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年级五年级(下)学科数学授课人班级五(一)备课时间课题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授课时间2018年3月26日教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突破重难点利用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和长方体框架通过观察、操作,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培养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面6个6个棱12条长、宽、高12条长=宽=高顶点8个8个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达标检测1、长方体有(

)个顶点,(

)条棱,包含(

)组相对的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长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2、正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所有棱的长度都(

),正方体有(

)个面,所有的面都是(

)形,所有面的面积都(

)。课本85页4、5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个性化修改情境导入伴随着音乐,欣赏美丽的图片(课件自动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图,在此情境下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观察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并找同学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师生的对话中引出“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突出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必要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此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能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合作探究(一)长方体的特征。1、学士通过摸一摸,数一数自学面、棱、顶点的概念。(1)老师拿出长方体教具告诉学生我们先认识三个朋友面、棱、顶点,此时老师板书面、棱、顶点。请学生借助学具和课本82页小组合作面、棱、顶点的概念。(2)请学生到讲台汇报讨论成果。(3)老师课件演示面、棱、顶点的概念,然后请同学到讲台比赛摸摸面、棱、顶点看谁摸得块儿准。从而引出长方体有很多个面。通过游戏老师让学生明确: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很多个,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4)课件出示表格,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逐步完成表格。操作要求: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想一想,自主研究长方体的特点,并完逐步成表格。名称长方体正方体面个数形状棱条数长度顶点个数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长方体面的特点。(1)先请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哪些面是相同的?讨论后完成表格汇报成果。(2)最后集体小结。课件展示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在此老师提问“我们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6个面吗?”请学生先猜测,然后实际观察,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课件验证学生的结论是正确的请学生猜测剩余的3面是否和看到的3个面相同。猜测后询问学生可以怎样证明上下面相同,左右面相同,前后面相同?回答出色的给于掌声鼓励。学生猜测后课件展示,长方体相对的面,然后得出结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展示长方体面的特征,并完成表格。3、利用长方体框架小组合作探究棱的特点。请学生小组合作动手组装长方体框架。在组装中思考这两个问题:长方体共有几条棱?有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组装完长方体框架后先小组合作研究棱的条数和长度,然后填写记录单,最后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老师在学生汇报完成果后小结。课件展示研究成果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有8条棱相等。借助长方体框架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顶点的个数。。通过数一数得出结论长方体共有8个顶点。学生梳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学生梳理过程中把有代表性的总结用手机拍照上传到大屏幕}课件展示棱的特征,顶点的个数,并完成表格。探究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最后课件展示长、宽、高的概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介绍通常情况下把正对着我们的横着的这条棱叫长、侧面这条叫宽,竖着的这条叫高。请学生代表到讲台指出长方体教具中的长、宽、高(二)正方体的特点1、借助学具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面的特点。先请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相等的?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正方体共有6个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提问学生如何知道6个面都是相等的.(可以提示学生可以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的方法)。学生汇报完后课件集体梳理正方体面的特征。借助学具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棱的特点。学生先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探究正方体棱的特点。然后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最后课件展示:正方体有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相等。3、借助学具自学正方体顶点的个数。请学生数一数,摸一摸然后展示并总结出正方体共有8个顶点。4、小结正方体的特征。先请学生小结正方体的特点,然后课件展示并梳理正方体特征的知识点。(三)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学生小组讨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先讨论,然后汇报成果,最后总结: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三、达标检测1、跟踪检测。课件出示跟踪检测题,在学生的口答过程中出示答案1、长方体有(

)个顶点,(

)条棱,包含(

)组相对的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长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2、正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所有棱的长度都(

