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落实县卫计委2023年度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要求,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2023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由卫计中心主任总牵头,卫计中心全体职工分工负责,辖区全部乡村医生共同参加。街道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每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专人负责,负责本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协调管理,担当相应详细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正性,坚持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注意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居民充共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工作目标

依据县卫计委制定的2023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综合我辖区进展状况,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4类55项的要求,使公共卫生服务力量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健康训练、预防接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报告和处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峻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及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供应避孕药具及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工作得到切实有效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得到有效实施,使我辖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详细工作目标: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要深化家庭,全面把握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主动实行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实行团队服务和责任医师制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结合,强化对居民的健康管理,有效掌握主要健康危急因素的危害,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1.统一居民健康档案格式,纸质和电子档案建档率达辖区常住人口的7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7%,高血压管理率≥45%,糖尿病管理率≥35%,孕产妇、0-6个月儿童≥90%,结核病、严峻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100%;

2.实行健康档案计算机动态管理,动态使用率≥50%。

(二)健康训练

1.健康训练宣扬栏每2月至少更新一次,内容包括健康素养基本学问和技能、烟草危害、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重点卫生服务项目,协作各种卫生节日开展妇女儿童保健、预防接种、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等有关学问的宣扬、询问活动;

2.健教入户资料每年4次,每次户掩盖率100%;

3.针对健康素养基本学问和技能、烟草掌握以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定期开展健康学问讲座等健康训练活动,普及健康学问。中心每年开展健康训练讲座不少于12次,卫生室不少于6次;

4.在正常应诊时间内播放音像资料,全年不少于6种;

5.中心在候诊区、诊室等处的印刷资料(健康训练折页、健康训练处方、健康手册等)每年供应不少于12种;

6.本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询问活动;

7.居民及同学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0%、85%。

(三)预防接种

1.建立健全方案免疫制度、规范,帮助上级部门开展好、宣扬好方案免疫工作,削减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2.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以及传染病高危人群的应急接种率≥95%并按规定要求上报接种信息。

3.发觉、报告预防接种的疑似特别反应率≥1‰,并调查处理,疑似副反应报告准时率、调查准时率、规范处置率达100%。

(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报告和处理

1.建立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报告制度,进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处置技术培训,准时发觉、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觉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规范报告率100%;开展疫点处理,排查亲密接触者,留观随访,指导病家落实消毒预防等措施。开展霍乱、甲肝、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开设腹泻病门诊,落实腹泻病人检索和疫点、疫区处理,主动查治腹泻病人。

2.开展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学问宣扬和询问服务;按省市要求完成结核病发觉、报告、转诊、督导管理任务;对辖区内的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疟疾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做好治疗记录。

3.居民艾滋病、性病防治学问知晓率80%。

4.腹泻病人检索率占总人口的1‰。

(五)0-6儿童健康管理

对辖区内0-6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1岁以内婴儿每年健康检查4次,第2年和第3年幼儿每年健康检查2次,3—6岁每年在幼儿园免费体检1次,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辅食添加指导、心理行为发育询问指导、诞生缺陷的发觉及转诊、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意外损害预防等,对体弱儿、高危婴幼儿进行转诊及管理。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5%,体弱儿专案管理率100%。

⑴系统管理: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90%;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5%;3岁内小儿定期血常规检查率100%(6-8、18、30月各查一次)。

⑵诞生缺陷儿、体弱儿管理:①新生儿疾病筛查率100%;②体弱儿专案管理率100%;③体弱儿结案率70%;④体弱儿、高危儿转诊率达100%以上。

(六)妇女保健

1.为孕产妇免费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把握孕产妇数量及分布,早孕建册率≥95%;对孕产妇死亡进行监测,监测漏报率≤15%。

2.对每个孕产妇至少进行5次孕期指导,包括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孕期心理、孕期养分等指导;早孕建卡率≥95%、住院分娩率100%以上;高危妊娠筛查率3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

3.对产妇进行至少2次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恢复状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平均产后访视率≥95%。开展方案生育技术指导和询问,供应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率≥95%。

4.产后42天健康检查率85%。

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全程)95%。

6.妇女病普查普治受检率70%,刮片率达99%。

(七)老年保健

1.把握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

2.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包括健康危急因素调查、一般体格检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健康管理率≥67%、健康指导(定期随访)率100%;

(八)慢性病管理

1.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人群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包括询问病情、体格检查及供应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每季度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患者随访1次,每年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患者进行一次体检。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60%;

2.对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登记,并按要求进行随访;

3.建立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率100%;

(九)严峻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严峻精神障碍患者登记率≥100%;

2.在专科机构指导下治疗管理居家的严峻精神障碍患者,每年随访不少于四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进行康复指导。同时全部进行网络管理。

(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落实肺结核病人规范管理,发觉疑似结核病人准时转诊,对已确诊的肺结核对象,管理人员要在72小时内入户完成首次随访记录,为其建立结核病管理档案,强化治疗期间达到每十天访视一次,连续期,每1个月随访一次,追踪访视率100%。

(十一)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

加强食品平安、生活饮用水卫生平安、职业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学校卫生监督;非法行医协管及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工作,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收集并报告食品平安、生活饮用水平安等相关信息。

⑴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卫生协管掩盖率100%,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卫生监测率≥80%;

⑵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监督掩盖率100%,公共沐浴业卫生监测率≥80%;

⑶有职业危害因素的重点企业卫生监督掩盖率100%,重点企业职业卫生监测率≥80%;

⑷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掩盖率100%,饮用水卫生监测掩盖率≥95%;

⑸从业人员法定培训率≥95%;

⑹从业人员法定体检率≥95%;

⑺食品平安、生活饮用水卫生平安、职业危害、公共场所卫生平安信息收集、上报准时,无漏报;开展诞生死亡、外来人员信息报告。

(十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对65岁及以上居民,在其知情同意下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医体质信息采集;②中医体质辨识;③中医药保健指导。

1.中医体质信息采集

根据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感觉,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状况等,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2.中医体质辨识

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详细得分,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依据得分,推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体质抑或偏颇体质,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准时告知居民。

3.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气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依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供应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65岁以上老年人及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45%以上。

(十三)免费供应避孕药具

建立以药具管理站、妇幼保健方案生育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气构为主体的药具服务管理体系。落实省级免费避孕药具政府选购工作,根据规范要求,实施免费避孕药详细方案管理、仓储调拨、发放服务、质量管理、宣扬训练等工作。

(十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建设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医院和戒烟门诊,开展健康科普尤其是针对重点疾病、领域和人群的健康训练,建立全省健康素养监测和烟草流行监测系统,加强烟草烟雾危害掌握,供应12320热线询问服务等。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上年度提高不少于2个百分点,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使用流行率降低到24%以下。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落实科学进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为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落实,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工作指标分解到各相关院村,落实到详细责任人。相关科室负责指标落实和资料收集,并评估工作质量。建立健全工作进度报告制度,准时报送工作报表,定期汇报工作进度,适时沟通推动状况。

2.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村卫生室、居委会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气构免费为全体居民供应。相关单位与部门要加快建立分工明确、协调互动、加大对村的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力量建设。

3.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力量:加强卫生院、卫生室两级公共卫生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