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专项规划_第1页
某乡“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专项规划_第2页
某乡“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专项规划_第3页
某乡“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专项规划_第4页
某乡“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专项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4879份资料/Shop/47.shtml孟姑集乡“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生态孟姑集、人文孟姑集、和谐孟姑集,加强综合减灾和应急管理,努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和确保孟姑集乡安全稳定出发,以加强基础工作和实现住处组织和资源的有机整合为重点,以理顺体制机制、打破条块分割为突破口,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依靠行政动员向依法行政转变,预防为,预防、处置、救援、善后等相衔接的高效、务实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建立农村公共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乡公共安全管理能力。二、基本原则为保证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与上级文件相衔接,要充分利用、整合各部门现有的各类资源,努力建设一个以人为本、适合生态孟姑集和人文孟姑集特点的应急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2、预防为、平战结合。实现从注重事件处置向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过程管理的转变,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3、属地管理、专业处置。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部门为主的单灾种管理体制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业处置、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4、建管并重、重在管理。加快推进、逐步完善我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应急系统的管理,实现从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管理为主转变;5、理论、实践、信息化相结合。加强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以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为依托,全面推进全乡应急体系建设。三、建设目标我乡“十二五”期间城乡和农村应急体系建设总的目标是:按照“生态孟姑集、人文孟姑集、和谐孟姑集”的整体定位,围绕“建强创佳”的战略构想,按照市、县的基本要求,用5年时间,完成4大建设目标:1、建设5大应急体系。完成应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信息供享交换体系、公众报警服务体系和法规政策体系等5大应急体系建设。2、建设7大应急机制。完成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决策和处置、信息发布、社会动员、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机制等7应急大机制建设。3、逐步建立全乡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置、恢复重建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公共安全领域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的探索与研究,加强与联系单位和我乡周边乡乡的协调与沟通,逐步建立孟姑集乡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四、主要任务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完善乡级应急管理机构。通过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全乡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统一领导。不断增强乡应急办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协调和应对工作能力。强化乡专项应急指挥部。加强35个村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其他临时应急指挥部的建设,提高应急预案制订和演练水平,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强化宣教培训、信息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构建公共安全社会网络。建设和形成政府主导,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体、广大村民等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2、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结合危险源调查,明确管理对象,进行风险隐患分析,修订完善各类乡级应急预案。详细规定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进一步明确4级预警响应和4级事件响应,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责任与工作流程,增强预安全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健全完善我乡应急预案体系。督促指导村、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3、开展应急工作机制建设。加强预测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3级预警体系,形成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更改、解除程序,并制订和完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与周边乡乡和新闻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收集全乡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信息,形成信息筛选、统计、分析机制,提高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和预测预警水平。加强信息报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乡专项应急指挥部、乡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应急信息报告的标准、时限和程序。加强应急决策和处置机制建设。逐步建立起分级响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统一指挥、责任明确的科学决策机制。加强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强化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发挥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主导作用,规范信息发布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提高引导和把握舆论的能力。建立完善应急指挥系统与新闻媒体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4、整合完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分步实施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实现村和乡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做到指挥通信快捷通畅,部门联动协调有序。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查,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应急指挥部,建立信息安全庆急管理体系。5、开展风险隐患分析和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分析,各村及乡属各部门要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摸清全乡风险隐患的基本状况及其分布,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实现动态管理和监控。逐步建立对危险源的分级、监控和评价工作机制,实现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现有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我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网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提高预测预警水平。6、加强应急物资的建设与管理。做好应急物资的普查。各村及乡政府各部门要对应急物资的基本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及调配方案。加强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储备,采取代储等多种方式,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更新、损耗轮换的财政补偿政策。合理规划现有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整合实物应急物资储备资源,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体系。7、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做好应急队伍的普查。各村及乡属各部门要对应急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普查,建立基础数据库和调动方案。