),正方体有(

)个面,所有的面都是(

)形,所有面的面积都(

)。三、达标检测2、自主检测。1.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学生汇报结果。三、达标检测3、实际应用1、一个长方体广告灯箱的长是5米,宽是0.5米,高是3米。灯箱的框架用铝条镶嵌。至少需要多少米铝条? 请学生读题目然后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老师查看,把不同方法用手机传到大屏幕0比较不同的方法,比较后选择简便方法。2.哪几个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请学生回想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首先找完全相同的两个面。四、拓展提高1、至少需要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如果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拼成的大正方体的棱长和是多少?请学生用小正方体动手 摆一摆,然后得出结论。五、小结: 六、在一首回家的萨克斯音乐声中下课。 学生回答发现的问题。说出生活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提问题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学生借助学具自学面、棱、顶点的概念。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学生集体梳理面、棱、顶点的概念。两名学生到讲台做游戏。学生观察表格。学生合作探究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学生汇报成果。学生先猜测,然后实际观察,最后得出结论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学生先猜测,然后回答。学生回答自己可以通过量,比。画等方法证明。最后总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学生小组合作组装长方体框架,然后研究棱的条数和长度,并填写记录单,最后小组汇报研究成果。然后,学生到讲台实际数棱的条数。学生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学生代表到讲台指认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汇报结果学生借助学具研究:正方体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相等的?学生代表汇报结果学生先探究正方体棱的特点然后并填写记录单,最后汇报成果。学生自学正方体顶点的个数。学生研究后汇报成果。学生回顾正方体的特征,并完善表格学生先讨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然后汇报成果。引导学生学生说出长方体有的特征正方体都有,而且还有自己的特殊特征。学生做达标检测题,做完后并回答问题学生口答。学生读题目后,找代表到黑板板书学生回答并思考哪几个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学生动手摆小正方体。学生观看题目后,口答正确答案。学生梳理知识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个性化修改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后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学生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更细致的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空间想象力差点的学生。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需要学生细致的合作探究。在教学本课时,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拼一拼等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辅导教学。长方体棱的特征是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认识棱的特征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搭建长方体框架的过程,学生实际操作中攻破难点,从而掌握了长方体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是相等的。在认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迁移,自主讨论正方体的特征,再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最后用学到的新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1、加强动手操作,直观感知。(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设计意图让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认识面、棱、顶点。首先:用手摸面、棱、顶点,让学生感知面是平平的,棱很锋利,顶点尖尖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动手感知的时间有点少。而且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面是平平的,棱很锋利,顶点尖尖的(2)探究面的特征。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小组合作研究面的特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面的特征。学生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明确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通过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是否能把6个面都看到,引导出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猜测剩余的3个面会和哪个面相同,学生很自然的说出了上面和下面相同,左面和右面相同,并问学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他们相等。这一过程学生说得非常好,学生说有的通过量一量,有的通过两个相同的小长方比一比,有个学生通过画一画,把其中一个面先画出来,再用另一个面和画的这个长方形比一比,学生很赞同的给了掌声,自然过度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感觉比较遗憾的是课堂上没敢让学生动手去操作,恐怕后边的知识讲不完。(3)探究棱的特征。这一过程学生小组合作拼长方体框架,学生配合的非常好,学生在拼的过程中攻破了这节课的难点,掌握了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这一过程很好,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知识。总结长方体特征后,教师直接指出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介绍通常情况下把正对着我们的这条横着的叫长方体的长,侧面这条叫长方体的宽,竖着的这条叫长方体的高,然后让学生到讲台指认长方体的长、宽、高。2、迁移类推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利用研究长方体的方法自觉研究正方体的特征,4)在练习中掌握和拓展知识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题目,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棱长总和;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棱长。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但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不足,比如让学生表达时还有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吸取教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⒈学生学科知识的储备情况: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⒊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一般:由于学生想像能力不够完善,空间思维不全面,所以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尽量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4、学生的整体情况还是比较好,上课能积极主动发言。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思维敏捷,学习主动,上课注意力集中,善于表达,乐于探索,能较好地与他人合作学习,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并能熟练运用。有少部分学生智力水平一般,主要表现在对于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不能理解消化,课上所学内容很容易遗忘,缺乏生活实践。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学习相对比较被动,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学生往往对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比较深刻,所以我注重在教学中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总之,了解学生是为了更好的教好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效果分析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节课中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鼓励学生主动手操作,积极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我设计的意图,在教学中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拼一拼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尤其是在拼长方体框架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动手,互相交流,对棱长的理解很到位。二、利用长方体迁移类推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顺其自然的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取得好的效果。在认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迁移自主讨论正方体的特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理解正方体共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通过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迁移到验证正方体六个面完全相同,然后老师借助课件进一步验证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三、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发言后经过学生共同验证才得出结论。每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主体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参与。打破了老师一言堂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四、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好。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实际应用的题目,已知广告牌的长、宽、高,如果给广告牌镶嵌上铝条需要多少铝条?实际上就是求棱长总和;在活动中拼大正方体并求正方体的棱长及棱长总和。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再多一些会更好,本节课只给学生鼓了一次掌。

