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消毒与隔离_第1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消毒与隔离_第2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消毒与隔离_第3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消毒与隔离_第4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消毒与隔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消毒(xiāodú)与隔离第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公共卫生(ɡōnɡɡònɡwèishēnɡ)突发事件概念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疫病(yìbìng)、重大食物中毒等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事件。第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传染病疫情(yìqíng)第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一、何谓(héwèi)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立克氏体、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人体(réntǐ)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性传染病特点流行性反复性突发性第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二、我国目前(mùqián)法定的传染病

传染病=39种丙类=11种乙类=26种甲类=2种鼠疫霍乱(huòluàn)手足口病其他(qítā)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

(前五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前五位)第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预防(yùfáng)传染病的传播控制重点(zhòngdiǎn)环节第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疾病(jíbìng)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ΩΩΩ

感染链

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bìngpái)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一、控制(kòngzhì)传染源患者传染源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预防病原体扩散:1对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在传染期间进行隔离(gélí)与治疗。2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病情需要时,陪护人员应做好防护。一、控制(kòngzhì)传染源第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二、切断(qiēduàn)传播途径第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有效阻断传播途径(tújìng)

消毒第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消毒(xiāodú)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消毒在预防(yùfáng)传染病中的作用在预防传染病上,消毒的作用在于(zàiyú)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体的传播,从而保护人和动物免受病原体的危害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消毒(xiāodú)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预防性消毒在没有明显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会受到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常用(chánɡyònɡ)的消毒方法擦拭消毒(xiāodú)法浸泡消毒法熏蒸消毒法喷雾消毒法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化学消毒剂根据(gēnjù)其对病原微生物杀灭能力,可分为高效消毒剂杀灭一切微生物中效消毒剂杀灭分枝杆菌,真菌(zhēnjūn)病毒及繁殖体低效消毒剂杀灭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常用(chánɡyònɡ)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乙醇(yǐchún)碘伏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戊二醛适用范围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消毒方法:浸泡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45分钟,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chōngxǐ)干净后擦干。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注意事项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腐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xiàngjiāo)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盛装戊二醛溶液应加盖,并放于通风良好处。戊二醛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过氧乙酸适用范围耐腐蚀物品灭菌,环境和空气的消毒消毒方法(fāngfǎ)熏蒸,喷雾,擦拭,浸泡,喷洒等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注意事项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wūrǎn)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过氧乙酸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含氯消毒剂适用范围餐具,物体(wùtǐ)表面,环境,水,疫源地的消毒。消毒方法浸泡,擦拭,喷洒,干粉消毒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注意事项对织物有腐蚀(fǔshí)和漂白作用,不应用于有色织物的消毒。用于餐具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配制粉剂溶液时应带口罩橡胶手套。含氯消毒剂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乙醇(yǐchún)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医疗器械的消毒消毒方法(fāngfǎ)浸泡法和擦拭法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乙醇(yǐchún)注意事项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yánjìn)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对酒精过敏者禁用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碘伏适用范围手,皮肤,粘膜的消毒消毒方法浸泡(jìnpào),擦拭,冲洗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注意事项应在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消毒时,可根据情况提高药物(yàowù)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碘伏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影响(yǐngxiǎng)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病原抵抗力传播方式消毒因子消毒对象(duìxiàng)消毒环境消毒时间实施过程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传染病的隔离(gélí)技术隔离隔离是将传染病人、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地点与健康人群分开,便于治疗(zhìliáo)和护理。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隔离(gélí)的意义鉴于任何一种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和流行特征,因此对传染病人的隔离(gélí)意义在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便于集中治疗,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提高治愈率,以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1、隔离基本(jīběn)原则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huànzhě)、医务人员和进入医院人员所采用的一种预防措施。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2、隔离(gélí)技术隔离技术是指为达到隔离预防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即是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汗液以外的排泄物、患者的粘膜及非完整(wánzhěng)皮肤视为感染性物质,需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3、根据传播途径(tújìng)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近距离(1m以内)空气传播空气中飞沫颗粒(kēlì)或尘埃

(直径≤5µM)

虫媒传播

蝇、蚊、蟑螂媒介物传播

被微生物污染的物品,

直接接触:易感者与感染源间接(jiànjiē)接触:易感者与患者的污染物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1)手卫生(包括:洗手、手消毒)2)戴手套3)正确使用口罩(kǒuzhào)、防护眼镜4)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5)污染的医疗用品或物品的处理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具的消毒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三、保护(bǎohù)易感人群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1、医院(yīyuàn)常见的易感因素

年龄

慢性疾病使用大量激素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2、主要应对措施实行保护性隔离,及时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掌握有效的隔离预防技术,加强个人防护,职业暴露后及时随访。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3、需要关注的重点(zhòngdiǎn)人群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医院内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是指治疗(zhìliáo)或护理、探视传染病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通过其他方式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排泄物等。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患者传染期间有过以上述方式与患者接触的所有人员,包括:亲属、朋友、医务人员、司机或由流调人员经调查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fánghù)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一级防护(fánghù)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gélí)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清洗和消毒)。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二级防护(fánghù)适于进入隔离病室(区)的医务人员,接触具有传染性的人、物或尸体的工作人员,承担转运患者的人员和司机(sījī)。进入隔离病室(区)时需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到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三级防护(fánghù)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fánghù)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第四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防护用品的使用(shǐyòng)原则尽量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污染或破损及时更换正确穿戴,按程序穿脱隔离(gélí)衣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属于医疗垃圾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谢谢(xièxie)聆听!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