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竞争优势_第1页
创新与竞争优势_第2页
创新与竞争优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主创新,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读《国家竞争优势》有感为什么有些国家的企业能长时间保持它们的竞争地位?在国际间的各种竞争场合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有的国家失败?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代最热门的经济话题。“竞争力”、“创新”更是每个国家从产业界到政府,人人关心的主要议题。企业能够胜过它的国际竞争对手,是因为能察觉新的竞争状况,或在传统的竞争方式中添加更新更好的材料。索尼是第一家以晶体管生产收音机的厂商。波音开创飞机系列的观念,也是美国航空业中第一家发展全球基地的公司;山叶则把钢琴从传统的手工制造变为自动化生产,山域公司和艾特拉斯公司则推出“瑞典式”的采矿方法、这些厂商可以说是名至实归的全球盟主。每一个都具有洞察力和执行能力。《国际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在战略上,“创新”一词应该做最广飞解释,它不仅是新技术、而且也是新方法或新态度。创新有时候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大学问,但它可以只是一个新的产品设计、一个新的流程、一套新的营销战略,新的组织或教育训练。凡事价值链中的活动都可能有所创新。创新可以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能应付国际市场需求。例如当一家公司注意到一群新起的客户或竞争者忽略的市场环节时,创新的动作就能使它创造出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企业能取得竞争优势通常是因为它们外国竞争对手反应太慢或无法有效回应。像日本厂商能够在许多产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在于他们重视被外国竞争对于视为次级或低获利的小型、简单。低能量产品。经由创新产生的新方法或新技术,因为会使现有资产设备过时,当对于考虑淘汰原先投资所带来的损失而顿失先机时,这些新方法或新技术也将成为领先企业的优势所在。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企业而言,无法仿效的竞争优势并不多。韩国能在彩电和录像机上崭露头角,就是以日本为师,大量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巴西厂商因为从意大利引进优秀的设计与技术,所以能轻易的再休闲皮鞋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谁在自主创新上领先,谁就能加快发展。例如,上世纪后期,韩国着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人均GDP从1961年的80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2020美元,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大量实践表明:“以资源促发展”,既消耗了资源,又难以促进发展;“以市场换技术”,既让出了市场,也难以换来核心竞争力;“以利润换资本”,既让出了利润,也难以换来国强民富。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要靠自主创新。如果不能自主创新,总是步人后尘,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国家的经济要进步,必须不断提升基础研究与新科技研究的能力。我个人认为我国的研发体系因此必须减少对企业的依赖,走出自己更宽的空间。可行的做法是增强原本薄弱的大学研究计划。我国要持续其高级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提升基础领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大量增加大学在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因为大学研究是产生新企业的摇篮,也是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温床。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需要和大学进行更多合作,目前,彼此之间的合作研究计划是在太少。我国企业应该对大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财力赞助以及其他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大批中青年高级专家。要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对于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竞争核心,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也是如此。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高尔基也说: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我们曾经的的国家主席江泽民爷爷也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竞争优势。”人因梦想而奋进,国家因梦想而崛起。创新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