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202206_第1页
初中科学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202206_第2页
初中科学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202206_第3页
初中科学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202206_第4页
初中科学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2022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临海教研室余贤强2014.06科学课堂常见问题一、师本代替生本二、主题、重点不突出三、课堂不真实四、预设和生成不当五、提问技巧缺失六、语言不严谨、不精炼一、“师本”代替“生本”教师以讲代教,学生以听代学满堂灌:教师给学生思考时间、讨论(争论)时间不足,学生主动提问、质疑机会缺失。老师天花乱坠,学生昏昏欲睡;从不关注学生即时反馈。案例《神经调节》一课,听了两节课,不懂,神经元在哪?多大?不能问,痛苦。第一次听《月相》一课……以问代灌:通过自问自答师问生答给出新知识,学生成为“应声虫”,或人云亦云不是经过思考而答,而是琢磨教师语气附和回答,经常情况是教师讲前半句,稍作停顿,学生讲后半句,或人云亦云。教师引导多,学生体验少表面上看,容量大,流畅,但效率低下。某数学校长的观点……案例:学开车……开车……体育老师上课……满堂灌没有体验,效率低下怎样用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伏安法测电阻为什么要测多次?伏安法测电功率为什么不测多次?第二学期开学初测电阻21人

第二学期开学初测电功率8人

试卷讲评案例——赵徽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

3月18日第2节,听了试卷讲评课,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讲评本次月考错误率较大的5个题目。内容涉及八年级《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六章“力与运动”、第七章“密度与浮力”两个章节的知识。他把这5个题目一个接一个又在课堂上详细地讲了一遍,整整讲了40分钟。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上课就讲,并没有检查学生对早已下发的试卷整理情况,也没有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而且,在讲完一道题之后,也没给学生一分钟的训练时间,甚至没有统计错题率,只是很“负责任”地又讲了一遍。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在这40分钟里,教师没提问一个学生,没让学生写一个字。

笔者在刚走进教室时,仿佛还能感觉到学生涌动的好奇和灵性的目光,可在下课后走出教室时,却冷不丁听到一声令人心痛的呵欠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听听教师自己怎么说的吧,他的答案是:“应该都会了吧!我讲得挺详细的。”还是测试一下吧。于是找来一位物理老师把这5个题目换了个呈现方式(甚至比原题还简单,第5题是原题),在第4节课下课前的20分钟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检测,并将分数与月考时分数进行了对比。结果出来了。月考时,49人参加考试,总分885分,平均分18.06分;随堂抽测,49人参加考试,总分874分,平均分17.84分。检测显示,这节课的课堂效果是个0。把那位授课老师惊得目瞪口呆。最重要的教是“听”!最重要的学是“说”!二、主题、重点不突出课要高效,应有主题、主线、重点、难点,才能使课紧凑,吸引人,高效。案例2013临海市优质课《太阳》,老师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计算上化了10分钟,步行多少年…..而在太阳的结构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太阳活动日珥、耀斑、黑子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带而过。知识和技能目标达成度极低。案例2014临海市大比武《压强》一课,化在压力概念讲解时间接近40分钟……三、课堂不真实真实的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叶澜真实的课应该是开放的课,理性的课,动态生成的课。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是真实课堂的基本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保障“给大家思考2分钟……给同学们3分钟思考……”探究停留于形式(为探究而探究)案例《物质的溶解性》一课,老师要探究固体物质在水中能否无限溶解“……再加6药匙蔗糖,搅拌,再搅拌”。化了5分钟,证明不能无限溶解。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学生有生活经验,不傻。案例《土壤中有什么》,如何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师:“选择潮湿的土壤还是干燥的土壤?”案例2014大比武《月相》三节课对比…...

自主探究能解决的一定要合作探究吗?案例《重力》一课,多个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改变橡皮泥形状)探究重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案例:《重力》,老师让学生瞎猜:重力和什么因素有关,五花八门。在老师引导下得到:与密度无关,与体积无关,与质量成正比。(质量=体积×密度)案例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提出假设:F1+l1=F2+l2F1×l1=F2×l2F1×l2=F2×l1F1-l1=F2-l2……案例《中学实验室污水处理》(提示:pH在6~8之间无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直接排放)2NaOH+CuSO4=Cu(OH)2+Na2SO4AgNO3+HCl=AgCl+HNO3Ba(OH)2+H2SO4=2H2O+BaSO4设计实验方案证废水中有什么成份。探究问题设置太难,超出学生认知水平案例:一位老师上《氢氧化钠》的复习课,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色,久置,退色,请设计实验探究其原因。结论:较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退色。探究证据不真实

案例:

《太阳》一课,有老师以1931年江淮大水、1954年和1998长江大水、2008年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2009年中东部雪灾、2012年世界末日论为情景,证明太阳黑子峰年的存在。朱清时《科学》七(下)P11“……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生:台风旋涡、马桶冲水旋涡是逆时针的。

这些现象对初中生而言能作为证据吗?学生能理解吗?

