成了红色呢,这真实吗?这符合“现实”的逻辑吗?这样的画虽然给了我艺

术的享受,也给了我心灵的冲击,我对画家这样画一直不是很理解。

⑤在泸州见到此红高粱,就想到了彼红高粱,我突然有了觉悟,终于对石鲁先生的高

粱画有所理解。在石鲁先生的想象里,高粱身上是有血液的,同时高粱的血管里也有酒在

流淌。血液是红色的,而酒和血液一结合,高粱不满身通红才怪,不热血奔涌才怪,不激

情燃烧才怪!

画家的画法是拟人化和人格化的画法,表面上画的是高粱,其实画的是他自己。他在

画中注入了自己的血液,是自己的灵魂在高粱身上附体。试想,如果画家把高粱的秆子和

叶子都画成绿色,那就没什么新鲜的,那只能是写实,而不是虚构;只能是客观,而不是

主观;只能是照搬,而不是艺术。好比同样是看红高粱,如果只看到了高粱的食用功能,

看不到高粱的酒用功能,观点就没有得到升华,等于没有看到高粱的精神性和艺术性。

⑥我们知道了高粱和酒之间天然、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再看到红高粱的时候,就是

同时看到了酒。在我的幻觉里,高粱本身就是一个酒的载体,或者说高粱穗子就是一尊盛

满酒浆的红色的酒杯。高粱已经把“酒杯”高高举起,仿佛在说:我在此等你很久了,

来,我的朋友,让我们共同干杯!一阵风吹来,满地的高粱叶子哗哗作响,这像是掌声,

像是欢呼声,又像是在盛大无比的酒宴上,万千高粱在和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共同干

杯。

⑦一方水土长一方庄稼,据介绍,这个地区的高粱叫糯红高粱,做出的食品比较软,

比较黏,含糖量比较高。我吃到了多种由本地的高粱加工成的食品,包括用新高粱米做成

的沙拉,比我们老家的高粱食品好吃得多。可是,不管吃哪种高粱食品,我都没有从中吃

到一点儿酒味。这表明,酒是在高粱中潜伏着,没有被提炼出来。我觉得酒才是高粱的核

心价值所在,做成任何食品,都是小打小闹,不能真正地体现高粱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

说,高粱就是为酒而生,高粱变成了酒,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⑧但红高粱变成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得痛苦一点,高粱变酒的过程也是历经

磨难的过程,它至少要渡过碾压、掩埋、发烧、蒸煮、窖藏等多道难关,最终才能变成

酒。

(选自《十月》,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读现代散文,常常遇到“实”与“虚”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散文的“实”是

有形的,“虚”是无形的;“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

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一方面,简洁、有力的实写会

激发读者的想象,去补充、勾画潜含的一个个虚点,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

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散文的“以小见大”,之所以能达到有限之中见无限、瞬间

化为永恒的效果,就得力于这种以“实”生“虚”。

在现代散文中,调配得当的“虚”和“实”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实”,即使描

绘得再具体、再逼真,也只是模仿,而无生气和灵魂;如果只有“虚”,没有具体生动的

形象,就会显得抽象,虚无缥缈。恰当的做法是以“实”带“虚”、“虚”“实”结合,

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才能够言有尽而意无穷。

(摘自《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忘的记忆”是把高粱作为我的农民生活内容来写的,突出了我与高粱的密切关系。

B.文章写八月的泸州郊区高粱的长势,景象广阔而热烈,从“形”上初显了高粱之魂。

C.写石鲁的画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增加了文章深度,巧借其红色抒写高粱深蕴的价

值。

D.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语言生动性强;构思上欲扬先抑,艺术性强。

2.结合材料一第④⑤段,请为“《为酒而生》是由实到虚,虚实相生”这一评价写出评论要

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大地山河①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

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

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

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飘然而过,总有点儿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

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汉”呀,要

大得多吧?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

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

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

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

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步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

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

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成风,听说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②用

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

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

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忧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

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

天际一道连山,不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

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

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吧?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世人向来都认

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

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

“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我穿了长毡靴走过,那沙沙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

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西北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

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拽得雪燧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

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有删改)

【注】①本文选自茅盾在抗日战争前后创作的散文作品集。②女大:延安中国女子大学。

文本二:

