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感情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理清作者的心里轨迹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4、在泛舟词海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蕴二教学重点难点:1、在品读重要词句中,理清作者的心里轨迹2、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法3、自主、合作、探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的,尤其是古代文人更是对它情有独钟。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小楼吹笙有月,芦花深处有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爱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色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与月亮解下不解之缘的苏轼,在他的词作《水调歌头》中去聆听沐浴着娟娟月华的词人向我们娓娓倾诉!二、走进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此词之时,他41岁,因与王安石变法政见相左而屡遭贬谪,宦途失意,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为了能与胞弟相聚,他主动外放密州(今天的山东诸城),但这愿望依然无法实现,到了宋神宗熙宁九年,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在这皓月当空,银辉遍地的中秋夜晚,他喝得酩酊大醉,醉意朦胧中写下了这千古名篇。三、视频朗读:自古以来,写中秋节的词浩如烟海,但我国的词评家胡仔却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评论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意思是说,它就像一朵奇葩,当它绽放时,其它的花都黯然失色了,它的思想性、艺术性高在哪里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词,先来欣赏这首词的视频朗读。——播放视频朗读四、美读词文:要求:1、字正腔圆地读(字音如:胜绮)2、有板有眼地读(停顿、节奏)有情有味地读(情感、韵味)——个别朗读、老师领读、齐读五、整体感知:1、了解词意2、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3、词的上阙和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有何联系?——示例: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词前小序交代了写词的时间、缘由。词的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二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六、合作探究:皎皎清辉,悠悠我心,面对皓月当空,词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就让我们追随者作者的词句,一起去探讨词人的心理变化轨迹,深入探讨这几个问题:1、词人喝醉后,面对皓月当空,有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联系写作背景)2、“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3、当作者把一腔幽愤和伤感付诸于对月亮的质问时,他是否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呢?——示例:词人想回到天上去,因为现实中,仕途失意,亲人离散,让作者感到苦闷,他要逃离,要挣脱。“高处不胜寒”涵义丰富,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纠结心情,所以他选择在人间随遇而安。作者把一腔幽愤和伤感付诸于对月亮的质问,却没有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而是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并对天下所有和自己一样与亲人分别的离人们发出最由衷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一颗旷达的心。七、品析语言:苏轼在仕途上几经浮沉,多次被贬,但他生性豁达、乐观,无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地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点足以令人敬佩,在这几经漂泊的一生中,他却在中国文学史上铸就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的诗、词、散文皆有建树,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苏轼的词风汪洋恣肆,明白晓畅,清俊豪放,首开豪放一派,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在这首词中,看看你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词语、修辞、写法、表达的感情等方面入手)——示例:1、我喜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因为这一句起笔豪迈,气势洒脱,让人为之倾倒。2、我喜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因为这一句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我喜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4、我喜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因为这一句表现了苏轼思念弟弟的辗转反侧,可见骨肉之情情深意笃。5、我喜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这一句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6、我喜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这一句体现了词人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的心情,希望大家岁岁平安,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八、对话词人“言为心声,透过苏轼的词,我们看到了他豁达、卓然不群的品格,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发言老师感言:娟娟月华,默默流淌,跨越千年,我似乎依然能感受到你了然的目光,面对皓月当空,你对月怀人,面对离情别怨,你以理遣情,面对宦海浮沉,你胸襟豁达,你的一生虽屡遭贬谪,但你仍然乐观向上。真挚的手足情感人至深,高洁豪迈的情怀撼人心魄,永恒的明月!永恒的苏东坡!九、月蕴拓展:苏轼对月情有独钟,清清月辉亦承载着他对亲人的思念,那么,你还能联想到那些咏月抒怀的古诗词,看看文人笔下的月都承载着怎样的情感?——学生举例咏月诗词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亲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挂念朋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淡泊、闲适十、泛舟词海一轮素月,折射出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而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年的教师,我似乎也感受到了苏轼那份洒脱淡泊的心境,所以,我用水调歌头这个词牌,粗浅地写了一则中调,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同学们课下也学着填词、写词。老师下水作文:水调歌头——致教师孜孜诲学子,默默育茫懂。情系三尺讲台,妙笔蕴丹青。胸洒一腔热血,迎来柳暗花红,心田绿意绒。汗浸禾苗壮,血沥朵嫣红。春蚕心,红烛泪,鬓霜增。春风化雨,播撒一片舐犊情。胸怀皓皓如月,情思渺渺似星,淡泊笑人生。桃李满天下,足以慰平生。十一、布置作业:1、背诵本词2、搜集苏轼写月的古诗词,感受皎皎月辉中他洒脱、超然的个性十二:欣赏歌曲:同学们,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苏轼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下面,让我们在王菲的空灵的歌声中再次感受这首词的美妙意境。