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非融合术_第1页
腰椎非融合术_第2页
腰椎非融合术_第3页
腰椎非融合术_第4页
腰椎非融合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腰椎非融合术发表时间:2009-07-02发表者:罗建平(访问人次:753)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导致的腰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治疗的长期性和巨额费用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传统腰椎融合术后腰椎丧失了部分活动能力,相邻节段应力增加,使该节段小关节退变加剧;而新的理念——腰椎非融合术保留了腰椎节段的活动性,恢复其稳定性,手术操作微创,尤其适用于中青年患者。

本人自2007年起,在省内首先采用法国Abbott公司的腰椎非融合术器械——Wallis系统(棘突间撑开装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随访平均1年,初步结果优良率达到95.4%。

◆腰椎疾病的微创治疗:我们采用美国枢法模公司METRx以及X-TUBE的微创手术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进行微创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极佳的疗效。而且,我们结合微创操作系统,进行经皮的椎弓根钉固定(CDHORIZONSEXTANT),从而使传统的“开大刀”的固定融合手术,应用微创的方法就可以达到,从而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该手术具有切口小、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METRxsextant_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X-TUBE◆腰椎疾病的非融合治疗:

对于某些脊柱外科疾病,比如单纯由于黄韧带肥厚导致的腰椎管的狭窄,对于此类病人如果进行了脊柱的融合手术治疗,必然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不便,为此,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手术技术-非融合技术,其实,它也是一个内固定系统,其有利于改变脊柱活动节段的运动以及负重力的传递,但不进行节段间的融合。从我们临床应用来看,此方法具有维持脊柱原有的稳定性,具有可控的活动性,保留了活动能力,并且预留了后期手术方案的可选择性,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visualobservationandX-raydetection.Paravertebralmusclesandfasciawereremoved.Alltheligaments,discsandjointcapsulewereretainedandmaintainedtheirintegrity.Takeatotalof(3×L1/L2,3×L3/L4,3×L5/L6)9segments.Before-aftercontrolledstudywasused.Thecontrolgroupwascompletespecimens,whiletheexperimentalgroupwasimplantedwithWallissystem.Intwogroups,investigatedtherangeofmotionoflumbarspineandthestresschangesinzygapophysialjointsunderflexion,extension,leftandrightflexion,leftandrightrotation,respectivily.Statisticalanalysisofthedataweredone.ResultsUnderthesameload,flexionandextensionrangeoflumbarsegmentsdecreasedsignificantlyafterimplantedwithWallissystem(P<0.01).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onleftandrightflexionandrotation(P>0.05).Thepressureinthezygapophysialjointswassignificantlyreducedwhenflexionandextension(P<0.01).Therewerenosignificantchangeswhensidebendingandrotation(P>0.05).ConclusionWallissystemcanreducethelumbarflexionandextension,strengthenthestabilityofthelumbarspineandreducethestressofzygapophysialjointswhenflexionandextension.〔KeyWords〕LumbarSpine;Wallis;ZygapophysialJoint;Pressure;Biomechanics以往腰椎手术常采用坚强内固定的方法。然而,坚强的固定使应力异常集中于邻近椎间盘及关节突,产生“转换综合征”(transitionsyndrome),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突关节退变和滑脱[1-3]。由融合固定的缺点引出非融合的腰椎固定理念,Wallis棘突间固定是其中的一种,并已经应用在临床,但是目前还缺少评价固定椎体间活动范围和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变化的量化标准,本研究比较腰椎在Wallis棘突间固定前、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种运动加载下腰椎活动度的变化和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为Wallis棘突间固定结合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应用在临床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宰杀后6h内取得3具同种新鲜小牛(2~3月大小,重量420~500N)的腰椎(L1~L6)标本,使用双层塑料袋包裹后置于–20℃冰箱密封保存。肉眼和X线排除畸形和结构性破坏。测试前24h取出,先放在4℃冰箱内12h,然后在室温下自然解冻,剔除椎体周围所有肌肉,保留韧带、关节突关节及椎骨完整。