读现代散文,常常遇到“实”与“虚”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

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

思想情绪。就散文的“虚实相生”而言,其着眼点显然在“虚”,“实”是为“虚”而设

的。在《埃菲尔铁塔沉思》中,游丝一般的思绪(“虚”)占据了全篇的核心:

“风在这里变成了速度,变成了眩晕——我只觉得地面迅速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

无底的深渊坠落。笔直地、赤裸裸地坠落下去,如悬崖上跌落的石块,无遮无拦、无法无

天地要去撞击地层深处。地壳在下陷,在沉没。而四处空荡荡,一片汪洋,一个无可攀

挂、无可扶靠、无可呼救的绝境。人竟是如此孤立无援,如此微不足道吗?”

在此作者采用象征、暗示、比喻等手法,把自己内心的抽象意绪借助于有形的景物显

现出来,也就是使抽象的思想情绪形象化。

在现代散文中,调配得当的“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如果只有

“实”,即使描绘得再具体、再逼真,也无生气与灵魂;如果只有“虚”,没有具体生动

的形象,就会显得抽象,虚无蝶缈。恰当的做法是以“实”带“虚”“虚”“实”结合,

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才能够言有尽而意无穷。

(节选自《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从江南水乡的风光写起,然后写黄河在水浅季节是几股细水,又写延水河“实

在威风”,体现了散文“形散神凝”的特征。

B.真正认识西北高原,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使认识既概括又具体;多角度

感受之后,才能真切地了解西北的大地与山河。

C.“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通过列举数字突出

了夏季延水河的威力,引发读者想象其情景。

D.文章结尾写西北的“雪”,可使多坎陷的道路变得砥平;西北那一望皆白、无边无际的

美丽“雪景”,能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2.散文讲究“虚”“实”结合。请依据文本二,赏析文本一“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蟋蟀葫芦①

水上勉②

三年前的冬天老舍先生曾光临舍下。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办事处打电话来说,正在访日

的老舍先生想到我家来拜访,问我方便不方便。③我说,请原谅,我对中国的情况一无所

知,老舍先生我也不大熟悉,他的地位究竟相当于日本的哪一位作家呢?那个人告诉我,

老舍先生在中国已是文坛泰斗了,地位相当于日本的志贺直哉久我那攥着听筒的手颤抖

起来。我家很少有贵客临门,顿时紧张起来。

三天后,老舍先生偕同一位高个子、长脸的中年作家,带着一位女翻译到舍下来了。

我乍一看到老舍先生,吃了一惊。因为他给我的印象是那么质朴,像是个农村出身的

人。也许是旅途劳累的关系,他的脸色不大好。他在门口脱下淡褐色夹大衣,里面穿的西

服不怎么讲究。略旧的深蓝色裤子不够笔挺,虽结着黑领带,衬衫的领口却随随便便,我

总觉得先生的外貌有点儿像我那位在若狭去世的叔叔。我松了口气,紧张情绪顿时消失,

就把先生迎入客厅。

老舍先生在沙发上坐下来,胳膊肘放在扶手上,弓着背,定睛看着我。大概那位女翻

译已经向他介绍过我的情况,他眼睛里流露出和蔼可亲的神色,为突然造访而向我表示歉

意。

说实在的,和老舍先生会面,我想向他请教一下蟋蟀葫芦的事。

先生默默地定睛看着我。我毕恭毕敬地问道:“老舍先生,我看到过一个据说是从中

国的旧货铺买来的葫芦。似乎是养蟋蟀用的,让它们相斗来解闷。中国是不是从前就有这

样的习俗呢?”

“有过的。”老舍先生通过翻译回答道,他的表情好像一瞬间略为严肃了。

“那么,今天……民间还有这个习俗吗?”

“不,那是过去的事。您见到的罐子,恐怕也有年头了吧?”

“老舍先生,我生在日本的若狭这个地方,小时候养蜘蛛玩过。蜘蛛天生好斗,打得

可欢啦,看着挺有趣儿……蟋蟀也像蜘蛛那样好斗吗?”

“好斗。中国的诸侯在近臣中设专人饲养蟋蟀,并且以斗蟋蟀取乐。”

“用什么方式斗呢?”

