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_第1页
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_第2页
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_第3页
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_第4页
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以用“虫”指人的表达为中心

文/谢国华郎晓雅

摘要:中日两国语言中,有很多关于“虫”的表达,意思也丰富多彩。汉语中“虫”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实际存在的作为动物的虫子,二是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日语中“虫”的意思比汉语要丰富的多,其中用以指人的有两种,一是情人,不理想的异性,二是热衷于某事的人。通过比较中日两国语言中与“虫”有关的表达,以期对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词汇的增加有所贡献,同时也对中日文化的了解起到作用。

在汉语和日语中,有很多关于“虫”的表达。汉语中如“可怜虫”“糊涂虫”“书虫”等,日语中有“芸の虫”“虫の知らせ”等。本文尝试分析中日“虫”之间的内涵及异同。

一、汉语中有关“虫”的表达

1.作为动物的“虫”

《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共产党出现了103例,有95例是表示动物的“虫”,大多用于昆虫的名字,如“囊虫”“食心虫”“松毛虫”等。歇后语及谚语中也有各种形象的表达,如“虫吃沙梨——芯里啃”“虫丝钻磨子——头头是道”“虫中最毒蜈蚣嘴,人间最毒财主心”“虫子多,树木断;缝儿大,墙壁坍”等。

这些歇后语、俗语、谚语等表达是指现实中存在的作为动物的“虫”,基本都是贬义。不难看出中国人所关注的“虫”的特征是它经常钻入其他东西偷食或破坏及它的卑微、渺小。

2.“虫”的转义

除了上述95例是指作为动物的“虫”,外,其余8个是“虫”的转义用法,即“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现代汉语词典》),如“害人虫”“糊涂虫”“可怜虫”“懒虫”“应声虫”。构造都是“修饰语+虫”,且均含贬义。

《汉语惯用语新解》的46例“虫”表达中,绝大多数词的构造是“修饰语+虫”,意思方面除了“翻毛虫、光荣虫、抿臭虫、丧门虫、四小虫、硬壳虫”等表示动物“虫”之外,其余全部为“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比如,①[黑头虫]黑头:黑脸,比喻不光彩的面孔。黑头虫比喻无恩情,不光彩的人物。②[没骨虫]比喻没有骨气的人。

通过上述调查,发现在现代汉语中带“虫”的表达中表示“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这层意思的很多,结构大多是“修饰语+虫”,“虫”类似接尾词,整个词的意思取决于前面的修饰语,一般都含贬义。可认为与虫这种动物本身有关。唐汉(20XX)指出:“‘虫’,历来并不讨人喜欢,因为除了蝉和蚂蚱之类,偶尔为人所吃外,只有‘蚕’曾经造福华夏民族,给人类历史添加一抹亮彩,大多数的虫子都是令人讨厌的。”作为动物的“虫”被人们讨厌,故“虫”的转义也多表示不好的东西,鄙夷、贬抑色彩明显。

二、日语中的“虫”

1.“虫”的基本义

《广辞苑》中“虫”有九个意思,分别是:①本草学中,人、兽、鸟、鱼类以外的小动物的总称;②昆虫;③回虫;④抽风,疳积;⑤潜在意识,寄宿于体内引起意识感情变化的思想;⑥怒气,肝火;⑦情夫;⑧将要分娩引起的阵痛;⑨热衷某事的人,具有某种性质的人。查找字源辞典可知,日语中的“虫”是从中国传入的。但是意思却较汉语丰富。尤其第⑤项,以《日本国语大辞典》中的惯用句为例,61例表达中,其中31例表示这层意思,占大约半数。

从《汉字的常识·非常识》一书来看,可以说“虫”表示“潜在的意识”这一点是从中国传入的,而现代汉语中“虫”已无此意,但是日本人却将其丰富开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人敏锐的感受性。

2.指人的“虫”

《广辞苑》“虫”的释义中,指人的有两个,即上述第⑦和⑨项。表示“情夫”的表达较少,如惯用语“虫が付く”,本文不细加考察。

表达“热衷某事的人”的基本都是连语,比如“本の虫、仕事の虫、芸の虫”等。其他用“虫”指人的词语有“かんかん虫、泣き虫、裸虫、弱虫、臆病虫”等,其中,“毛虫、蛆虫、米食い虫”等是用所指动物本身来比喻人,其余则是与其他词语复合,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人”。这一点与汉语的构词结构相近,意思也有相似之处。

在《日汉成语谚语词典》中,有“黙り虫壁を通す(沉默实干成大业)”。但在本文调查范围内,“黙り虫”未被辞典收录。这或许与“虫”作为接尾词,有很强的造词力有关。由此我们期待会有更多的有“虫”有关的表达出现,使日语词汇更加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かんかん虫”。“かんかん(叮叮当当)”是拟声词,形容敲击金属或坚硬物体时发出的声音。《学研国语大辞典》中的解释为“给船体、烟囱等除锈的工人。源于像虫子一样贴在船体上,铁锤敲打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该词由拟声词和“虫”复合而来。但汉语中没有用拟声词来修饰“虫”的词语,或许这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发达不无关系。

通过上述调查,得知日语中的“虫”是从汉语中传入的,但是意思却比汉语中的“虫”丰富得多。中日两国语言“虫”的表达中,意思相近的有两种,即作为生物的“虫”和用“虫”来表示具有某种特点的人。表示具有某种特点的人时,构词结构基本一致,而且很多词语都含贬义。从日语“虫”丰富的含义中,可以感受到日本人敏锐的感受力。“虫”的其他含义将作为今后的课题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加藤常贤,山田胜美。角川当用汉字字源辞典[M]。角川书店,1972.

[2]加纳喜光。汉字の常识·非常识[M]。讲谈社现代新书,1989.

[3]金田一春彦,池田弥三郎。学研国语大辞典[M]。学习研究社,1980.

[4]新村出。広辞苑:第五版[M]。上海外语出版社,20XX.

[5]日本大辞典刊行会。日本国语大辞典[M]。小学馆。1980.

[6]唐汉。汉字与动物世界[M]。书海出版社,20XX.

[7]温端政。中国歇后语大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XX.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商务印书馆,20XX.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