1.2固定器械法国Abbott生产的Wallis第2代棘突间固定系统。1.3试验仪器DSFW–5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长春朝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NJ$50B型扭转试验机(青山试验机厂)。WE–10A液压万能试验机(长春试验机厂)。YJS2D数字应变仪。EHB203标准测力仪(天水红山实验机厂)。BLR21拉压力传感器(武汉天平仪器厂)。LZ32304X2Y函数记录仪(上海大华仪器厂)。性能实验夹具(国防科技大学)。Ω型微型压力传感器(国防科技大学)。C–armX射线透视机。1.4分组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组,把9个节段的小牛腰椎在安装Wallis前,标本完整状态设为对照组,安装Wallis后设为实验组。1.5实验步骤将3具事先处理好的新鲜小牛的胸腰椎脊柱标本(L1~L6),共取(3×L1/L2,3×L3/L4,3×L5/L6)9个节段,用树脂包埋上位椎体的上1/2,和下位椎体的下1/2。平稳固定在万用夹具中,保持标本垂直,使标本两端形成相互平行的树脂平台。分别显露小牛9个腰椎节段的双侧关节突关节,切开关节囊后方,用小骨刀凿出部分关节软骨,插入Ω型微型传感器的探头,将插入传感器探头的标本以性能实验夹具直立固定于拉压力传感器上,连接力学实验机,Ω型传感器输出端与数字应变仪连接,以1~10Nm的分级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加载于标本上,加压速度为5mm/min,每次加载间隔10min,共10次,加压时以函数记录仪记录连续曲线。记录双侧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采用双平面立体光学测量系统采集标记点的数码图像,输入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DICM)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椎体间角位移量,测量精度达到0.1度。观察的参数包括运动范围(ROM)和关节突关节内压(IFP)。实验时,先在中立位采集图像,作为比较参数变化的对照本。将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轴向旋转、右轴向旋转这6种纯力矩分别施加于标本上,每次先加载10Nm力矩,然后完全卸载(0Nm)重复3次,此时采集图像,作为计算中性区的变化值。然后再次加载,在最大载荷下采集图像用以计算ROM,并测定IFP大小。对于不同的标本,将6种运动工况分为3类(伸屈、侧屈和旋转),每类之间采用随机顺序进行,以消除由于加载方式先后顺序造成的系统误差。为了保证合适的负载率,每种加载方式之粗差进行修正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间保持10min的间歇期。为了消除脊柱粘弹性影响,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每次采集和读数于正式加载后30s后进行,以避免滞后效应和蠕变效应。实验室室温控制在20~23℃。用同样方法,分别测定Wallis棘突间固定后上和述参数的变化情况。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量数据以x+s粗差进行修正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表示,先对实验误差和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载荷后的腰椎运动范围在1~10N载荷下述参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前屈和后伸活动度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时节段腰椎的活动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不同运动状况下各组活动节段ROM值(n=7,,度)组别节段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L1/22.80±0.783.01±0.316.23±0.746.14±0.751.10±0.331.04±0.35完整对照组L3/43.73±0.884.08±0.895.81±0.445.79±0.421.55±0.351.56±0.34L5/65.33±0.105.70±0.185.05±0.635.10±0.621.82±0.501.86±0.44L1/22.50±0.38*1.23±0.61*6.03±0.846.12±0.681.07±0.381.11±0.40Wallis固定组L3/43.23±0.68*2.10±0.81*5.89±0.505.79±0.551.59±0.371.51±0.32L5/64.68±0.23*2.40±0.77*5.10±0.425.14±0.381.77±0.431.82±0.39Wallis固定前后前伸、后屈节段腰椎活动度比较*P<0.01,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节段腰椎的活动度比较,P>0.05。2.2关节突关节内的平均压力在0~10N加载下的前屈、后伸活动中实验组关节突关节内压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时节段腰椎的关节突关节内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不同运动状况下各组关节突关节内压IFP值(n=7,,N)组别节段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L1/222.07±0.4521.28±0.9122.63±0.2422.34±0.6121.49±0.2222.01±0.53完整对照组L3/422.68±0.6122.21±0.7323.51±0.3923.14±0.5323.64±0.3024.00±0.47L5/623.96±0.3224.70±0.2626.12±0.5426.64±0.6225.83±0.3426.09±0.60L1/218.30±0.43*10.23±0.33*6.03±0.416.12±0.371.07±0.271.11±0.42Wallis固定组L3/418.96±0.57*11.58±0.47*5.89±0.275.79±0.421.59±0.241.51±0.38L5/619.78±0.39*13.15±0.37*5.10±0.435.14±0.311.77±0.361.82±0.44Wallis固定前后前伸、后屈关节突关节内平均压比较*P<0.01,左右侧弯和旋转活动关节突关节内平均压力比较,P>0.05。3讨论