“铺上红毡子,从双方的罐里取出蟋蟀放在斗盆里……让它们张牙对咬……”

我恍然大悟。这很像在若狭斗斑蛛的玩法。我们不铺红毡子,惯常的做法是让蜘蛛在

一根树枝子上爬,或是把两只蜘蛛放进新巢里,让它们斗。

“我真想弄到一只蟋蟀葫芦……如今还能弄到手吗?”

“您要是到中国来……我估计是弄得到的。”老舍先生说,“喏,水上先生,您不想到

中国来吗?”

“离得太远啦……我巴不得去……可现在工作太紧张,没工夫。如果能弄到蟋蟀葫

芦,我就想去。”

“您一定得来……我领您到旧货铺去。”老舍先生说罢,莞尔一笑。

我确实想要那只葫芦。我并不是为了斗蟋蟀才想要这个葫芦,而是想在里面养一对蟋

蟀。蟋蟀两口子难道也会打架吗?

“我替您张罗蟋蟀葫芦……但是您到中国来的时候……另外还有没有想要看看的东西

呢?”

“有的。要是有机会访问,我……想去看看六祖慧能烧过饭的寺庙。”我回答说,“那

个寺庙还在吧?”

“指的是薪州黄梅的东禅院吧?慧能大师也在宝林寺和大梵寺住过。那些寺庙至今还

在。您为什么对这样的寺庙感兴趣呢?”老舍先生问道。

我告诉翻译,我小时离开曾在那里跟蜘蛛玩过的村子,入禅寺当过和尚。

老舍先生笑容可掬,更加亲密地看着我。

我告诉那位女翻译,六祖大师写了一首名诗。这当儿,老舍先生静悄悄地把我的妻子

端来的羊羹的衬纸抽出来,从衣兜里拿出钢笔,写道,“本来无一物。”紧接着,先生用一

连串汉字把慧能的偈文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我看了,大吃一惊。跟我当小徒弟时学过的

一模一样。我这才意识到老舍先生的祖国和我们日本是同文的国家,感动不已。

“先生,”我说,“等我能稍微腾下手来,能不能到中国拜访您呢?”

“来吧我恭候您。”先生和蔼可亲地笑着说。

“您年纪大了,参拜寺庙,不敢劳您的驾,请您给我找一位向导,领我到东禅寺去。”

“我给您当向导。”先生说。

我发现先生的脸上逐渐红润起来了。

老舍先生在我家的客厅里坐了一个来钟头。先生走到院门,两次彬彬有礼地点头致

意,通过翻译对我说:“请您到东禅院来。我恭候您……”

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老舍先生。

最近,报纸杂志上风传老舍先生逝世了,这是难以置信的事,说不定我永远也见不到

老舍先生了。

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了老舍先生。这是一场捕风捉影的怪梦,情景是这样的:

身穿深蓝色西服,拄着手杖的老舍先生走在前面,我抱着蟋蟀葫芦跟在后边。

“水上先生,咱们到东禅院去。禅师住过的僧房还在哩……咱们快点儿走吧。”

先生步履蹒跚,我呢,迈着小碎步跟在他后面。前边,乳色的春霞弥漫,还有巍峨的

高峰。半山腰上耸立着一座中国画里常见的那种带有飞檐的古刹,要走过长长的一段石阶

才能到达那里。裸露出来的古松树根弯弯曲曲地伸向两旁,宛如长蛇一般爬过地面,枉杈

上寄生着结了红籽儿的冬青。

我抱着蟋蟀葫芦,跟在老舍先生后面,沿着山坡的石阶登上去。怎么走也走不到寺庙

的大门。惟有两个人踏在石阶上的脚步声清晰可闻。

(1967年)

(有删改)

【注】①蟋蟀葫芦,过去冬天养蟋蟀的葫芦容器。②水上勉(1919-2004),日本小说家。

③1965年3月至4月,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旨在打破中日交流的壁垒。④

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著名的作家,被誉为日本小说之神。

1.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初见老舍先生时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作为中国文坛泰斗的老舍先生竟是如此质

朴。在茨威格笔下,初见托尔斯泰的人也因他外表的普通而吃惊。

B.老舍先生所说的中国诸侯以斗蟋蟀为乐的事情,在蒲松龄的《促织》里有相关叙述。封

建统治者玩蟋蟀丧志,祸及百姓,这也可能是老舍先生表情略为严肃的原因。

C.斗蟋蟀与斗斑蛛相像,老舍先生写下的偈文与作者当小徒弟时学的一模一样,中日两

国在文化上的共通之处,可化用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来形容。

D.在作者梦境中,有高峰、古刹、石阶、古松等景物,风景清新幽美,既表达了作者对

与老舍先生同游的向往,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2.水上勉深受中国禅宗慧能思想的影响,且深得慧能模糊思想的精髓,其主要表现为虚