实验教学的意义:培养兴趣、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培养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培养严谨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实验探究不真实,不严谨实验现象不真实(或实验失败)。案例:《大气的压强》一课,老师:“饮料瓶里已经插有导管,你能把里面的饮料吸上来吗?”学生演示。师:“没有吸上来吧?”生:“我都吸进去了”师:“因为没有塞紧,如果塞紧,是吸不上来的。你知道什么原因吗?”忽悠!案例:《电生磁》一课,老师没有将细铁粉撒匀,通直流电后细铁粉分布外密内疏,老师问磁场哪里强?生:外强内弱。为什么不多敲几下?一位老师课上得很真实,用布袋装铁粉……案例:台州市化学大比武,上铁的化合物,Fe2+和SCN—不产生血红色络合物,Fe3+和SCN—产生血红色络合物,为了证明亚铁离子能被氯水氧化成铁离子,先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本应不变血红色,由于药品不纯,实验中溶液变血红色,老师说:“我们就当作没有变红色。”忽悠!简直指鹿为马!演示实验现象展示不充分

老师在讲台演示实验,老师说:“叫一个同学上台观察现象,并作证。”后排同学无法观察或观察不清,不能形成视觉冲击,没有体验,不能心服。失去实验的教学意义。

为什么总是被代表?实验数据不真实案例:省公开课(普陀)《种子的发芽》……案例:台州市科学教学大比武,《水的密度》,幻灯片打出的是老师的数据,不是学生的原始数据。评委们很反感,一个评委说,物理就是:先“物”后“理”再“用”。讲、动画演示代替实验操作临海许多初中很少做实验。而中考试题命制的意图是“让不做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学生占不到便宜。”谁的原因?探究过程不真实案例《物质的溶解性》一课,探究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老师说:“最好的结果是一个溶解完,一个有沉淀。”还没做实验,结果“溶解能力不相同”已确定,不尊重过程的真实性。案例优质课《土壤中有什么》一课,老师往盛有土块的烧杯中加水待不冒气泡后即读出水下降多少。有学生说应将土块充分搅拌,驱除土块中的所有气体,再测液面下降多少,老师装聋作哑,不敢面对。案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按如图4种情形实验,并在螺线管上标出电流方向。用小磁针判断4种情形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用右手握螺线管,寻找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得出安培定则。质疑:你怎么会想到在螺线管上标示电流方向?人的认识是逐渐扩大和深入的,但上述探究却是一步到位的。怎样让学生体验更接近真实的探究过程?你怎么会考虑到4种情形,而不是其中2种情形呢?NSNSNSNS按A、B情形做实验,标出电流方向,用小磁针可判得螺线管的N、S极。概括1:电流流出的一极为N极,电流流进的一极为S极。——就这么简单吗?按C、D情形做实验,标出电流方向,用小磁针可判得螺线管的N、S极。发现电流流出的一极为S极,电流流进的一极为N极。

(否定概括1)概括2:磁极既与电流的方向有关,也与螺线管导线的绕向有关。——磁极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简单的关系呢?观察B、C两图,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向都不同,但磁极却相同。这暗示我们,两者必有共同的因素,这个因素比较隐蔽。隐蔽的因素是什么呢?SNSNABCDSNSN引导学生在B、C图的螺线管上画出电流的流向,看看有什么规律?概括3:螺线管上电流流向相同,则磁极相同。预言:A、D图上两螺线管上的电流必相同。——获证。概括4:磁极只与螺线管上电流的流向相关。——关系如何?尝试用右手握A图螺线管,寻找电流方向与磁极的关系。概括5:四指顺着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则为N极。——其他情形是否相同?用B、C、D图检验概括4。——获证,得出安培定则。NSNSNSNSABCD课堂评价不真实在学生回答后,老师没有或不敢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开放式的讨论,不管对错立即予以肯定,“可以”、“也可以啊”、“好”、“很好”、“掌声鼓励”成为口头禅。课堂评价不真实。案例重力一课,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例子,学生说:“水滴石穿”,老师不假思索地说:“也可以啊”。科学是理性的,科学教学应该是“慢的艺术”对话不实真学生所表达的是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吗?师:关于浮力,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生:所有物体都受到浮力吗?师:关于物质的溶解,你们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生:物质的溶解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师:关于本章内容,你们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生:……生:……案例:关于“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一道习题题目:2008年5月26日,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进入大气层向火星北极地区降落,它的任务是寻找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遗迹。为了使“凤凰号”能安全着陆,需从进入火星大气层约12000km/h的速度减速到安全着陆速度。为此它经历了展开降落伞,展开了安全囊等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降落伞增大了阻力②安全气囊与火星表面作用,作用力增大了③展开降落伞后势能转化为动能④展开降落伞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习题素材不真实案例:

无水硫酸铜可用来吸收燃烧产物水吗?使用浓硫酸又是否妥当?