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时间不够充分。总担心讲不完,有些活动没有让学生充分展开。如果能充分展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总之,自我感觉这节课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我会继续探索更好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材分析在第一学段教材已经设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本单元进一步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学生在低年级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基础。

教材编写特点:素材的选取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作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借助现实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从直观到抽象学习知识,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的的编写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从现实问题入手——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归纳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的设计更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注重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选取了墨盒作为长方体的观察对象,广告牌镶嵌铝条,需要多少铝条,实际上是求长方体的棱长和。借助具体实例把棱长和渗透到生活中。本课的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提出问题,然后引入新课的教学。教材中的第一个红点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一些特征;第二个红点学生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正方体的特征。最后教材还展示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行了整理。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总之,教材的编写从实际出发,从学生便于理解的角度编排教材,学生比较感兴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后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学生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更细致的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空间想象力差点的学生。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需要学生细致的合作探究。在教学本课时,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拼一拼等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辅导教学。长方体棱的特征是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认识棱的特征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搭建长方体框架的过程,学生实际操作中攻破难点,从而掌握了长方体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是相等的。在认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迁移,自主讨论正方体的特征,再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最后用学到的新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一、加强动手操作,直观感知。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设计意图让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认识面、棱、顶点。首先:用手摸面、棱、顶点,让学生感知面是平平的,棱很锋利,顶点尖尖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动手感知的时间有点少。而且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面是平平的,棱很锋利,顶点尖尖的2、探究面的特征。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小组合作研究面的特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面的特征。学生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明确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通过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是否能把6个面都看到,引导出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猜测剩余的3个面会和哪个面相同,学生很自然的说出了上面和下面相同,左面和右面相同,并问学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他们相等。这一过程学生说得非常好,学生说有的通过量一量,有的通过两个相同的小长方比一比,有个学生通过画一画,把其中一个面先画出来,再用另一个面和画的这个长方形比一比,学生很赞同的给了掌声,自然过度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感觉比较遗憾的是课堂上没敢让学生动手去操作,恐怕后边的知识讲不完。3、探究棱的特征。这一过程学生小组合作拼长方体框架,学生配合的非常好,学生在拼的过程中攻破了这节课的难点,掌握了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这一过程很好,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知识。总结长方体特征后,教师直接指出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介绍通常情况下把正对着我们的这条横着的叫长方体的长,侧面这条叫长方体的宽,竖着的这条叫长方体的高,然后让学生到讲台指认长方体的长、宽、高。4、在练习中掌握和拓展知识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题目,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棱长总和;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棱长。5、迁移类推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利用研究长方体的方法自觉研究正方体的特征,二、改进之处本节课学生比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不足。1.学生表述特征时欠完整简练,他们的语言能力的训练有待于进一步的增强。2.对于小组讨论与回报应多些调控,该引导时要适时地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整堂课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索建构知识的过程,对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的教学又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吸取教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标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