突关节退变、获得性腰椎滑脱、不稳等使患者术前症状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7],一些患者不得不再次接以往腰椎坚强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因腰椎不稳定受手术治疗。因而有人对融合术的疗效产生了质疑,所致腰痛的金标准[4]。但是在长期的临床随访中发现并提出了腰椎非融合固定的理念,也可以称为动态腰椎内固定融合率可达90%,而临床满意率仅30%[5]。固定,动态固定可以通过非融合的方法有效改善腰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坚强内固定仅能增加腰椎融合椎节段间的应力传导,缓解疼痛并预防邻近关节退率,但并不能明显提高临床满意率[6]。因为会增加邻变的发生,其远期效果在于异常活动被控制后,椎近节段的应力。异常应力集中于邻近椎间盘及关节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在动态固定保护下可以自身修复突,将产生邻近未融合节段的运动范围异常增加及或延缓退变,除非退变非常严重[8]。相关病理性变化,从而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动态固定系统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近年关注的热点。目前应用的动态固定系统主要分为以下4类:①棘突间撑开系统,②棘突间压缩系统,③借助椎弓根钉的韧带系统,④借助椎弓根螺钉的半固定系统。Wallis系统是棘突间撑开系统中的其中一种。Sengupta[9]等在1988年描述了第一代Wallis系统的棘间垫是钛合金,利用圆形的涤纶的带子固定在棘突间,通过撑开棘突来发挥作用,整个系统在棘突间形成一个“漂浮”装置。在最初的300多例患者成功应用后,在2001年研制了第2代Wallis系统,它的棘间垫用聚乙烯(PEEK)代替钛合金,与椎体间没有刚性连接,从而避免了松动,涤纶绑带有圆形改良为扁平状,更便于操作。SenegasJ[10]在2002年进行临床试验表明,本棘突间系统作为一种非融合固定,对于退变性腰痛患者有显著疗效,目前对新内置物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正在进行。SenegasJ建议Wallis系统的适应证如下:①大块突出椎间盘切除术后,导致间盘实质的减少;②椎间盘再次突出需二次手术;③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④腰骶化的椎间盘切除;⑤孤立的ModicI型损伤导致的慢性下腰痛。但不适用于术前已存在严重滑脱和骨质疏松的患者。Wallis系统的棘间垫的弧形凹槽更接近棘突的生理结构,第2代Wallis的棘间垫采用PEEK材料,生物力学性能更接近骨骼,在国内也得到应用。林阳[10]等介绍了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现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顺利,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认为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伴有腰椎退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简便,早期效果良好。关节突关节退变与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和活动度改变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关节软骨载荷增加或活动度增加时,一方面软骨的胶原纤维网架遭受破坏,软骨细胞失去保护;另一方面应力增加影响滑液分泌以及软骨组织中物质的交换,使软骨细胞失去营养,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退变加剧[12]。梁锦峰[13]等应用关节突关节进行点片状植骨获得了良好的融合率和治疗效果,认为两侧关节突关节恰位于腰椎矢状面前后径连线的中点,在该处制造骨性连结,可牢固建Vol.19.No.4August2009207立起防止脊椎位移的支点,并有利于形成翘翘板机制,使重建局部“动态稳定”、减少应力遮挡效应成为可能,在减少邻节段退变机率,提高融合质量等方面可能优于传统手术方法。但是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骨不融合率,如何能够提高其融合率,增加局部的稳定性,而近期又能实现动态的相对固定,远期内固定装置疲劳失效后又能够通过关节突关节的植骨融合获得“动态稳定”,我们尝试研究把Wallis棘突间固定系统与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相结合,目前应用Wallis动态系统行关节突关节融合还未见报道。但是否可以实现近期的动态固定效果和远期内固定疲劳失效后关节突关节突的生物稳定替代,是否能够实现动态固定下关节突关节的植骨融合,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否能够避免临近节段的退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观察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应用Wallis动态系统可以减少腰椎前伸、后屈的活动范围和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这提示Wallis可以提高腰椎的稳定性,是有利于关节突关节的植骨融合,但是融合真实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ShonoY,KanedaK,AbumiK,etal.Stabilityofposteriorspinalinstrumentationanditseffectsonadjacentmotionsegmentsinthelumbosacralspine.Spine,1998,23:1550-1558

〔2〕ChowDH,LukKD,EvansJH,etal.Effectsofshortan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onbiomechanicsofneighboringunfusedsegments.Spine,1996,21:549-555

〔3〕LeeCK.Accelerateddegenerationofthesegmentadjacenttoalumbarfusion.Spine,1988,13:375-377

〔4〕McNallyDS.TheobjectivesforthemechanicaJevaluationo1spinalinstrumentationhavechanged.EurSpineJ,2002,11(Suppl2):179-185

〔5〕MulhollandRC,SenguptaDK.Rationale,principlesandexperimentalev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