中带实,实中带虚,虚实相生,禅意无穷。文中的梦境也体现了虚实相生的特点,请简要

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埃菲尔铁塔沉思

张抗抗

①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一座比电视剧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在视线所及的图像

中,它又淹没在巴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间,只露给你一个纤瘦的顶部。即使是在它对面

的人类博物馆广场的喷泉边上眺望它,它也似乎只是一个小摆设,甚至,有那么一点被压

抑的冷峻。

②我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当你来到它的面前,站在它的脚下的时候;当你尚

未抬头,仅仅感觉到它笼罩的阴影的时候;当你完全抬起头,却望不到它的全部,而要向

后仰着身子,扶住你的帽子或眼镜儿,眯着眼寻找天空的时候,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

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

③这是一个广场,一块空地。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不需要铺垫和过渡,那

么轻易而又无情地甩下了世俗和浮尘,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

④我是要登塔的。上去寻觅它的眼睛、筑视它的灵魂。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

它平行。我是要上去的,默默企盼一次没有国界的超越,一次没有阶梯的升华。我凝视

它,仰望它,唯独没有膜拜它。我相信它不是不可企及的。

⑤我听到耳边的风呼呼响,紧张地抽搐着的风,拍打你,推动你,如巨鸟扑翼,直贯

长空。我睁开眼,密封的电梯舱内,四周是人。风被隔绝在远远的脚下与天上,风在这里

变成了速度,变成了晕眩——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

落。笔直地、赤裸裸地坠落下去,如悬崖上坠落的石块,无遮无挡、无法无天地要去撞击

地层深处。地壳在下陷,在沉没。而四处空荡荡,一片汪洋,一个无可攀挂、无可扶靠、

无可呼救的绝境。我有些惧怕,又有些怜悯自己。我为瞻仰它的伟大与雄奇,才执意汇入

登塔的人群,奇怪的是我竟然感觉不到电梯的上升。我只是觉得我从登上铁塔的那一刻

起,巴黎便开始庄严地降落。

⑥巴黎依然在飞速下沉。我无可逃遁。蓝天在黑色的云缝里闪烁——那些黑色的原始

森林一般的钢架,从我的头顶两边炸裂开去。是用那透明的铁盒子撞开的吗?就像汽车的

窗玻璃掠开路旁的树枝。蓝天忽然近了,又忽然远了,远得更加冷酷。永远被那一双双黑

色的手臂阻拦着。时而又是无数根钢缆铁索,缠绕你,勒紧你,使你永远无法到达那个超

然于一切之上的境界。

⑦无意间,我抬头仰视,怦然心跳——我忽然发现了自己是在上升,那钢缆挣断了,

那黑手垂落了,那云朵变得浓亮了,可是,透明的铁盒子还在疯狂地往上升,一个劲地向

上升,像是要冲破什么,又像是要挣脱什么,咯咯地向上,像是咬着牙根的声音,像是绷

紧骨骼的声音,固执而又痴迷地向上升。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

了。因为它无论升得多高,仍然无法接近它——那个蓝色的梦想。

⑧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我有多高,铁塔就有多高,这是一座有弹性的铁

塔呀。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那是巴黎圣母院!”“那是蓬皮杜艺术中

心!”“那是蒙马特教堂!”“那是小纽约!”巴黎有多大,铁塔就有多大。

⑨从神经中解放出来的风,无忌地挑逗着铁塔,摇撼它、敲打它。

⑩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锈铁会呻吟,会晃悠战栗……据说它的最大摆度是

十八厘米,此时它却纹丝不动,不必担心它会断裂倒塌。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

人,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不会退出,不会

退出的。虽然它已是上一个时代的标记,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作为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

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的。

⑪落顶平台上游人如云,这威严古板的铁塔,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

——现在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将那各种肤色、各种头发的孩子都拥在你的怀

里,一任他们纵情玩乐、观赏,又走散去,天涯海角,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身影,在你的视

野里

⑫帙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