本节课在歌声中结束。附板书:心理向往旷达祝福轨迹苦闷随遇而安主旨:豁达思亲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诗词的知识基础:首先,他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古代诗词,对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对本词的作者苏轼,他们并不陌生,八年级上学期时他们已经接触过苏轼的作品,对其人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在认知上,对诗歌的情感美、内容美、语言美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情感上,对人生失意和思念亲人也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会。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感知能力较弱。所以我要巧妙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常规的古诗词教学化枯燥为生动形象,并采用诵读法、体验法、欣赏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要引领学生体会这首词的情感美、内容美、语言美,让诗词的美流入他们的心灵,积淀成美好的文学素养。效果分析整节课上下来效果还不错,尤其是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新课时,从古人咏月抒怀诗中引入苏轼与月亮的不解之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二、美读词文时,要求学生读词要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有情有味,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朗读的效果非常好,使品评词文有了丰厚的情感底蕴。三、合作探究时,我首先预设三个切入重点的问题:1、词人喝醉后,面对皓月当空,有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联系写作背景)2、“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3、当作者把一腔幽愤和伤感付诸于对月亮的质问时,他是否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呢?然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分组讨论,老师在学生讨论期间深入其中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师生游刃有余地梳理出词人的心理变化轨迹:苦闷—向往—随遇而安—旷达—祝愿三、品析语言时,由于我在词风、表达感情方面的引领,学生思考更深入,表达更积极,对语言的品评独到而深刻,堪称课堂思想碰撞的小高潮。对话词人、月晕拓展等环节也是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四、泛舟辞海时,为了引领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情感美、内容美、语言美,让诗词的美流入他们的心灵,积淀成美好的文学素养,我用水调歌头这一词牌写了一则中调——《水调歌头·致教师》,既让学生获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又升华了学生的价值观。最后,在王菲空灵的歌声中,师生结束这堂课的学习,余音袅袅,回味无穷。“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我希望,在我的语文课上,这句话会成为我的立课箴言。

教材分析《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也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作结。全词向我们展示了词人由忧郁、愁苦到豁达的胸襟。它道出了千古离人共同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该词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意境深刻,画面感强,运用联想与想象的写法,以生动的文字对古今一轮月向我们做了最真、最美的诠释。同时,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不假雕琢,卷舒自如,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完美的体现了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间的眷恋。人如其词,面对挫折,苏轼坚持了自己的人格和心志,埋首沉心,和诗词歌赋相依为命,靠灵魂和气度,靠气骨和诗胆,用超然的态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心灵光彩让苦难变得黯然无色。所以,千年之后,他的丰富和深沉,天真和质朴仍如封存的醇酒,浓香醉人!测评练习品析语言:苏轼的词风汪洋恣肆,清俊豪放,看看你喜欢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词语、修辞、写法、表达的感情等方面入手)对话词人:娟娟月华,默默流淌,我坐在庭院里,望着皎洁的月亮,我想对你说……三、月蕴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咏月的古诗词?诗中“月”、词中“月”都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课后反思在初中“一师一优”教学活动中,我上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围绕“指导——自学——引探——应用——评价”体系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上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学习他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教好它,让学生掌握它,对学生的我国古诗文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在课堂上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联想,仔细体会和揣摩词的意蕴,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能在日后的诗词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拓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展开联想,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在教学中,我坚持诵读、品味,思考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和内涵美。同时,我积极下水作文,结合自身感受,创作中调——《水调歌头致教师》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特别是诗歌教学,除了诵读,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诗词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尤其面对近年来语文中考中课外诗词赏析的开放式题型,授之以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教师还应具有随机应变、临场发挥的能力,尽量避免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要用巧妙的方法,灵活设计,这样才能取得课堂的最优效果。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能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程和内容,从学情出发,去粗取精。对于《水调歌头》我多年来执教时教学引入都不一样,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具体确定。这样的效果比教案中的固化模式要优越得多。合理、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材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变平面为立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带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一节课的成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