无水硫酸铜与较高温度水蒸气的结合能力怎样?与常见的碱石灰、浓硫酸等相比实际吸水效果又如何?

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该化合物样品样品1.8克,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和2.64克……(1)滴入1滴水使之气化,形成较高温度水蒸气。在该热空气浴中持续放置5min,硫酸铜粉末只略变为绿白色。玻璃燃烧匙改为温度计,温度121℃~106℃

(2)短时间内硫酸铜晶体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一周后,试管A、B中硫酸铜晶体变为绿白色,试管C变为灰白色。

32.特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人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提出问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______、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___。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人试管,加人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

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查阅资料】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堂“失败”的好课——真实的课超链接到文档老师在课堂上想考考学生的智商,问:“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剩几只?”

生:“是无声手枪,还是其它没有声音的枪?”

师:“不是无声手枪,也不是其它没有声音的枪。”

生:“枪声有多大?”

师:“80-100分贝。”

生:“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师:“是的。”

生:“在那个地方,打鸟犯不犯法?”

师:“不犯。”

生:“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师:“确定。”此时,老师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拜托,你只需要告诉我还剩几只鸟就行了,OK?”

生:“OK!鸟里有没有聋子?”

师:“没有。”生:“有没有鸟智力有问题?呆傻到听到枪响不知道飞的?”

师:“没有,智商都在200以上!”

生:“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师:“没有。”

生:“边上还有没有其它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它鸟?”师:“没有。”生:“方圆10公里呢?”师:“就这么一棵树。”

生:“有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师:“没有,身体都倍棒!”生:“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师:“都是公的。”

生:“都不可能怀孕?”师:“……我晕!绝对不可能!!”

生:“打鸟的人有没有可能看花?保证是10只?”

师:“肯定没有!10只。”此时,下课铃声响起,老师脑门上的汗已经流下来了,但学生仍继续追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师:“都怕死。”

生:“有没有因为情侣被打中,自己主动留下来殉情的?”

师:“笨蛋!之前不是告诉你都是公的吗!”

生:“同志可不可以啊!”师:“……10只鸟的性取向都很正常!!”

生:“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师:“不会。”

生:“一枪打死3只呢?”师:“不会。”

生:“4只呢?”师:“更不会!”

生:“5只呢?”师:“绝对不会!!!”

生:“那6只总有可能吧?”

师:“除非他妈的是猪生的才有可能!再说一遍:一枪只能打死1只!”生:“……好吧,那么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么?”师:“完全可以。”

生:“它们受到惊吓起飞时,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撞上?”

师:“不会,每只鸟都装有卫星导航系统,而且可以自由飞行。”

生:“嗯,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的话,”学生满怀信心的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1只;如果掉下来,就1只不剩!”

此时,老师推了推眼镜,强忍着要昏倒的感觉,颤抖地说:“你可以去当公务员了!”金日成故事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浙江省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理事长

陈志伟:从幼儿园开始,美国学生就要做“研究项目”,这个名称是“从一而终”的,方法也是“从一而终”的,定题目,查资料,做总结,成文。“项目”内容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比如小学生是做一棵黄瓜的生长,到了高中生,可能就要研究国际关系了。所以,美国学生一般是从小就写论文。四、预设和生成处理不当预设过多,生成太少,背教案案例:老师备了详案,上课时背教案,每句话都背出来,听课老师人手一份教案,下一句话讲什么,听课老师都早已知道。有的老师将学生可能的回答都打在幻灯片上,出现学生没答出,幻灯片上列了好多,有时学生答得多,幻灯片上列出少,还有顺序不一致等。被ppt控制思路和自由教学机智缺失,浪费生成资源案例:《水的密度》一课,测20mL水的质量,一位同学测得20克,问另一位同学,答27.8克,老师即问:“这位同学测得27.8克,可能什么原因?”这时如果多问几个学生,数据一定接近20克,自然就说明27.8克数据不可信,不能采用。再让同学分析可能原因,说明在数据处理时,误差太大的,不能采用,因为是操作上的原因造成人为的误差。是很好的生成资源,浪费了。有功力的老师常能将意外问题变成意外惊喜。预设不充分,没按预设生成,造成低效。没有良好的教学预设便没有良好的教学生成案例:在没有让学生讨论判断溶解能力大小的依据的前提下,就做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实验。师:“看到什么现象?”学生:“两烧杯中液体都满起来了?”学生:“加氯化钠的更满。”学生:“温度升高了”……五、提问技巧缺失问题太易,无聊,没有思维价值师:今天我带来一杯液体,谁敢喝?生:我敢喝。生演示喝。师:哪一位同学猜一下是什么?多位学生瞎猜:……师:味道怎样的?生:甜的。师:比较甜还是有点甜?生:比较甜。师:若继续加,还会怎样?生:更甜。案例