组建和整合乡级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合理规划应急队伍的布局,提高应急救援的覆盖面;逐步整合现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充实人员,更新设备,改善技术装备,组建乡级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全面加强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综合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以政府投资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解决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经费保障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与服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协调各村和相关部门,在技术装备、培训、应急预案演练、人身意外保险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依托社区、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及共青团组织,组建一批形式多样,为广大村民服务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中有30名应急志愿者。积极开展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的社会化。8、加强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依托我乡现有运输系统的能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理,建立应急运输综合管理体系,依法建立和完善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办法、补偿机制及应急车辆绿色通道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全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情况下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交通战备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交通保障统筹协调机制。9、加强宣教培训演练,建设孟姑集乡公共安全文化。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熟悉我乡应急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指挥决策水平,强化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指挥工具,熟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流程,提高应急业务能力。加强乡、村等基层单位和人员的培训。在重点企业、村组织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使村民能够基本掌握防灾自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基层第一线工作人员现场应急应对能力。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三进入”(进入村组、进入学校、进入企业)活动,大力倡导公共安全文化。在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建设一批应急综合管理示范单位,建成4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综合管理示范项目,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进一步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整合现有各级各类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相关培训与演练设施等资源。重点依托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规范培训和演练内容,逐步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培训和演练体系。五、应急体系建设的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和项目“十二五”期间我乡应急体系建设围绕4大目标,与市、县政府要求和我乡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按照“自上而下(县级—乡级—村级),先里后外,统建与分建并举,重点与一般结合”的原则,从管理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机制、指挥平台、技术装备等方面着手,完善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建设35个村应急体系,形成全乡统一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一)空间布局和重点领域1、专项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35个村专项应急指挥部,实现乡专项应急指挥部、乡应急办与村应急指挥中心协同联动,强化乡级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的预测预警、风险评估、事件处置、信息共享和灾后评估等能力,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和技术系统,逐步形成全乡统一的应急联动体系。2、村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乡的应急管理体系。重点推进远郊村的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综合减灾应急管理网络。(二)重点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重点是前3年,优先建设全乡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共需的基础支撑体系。建设重点:1、应急指挥平台。按照职责与需求相适应,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要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加快乡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平台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有线通信系统、无线指挥调度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综合保障系统。完善应急处置功能,提升综合应急能力,并确保新建、改建平台与乡应指挥平台技术体系保持一致。2、应急共享基础数据数据库。统一规划、建设应急共享基础数据库,实现对灾害预测分析、预案编制、应急辅助决策及灾后恢复等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持。由乡各专项应急指挥部、乡政府相关部门,全面调查我乡各类危险源、风险隐患和应急资源分布情况,建设危险数据库、风险隐患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物资储备、设备及应急队伍)、应急避难场所库(分布、疏散路线、疏散工具和容纳能力等)、应急决策咨询专家库、应急预案库、突发公共事件案例库、辅助决策知识库等应急基础数据库。确定数据库的建设、更新、运行、共享交换和管理使用责任,按照全乡统一的数据库建设标准,安排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责任范围完成相关信息图层建设,实现综合减灾的基础信息整合。3、监测预警系统。依据县应急指挥平台,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预警系统,具备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依托相关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平台,完善现有气象、水灾、雪灾、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有关自然灾害的综合预警。建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评估、预测和综合预警系统。整合各类社会地安全事件情报信息,健全情报信息汇总研判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安全事件综合预警系统。4、乡级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分期建设4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平震结合、多灾种结合救援”的思路,以辖区派出所、卫生院、综治办主任,作为我乡应对地震等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专业处置队伍。对原有基础相对较弱,但已具备一定应急救援能力的1个乡专项自学成才急指挥部和乡属相关部门所属的抢险救援队伍,充实人员、改善装备、提高能力,规划构建覆盖全乡医疗救护、市政设施、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污染紧急防控、通信保障、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建筑工程、交通安全等领域的应急抢险救援体系,全面提高我乡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各村也要建立专、兼职的抢险救援队伍。5、全乡应急避难场所。根据我乡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种类、规模和危害程度,以及现有农村人员空间分布等现状,编制完成村以及重点村地震及其他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继续完成“十一五”期间已规划35处应急避场所。同时,开展已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容纳能力、疏散路线、疏散有效时间等评价,并加强对场地内基础设施、疏散设备、灾民安置等规范管理。六、规划实施保障为确保本规划的全面完成,构建完善的农村应急管理体系,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制度保障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我乡实际,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法规政策体系。(二)基础设施保障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新建、扩建等各种方式,优先安排涉及全局、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各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