光的折射现象师:铅笔插入水中后,是直的还是变弯了?生:变弯了。师:是的,铅笔水下部分身上弯了。问题太难,超出学生认知水平“……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急于引导《大气的压强》,覆杯实验后。师:水流出来了吗?生:没有。师:是粘住了吗?不是。另一位老师的设计是覆杯实验后,学生好奇,怀疑。师:为什么?生:可能粘住了吧?师移开手指(杯底有洞),水流下。问题是由老师创造情景自然产生,不是引导产生的。不断提示,喋喋不休提问不适时案例《物质的溶解性》一课,多位老师在做了植物油在水中不溶,在香蕉水中能溶解实验后,即问:如何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学生自然回答用香蕉水,有的老师说:“一般不用”,有的老师说,“可以是可以,太臭了”问题设置缺少层次和铺垫针对性不强、指向不明《电路图》一课,引课时,ppt展示用电器图片,师:“这些用电器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了引出电源满堂问,自问自答,或学生凭老师语气回答;从不追问案例砝码生锈的影响问题:用一只生锈的砝码去测物体的质量,其读数将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生:偏小。师:很好。听课老师:为什么?生:因为砝码生锈了,砝码变轻了。只有教师提问,没有学生主动提问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始于问题,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活动。

科学课堂教学从某各意义上说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学生“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创造情境并给以提问的时间!

案例大比武《日食》一课,“亏于西,盈于东”。6节课中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或且可能没有一个学生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呢?”六、语言不精炼、不严谨,引课花哨语言随意2014大比武《水的浮力》和《压强》引课……师:我来自……许多学生都叫我小胖。今天我们呢来探讨化学关于酸碱性的话题。我想通过这节课,我想可能会改变你一生。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这瓶是什么?醋,海天白云醋,喝过吗?生:没有。师:吃过吗?生:没有。师:没吃过,醋没吃过啊?吃醋的感觉怎么样?这位女同学,你来回答,什么感觉?……师:醋应该是酸的,那么你说醋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生:酸性食物。师:我今天要更正大家一个观点,我告诉大家,醋是碱性食物。生:啊?……师:你见过的酸性的物质有哪些呢?……还有吗?……仙居的杨梅酸吗?酸……酸给人的感觉口感好……酱油到底是酸的碱的?……皮蛋松花蛋……茶叶是酸的碱的很难讲,这跟采摘的时间地点以及它的老嫩都有关系……譬如说我们这瓶醋,这瓶醋里面,我想想95%以上是什么?水,水是什么性?中性,在中性的水中我们添加那么一点点就象雕牌洗衣粉一样的,只需一点点就行了,它就表现出什么性啊?酸性了。那么这个溶质加进去以后,这个溶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入啰嗦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策略建议一、加强理论学习和教研交流(包括校本教研),提升教学理念二、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三、关注三维教学目标,集体备课四、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五、加强人文知识学习六、及时反思

结束一、加强理论学习和教研交流(包括校本教研)提升教学理念。

做新教师!何谓新教师?教育观:以人为本教学观:以学为本

教学是一种对话,教学是一种平等交往,提倡师生和生生互动。“先学后教,先会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先练后讲”、“最好的教是听,最好的学是说”。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学生观:以生为本郭思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有语言、创造、数感和感悟等一系列本能;学生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有困难找学生;发展学生李炳亭: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教师观: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班级第51名学生,“纵火犯”知识观: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领悟知识的能力

实验心理学家瑞特拉(Treicher)研究成果学生的接受效率读10%听20%看30%看+听50%听+说70%说+做90%教别人95%学的“正三角”教的“倒三角”成功的教学模式共同特点:学生为主体小组学习(独学、组学、群学)作业前置(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课内反馈(堂内练习)三个成功教学模式:李炳亭高效课堂模式郭思乐生本教育模式邱学华尝试教学法高效课堂模式:小组学习(独学、组学、群学)作业前置(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课内反馈(堂内练习)高效课堂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亲身体验,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动机理论:马斯洛动机需要理论1.生理上的需求;2.安全上的需求;3.情感和归属的需求;4.尊重(荣誉)的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

1.内部动机的类型(1)了解刺激型(2)取得成就型(3)体验刺激型2.外部动机的类型(1)外在调节型(2)摄入调节型(3)认同调节型3.无动机杜威:“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

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